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治疗局部晚期肺癌 被引量:117
1
作者 周清华 刘伦旭 +7 位作者 刘斌 王允 陈军 陈晓峰 杨俊杰 秦建军 车国卫 杨振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总结 3 4 9例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 983年 2月~ 2 0 0 0年 1 2月 ,对 3 4 9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肺切除合并肺动脉切除重建术 2 0 5例 ;合并部分左心... 目的 总结 3 4 9例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 983年 2月~ 2 0 0 0年 1 2月 ,对 3 4 9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肺切除合并肺动脉切除重建术 2 0 5例 ;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 75例 ;合并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术 6 5例 ,其中 3例同时合并隆凸切除重建术 ;合并胸主动脉切除重建术 4例。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 2例 ,死亡率为 0 .6 %。发生手术并发症5 3例次 ,发生率为 1 5 .2 %。术后 1、3、5和 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79.3 6 %、5 9.93 %、3 3 .1 4%和 2 3 .5 6 %。结论 肺切除合并受肺癌侵犯的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心脏大血管重建术 局部晚期肺癌 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01
2
作者 周清华 刘伦旭 +10 位作者 李潞 车国卫 杨俊杰 赵雍凡 陈军 王允 秦建军 侯梅 宫友陵 卢武胜 李志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1-256,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毒性反应 ,同时评价其有效性以及在病期下调率、提高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 从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对62 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前瞻性随机...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毒性反应 ,同时评价其有效性以及在病期下调率、提高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 从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对62 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其中 314例被随机分入术前新辅助化疗组 (试验组 ) ,行术前化疗 2个周期 ,其中 2 1例行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 ,68例接受MVP方案 ,36例CAP方案 ,67例EP方案 ,2 0例VIP方案 ,30例Gem +DDP方案 ,32例NVB +DDP方案 ,30例Taxol+NVB方案 ,10例Taxol +DDP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施行手术治疗。 310例被随机分入对照组的患者 ,则先行手术治疗。对两组P N1 2 的患者术后均给予 5 0~ 5 5Gy的胸部放疗。结果 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 73.5 7% ( 2 31/314 ) ,病期下调率为 43.63%( 137/314 ) ,病理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为 15 .92 % ( 5 0 /314 )。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 97.69% ,对照组为 91.94%。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新辅助化疗组术后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9.35 %、67.46%、34 .39%和 2 9.34 % ,对照组分别为 87.5 3%、5 1.5 4%、2 4.19%和 2 1.64 %。试验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术前新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化疗 随机临床试验 生存率 病期下调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外周血及骨髓微转移分子诊断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清华 宫友陵 +8 位作者 覃扬 孙芝琳 孙泽芳 刘伦旭 王允 李潞 刘建余 朱文 步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 探讨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以及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肺癌微转移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巢式RT PCR技术 ,对 2 9例肺癌患者和 1 1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淋巴结、外周... 目的 探讨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以及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肺癌微转移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巢式RT PCR技术 ,对 2 9例肺癌患者和 1 1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CK1 9基因mRNA表达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巢式RT PCR技术的敏感性可达到 1 0 - 6。术前 1 0例患者检测到外周血微转移 ,6例患者检测到骨髓肺癌微转移 ,1 0 1枚纵隔淋巴结中 5 5枚检测到肺癌微转移。肺癌患者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5 4 .5 %、3 4 .5 %和 2 0 .7% ,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外周血和骨髓微转移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P TNM分期均存在密切关系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RT PCR法是一种特异性 ,敏感性均较高的肿瘤微转移检测方法 ;检测CK1 9mRNA表达应用于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有助于选择外科手术适应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外科手术适应证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外科治疗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06-410,共5页
关键词 肺癌 外科手术 新技术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肺癌外科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清华 孙玉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01-402,共2页
关键词 肺瘤 肺切除术 外科治疗 癌转移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等位基因缺失和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清华 陈军 +7 位作者 覃扬 孙芝琳 刘伦旭 孙泽芳 车国卫 李潞 秦建军 宫友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 探讨FHIT等位基因缺失、突变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CR SSCP和DNA序列分析方法对 3 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和 4个肺癌细胞株中FHIT基因的 4个外显子 (外显子 3、4、5、8)和微卫星D3S13 0 0、D3S13 12、D3S13 13进行研... 目的 探讨FHIT等位基因缺失、突变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CR SSCP和DNA序列分析方法对 3 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和 4个肺癌细胞株中FHIT基因的 4个外显子 (外显子 3、4、5、8)和微卫星D3S13 0 0、D3S13 12、D3S13 13进行研究 ,并以远癌肺组织和 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做对照。结果 在 3 5例肺癌中 ,2 2例肺癌发生了一个或两个以上的FHIT等位基因缺失 ,缺失率为 62 .86% ( 2 2 /3 5 )。在鳞癌中 ,FHIT等位基因缺失率 ( 88.2 4% ,15 /17)明显高于腺癌 ( 3 8.89% ,7/18) (P <0 .0 1) ;在吸烟患者中 ( 76.19% ,16/2 1)亦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 ( 4 2 .86% ,6/14 ) (P <0 .0 5 )。而FHIT等位基因缺失与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P TNM分期、原发肿瘤大小、部位、患者性别、年龄及有无转移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Lewis肺癌、A5 49细胞株亦有FHIT基因部分缺失。 4例肺癌组织具有微卫星灶D3S13 12点突变 ,经DNA序列分析显示均为D3S13 12微卫星灶基因的 87位点密码子发生了CT点突变。结论 FHIT基因异常主要以等位基因的缺失为主 ,而点突变发生率较低。FHIT等位基因缺失主要发生在肺鳞癌和吸烟患者中 ,且FHIT基因可能为烟草致肺癌的靶基因 ,其等位基因缺失可能是肺癌的早期分子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IT基因 杂合性缺失 非小细胞肺癌 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允 刘伦旭 +7 位作者 杨俊杰 陈军 赵雍凡 伍伫 车国卫 何金涛 秦建军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 总结肺癌术后呼衰患者 3 6例 ,并以同期手术未发生术后呼衰的 72例肺癌患者作对照 ,用 χ2 检验、分层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呼衰的高危因素。结果 呼衰组的最大...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 总结肺癌术后呼衰患者 3 6例 ,并以同期手术未发生术后呼衰的 72例肺癌患者作对照 ,用 χ2 检验、分层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呼衰的高危因素。结果 呼衰组的最大通气量 (MVV)、残气容积 /肺总量比值 (RV/TL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通气储量百分比 (BR)、2 5 %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 (V2 5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以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呼衰组术后引流量及术日(含术中 )静脉晶体入量和输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按肺功能好坏分层后 ,袖式肺叶切除、肺叶切除的呼衰发生可能性均低于全肺切除。结论 中小气道重度阻塞、肺换气功能下降、围术期大量输血输液是术后发生呼衰的高危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呼吸衰竭 高危因素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中nm23等位基因缺失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军 周清华 +3 位作者 覃扬 孙芝琳 孙泽芳 刘伦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 探讨人肺癌中nm2 3等位基因缺失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对 5 2例人肺癌组织中nm2 3 H1 和nm2 3 H2 等位基因缺失进行了研究 ,并以自身远离癌灶的肺组织作对照。结果  5 2例肺癌中 14例存在nm2 3 H1 等... 目的 探讨人肺癌中nm2 3等位基因缺失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对 5 2例人肺癌组织中nm2 3 H1 和nm2 3 H2 等位基因缺失进行了研究 ,并以自身远离癌灶的肺组织作对照。结果  5 2例肺癌中 14例存在nm2 3 H1 等位基因的杂合缺失 ( 2 6.92 % )。 47例有nm2 3 H2 杂交信号的肺癌中 ,2例存在nm2 3 H2 等位基因缺失 ( 4 .2 6% )。伴有淋巴结和 /或远处转移的肺癌中 ,nm2 3 H1等位基因缺失率 ( 4 2 .86% )明显高于不伴有转移的肺癌 ( 8.3 3 % ) (P <0 .0 1) ;低分化和未分化癌nm2 3 H1等位基因缺失率 ( 4 5 .45 % )亦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癌 ( 13 .3 3 % ) (P <0 .0 5 )。nm2 3 H1 等位基因缺失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原发肿瘤大小、部位 ,以及患者年龄等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nm2 3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肺癌的细胞分化和转移过程 ,且nm2 3 H1 基因在肺癌转移和细胞分化中的调节作用较nm2 3 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基因 肺肿瘤 等位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53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峰 周清华 +5 位作者 王兰兰 伍伫 刘伦旭 王允 刘静 冯伟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p5 3抗体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以及手术后p5 3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于术前 1天、术后 7、3 0、90天动态检测 12 0例肺癌患者血清p5 3抗体 ,并以 3 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p5 3抗体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以及手术后p5 3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于术前 1天、术后 7、3 0、90天动态检测 12 0例肺癌患者血清p5 3抗体 ,并以 3 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 12 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p5 3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 (P <0 .0 5 ) ,而正常人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肺癌患者血清p5 3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病期有密切关系 (P <0 .0 1或P <0 .0 5 )。在行根治性切除术后 ,肺癌患者血清p5 3抗体水平逐渐降低 ,术后 3 0天左右可降至正常人水平 ;而行姑息性切除者 ,术后 3 0天血清p5 3抗体水平不能降至正常水平 ;如术后有肺癌复发和转移者 ,术后血清p5 3抗体水平可再度升高。结论 检测血清p5 3抗体水平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 ;手术前后动态测定肺癌患者血清p5 3抗体的变化规律 ,有助于判断疗效 ,监测预后和指导肺癌术后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53基因 血清P53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凸切除及重建术治疗隆凸肿瘤及支气管肺癌35例经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伦旭 周清华 +4 位作者 杨俊杰 赵雍凡 王允 伍伫 石应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 探讨隆凸切除及重建术治疗隆凸、主支气管肿瘤及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隆凸、主支气管肿瘤 8例 ,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2 7例 ,其中侵犯左心房 5例。行单纯隆凸切除重建 5例 ,右上肺叶切除及隆凸切除重建 18... 目的 探讨隆凸切除及重建术治疗隆凸、主支气管肿瘤及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隆凸、主支气管肿瘤 8例 ,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2 7例 ,其中侵犯左心房 5例。行单纯隆凸切除重建 5例 ,右上肺叶切除及隆凸切除重建 18例 ,右全肺隆凸切除 4例 ,左全肺隆凸切除 4例 ,右上肺叶切除及隆凸切除重建 4例。加行部分左心房切除 5例。手术采用了 11种不同类型的隆凸切除重建方式。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肺部感染 7例 ,呼吸功能不全 1例 ,全肺不张 1例。隆凸、主支气管肿瘤患者术后无瘤生存 17月~ 7年。中央型支气管肺癌患者术后 1年生存率 96 .3 % ,3年生存率 70 .1% ,5年生存率37.0 % ,有 5例生存 10年以上。结论 通过仔细术前评估 ,熟练的手术操作 ,良好的术后管理 ,配合术后综合治疗 ,可大大降低隆凸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 ,并获得满意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凸肿瘤 支气管肺肿瘤 隆凸切除 隆凸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中FHIT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生理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允 周清华 +6 位作者 张尚福 成娘 刘伦旭 李潞 伍伫 车国卫 秦建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研究FHIT基因表达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探讨FHIT基因在人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1 66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肺组织和 3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 目的 研究FHIT基因表达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探讨FHIT基因在人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1 66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肺组织和 3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阳性率 (63 .0 3 %± 2 6 .41 % )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83 .74%± 1 7.46 % ) ,而癌旁组织又显著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 (92 .98%± 5 .56 % ) (P <0 .0 1 ) ;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 ,患者P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相关性 (P <0 .0 5) ;吸烟组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阳性率 (55 .1 4 %± 2 7.55 % )明显低于非吸烟组 (71 .93%± 2 2 .0 5 % ) (P <0 .0 1 ) ;FHIT基因低表达组肺癌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 (P <0 .0 5)。结论 FHIT基因的表达下降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吸烟是导致肺癌患者FHIT基因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肺肿瘤 FHIT基因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病理特征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肺癌中的微血管密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2
作者 车国卫 周清华 +5 位作者 张尚福 刘伦旭 陈军 成娘 秦建军 李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 vasculardensity ,MVD)与肺癌病理生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 ,检测 114例肺癌组织、3 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MVD。结果 ①肺癌组织中MVD( 3 0 .3 7± 10 .5 6)显著...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 vasculardensity ,MVD)与肺癌病理生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 ,检测 114例肺癌组织、3 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MVD。结果 ①肺癌组织中MVD( 3 0 .3 7± 10 .5 6)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 ( 10 .2 3± 6.2 9) (P <0 .0 1) ;②MVD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状态 ,P TNM分期 ,细胞分化程度等均有密切关系 (P <0 .0 1) ,而与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等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③肺癌组织中MVD高密度(MVD≥ 3 0 )组患者 5年生存率 ( 17.2 7% )明显低于低密度 (MVD <3 0 )组 5年生存率 ( 5 2 .74% ) (P <0 .0 1) ;④MVD与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2 1,P <0 .0 1) ;⑤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 :P TNM分期和MVD是判断肺癌预后最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MVD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评估指标 ,检测肺癌中MVD有助于预测肺癌预后及指导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血管密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印 车国卫 +1 位作者 周清华 许金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突变型p5 3(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LSAB法 ) ,检测 12 0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 ,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VEGF、mtp5 3表达水平。结果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突变型p5 3(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LSAB法 ) ,检测 12 0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 ,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VEGF、mtp5 3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组织中VEGF、mtp5 3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1)。VEGF、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与原发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P_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 (P <0 .0 1)。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VEGF、mtp5 3基因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进程 ,可以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恶化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突变型P53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学基础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白汉林 车国卫 +2 位作者 李英姿 周翔平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影像学表现 病理学基础 分子机制 癌基因 抑癌基因 基因表达 DNA含量 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峰 周清华 王兰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0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并以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2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P<0.05)... 目的:探讨检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0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并以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2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P<0.05),而正常人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20例肺癌中26例p53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1.7%,而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20例正常人无1例阳性。肺癌者血清p53抗体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清 P53抗体 临床意义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基因转录本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军 周清华 +5 位作者 覃扬 孙芝琳 孙泽芳 王允 李潞 秦建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FHIT基因转录表达异常在人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nestedRT PCR方法对 3 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肺组织 ,10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以及 4株肺癌细胞株中FHIT基因转录表达异常进行了研究。结... 目的 探讨FHIT基因转录表达异常在人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nestedRT PCR方法对 3 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肺组织 ,10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以及 4株肺癌细胞株中FHIT基因转录表达异常进行了研究。结果  3 5例肺癌中 14例肺癌组织存在FHIT转录表达异常 ,异常率为 40 % ;在这 14例癌组织转录本异常病例中 ,5例癌旁组织亦见转录本异常( 3 5 .71% ,5 /14 )。远癌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均未见转录本异常。 4株肺癌细胞株均检测到转录本异常。在鳞癌中FHIT基因转录本异常率 ( 5 8.82 % )显著高于腺癌 ( 2 2 .2 2 % ) (P <0 .0 5 )。FHIT基因转录本异常与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P TNM分期、原发肿瘤大小、肿瘤部位 ,以及患者年龄等均无明显关系 (P>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NSCLC中存在FHIT基因转录表达异常。FHIT基因异常主要发生在肺鳞癌中 ,且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FHIT基因 转录表达异常 D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k-ras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峰 周清华 +2 位作者 覃扬 孙芝琳 孙泽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 1 2密码子点突变的k ras基因重组腺病毒。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kpnⅠ +xhoⅠ从载体pcDNA3 k ras1 2 (Val)中切出 1 2密码子点突变的k ras基因片断 ,亚克隆至经同样酶切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 CMV... 目的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 1 2密码子点突变的k ras基因重组腺病毒。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kpnⅠ +xhoⅠ从载体pcDNA3 k ras1 2 (Val)中切出 1 2密码子点突变的k ras基因片断 ,亚克隆至经同样酶切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 CMV中 ,形成转移质粒pAdTrack CMV/k ras 1 2 (Val) ,将之PmeⅠ酶切线性化后与腺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AdEasy 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 83 ,抽提经鉴定含目的基因的重组体质粒 ,PacⅠ酶切后用脂质体转染 2 93细胞 ,包装成重组体腺病毒Ad k ras1 2 (Val)。采用PCR方法对重组体腺病毒进行鉴定 ,利用穿梭质粒pAdTrack CMV中带有GFP报告基因 ,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监测。结果 利用CaCl2 法由pAdTrack CMV/k ras 1 2 (Val)和pAdEasy 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 83 ,可获得 2 5%左右的阳性重组体细菌克隆。PCR检测表明重组腺病毒已含有目的基因 ,滴度为 1 .2× 1 0 1 2 pfu/ml。结论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相比于传统的细胞内同源重组法 ,具有成功率高、方法简便、快捷、实验周期短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突变ras基因 同源重组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组织中nm23-H_1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伦旭 周清华 +3 位作者 孙芝琳 覃扬 石应康 孙泽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癌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 在人肺癌中的突变情况 ,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 ,对手术切除的 45例肺癌组织和 7例正常肺组织的nm2 3 H1 基因的 5个外显子进行... 目的 探讨癌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 在人肺癌中的突变情况 ,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 ,对手术切除的 45例肺癌组织和 7例正常肺组织的nm2 3 H1 基因的 5个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在所检测的肺组织中 ,未发现nm2 3 H1 基因纯合缺失。SSCP分析发现一例肺癌组织nm2 3 H1 基因外显子 1单链DNA迁移率发生改变。此例患者为晚期肺鳞癌 ,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和恶性胸水。结论 本实验所检测的nm2 3 H1 基因外显子部分的基因突变在肺癌中发生率低 ,nm2 3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NM23-H1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戴天阳 周清华 +6 位作者 曾晓荣 贺军 杨艳 李成文 任德莲 刘伦旭 廖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 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肺部良性病变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结果 ( 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K+ 通道表达的K+ 电流... 目的 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肺部良性病变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结果 ( 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K+ 通道表达的K+ 电流具有电压依赖性 ,能被K+ 通道阻断剂TEA阻断。鳞癌细胞膜电流具有失活趋势和内向整流特点 ;腺癌细胞膜电流具有不失活特性 ,无内向整流特点。TP =5 0~ 90mV时 ,时间常数 (τ值 )为 3.6~ 9.8ms。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电容为 ( 15 .35± 0 .65 )pF ,K+ 电流密度为 ( 12 1.0 8±8.35 )A/F。 ( 2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K+ 电流幅度、电流密度和膜电容较支气管上皮细胞明显增高 (P <0 .0 0 1) ,癌细胞τ值显著小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τ值 (P <0 .0 0 1)。结论  ( 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存在与延迟整流性类似的钾离子通道 ,且表达明显增加 ,活动明显增强。 ( 2 )检测肺癌细胞膜K+ 通道可为研究肺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支气管上皮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车国卫 张世雯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关键词 肺癌 侵袭 转移 调控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