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迫症的精神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彦春 祝卓宏 刘协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探讨强迫症临床过程的基本特征,强迫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症状形成的病理心理机制,筛选出本病病理心理上相对独立的症状群,为本病今后在特殊领域里的深入研究提供筛选同源性病例的方法,也为本病的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症状... 目的 探讨强迫症临床过程的基本特征,强迫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症状形成的病理心理机制,筛选出本病病理心理上相对独立的症状群,为本病今后在特殊领域里的深入研究提供筛选同源性病例的方法,也为本病的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症状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研究调查表和量表评定的方法,对90 例未服药的强迫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强迫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12 ±83) 岁,男∶女为17∶1 ,平均病程为(64 ±60) 年,934 % 的患者出现2 个以上的强迫症状,强迫症状出现频率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显示,有4 组相对独立的症状群:分别为①单纯强迫观念;②强迫怀疑/ 强迫检查;③强迫恐惧/ 强迫洗涤、强迫回避;④单纯强迫行为。4 组症状群相应的病理心理分别为①联想过程的强迫性体验;②病理性怀疑;③对危险的过高的非现实估计;④不确定与不完美感。各组症状群之间共同的基本的病理心理机制涉及意志过程障碍。结论 强迫症是一组症状涉及多维度的异源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症状 精神病理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的局部脑血流动态显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彦春 潘明志 刘协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共2页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各脑叶的代谢状态及脑功能异常与其发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 (SPECT)技术 ,对未服药的 2 2例强迫症患者于静息及症状诱发状态下行局部脑血流 (rCBF)动态显像研究。  结果  1 8例有rCBF异...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各脑叶的代谢状态及脑功能异常与其发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 (SPECT)技术 ,对未服药的 2 2例强迫症患者于静息及症状诱发状态下行局部脑血流 (rCBF)动态显像研究。  结果  1 8例有rCBF异常 ,表现为皮层内局限性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区 ,异常脑叶主要为顶叶、额叶、颞叶 ,并发现脑功能异常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及药物治疗反应有关。  结论 大脑顶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局部脑血流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拉法新对强迫游泳大鼠下丘脑和海马c-fos及c-jun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陆林 黄明生 +1 位作者 李静 李国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探索新一代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对大鼠下丘脑和海马内cfos 和cjun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特异性抗体的原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强迫游泳大鼠抑郁模型上,观察万拉法新慢性给药( 腹腔内注射每日1 次,连续7 次... 目的 探索新一代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对大鼠下丘脑和海马内cfos 和cjun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特异性抗体的原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强迫游泳大鼠抑郁模型上,观察万拉法新慢性给药( 腹腔内注射每日1 次,连续7 次)对大鼠游泳不动时间和下丘脑及海马核团cfos 和cjun 表达的影响;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 P V N) 、视上核( S O N) 和海马齿状回( D G) 内的fos 和jun 阳性细胞的相对切面面积比和平均目标灰度进行分析。结果 强迫游泳可使大鼠下丘脑和海马内多个核团的cfos 和cjun 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而万拉法新明显缩短了强迫游泳大鼠的不动时间。图像分析结果提示,万拉法新使强迫游泳大鼠下丘脑 P V N 和 S O N 及海马 D G 内fos 和jun 阳性细胞相对切面面积比明显降低( P<005) ,而平均目标灰度显著增加( P< 001) 。结论 下丘脑 P V N、 S O N 和海马 D G 可能是介导抗抑郁药抑制大鼠绝望行为的重要中枢核团,fos 和jun 蛋白可能是抗抑郁药发挥受体后作用的传导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万拉法新 强迫游泳 C-fos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许珂 张永亮 +1 位作者 郁缪宇 刘协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抗抑郁药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地高辛标记的BDNFcDNA探针 )检测长期给予抗抑郁药氟西汀及生理盐水大鼠海马神经元BDNFmRNA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氟西汀组表达增强 ,尤以CA3、CA1区...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抗抑郁药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地高辛标记的BDNFcDNA探针 )检测长期给予抗抑郁药氟西汀及生理盐水大鼠海马神经元BDNFmRNA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氟西汀组表达增强 ,尤以CA3、CA1区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血小板5羟色胺含量与临床特征和氯丙咪嗪治疗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彦春 刘协和 +2 位作者 吕太平 施林 杨红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强迫症的血清素功能与临床特征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 采用临床评分与血小板敏感膜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 40例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 5 HT含量并与 3 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 治疗前强迫症组与对照组血小板 5 HT含量的平... 目的 探讨强迫症的血清素功能与临床特征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 采用临床评分与血小板敏感膜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 40例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 5 HT含量并与 3 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 治疗前强迫症组与对照组血小板 5 HT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1 962 2± 982 3 ,90 9 0± 3 78 9)ng/1 0 9个血小板 ,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 ,合并抽动障碍的强迫症治疗前血小板 5 HT含量平均值分别是 (2 687 3± 442 5,2 0 49 9± 1 1 1 4 5,1 0 60 3± 54 3 6)ng/1 0 9个血小板 ,8周的氯丙咪嗪治疗后 ,强迫观念组血小板 5 HT含量下降到 83 3 1 2ng/1 0 9个血小板并伴良好疗效 ,合并抽动障碍的强迫症血小板 5 HT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变 ,对氯丙咪嗪的治疗反应也差。结论 不同症状特征的强迫症血清素功能的改变并不相同 ,对氯丙咪嗪的治疗反应与治疗前血小板 5 HT含量有关 ,本研究提示强迫症可能存在生化上的异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强迫症 血小板 药物疗法 氯丙咪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