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骨质疏松山羊模型初探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良 陈槐卿 +4 位作者 陈孟诗 谭建三 吴文超 翁玲玲 郑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16,共5页
为了建立一个方便、经济、有效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大动物模型,本文选用了雌性成都山羊10只,5只为对照组,5只被切除双侧卵巢(OVX);动态观察术后60天,120天和180天髂骨骨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术后90天、18... 为了建立一个方便、经济、有效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大动物模型,本文选用了雌性成都山羊10只,5只为对照组,5只被切除双侧卵巢(OVX);动态观察术后60天,120天和180天髂骨骨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术后90天、180天血清骨钙素(BGP)的变化,以及术后180天长骨的骨密度、长骨整体骨弯曲结构力学性能和皮质骨骨试件的弯曲、压缩、拉伸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结果显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照组的骨组织结构维持相对稳定,而OVX组在术后60天即出现轻度骨小梁减少,术后120天到180天,骨小梁数量进一步减少,宽度变薄,骨小梁间距扩大,呈典型的骨量减少病理学改变。在OVX组中,血清BGP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80天相应各长骨的骨密度、断端骨组织厚度、整体骨弯曲破坏荷载与弹性模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除股骨外,各长骨整体骨的弯曲极限强度以及骨试件的弯曲、压缩、拉伸的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切除双侧卵巢雌性山羊可能是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经济而有效的大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对照组 长骨 绝经后骨质疏松 双侧卵巢 骨组织 切除 骨密度 动物模型 皮质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0
2
作者 汪青 孙兰 +3 位作者 龚海洋 郑虎 邱明才 刘景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1-395,共5页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分全身性骨质丢失和局部骨质丢失模型。全身性骨质丢失模型根据采用方法又分为双侧卵巢切除造模和药物( 非手术) 造模。局部性骨质丢失模型有单侧肢体废退性模型(固定一侧肢体,使其发生废退性变) 和悬吊失重模型...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分全身性骨质丢失和局部骨质丢失模型。全身性骨质丢失模型根据采用方法又分为双侧卵巢切除造模和药物( 非手术) 造模。局部性骨质丢失模型有单侧肢体废退性模型(固定一侧肢体,使其发生废退性变) 和悬吊失重模型( 悬吊使动物后肢悬空、头低位,造成后肢失重) 。以全身性骨质丢失模型使用较普遍,其中手术切除双侧卵巢造模,因其方法简单,模型效果好而常被采用。常用的动物有大鼠、小鼠、小猪、山羊、小猎狗等,以大鼠为主。虽然造模的方法不同,但其评价的标准是相同的。都采用①生化指标:血清雌二醇、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总钙、Ⅰ型前胶原羧基肽、尿羟脯氨酸、尿钙等;②骨密度测量;③骨组织计量学;④骨生物力学;⑤骨胶原纤维染色。选择动物时要注意动物的年龄。不同年龄对模型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评价方法中,骨密度值在小动物( 如大鼠和小鼠) 中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骨质丢失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乌中生物碱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正邦 吕光华 +1 位作者 陈东林 王锋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14,共6页
从草乌——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块根——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成分,据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乌头碱(aconitine,1)、3-脱氧乌头碱(3-deoxyaconitine,2)、中乌头碱(mesaconitine,3)北乌碱(beiwutine,4)、次乌头碱(hypaconi... 从草乌——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块根——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成分,据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乌头碱(aconitine,1)、3-脱氧乌头碱(3-deoxyaconitine,2)、中乌头碱(mesaconitine,3)北乌碱(beiwutine,4)、次乌头碱(hypaconitine,5)、10-羟基乌头碱(aconifine,6)、14-苯甲酰乌头原碱(14-benzoylaconine,7)、14-苯甲酰中乌头原碱(14-benzoylmesaconine,8)、尼奥宁(neoline,9)、15-α-羟基尼奥宁(15-α-hydroxyneoline,10)、查斯曼宁(chasmanine,11)、塔拉萨敏(talatizamine,12)、弗斯生(foresticine,13)、牛扁碱(lycoctonine,14)、氨茴酰牛扁碱(anthranoyllycoctonine,15)和一海替生重排产物16。其中化合物6~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二萜生物碱 化学成分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查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姚倩 李章万 +1 位作者 张强 叶利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以药物合成中常用的 16种有机溶剂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用大口径毛细管柱检查残留有机溶剂的气相色谱法 ,并考察了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及不同提取溶剂对分离与检测的影响。实验表明 ,根据原料药合成中可能存在的残留溶剂 ,选用适当的提取溶... 以药物合成中常用的 16种有机溶剂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用大口径毛细管柱检查残留有机溶剂的气相色谱法 ,并考察了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及不同提取溶剂对分离与检测的影响。实验表明 ,根据原料药合成中可能存在的残留溶剂 ,选用适当的提取溶剂 ,采用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查 ,可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毛细管柱 气相色谱 残留溶剂 药物合成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廖工铁 曾宪明 +1 位作者 王亮明 侯世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2-3,共2页
研究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于精制参附注射液中人参皂甙的有关条件 ;初步拟定了用于注射剂制备的树脂预处理方法和质控指标,考察了几种树脂对人参皂甙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了树脂吸附时的较佳条件和吸附后的精制条件,改进了注射液制... 研究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于精制参附注射液中人参皂甙的有关条件 ;初步拟定了用于注射剂制备的树脂预处理方法和质控指标,考察了几种树脂对人参皂甙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了树脂吸附时的较佳条件和吸附后的精制条件,改进了注射液制备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制品的质量及药理学指标,获得了制备参附注射液(无吐温-80)的较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制备 人参 附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乙酮与芳香醛和芳香胺的Mannich反应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大成 章国林 +1 位作者 杨宇 钟裕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694-1696,共3页
关键词 MANNICH反应 芳香醛 芳香胺 对-甲苯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乌头和彭州岩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彭崇胜 王建忠 +1 位作者 简锡贤 王锋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5-51,共7页
从生产高乌甲素的高乌头 ( Aconitum sinomontamum Nakai)“下脚料”中分得九个已知生物碱高乌甲素 ( lappaconitine) 1、N -去乙酰高乌甲素 ( N - deacetyllappaconitine)2、刺乌宁 ( lappaconine) 3、刺乌定 ( lappaconidine) 4、冉乌... 从生产高乌甲素的高乌头 ( Aconitum sinomontamum Nakai)“下脚料”中分得九个已知生物碱高乌甲素 ( lappaconitine) 1、N -去乙酰高乌甲素 ( N - deacetyllappaconitine)2、刺乌宁 ( lappaconine) 3、刺乌定 ( lappaconidine) 4、冉乌碱 ( ranaconitine) 5、N -去乙酰冉乌碱 ( N - deacetylranaconitine) 6、8- O- acetylexcelsine 7、excelsine 8和 septatisine 9,除 1和 5外 ,其余化合物均系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得。从彭州岩乌头 ( A.racemulosum Franchvar.pengzhouense W.J.Zhang et G.H.Chen)全草中分得六个已知生物碱 condelphine10、异塔拉定 ( isotalatizidine) 11、14- O- acetylvirescenine 12、virescenine 13、氨茴酰基牛扁碱 ( anthranoyllycoctonine) 14、盐酸阿替生 ( atisinum hydrochloride) 15。应用光谱法鉴定了报告的所有化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乌头 彭州岩乌头 去甲二萜生物碱 二萜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蛴螬滴眼液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阳长明 侯世祥 +1 位作者 罗杰英 王新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确定蛴螬滴眼液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 ,以浸膏得率、甘氨酸和谷氨酸总量、总氮含量及薄层斑点成分显示为考察指标 ,优选了蛴螬滴眼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A3 B2 C1,即以水为溶媒 ,加10倍量水浸... 目的 :确定蛴螬滴眼液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 ,以浸膏得率、甘氨酸和谷氨酸总量、总氮含量及薄层斑点成分显示为考察指标 ,优选了蛴螬滴眼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A3 B2 C1,即以水为溶媒 ,加10倍量水浸泡 0 .5h ,煎煮 1.5h ,滤过 ,得滤液 1;滤渣加 7倍量水煎煮 1h ,得滤液 2 ,合并上述滤液 1、2 ,即得蛴螬提取液。结论 :工艺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螬滴眼液 制备工艺 正交设计 气相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四逆汤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华元 蒋学华 +3 位作者 王琦 赵劲松 王雨梅 徐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0-12,共3页
报道了人参四逆汤口服液中各味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乌头碱限量检查法及含量测定方法。为人参四逆汤口服液内在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资料。
关键词 人参四逆汤 口服液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β-环糊精包结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姚波 廖工铁 +2 位作者 郭若羚 侯世祥 洪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对蟾酥·β-环糊精包结物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蟾酥和包结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初步得到了包结物收率较高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初步药理实验证明,蟾酥经β-环糊精包结后其对粘膜的刺激作用明显减轻。
关键词 蟾酥 Β-环糊精 包结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衔草化学成分的研究(第1报)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军宪 陈新民 +4 位作者 李宏 杨磊 李宇飞 任文修 钟志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6,共6页
从鹿衔草中分离得到8种结晶,其中5种经分析鉴定为:高熊果酚甙(homoarbutin,1),肾叶鹿蹄草甙(renifolin,2),金丝桃甙(hyperin,3),2″-0-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2″-0-galloylhyperin,4)和6′_0-没食子酰基高熊果酚甙(6′-0-galloylhomoarbut... 从鹿衔草中分离得到8种结晶,其中5种经分析鉴定为:高熊果酚甙(homoarbutin,1),肾叶鹿蹄草甙(renifolin,2),金丝桃甙(hyperin,3),2″-0-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2″-0-galloylhyperin,4)和6′_0-没食子酰基高熊果酚甙(6′-0-galloylhomoarbutin,5)。除1外,其它成分均系在鹿衔草中首次分得。4是鹿衔草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强的单宁活性,并具有扎氧化、清除脂质过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衔草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瓣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正邦 徐亮 +3 位作者 王建忠 陈东林 简锡贤 王锋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21,共6页
从膝瓣乌头 ( Aconitum geniculatum)根中共分得 14单体成分 ,由光谱法分别鉴定为 :黄草乌碱甲、丙 ( vilmorrianines A,C) 1和 2、滇乌碱 ( yunnaconitine) 3、南乌碱乙( Austroconitine B) 4、印乌碱 ( indaconitine) 5、8-乙酰 - 14... 从膝瓣乌头 ( Aconitum geniculatum)根中共分得 14单体成分 ,由光谱法分别鉴定为 :黄草乌碱甲、丙 ( vilmorrianines A,C) 1和 2、滇乌碱 ( yunnaconitine) 3、南乌碱乙( Austroconitine B) 4、印乌碱 ( indaconitine) 5、8-乙酰 - 14-苯甲酰尼奥宁 ( 8- acetyl- 14-benzoylneoline) 6、查斯曼宁 ( chasmanine) 7、8-乙酰 - 14-苯甲酰查斯曼宁 ( 8- acetyl- 14-benzoyl chasmanine) 8、塔拉萨敏 ( talatizamine) 9、1- O-去甲基塔拉萨敏 ( isotalatizidine)10、卡马考尼 ( cammaconine) 11、14-乙酰萨卡可尼亭 ( 14- acetylsachaconitine) 12、萨卡可尼亭 ( sachaconitine) 13和卡拉可林 ( karacoline) 14。除 2 ,3,7,和 9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瓣乌头 去甲二萜生物碱 分离 鉴定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糖苷酶抑制剂SH-9766的分离和鉴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敏 王欣荣 +3 位作者 隆泉 张颖 何璧梅 张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77,共3页
在定向筛选α-糖苷酶抑制剂的实验中,从游动放线菌E-3519发酵液中分离到化合物SH-9766,其对α-淀粉酶和蔗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通过理化性质、质谱、红外和核磁共振等图谱数据的分析,证明与阿卡波糖同质.
关键词 Α-糖苷酶抑制剂 SH-9766 分离纯化 阿卡波糖 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芍药甙的含量 被引量:15
14
作者 蒋学华 刘世端 +1 位作者 徐萍 郑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9-30,共2页
建立了血浆中芍药甙的分析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选定间羟基苯甲酸为内标。以内标加校正因子定量可以提高方法精密度。校正因子的测定结果符合《中国药典(1990年版)》中色谱法的规定。方法平均回收率97.13%,最低检测量为5.6ng;... 建立了血浆中芍药甙的分析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选定间羟基苯甲酸为内标。以内标加校正因子定量可以提高方法精密度。校正因子的测定结果符合《中国药典(1990年版)》中色谱法的规定。方法平均回收率97.13%,最低检测量为5.6ng;日内变异系数为0.39%,日间变异系数为1.17%。本方法为芍药甙的体内样品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同时,利用该法对含芍药的百合固金汤冲剂进行了家兔体内吸收的初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芍药甙 血浆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水作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春梅 李章万 +1 位作者 刘三康 陈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6-468,共3页
测定了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 比较了乙醇与甲醇的理化性质和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 P H P L C)溶剂的特点。用乙醇水作 R P H P L C 流动相测定中药有效成分, 并将测定结果与甲醇水或乙腈水作流动相的测... 测定了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 比较了乙醇与甲醇的理化性质和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 P H P L C)溶剂的特点。用乙醇水作 R P H P L C 流动相测定中药有效成分, 并将测定结果与甲醇水或乙腈水作流动相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合适的柱温等色谱条件, 乙醇一般可以代替甲醇或乙腈用作 R P H P L C流动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 高效液相色谱 流动相 中药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e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静 王彩琴 +1 位作者 袁媛 蒋学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67-670,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人参药材中人参皂甙Re的含量.结果表明:建立了提取人参皂甙Re的HPLC法,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随着煎煮时间延长,人参皂甙Re的含量显著下降,人参皂甙Re不宜用传统的煎煮法提取.
关键词 人参皂甙RE 煎煮稳定性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材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光纤免疫磁珠流动分析系统研究(Ⅰ) 被引量:6
17
作者 但德忠 王方强 +2 位作者 何俊 李毓琦 李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20,共4页
将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流动注射技术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用 ,建立了一种新型荧光光纤免疫磁珠流动分析系统 ,并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 (FITC)对系统性能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该分析系统设计合理 ,性能可靠 ,在临床、环保等... 将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流动注射技术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用 ,建立了一种新型荧光光纤免疫磁珠流动分析系统 ,并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 (FITC)对系统性能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该分析系统设计合理 ,性能可靠 ,在临床、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 光学纤维 免疫磁珠 流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控释胶囊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丹 曾经泽 +1 位作者 边巴仓决 蒋学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5-517,共3页
采用ODS柱,甲醇-稀磷酸溶液(7624)为流动相,260nm为检测波长,建立了测定血浆中吲哚美辛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了吲哚美辛控释胶囊炎痛康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血浆中吲哚美辛浓度在0.125~5.0mg/... 采用ODS柱,甲醇-稀磷酸溶液(7624)为流动相,260nm为检测波长,建立了测定血浆中吲哚美辛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了吲哚美辛控释胶囊炎痛康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血浆中吲哚美辛浓度在0.125~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检测限62.5μg/L(S/N=31),平均回收率为100.4%,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5%。11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炎痛康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生物利用度 血浆 HPLC 消炎痛 I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丹参中药注射液鞣质检查新方法 被引量:29
19
作者 江波 侯世祥 孙毅毅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于含丹参中药注射液的鞣质检查方法。方法:利用葡聚糖凝胶分离丹参有效成分与鞣质,然后常规检查。结果:此鞣质检查方法可排除丹参有效成分的干扰,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关键词 鞣质检查 葡聚糖凝胶 中药注射液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间隙期血小板5-HT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俐 宋峰生 +5 位作者 袁光固 江群英 吕太平 施林 邹波 王一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偏头痛 血小板 血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