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氟喹诺酮药物体外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雷军 王浴生 黎世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测试了五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对国产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培氟沙星等三种氟喹诺酮类(FQS)药物(8MIC)的单步耐药频率,结果发现金葡球菌、大肠杆菌及阴沟杆菌对 FQs的单步耐药频率较低(<10^(-9) ),而克氏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则可达10^(-8)... 测试了五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对国产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培氟沙星等三种氟喹诺酮类(FQS)药物(8MIC)的单步耐药频率,结果发现金葡球菌、大肠杆菌及阴沟杆菌对 FQs的单步耐药频率较低(<10^(-9) ),而克氏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则可达10^(-8),存在菌株差异性,且此种耐药性具有部分可逆性。用亚MIC连续递增式传代培养法及药物梯度平皿法分别获得了大肠杆菌、阴沟杆菌对FQs药物及阴沟杆菌对Aztreonam(AZ)稳定的、高度耐药株(MIC提高≥128倍),观察到FQs药物之间存在完全交叉耐药现象,且FQs耐药菌多对氯霉素、四环素耐药;FQs药物与头孢噻肟及AZ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但所有FQs耐药菌株对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MIC提高≤4倍)。本文结果建议临床应重视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酶介导的阴沟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黎世能 王浴生 雷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123,152,共4页
选用β-内酰胺酶量明显增加的耐药阴沟杆菌,用透析方法分析β-内酰胺酶与对酶稳定抗生素氨曲南和对酶不稳定抗生素头孢孟多相互作用过程,以研究酶介导的细菌耐药机制。结果表明,产酶株对头孢孟多的耐药以酶对药物的水解为主;对氨... 选用β-内酰胺酶量明显增加的耐药阴沟杆菌,用透析方法分析β-内酰胺酶与对酶稳定抗生素氨曲南和对酶不稳定抗生素头孢孟多相互作用过程,以研究酶介导的细菌耐药机制。结果表明,产酶株对头孢孟多的耐药以酶对药物的水解为主;对氨曲南的耐药依据β-内酰胺酶与氨曲南的不同作用过程而不同。可以是酶对药物“牵制”和缓慢水解同时并存,也可能是其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曲南 头孢孟多 Β-内酰胺酶 阴沟杆菌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和二氟沙星对大肠杆菌和金葡球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被引量:16
3
作者 段传可 吴文蓉 +1 位作者 雷军 王浴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6-378,共3页
采用常规活菌落计数法观察环丙沙星和二氟沙星在3种不同浓度(4MIC、2MIC和0.5MIC)下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葡球菌ATCC25923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表明所试药物对两种细菌均显示不同程... 采用常规活菌落计数法观察环丙沙星和二氟沙星在3种不同浓度(4MIC、2MIC和0.5MIC)下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葡球菌ATCC25923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表明所试药物对两种细菌均显示不同程度的PAE(0.50~3.25h),且其PAE时间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大肠杆菌 金葡球菌 抗菌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消除耐阿洛西林绿脓杆菌质粒 被引量:7
4
作者 周红 王浴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8-239,237,共3页
阿洛西林(Azlocillin)的突出优点是对绿脓杆菌作用强,在青霉素类中它是抗绿脓杆菌活性最强的,但其抗菌活性与细菌是否产酶有关。阿洛西林对β-内酰胺酶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含质粒的绿脓杆菌对阿洛西林的敏感性大大降低。本文通过质粒消除... 阿洛西林(Azlocillin)的突出优点是对绿脓杆菌作用强,在青霉素类中它是抗绿脓杆菌活性最强的,但其抗菌活性与细菌是否产酶有关。阿洛西林对β-内酰胺酶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含质粒的绿脓杆菌对阿洛西林的敏感性大大降低。本文通过质粒消除实验探讨质粒与细菌耐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洛西林 绿脓杆菌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