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与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孕酮对妊娠期大鼠牙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志丹 陈扬熙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4-126,I006,共3页
通过移动妊娠期及非妊娠期成年SD大鼠上前牙,采用HE染色对比观察牙周组织的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在原位上确定牙周组织中孕酮的分布,探讨了妊娠期间孕酮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结果显示:①组织学观察:妊娠组牙... 通过移动妊娠期及非妊娠期成年SD大鼠上前牙,采用HE染色对比观察牙周组织的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在原位上确定牙周组织中孕酮的分布,探讨了妊娠期间孕酮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结果显示:①组织学观察:妊娠组牙周组织成骨活跃,新骨形成增加。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成骨细胞为阳性染色,且妊娠组染色较深。上述结果表明:妊娠期牙移动时孕酮与牙周组织改建密切相关,并且有促进成骨的作用。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牙移动 免疫组织化学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志河 吕丹 +2 位作者 周力 赵美英 宋锦璘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功能矫治器 (FR I)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后 ,随着颌关系改变 ,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 ,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例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患者 ,用功能矫治器 (FR I型 )矫治其... 目的 :探讨用功能矫治器 (FR I)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后 ,随着颌关系改变 ,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 ,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例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患者 ,用功能矫治器 (FR I型 )矫治其错畸形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研究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增大 ,这是由于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支高度、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明显增加引起的。结论 :矫治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增大有利于上下颌骨、齿槽骨的发育及口颌系统功能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He 口腔功能间隙 功能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伸后大鼠颞下颌关节盘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丹鹏 王昕 +2 位作者 罗颂椒 赵美英 赖文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3-345,I015,共4页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幼年SD雄性大鼠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颞下颌关节盘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关节盘胶原纤维束排列致密,前后向排列明显,纤维束粗大,关节盘后分软骨细胞增多,糖胺多糖及强硫酸...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幼年SD雄性大鼠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颞下颌关节盘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关节盘胶原纤维束排列致密,前后向排列明显,纤维束粗大,关节盘后分软骨细胞增多,糖胺多糖及强硫酸化氨基己糖含量增加;未发现关节盘有病理性改变。提示关节盘承受的翼外肌张力及髁突压力增加,关节盘发生了适应性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伸 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 组织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大鼠髁突软骨雌激素受体的荧光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颂椒 白玉兴 姚先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7-230,共4页
选用50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等量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配戴自制上颌斜面导板式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应用荧光组织化学法对大鼠髁突软骨中雌激素受体(ER)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鼠髁突软骨中存... 选用50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等量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配戴自制上颌斜面导板式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应用荧光组织化学法对大鼠髁突软骨中雌激素受体(ER)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鼠髁突软骨中存在ER,且主要位于胞浆中;ER在软骨的生发层细胞中分布最多,且髁突软骨增生旺盛时分布较多;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髁突软骨各层细胞中ER的分布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以生发层细胞的增加最明显。表明ER与髁突软骨的增生、分化及适应性生长改建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形 髁突软骨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大鼠颞下颌关节盘增龄变化的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研究
5
作者 陈丹鹏 王昕 +3 位作者 罗颂椒 赵美英 卢勇 蔡益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1-342,350,I016,共3页
应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分别对3~9周龄和5~8周龄的SD雄性大鼠颞下颌关节盘进行观察。发现关节盘生长改建活跃,由幼稚细胞结缔组织向致密结缔组织以及纤维性软骨逐渐变化,关节盘的变化与髁突生长具有协调性和适应性;关节... 应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分别对3~9周龄和5~8周龄的SD雄性大鼠颞下颌关节盘进行观察。发现关节盘生长改建活跃,由幼稚细胞结缔组织向致密结缔组织以及纤维性软骨逐渐变化,关节盘的变化与髁突生长具有协调性和适应性;关节盘上腔面的波纹突起有部位性和时间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 增龄变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伸后大鼠颞下颌关节盘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6
作者 陈丹鹏 罗颂椒 +2 位作者 赵美英 王昕 赖文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6-347,I016,共2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幼年SD雄性大鼠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颞下颌关节盘Ⅰ型胶原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关节盘的染色反应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实验组关节盘的染色反应强于对照组。
关键词 下颌前伸 关节盘 I型胶原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牵引上颌的激光全息干涉计量研究——沿矢状方向前牵引上颌的生物力学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桂花 周秀坤 刘福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9-93,共5页
应用激光全息干涉计量术的二次曝光技术,对一具恒牙列早期女性尸体颅骨在模拟临床牵引上颌矫治的情况下加力300g向前牵引,测定上颌复合体受与(牙合)平面呈不同角度前牵引力时的微小三维位移场,为临床前牵引上颌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实验... 应用激光全息干涉计量术的二次曝光技术,对一具恒牙列早期女性尸体颅骨在模拟临床牵引上颌矫治的情况下加力300g向前牵引,测定上颌复合体受与(牙合)平面呈不同角度前牵引力时的微小三维位移场,为临床前牵引上颌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上颌牙列受(牙合)平面方向及(牙合)平面上15°前牵引力时,上颌复合体逆时针转,上颌向前上移位,受(牙合)平面下15°前牵引力时,上颌复合体主要呈向前下的运动趋势,颌骨前份的上下之间发生挤压弯曲。牵引力方向不同,颅面骨的位移及旋转中心亦异。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的牵引力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颌面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干涉计量 激光 上颌骨 牵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面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0
8
作者 赵志河 房兵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8-300,共3页
选择条件合适的病员一人,采用CT技术获取其颅面骨(包括下颌骨)各层解剖轮廓图,然后选择节点,划分单元,在图形数字化仪上测量节点座标,对其编号后输入计算机,根据NASTRAN程序单元卡的填法连接各节点建立颅面骨的三维有... 选择条件合适的病员一人,采用CT技术获取其颅面骨(包括下颌骨)各层解剖轮廓图,然后选择节点,划分单元,在图形数字化仪上测量节点座标,对其编号后输入计算机,根据NASTRAN程序单元卡的填法连接各节点建立颅面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该模型,可以计算各种矫治力在颅面复合体产生的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骨 三维 有限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与功能矫治器作用下大鼠下颌生长发育X线测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宏铭 周学军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5-317,共3页
选择20只青春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戴矫治器组(FA组)、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二者共同作用组(PEMF加FA组)4个组,实验周期为10d。采用的矫治器为模拟临床功能矫治器,PEMF为频率100Hz的低... 选择20只青春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戴矫治器组(FA组)、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二者共同作用组(PEMF加FA组)4个组,实验周期为10d。采用的矫治器为模拟临床功能矫治器,PEMF为频率100Hz的低能量电磁场。实验前后拍大鼠头侧位X线片。研究结果显示PEMF与功能矫治器在促进下颌髁突的生长中有协同作用,这为PEMF在临床功能矫形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功能矫治器 下颌骨 X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骨性前牙反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白丁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由于Ⅲ类错颅面形态的表现具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目的是探讨骨性前牙反儿童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对象为10~13岁骨性前牙反患者,共6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平均11.6岁。通过反映颅底结构、上颌和下颌骨长... 由于Ⅲ类错颅面形态的表现具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目的是探讨骨性前牙反儿童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对象为10~13岁骨性前牙反患者,共6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平均11.6岁。通过反映颅底结构、上颌和下颌骨长度、面部矢状和垂直向关系、牙及牙槽、软组织形态的19项头测量指标的样本聚类分析,将本组病例儿童的颅面形态划分为四个亚类,其中上颌发育不足、下颌长度正常,但位置前移以及前下面高不足是儿童骨性前牙反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结果表明在分析骨性Ⅲ类错时,应结合多项头测量指标综合分析。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选择矫形治疗适应证和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HE 骨性 颅面形态 儿童 错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nkel(FR-Ⅰ型)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髁突位置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美英 罗颂椒 +1 位作者 饶跃 陈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1-24,I003,共5页
对7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 FR-1型矫治器治疗。患者平均年龄11.6岁。下颌前伸3~5mm,(牙合)打开距离平均3.1mm。平均疗程8月。采用东芝的 LGM-2型多轨迹断层摄影,观察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的变化。发现矫治前后髁突处于同一位置,其机... 对7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 FR-1型矫治器治疗。患者平均年龄11.6岁。下颌前伸3~5mm,(牙合)打开距离平均3.1mm。平均疗程8月。采用东芝的 LGM-2型多轨迹断层摄影,观察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的变化。发现矫治前后髁突处于同一位置,其机理主要为髁突向后上生长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器 髁突位置 矢状关系 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功能矫治器前伸大鼠下颌后颞下颌关节窝新骨形成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志河 URBAN HAGG +1 位作者 RABIE ABM 沈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2-154,I007,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大鼠下颌持续前伸对颞下颌关节窝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固定功能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制取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组织切片,采用LeicaQ550IW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鼠在下... 目的:定量分析大鼠下颌持续前伸对颞下颌关节窝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固定功能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制取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组织切片,采用LeicaQ550IW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鼠在下颌持续性前伸条件下,其颞下颌关节窝后份有明显的新骨沉积。第3天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新骨沉积无明显差异,从第7天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在第21天时达到高峰,接近30天,二者间的差别趋小。结论:前伸大鼠下颌后,颞下颌关节窝有新骨形成,并可采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伸 颞下颌关节窝 新骨形成 功能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功能矫治器前伸大鼠下颌后髁突适应性生长改建特征的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志河 沈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5-158,I007,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前伸大鼠下颌条件下髁突后部的适应性生长改建特征。方法:模拟临床固定功能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制取相应的组织切片,采用LeicaQ550IW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精确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各层细... 目的:探讨持续性前伸大鼠下颌条件下髁突后部的适应性生长改建特征。方法:模拟临床固定功能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制取相应的组织切片,采用LeicaQ550IW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精确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各层细胞面积随生长发育过程而变化,除生发层外,各层变化基本稳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纤维层面积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层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最能体现生长改建活跃程度的生发层及移行层有较剧烈的变动。结论:大鼠下颌持续性前伸引发了髁突软骨内各细胞层面积的变化,从而引起髁突从软骨到骨的改建,为临床上采用固定功能矫治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生长改建 下颌前伸 图像分析 功能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伸后髁突软骨成熟层内Ⅹ型胶原的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刚 Rabie ABM +1 位作者 Hgg U 赵志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8-80,84,共4页
目的 :检测下颌骨前伸条件下 ,大鼠髁突内Ⅹ型胶原的表达 ,从而论证髁突新骨的形成状况。方法 :10 0只同源雌性大鼠分成 5组实验组及 5组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戴用统一规格的咬合前导矫正器 ,各实验组及相应对照组动物分别在实验的第 3、7... 目的 :检测下颌骨前伸条件下 ,大鼠髁突内Ⅹ型胶原的表达 ,从而论证髁突新骨的形成状况。方法 :10 0只同源雌性大鼠分成 5组实验组及 5组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戴用统一规格的咬合前导矫正器 ,各实验组及相应对照组动物分别在实验的第 3、7、14、2 1及 30d处死。应用分子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髁突软骨成熟层内的Ⅹ型胶原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 ,特别是 2 1d组动物其髁突软骨成熟层细胞内有强烈的mRNA染点 :免疫荧光分析则在相应部位发现有剧烈的荧光闪点。对照组该产物表达不明显。结论 :髁突软骨成熟层细胞内Ⅹ型胶原表达提示功能性矫正器引发的下颌前伸能刺激髁突的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型胶原 髁突软骨 下颌骨 功能性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牙合)颌面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饶跃 赵美英 罗颂椒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5-98,共4页
本文综述了使用功能性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对上、下颌骨、牙弓及牙列宽度、牙的位置、面高以及面部肌功能等在生长发育中的影响,有助于正畸医师正确理解和掌握功能性矫治器的适应征及治疗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功能性矫治器 Ⅱ类错he he颌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类1分类高角病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宏铭 周学军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7年第2期93-96,共4页
当错(牙合)畸形既需要解决水平向问题又要解决垂直向问题时,对正畸医师来说则是十分困难的。Ⅲ类1分类高角病例即是这一类病例。本文对Ⅲ类1分类高角病例的有关概念、形成机制、特征、治疗中注意事项等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 II类1分类 高角病例 面高指数 错HE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nkel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Ⅱ类错的八因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赖文莉 卢书源 +1 位作者 黄宁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 :探讨安氏 类 1分类骨性错经 FR- 、 型矫治器治疗前后八因素变化。方法 :对 17例安氏 类 1分类骨性错患者经 FR- 、 型矫治器治疗前后进行 X线头影测量 ,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八因素的改变。结果 :FR矫治器可促进髁突的前下生... 目的 :探讨安氏 类 1分类骨性错经 FR- 、 型矫治器治疗前后八因素变化。方法 :对 17例安氏 类 1分类骨性错患者经 FR- 、 型矫治器治疗前后进行 X线头影测量 ,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八因素的改变。结果 :FR矫治器可促进髁突的前下生长 ,均使下颌体、下颌支增长 ,颅底角减小以及上颌骨向前旋转 ,有利于 类错的矫治 ,但该矫治器不能很好地控制上颌骨的矢状向和垂直向的生长发育 ,以及后部齿槽高度的生长。结论 :FR矫治器最适于治疗上颌发育基本正常而下颌发育不足的 类患者 ,不宜用于上颌发育过度和垂直生长型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矫治器 八因素 颌骨改建 骨性错He 错HE
全文增补中
功能矫形前伸大鼠下颌后翼外肌胰岛素含量变化的定量研究
18
作者 王昕 黄宁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 :了解功能矫形前伸大鼠下颌后胰岛素对翼外肌适应性改建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翼外肌内胰岛素的含量。结果 :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 ,生长期大鼠翼外肌内胰岛素含量增加。结论 :胰岛素在功能... 目的 :了解功能矫形前伸大鼠下颌后胰岛素对翼外肌适应性改建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翼外肌内胰岛素的含量。结果 :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 ,生长期大鼠翼外肌内胰岛素含量增加。结论 :胰岛素在功能矫形前伸大鼠下颌后翼外肌的适应性改建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形 翼外肌 胰岛素 下颌前伸 大鼠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