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开口集运鱼系统集鱼效果研究
1
作者 沈智敏 黄永国 +4 位作者 廖艺红 韦向星 王鑫 张杰 匡晓鸣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79-483,共5页
为了解龙开口集运鱼系统的集鱼效果,通过集运鱼系统的定期运行,对8种目标鱼类进行捕捞过鱼。结果表明,集鱼系统对裂腹鱼的集鱼效果较好,但与2021年集鱼系统监测结果差别较大。说明在相同时节,受到周围环境不同影响,集鱼系统对同一鱼类... 为了解龙开口集运鱼系统的集鱼效果,通过集运鱼系统的定期运行,对8种目标鱼类进行捕捞过鱼。结果表明,集鱼系统对裂腹鱼的集鱼效果较好,但与2021年集鱼系统监测结果差别较大。说明在相同时节,受到周围环境不同影响,集鱼系统对同一鱼类的集鱼效果不同。随后以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Fang))、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PIT试验,研究在集鱼系统不同部位放流后的集鱼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在集鱼斗内放流后回捕到该区域放流的标记鱼17尾,进入到集鱼平台中13尾,逃出集鱼平台比例为23.08%。在集鱼平台入口放流的标记鱼进入集鱼斗8尾,留在集鱼平台中9尾,逃出集鱼平台比例为45.16%。深水网箔入口处放流的标记鱼监测到5尾进入集鱼平台中,上溯率为16.67%。研究结果表明龙开口集运鱼系统具有一定的集鱼效果。该研究可为龙开口集运鱼系统的改造及国内集运鱼系统集鱼效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鱼平台 集鱼效果 PIT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开口水电站白云岩人工骨料质量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亮 曾伟 +1 位作者 李响 李家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5-87,共3页
将白云岩人工骨料大规模运用于水电工程建设,龙开口水电站系国内首例。根据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料源选择、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工艺布置、半成品及成品骨料加工运输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对龙开口水电站白云岩人工骨料的质量... 将白云岩人工骨料大规模运用于水电工程建设,龙开口水电站系国内首例。根据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料源选择、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工艺布置、半成品及成品骨料加工运输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对龙开口水电站白云岩人工骨料的质量控制过程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大限度地克服了白云岩岩质特性、砂石系统工艺布置的地形限制及成品骨料运输造成的人工骨料品质上的缺陷,保证了电站大坝及厂房主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工程经验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人工骨料 混凝土 质量控制 龙开口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开口水电站安置区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丽江西哨安置点玫瑰小镇案例分析
3
作者 熊定松 刘洋 +2 位作者 张德选 余洋 韦向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紧跟金沙江中游水电移民开发创新政策,龙开口水电站移民生产安置实施阶段采取逐年补偿方式,并配置少量生产用地。丽江西哨安置点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安置区实际情况,抓住“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自然地理文化优势、后期扶持政策、市场... 紧跟金沙江中游水电移民开发创新政策,龙开口水电站移民生产安置实施阶段采取逐年补偿方式,并配置少量生产用地。丽江西哨安置点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安置区实际情况,抓住“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自然地理文化优势、后期扶持政策、市场化运营、参与式开发”等关键要素开发玫瑰小镇综合旅游区项目,将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紧密结合,成功实现了安置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拓宽了移民群众收入渠道,还有效促进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产业发展 龙开口水电站 玫瑰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开口碾压混凝土坝浇筑碾压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吴斌平 崔博 +1 位作者 任成功 钟登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
针对碾压混凝土坝浇筑碾压施工过程现有常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中存在的人为控制偏差等种种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全球定位技术(GPS)和实时动态差分技术(RTK)的大坝浇筑碾压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理论,通过在碾压机械上安装高精度GPS定位设备及... 针对碾压混凝土坝浇筑碾压施工过程现有常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中存在的人为控制偏差等种种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全球定位技术(GPS)和实时动态差分技术(RTK)的大坝浇筑碾压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理论,通过在碾压机械上安装高精度GPS定位设备及振动状态监控设备对碾压机械进行全过程、全自动的实时监控,并记录该碾压机械碾压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应用该实时监控系统可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控制,并为建设单位实时了解仓面碾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信息分析平台。最后,针对龙开口碾压混凝土坝浇筑碾压施工所研发的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充分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压实质量参数的有效监控,从而保证了大坝高质量、高强度施工,促进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坝 浇筑碾压施工质量 实时监控系统 龙开口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叶片水泵水轮机驼峰区能量损失与不稳定内流关联研究
5
作者 罗竹梅 董广贺 +2 位作者 曾云 杨涛 李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184,共5页
相较于传统叶片的水泵水轮机,带有分流叶片的水泵水轮机在高水头、大容量和高比转速的工作条件下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以分流叶片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水泵水轮机出现的驼峰特性和迟滞效应问题,对导叶小开度下的泵工况进行数值... 相较于传统叶片的水泵水轮机,带有分流叶片的水泵水轮机在高水头、大容量和高比转速的工作条件下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以分流叶片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水泵水轮机出现的驼峰特性和迟滞效应问题,对导叶小开度下的泵工况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并结合熵产理论与内流状态对水力损失进行分析,深入开展分流叶片水泵水轮机泵工况驼峰区不稳定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流叶片水泵水轮机在导叶小开度运行时,也存在驼峰特性并伴随迟滞效应。在驼峰区运行时,转轮出口与导叶间无叶区高水力损失区域主要分布在长叶片尾缘,与传统叶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机械 迟滞特性 水力损失 分流叶片 内流特性 水泵水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丝裂腹鱼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试验
6
作者 左鹏翔 韦向星 +3 位作者 金方彭 王志飞 吴俊颉 冷云 《水产养殖》 2025年第7期37-39,共3页
于2024年3月开展了长丝裂腹鱼(Schizothorax dolichonema)的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试验。选取性成熟的雌、雄亲鱼各5尾,于3月24日采用腹腔注射法进行催产。结果表明,1尾雌鱼成功产卵,催产率为20.0%,共获得卵粒12840枚。受精与胚胎发育结果... 于2024年3月开展了长丝裂腹鱼(Schizothorax dolichonema)的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试验。选取性成熟的雌、雄亲鱼各5尾,于3月24日采用腹腔注射法进行催产。结果表明,1尾雌鱼成功产卵,催产率为20.0%,共获得卵粒12840枚。受精与胚胎发育结果显示,长丝裂腹鱼鱼卵受精45 h后,胚胎发育至原肠中期,受精卵数量为11017枚,受精率达85.8%。经过孵化与培育,至6月6日共获得健康下塘鱼苗7200尾,出苗率为65.4%。指出,长丝裂腹鱼全人工繁殖技术可行,其受精卵孵化率较高,且苗种生长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规模化养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丝裂腹鱼 人工驯养 人工繁育 苗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中游金沙鲈鲤仔鱼形态发育及生长特性研究
7
作者 左鹏翔 金方彭 +8 位作者 冷云 王志飞 吴俊颉 于虹漫 邓育林 祖学鹏 李明辉 王建波 张星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88-90,94,共4页
为了解金沙鲈鲤仔鱼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其仔鱼发育阶段进行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分析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显示,金沙鲈鲤初孵仔鱼全长9.24 mm,体长8.97 mm;8日龄开始摄食,摄食率为10%;9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34日龄鳍条... 为了解金沙鲈鲤仔鱼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其仔鱼发育阶段进行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分析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显示,金沙鲈鲤初孵仔鱼全长9.24 mm,体长8.97 mm;8日龄开始摄食,摄食率为10%;9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34日龄鳍条基本分化完毕,进入稚鱼期,此时全长27.04 mm,体长22.13 mm;仔鱼生长模型为y=0.0059x^(2)+0.322x+10.09(R^(2)=0.99),快速生长转为慢速生长的拐点发生在8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鲈鲤 仔鱼 形态发育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AdaBoost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损伤预测
8
作者 段启明 张杰 +2 位作者 单喆煜 王加红 李斌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6期115-119,共5页
为了更准确预测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扩展,提出一种基于WOA-AdaBoost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损伤预测方法。提取传感信号中时域波形、时域统计、频域特征作损伤面积值构建数据集,引入AdaBoost集成学习预测其疲劳损伤,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 为了更准确预测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扩展,提出一种基于WOA-AdaBoost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损伤预测方法。提取传感信号中时域波形、时域统计、频域特征作损伤面积值构建数据集,引入AdaBoost集成学习预测其疲劳损伤,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AdaBoost中弱学习器的学习率与数量进行寻优处理,构建WOA-AdaBoost的预测模型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损伤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AdaBoost、SVM等预测方法,建立的WOA-AdaBoost预测方法相关系数为0.949,RMSE、MAE参数值更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损伤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碳纤维复合材料 疲劳损伤预测 WOA-Ada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纳米碳化硅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介电特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南江 刘诚威 夏平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7,共7页
以纳米碳化硅为填充剂,通过填充改性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碳化硅改性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以了解纳米碳化硅颗粒的粒度分布。测试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和体积电导率,结果表明,加入纳米碳化硅改性后,复... 以纳米碳化硅为填充剂,通过填充改性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碳化硅改性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以了解纳米碳化硅颗粒的粒度分布。测试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和体积电导率,结果表明,加入纳米碳化硅改性后,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体积电导率随着改性剂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分析复合材料的性能随改性剂添加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纳米SiC改性聚四氟乙烯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碳化硅 复合材料 介电常数 介质损耗因数 体积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江苏省粮食安全状况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雅婷 曹生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3期2574-2579,共6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省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粮食安全岌岌可危。以江苏省1999-2014年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粮食自给率、粮作比、复种指数等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苏省耕地压力指数动态变化趋势;同时借助Matlab 7.0及SPSS 19.0软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省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粮食安全岌岌可危。以江苏省1999-2014年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粮食自给率、粮作比、复种指数等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苏省耕地压力指数动态变化趋势;同时借助Matlab 7.0及SPSS 19.0软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曲线估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各变量分别进行预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江苏省2020和2025年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达到了警戒线。最后从保障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培育种粮市场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江苏省制定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压力指数 灰色预测模型 粮食安全预测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体环境中氨氮对细鳞裂腹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志飞 邓育林 +3 位作者 徐祎然 左鹏翔 冷云 王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81-84,共4页
为对细鳞裂腹鱼幼鱼不同水体的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金沙江水体(水温16.5℃,pH 8.20)设置NH 4 Cl浓度50.12 mg/L、56.23 mg/L、63.10 mg/L、70.79 mg/L、79.43 mg/L、89.13 mg/L、100.00 mg/L 7个等对数间距梯度浓度;自来水体(水温... 为对细鳞裂腹鱼幼鱼不同水体的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金沙江水体(水温16.5℃,pH 8.20)设置NH 4 Cl浓度50.12 mg/L、56.23 mg/L、63.10 mg/L、70.79 mg/L、79.43 mg/L、89.13 mg/L、100.00 mg/L 7个等对数间距梯度浓度;自来水体(水温14.3℃,pH 8.05)设置NH 4 Cl浓度112.20 mg/L、125.89 mg/L、141.25 mg/L、158.49 mg/L、177.83 mg/L、199.53 mg/L 6个等对数间距梯度浓度对细鳞裂腹鱼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金沙江水体中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为81.92 mg/L,安全浓度为8.19 mg/L;非离子氨的半致死浓度为2.20 mg/L,安全浓度为0.22 mg/L。自来水体中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为119.15 mg/L,安全浓度为11.91 mg/L;非离子氨半致死浓度为1.89 mg/L,安全浓度为0.189 mg/L。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毒性效应与浓度呈正相关,与作用时间无相关性,细鳞裂腹鱼幼鱼对氨氮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裂腹鱼 幼鱼 急性毒性 氨氮 非离子氨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须裂腹鱼胚胎与仔鱼早期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左鹏翔 李光华 +8 位作者 冷云 张建斌 缪祥军 王志飞 崔丽莉 梁祥 钟文武 尹翔 胡思波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2,共6页
为积累短须裂腹鱼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并对规模化人工繁殖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养殖条件下的短须裂腹鱼亲鱼,通过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和仔鱼早期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短须裂腹鱼受精卵的平均卵径为2.36 mm,吸水膨胀后为3.68 ... 为积累短须裂腹鱼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并对规模化人工繁殖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养殖条件下的短须裂腹鱼亲鱼,通过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和仔鱼早期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短须裂腹鱼受精卵的平均卵径为2.36 mm,吸水膨胀后为3.68 mm,沉性卵、弱粘性、卵黄丰富。在水温(14±1)℃的条件下,受精后6 h 30 min进入卵裂期,20 h 55 min进入囊胚期,60 h 28 min进入原肠期,70 h 4 min进入原肠中期,77 h 52 min进入神经胚期,142 h肌肉开始收缩,177 h 46 min进入心动期,254 h 40 min开始出膜。孵化全过程所需积温为3 565.3℃·h。初孵仔鱼全长8.7 mm。出膜后第2-9天,胸鳍、鳃、口腔、眼色素、体内血管等器官相继发育完全;第10天仔鱼全长达15.15mm,鳔充气,鱼苗开始平游和觅食。孵化过程中应重点防控水霉病。早期仔鱼可以投喂轮虫、蛋黄或者豆浆等,待仔鱼捕食能力变强之后,可以投喂更加适口的枝角类、嫩口丰年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须裂腹鱼 胚胎发育 仔鱼早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对鲈鲤幼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志飞 徐祎然 +4 位作者 左鹏翔 冷云 邓育林 王畴 李光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882-1883,1886,共3页
在水温为14.2~14.5℃,pH 7.75,溶氧量为5.8~6.9 mg·L^-1的条件下,设置了151.36、173.36、199.53、229.09、263.03、301.99、346.74 mg·L^-1 7个等对数间距的氨氮浓度梯度组,采用96 h静水式毒性试验,对鲈鲤幼鱼进行氨氮的急性... 在水温为14.2~14.5℃,pH 7.75,溶氧量为5.8~6.9 mg·L^-1的条件下,设置了151.36、173.36、199.53、229.09、263.03、301.99、346.74 mg·L^-1 7个等对数间距的氨氮浓度梯度组,采用96 h静水式毒性试验,对鲈鲤幼鱼进行氨氮的急性毒性研究。研究发现,24、48、72、96 h时氨氮的半致死浓度(LC 50)分别为207.49、197.55、184.27、176.81 mg·L^-1,安全浓度为17.68 mg·L^-1;非离子氨的LC 50分别为2.99、2.84、2.65、2.54 mg·L^-1,安全浓度为0.25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幼鱼 急性毒性 氨氮 LC50 非离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鳞裂腹鱼苗种培育阶段车轮虫病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左鹏翔 金方彭 +5 位作者 冷云 王志飞 吴俊颉 邓育林 李明辉 赵利刚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10期74-75,共2页
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隶属鲤科,裂腹鱼属,俗称细甲鱼[1],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下游等江段[2]。近年来,由于梯级水电开发,造成河流连续性的阻碍,影响了细鳞裂腹鱼的生存[3],其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 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隶属鲤科,裂腹鱼属,俗称细甲鱼[1],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下游等江段[2]。近年来,由于梯级水电开发,造成河流连续性的阻碍,影响了细鳞裂腹鱼的生存[3],其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细鳞裂腹鱼的野生种群已经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车轮虫病是细鳞裂腹鱼苗种培育阶段一种较为频发的寄生虫病,当鱼苗体表寄生大量车轮虫时,死亡率可达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虫病 苗种培育 裂腹鱼 金沙江下游 野生种群 雅砻江下游 梯级水电开发 寄生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鲤胚胎发育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左鹏翔 李光华 +10 位作者 冷云 张建斌 缪祥军 王志飞 崔丽莉 梁祥 钟文武 吴俊杰 李勇 尹翔 胡思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272-273,282,共3页
利用养殖条件下的鲈鲤亲鱼通过干法授精获得鲈鲤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鲈鲤成熟鱼卵平均卵径为1.8 mm,吸水膨胀后为2.5 mm,沉性卵、弱黏性。在水温(19±1)℃的条件下,受精后1 h 25 min胚盘形成;2 h 45... 利用养殖条件下的鲈鲤亲鱼通过干法授精获得鲈鲤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鲈鲤成熟鱼卵平均卵径为1.8 mm,吸水膨胀后为2.5 mm,沉性卵、弱黏性。在水温(19±1)℃的条件下,受精后1 h 25 min胚盘形成;2 h 45 min进入卵裂期;16h 33 min进入囊胚期;28 h进入原肠期;33 h 50 min进入原肠中期,此时统计受精率高达99.38%;受精后40 h 34 min进入神经胚期;67 h 10min肌肉开始收缩;85 h 15 min进入心动期;101 h 40 min开始出膜。该过程所需积温为1 901.0℃。讨论了鲈鲤胚胎6阶段32时期的分化特点,旨在为该鱼的规模化人工繁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受精卵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鲤亲鱼产后护理技术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左鹏翔 冷云 +9 位作者 李光华 张建斌 缪祥军 王志飞 崔丽莉 梁祥 钟文武 杨志豪 尹翔 胡思波 《科学养鱼》 2015年第5期11-12,共2页
鲈鲤[Percocypris pingi(Tchang)],属鲤形目、鲤科、鲈鲤属,俗称花鱼、大花鱼、黄鱼、花鲈鲤、金沙鲈鲤。笔者在2014年鲈鲤人工繁殖过程中,对产后亲鱼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极大提高了亲鱼的利用率。一、材料与方... 鲈鲤[Percocypris pingi(Tchang)],属鲤形目、鲤科、鲈鲤属,俗称花鱼、大花鱼、黄鱼、花鲈鲤、金沙鲈鲤。笔者在2014年鲈鲤人工繁殖过程中,对产后亲鱼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极大提高了亲鱼的利用率。一、材料与方法1.产后亲鱼来源驯养成功的亲鱼共30尾,雌雄各半,亲鱼发育成熟度良好,且体质健壮、基本无伤。对上述亲鱼相继采取人工催产,在预定的效应时间内,雌鱼均顺产,雄鱼也正常排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护理 效应时间 雌鱼 人工催产 雄鱼 人工繁殖 鲤形目 排精 性腺发育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圆口铜鱼人工驯养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鹏翔 金方彭 +3 位作者 王志飞 吴俊颉 邓育林 冷云 《科学养鱼》 2023年第3期42-43,共2页
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随着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阻隔了圆口铜鱼的生殖洄游通道和长江中下游圆口铜鱼对金沙江繁殖群体的补充通道,这是对其资源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然而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难题,本文... 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随着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阻隔了圆口铜鱼的生殖洄游通道和长江中下游圆口铜鱼对金沙江繁殖群体的补充通道,这是对其资源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然而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难题,本文探索了一种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方法,旨在为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繁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驯养 圆口铜鱼 繁殖群体 生殖洄游 资源量 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上游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激振动驱动的串并列双柱群水动力特性及俘能研究
18
作者 罗竹梅 晁浩诚 +2 位作者 张晓旭 李俊 杨涛 《太阳能学报》 2025年第8期198-206,共9页
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对串列及并列布置的两个刚性连接三圆柱柱群结构涡激振动(VIV)响应特性及俘能性能展开研究。分析串列群间间距比Z=8、12和16和并列群间距比Z_(y)=4、6、8,约化速度U^(*)=2~13范围内,串列及并列布置中柱群结构... 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对串列及并列布置的两个刚性连接三圆柱柱群结构涡激振动(VIV)响应特性及俘能性能展开研究。分析串列群间间距比Z=8、12和16和并列群间距比Z_(y)=4、6、8,约化速度U^(*)=2~13范围内,串列及并列布置中柱群结构的水动力干扰特性及俘能大小、俘能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组串列双柱群,串并列刚性连接的柱群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水动力特性和响应结果,在柱群间隙流与尾流的相互作用以及柱群的相互干扰作用下,两柱群结构的振幅响应出现了从涡激振动到驰振的过渡区。串列柱群后尾涡形式主要以2P、2S和2T形式脱落,个别约化速度下出现碎涡及带状涡。随着群间间距比的增加,柱群间相互干扰作用减弱。间距比对串列刚性连接柱群的俘能影响不明显,柱群的俘能值和能量密度随着U^(*)的增加而增加,当初始分支转换到上端分支时,上下游柱群的能量获取优势发生了变化。并列柱群间干扰通过尾涡相互作用后实现,因此柱群间相互作用微弱,Z_(y)=8时,其涡激振动响应与单柱群响应特性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能 俘能结构 涡激振动 流固耦合 俘能特性 刚性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