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澜沧江上游积雪演变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居嘉
杨明祥
+4 位作者
王贺佳
张利敏
李红刚
管镇
董宁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融雪水是澜沧江流域春季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澜沧江上游积雪变化规律,准确模拟融雪径流过程,对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水资源科学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卫星遥感积雪覆盖率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澜沧江...
融雪水是澜沧江流域春季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澜沧江上游积雪变化规律,准确模拟融雪径流过程,对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水资源科学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卫星遥感积雪覆盖率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澜沧江上游积雪覆盖率的时空变化规律,构建了融雪径流模型(SRM),模拟了澜沧江上游2008—2018年融雪期径流过程,并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开展了参数率定。结果表明:①澜沧江上游积雪覆盖率在春季、秋季、冬季呈不显著增大趋势,在夏季呈不显著减小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多年平均积雪覆盖率分别为0.16、0.06、0.13、0.17。②澜沧江源区西南和北部沿界狭长区域积雪覆盖率在四季均呈增大趋势,东南区域积雪覆盖率呈减小趋势;其中,西北部区域积雪覆盖率增幅在冬季达到最大,可达3%/a。③SRM在澜沧江上游具有较好的适用性,1—5月份率定期和验证期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87和0.78。研究结果对高寒区融雪径流模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上游
积雪覆盖率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融雪径流模型
趋势分析
融雪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化环境下澜沧江梯级电站运行对湄公河枯水期的影响
2
作者
张攀全
管镇
+1 位作者
李红刚
杨庆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变化环境下湄公河径流正在改变,科学认识澜湄流域干旱和澜沧江梯级水库调度的作用,有利于跨境水资源的管理和澜湄合作的开展。为了探究澜沧江梯级电站运行对湄公河枯水期的影响,基于景洪电站出库流量和湄公河4个水文站实测流量,以及SPE...
变化环境下湄公河径流正在改变,科学认识澜湄流域干旱和澜沧江梯级水库调度的作用,有利于跨境水资源的管理和澜湄合作的开展。为了探究澜沧江梯级电站运行对湄公河枯水期的影响,基于景洪电站出库流量和湄公河4个水文站实测流量,以及SPEI指数、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来,湄公河发生气象干旱的频率为25.6%,其中枯水期干旱频率为21.4%,丰水期干旱频率高达35.7%,SPEI下降趋势0.14/(10 a);2000年后持续升温和降水的年际不稳定易导致湄公河气象干旱频发。2010年以来经过澜沧江梯级电站调节,景洪电站枯水期平均出库较多年平均增加92.9%,景洪出库流量在清盛、万象、巴色、桔井4个水文站中占比分别为83.5%、68.1%、37.3%和35.0%,流量最小的3—4月份对下游桔井站的补水占比还可达45%左右;特别是在澜湄流域遭遇干旱期间,通过对下游补水,可有效缓解干旱期间用水需求。澜沧江梯级电站运行对枯水期湄公河的补水效果非常显著,充分体现出电站巨大的调节作用和对下游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枯水期
电站运行
影响分析
澜沧江—湄公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澜沧江上游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红刚
张攀全
管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29,38,共7页
澜沧江作为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澜沧江上游河川径流的演变规律与变化趋势,对澜沧江水资源利用与区域绿色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乌弄龙断面径流资料与上游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
澜沧江作为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澜沧江上游河川径流的演变规律与变化趋势,对澜沧江水资源利用与区域绿色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乌弄龙断面径流资料与上游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对近30 a澜沧江上游径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有径流资料以来,澜沧江上游径流在年代际尺度上变化不大,但在季节上表现为冬季径流增加,夏季径流减少的特点,其中8月份径流在20世纪70年代初存在突变,并以4.8%/(10 a)的显著趋势下降,折合水量2.0亿m^(3)/(10 a),且近30 a下降速率还在进一步加快,上游中部地区降水量减少与径流减少的趋势一致。研究还发现,近30 a以来,随着春季气温升高,上游径流对5月份气温的响应有所减弱,而4月份两者的关系变得密切。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澜沧江上游融雪(冰)期逐渐提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径流演变
趋势回归
响应分析
澜沧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澜沧江大朝山-糯扎渡区间主汛期月径流预测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红刚
王昱倩
管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2-45,共4页
为解决流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运行调度工作中大区间中长期降雨径流预测问题,以澜沧江主汛期大朝山—糯扎渡区间(简称大糯区间)降雨径流为例,建立数学模型,率定了模型参数,采用组合赋权的方法考虑前期区间降雨对当月区间径流的影响、采用...
为解决流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运行调度工作中大区间中长期降雨径流预测问题,以澜沧江主汛期大朝山—糯扎渡区间(简称大糯区间)降雨径流为例,建立数学模型,率定了模型参数,采用组合赋权的方法考虑前期区间降雨对当月区间径流的影响、采用数学期望评价当月区间降雨集中程度对当月区间径流的影响,获得了澜沧江主汛期大糯区间降雨径流的预测公式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预测准确度较高,可推广至其他类似大区间中长期降雨径流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朝山—糯扎渡区间
降雨径流
前期降雨
组合赋权
降雨集中度
数学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孔介质两相流动分形质-热弥散系数模型
5
作者
胡世旺
张赛
+1 位作者
汪振毅
王宪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82,590,共8页
利用分形理论描述了多孔介质微观孔喉结构,研究了两相流体在孔道空间内的占比情况,考虑了流体经过孔喉结构处流动状态发生改变产生二次流引起的局部水头损失,结合两相流体的沿途储热能力的差异,推导出孔道中同时存在两种相态流体的速度...
利用分形理论描述了多孔介质微观孔喉结构,研究了两相流体在孔道空间内的占比情况,考虑了流体经过孔喉结构处流动状态发生改变产生二次流引起的局部水头损失,结合两相流体的沿途储热能力的差异,推导出孔道中同时存在两种相态流体的速度弥散效应和热弥散系数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饱和度小于0.1或大于0.9时,非湿润相流体速度弥散和热弥散系数变化受饱和度的影响较小,只与微观孔喉结构有关.当孔喉比为1时,局部水头损失为0,不存在速度弥散效应和热弥散效应;孔喉比大小在1~200时,速度弥散效应和热弥散效应随饱和度、孔喉比和流体物性参数的改变而改变;孔喉比大于200时,速度弥散效应变化不明显,对热弥散系数的影响不再显著,与饱和多孔介质孔喉比为150时速度弥散效应不再显著的结论不一致.壁面温度一定,当孔喉比大于2时,孔喉间隙近壁处的二次流停滞导致加热时间增加,孔喉结构间隙之间的流体温度与孔道壁面的温度近似相等,速度弥散和热弥散效应不受温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动
热弥散
速度弥散
孔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流域作物需水量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郭卫
陈玺
+1 位作者
郭磊
冯志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5-57,共3页
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相对充裕,但可用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与流域内农作物需水量的空间分布并不匹配。为更好地制定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战略,作物耗水空间分布亟需明确。作物需水量取决于农业种植模式和气象条件的空间分布。基于1960~2009年5...
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相对充裕,但可用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与流域内农作物需水量的空间分布并不匹配。为更好地制定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战略,作物耗水空间分布亟需明确。作物需水量取决于农业种植模式和气象条件的空间分布。基于1960~2009年50 a长江流域各县区逐日气象资料和作物种植模式,建立了长江流域各县区内可更新水资源量和作物需水数据库,分析了长江流域内作物需水量的空间分布,探讨优化作物种植模式以匹配可更新水资源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
彭曼公式
农业耗水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澜沧江上游积雪演变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居嘉
杨明祥
王贺佳
张利敏
李红刚
管镇
董宁澎
机构
中国水利
水电
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
控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集控中心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基金
华能集团总部科技项目(HNKJ21-HF241)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DJ-HXGG-2021-04)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03AA080010)。
文摘
融雪水是澜沧江流域春季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澜沧江上游积雪变化规律,准确模拟融雪径流过程,对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水资源科学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卫星遥感积雪覆盖率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澜沧江上游积雪覆盖率的时空变化规律,构建了融雪径流模型(SRM),模拟了澜沧江上游2008—2018年融雪期径流过程,并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开展了参数率定。结果表明:①澜沧江上游积雪覆盖率在春季、秋季、冬季呈不显著增大趋势,在夏季呈不显著减小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多年平均积雪覆盖率分别为0.16、0.06、0.13、0.17。②澜沧江源区西南和北部沿界狭长区域积雪覆盖率在四季均呈增大趋势,东南区域积雪覆盖率呈减小趋势;其中,西北部区域积雪覆盖率增幅在冬季达到最大,可达3%/a。③SRM在澜沧江上游具有较好的适用性,1—5月份率定期和验证期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87和0.78。研究结果对高寒区融雪径流模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澜沧江上游
积雪覆盖率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融雪径流模型
趋势分析
融雪径流模拟
Keywords
upper reaches of Lancang River
snow coverage
Mann-Kendall trend test
Snowmelt Runoff Model
trend analysis
snowmelt runoff simulation
分类号
TV121.6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化环境下澜沧江梯级电站运行对湄公河枯水期的影响
2
作者
张攀全
管镇
李红刚
杨庆
机构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集控中心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文摘
变化环境下湄公河径流正在改变,科学认识澜湄流域干旱和澜沧江梯级水库调度的作用,有利于跨境水资源的管理和澜湄合作的开展。为了探究澜沧江梯级电站运行对湄公河枯水期的影响,基于景洪电站出库流量和湄公河4个水文站实测流量,以及SPEI指数、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来,湄公河发生气象干旱的频率为25.6%,其中枯水期干旱频率为21.4%,丰水期干旱频率高达35.7%,SPEI下降趋势0.14/(10 a);2000年后持续升温和降水的年际不稳定易导致湄公河气象干旱频发。2010年以来经过澜沧江梯级电站调节,景洪电站枯水期平均出库较多年平均增加92.9%,景洪出库流量在清盛、万象、巴色、桔井4个水文站中占比分别为83.5%、68.1%、37.3%和35.0%,流量最小的3—4月份对下游桔井站的补水占比还可达45%左右;特别是在澜湄流域遭遇干旱期间,通过对下游补水,可有效缓解干旱期间用水需求。澜沧江梯级电站运行对枯水期湄公河的补水效果非常显著,充分体现出电站巨大的调节作用和对下游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干旱
枯水期
电站运行
影响分析
澜沧江—湄公河
Keywords
drought
dry season
reservoir operation
influence analysis
Lancang-Mekong River
分类号
TV1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澜沧江上游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红刚
张攀全
管镇
机构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集控中心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29,38,共7页
文摘
澜沧江作为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澜沧江上游河川径流的演变规律与变化趋势,对澜沧江水资源利用与区域绿色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乌弄龙断面径流资料与上游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对近30 a澜沧江上游径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有径流资料以来,澜沧江上游径流在年代际尺度上变化不大,但在季节上表现为冬季径流增加,夏季径流减少的特点,其中8月份径流在20世纪70年代初存在突变,并以4.8%/(10 a)的显著趋势下降,折合水量2.0亿m^(3)/(10 a),且近30 a下降速率还在进一步加快,上游中部地区降水量减少与径流减少的趋势一致。研究还发现,近30 a以来,随着春季气温升高,上游径流对5月份气温的响应有所减弱,而4月份两者的关系变得密切。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澜沧江上游融雪(冰)期逐渐提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
径流演变
趋势回归
响应分析
澜沧江上游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runoff evolution
trend regression
response analysis
upstream of Lancang River
分类号
TV1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澜沧江大朝山-糯扎渡区间主汛期月径流预测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红刚
王昱倩
管镇
机构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集控中心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2-45,共4页
文摘
为解决流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运行调度工作中大区间中长期降雨径流预测问题,以澜沧江主汛期大朝山—糯扎渡区间(简称大糯区间)降雨径流为例,建立数学模型,率定了模型参数,采用组合赋权的方法考虑前期区间降雨对当月区间径流的影响、采用数学期望评价当月区间降雨集中程度对当月区间径流的影响,获得了澜沧江主汛期大糯区间降雨径流的预测公式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预测准确度较高,可推广至其他类似大区间中长期降雨径流预测中。
关键词
大朝山—糯扎渡区间
降雨径流
前期降雨
组合赋权
降雨集中度
数学期望
Keywords
Da-Nuo interval
rainfall runoff
antecedent rainfall
combination weighting
rainfall concentration
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分类号
TV12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孔介质两相流动分形质-热弥散系数模型
5
作者
胡世旺
张赛
汪振毅
王宪军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集控中心
出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82,590,共8页
文摘
利用分形理论描述了多孔介质微观孔喉结构,研究了两相流体在孔道空间内的占比情况,考虑了流体经过孔喉结构处流动状态发生改变产生二次流引起的局部水头损失,结合两相流体的沿途储热能力的差异,推导出孔道中同时存在两种相态流体的速度弥散效应和热弥散系数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饱和度小于0.1或大于0.9时,非湿润相流体速度弥散和热弥散系数变化受饱和度的影响较小,只与微观孔喉结构有关.当孔喉比为1时,局部水头损失为0,不存在速度弥散效应和热弥散效应;孔喉比大小在1~200时,速度弥散效应和热弥散效应随饱和度、孔喉比和流体物性参数的改变而改变;孔喉比大于200时,速度弥散效应变化不明显,对热弥散系数的影响不再显著,与饱和多孔介质孔喉比为150时速度弥散效应不再显著的结论不一致.壁面温度一定,当孔喉比大于2时,孔喉间隙近壁处的二次流停滞导致加热时间增加,孔喉结构间隙之间的流体温度与孔道壁面的温度近似相等,速度弥散和热弥散效应不受温度影响.
关键词
两相流动
热弥散
速度弥散
孔喉结构
Keywords
two-phase flow
thermal dispersion
velocity dispersion
pore throat
分类号
S277.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O359.2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流域作物需水量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郭卫
陈玺
郭磊
冯志鹏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集控中心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5-57,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2CB417001)
文摘
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相对充裕,但可用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与流域内农作物需水量的空间分布并不匹配。为更好地制定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战略,作物耗水空间分布亟需明确。作物需水量取决于农业种植模式和气象条件的空间分布。基于1960~2009年50 a长江流域各县区逐日气象资料和作物种植模式,建立了长江流域各县区内可更新水资源量和作物需水数据库,分析了长江流域内作物需水量的空间分布,探讨优化作物种植模式以匹配可更新水资源量的可能性。
关键词
绿水
彭曼公式
农业耗水
长江流域
分类号
S2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澜沧江上游积雪演变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
张居嘉
杨明祥
王贺佳
张利敏
李红刚
管镇
董宁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变化环境下澜沧江梯级电站运行对湄公河枯水期的影响
张攀全
管镇
李红刚
杨庆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30年澜沧江上游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李红刚
张攀全
管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澜沧江大朝山-糯扎渡区间主汛期月径流预测
李红刚
王昱倩
管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孔介质两相流动分形质-热弥散系数模型
胡世旺
张赛
汪振毅
王宪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长江流域作物需水量空间分布研究
郭卫
陈玺
郭磊
冯志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