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机组、多模式的热电联产厂级供热优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石慧 王洋 +5 位作者 马汀山 王妍 李钊 李鹏 李刚 居文平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29,共7页
为实现热电联产企业成本最小化和盈利最大化,需精确掌握不同供热模式的电-热能效关联特性,以及电、热双变量约束条件下供热负荷在机组间的优化分配方式。本文以某具有3种供热模式的多机组供热电厂为例,建立多机组、多供热模式的能耗分... 为实现热电联产企业成本最小化和盈利最大化,需精确掌握不同供热模式的电-热能效关联特性,以及电、热双变量约束条件下供热负荷在机组间的优化分配方式。本文以某具有3种供热模式的多机组供热电厂为例,建立多机组、多供热模式的能耗分析及厂级供热负荷优化分配模型,提出以总供热负荷和发电负荷率变量约束下的厂级总耗煤量最低为寻优目标,得到变总供热负荷、变发电负荷条件下的供热负荷最优分配策略。结果表明:高背压供热机组背压始终保持高值;热电比高的机组带最大供热负荷,其余由其他机组补充;通过对供热负荷厂级优化分配,全厂总耗煤量可降低2.5~5.9 t/h,占总耗煤量的0.60%~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组 多供热模式 厂级总耗煤量 供热负荷 优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热解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的挥发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柏静儒 王擎 +1 位作者 焦国军 关晓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4-788,796,共6页
以桦甸油页岩为试样,研究了油页岩在热解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规律,并对油页岩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动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重金属挥发率变化情况基本相似,其热解过程迁移曲线均呈现S形状,Weibull函数能够... 以桦甸油页岩为试样,研究了油页岩在热解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规律,并对油页岩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动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重金属挥发率变化情况基本相似,其热解过程迁移曲线均呈现S形状,Weibull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重金属元素在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挥发行为;在油页岩热解过程中,重金属元素挥发动力学活化能E处于30~130kJ/mol;各重金属元素迁移的频率因子相对较低,均不高于1×107min-1.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之间呈线性关系;初始热解温度低的元素其挥发活化能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重金属元素 热解 挥发动力学 Weibull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加速Escherichia coli BL21还原Cr(Ⅵ)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平佳芃 许志芳 +2 位作者 郭延凯 郭建博 廉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93-498,共6页
为了研究非水溶性醌类介体加速Cr(Ⅵ)生物还原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乙酸纤维素包埋法固定非水溶性醌类介体,探讨其调控Escherichia coli BL21还原Cr(Ⅵ)的过程。结果表明,蒽醌、1-氯蒽醌、2-氯蒽醌、1,5-二氯蒽醌、1,8-二氯蒽醌和1,4,5,8... 为了研究非水溶性醌类介体加速Cr(Ⅵ)生物还原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乙酸纤维素包埋法固定非水溶性醌类介体,探讨其调控Escherichia coli BL21还原Cr(Ⅵ)的过程。结果表明,蒽醌、1-氯蒽醌、2-氯蒽醌、1,5-二氯蒽醌、1,8-二氯蒽醌和1,4,5,8-四氯蒽醌6种非水溶醌的加速顺序为1-氯蒽醌>1,5-二氯蒽醌>2-氯蒽醌>1,8-二氯蒽醌>蒽醌>1,4,5,8-四氯蒽醌;1-氯蒽醌的最佳加速浓度为0.048mol/L;生物还原的最佳pH值为7.00;最佳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30mg/L;在温度范围为20~60℃时,Cr(Ⅵ)的去除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重复利用性实验中,1-氯蒽醌乙酸纤维素小球循环使用6次,Cr(Ⅵ)生物还原速率仍是空白菌液5倍以上。乙酸纤维素固定非水溶性醌可以有效加速Escherichia coli BL21还原Cr(Ⅵ)过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Cr(Ⅵ) 氧化还原介体 生物还原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C-HVDC阻尼控制次同步振荡研究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康晓蒙 苏勋文 +1 位作者 付松涛 梁海波 《陕西电力》 2016年第8期1-5,共5页
为研究串联固定电容器在长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配电系统可能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引起风机脱网等事故,在全控型器件与自换相技术基础上,阐述了因串联补偿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时,应用VSC-HVDC技术的抑制效果... 为研究串联固定电容器在长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配电系统可能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引起风机脱网等事故,在全控型器件与自换相技术基础上,阐述了因串联补偿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时,应用VSC-HVDC技术的抑制效果。通过分析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机理及VSC-HVDC技术,利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进行验证,总结VSC-HVDC技术对串联补偿引发次同步振荡问题抑制策略的优缺点,提出基于VSC-HVDC阻尼控制技术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研究领域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VSC—HVDC 阻尼控制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600 MW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运行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47
5
作者 赵斌 王喆 +4 位作者 闫晨帅 董昌伟 宝思宇 吕贤彪 周星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随着新能源电力的发展,燃煤发电机组运行负荷持续降低,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已成为燃煤电厂灵活性调节的重要技术难题。针对超临界600 MW空冷机组,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机组负荷下的调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机组负荷由50%额定负荷降至40%... 随着新能源电力的发展,燃煤发电机组运行负荷持续降低,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已成为燃煤电厂灵活性调节的重要技术难题。针对超临界600 MW空冷机组,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机组负荷下的调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机组负荷由50%额定负荷降至40%时,机组绝对电效率由41.31%降至41.16%,发电标准煤耗由325.52g/(kW·h)升高到328.77 g/(kW·h);机组深度调峰至30%额定负荷时,机组绝对电效率降至37.84%,发电标准煤耗升高到359.83 g/(kW·h)。试验对比分析发现,机组由40%负荷继续向下深度调峰时,机组效率显著降低,热耗率大幅增加,运行热经济性明显变差。研究结果可为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燃煤机组 深度调峰 性能试验 热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20管线钢激光电弧复合焊热模拟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 被引量:3
6
作者 付坤 胡连海 +3 位作者 王华龙 胡庆福 刘雄 卢立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66,71,共5页
X120管线钢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X120管线钢连续冷却转变(CCT)组织,采用热模拟设备建立了常规热处理条件下的CCT曲线和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的模拟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SHCCT)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X120管线钢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X120管线钢连续冷却转变(CCT)组织,采用热模拟设备建立了常规热处理条件下的CCT曲线和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的模拟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SHCCT)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热模拟粗晶区组织依次为粒状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的快速加热使A_(c1)和A_(c3)相变线有所提升,高温停留时间短使得奥氏体来不及长大,使组织细化,激光电弧复合焊条件下的M_(s)转变温度提高,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扩大,使得形成的板条马氏体能够发生自回火,从而减小淬火应力,改善强度和韧性,提高抗开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20管线钢 激光电弧复合焊 热模拟 CCT曲线 SHCCT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蚀剂研究发展动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时利香 陈瑾 +1 位作者 李薇 丁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04-3509,共6页
检索2005~2020年期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有关缓蚀剂的国际研究论文共计文献10349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从研究方向、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合作、引文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分析等方面得到缓蚀剂的研究发... 检索2005~2020年期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有关缓蚀剂的国际研究论文共计文献10349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从研究方向、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合作、引文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分析等方面得到缓蚀剂的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变化。通过知识谱图分析可知缓蚀剂在材料科学、化学两个领域应用较多;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占比为21.04%,但是其中心性不高(0.01),摩洛哥的发文量(占比为4.23%)和中心性(0.23)均较高,表明其在缓蚀剂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密度、辐射影响力等较为突出;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法赫德国王石油矿产大学为主要的研究机构,占比分别为2.82%,2.19%,2.19%,且其属性均属于大学,表明学术机构对该领域的重视和贡献;“低碳钢”、“吸附”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效率”、“铝合金”、“表面活性剂”等作为突现词,表明缓蚀剂开始朝着高效、无毒、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文献计量学 合作网络 共被引分析 研究热点 共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冲燃烧燃煤锅炉NOx深度减排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宁波 黄飞 +4 位作者 冯胜波 佘凯 马建坤 梁俊杰 卢承政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0,72,共7页
NOx超低排放已出现因氨逃逸造成空气预热器ABS严重堵塞现象,部分地区要求进一步控制NOx排放浓度由50 mg/m^3降低到30 mg/m^3,这必然会增加氨逃逸和加剧空气预热器堵塞。以某600MW对冲燃烧锅炉的NOx深度减排为对象,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 NOx超低排放已出现因氨逃逸造成空气预热器ABS严重堵塞现象,部分地区要求进一步控制NOx排放浓度由50 mg/m^3降低到30 mg/m^3,这必然会增加氨逃逸和加剧空气预热器堵塞。以某600MW对冲燃烧锅炉的NOx深度减排为对象,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场模拟提出了整体实施方案:更换现有喷氨格栅、优化现有导流板结构、新增三角翼型混合器、CEMS表计多点采样、喷氨控制策略优化。方案实施后,NOx排放浓度从50 mg/m^3降低至30 mg/m^3,高负荷下SCR反应器进、出口NOx分布CV均值分别为3.2%、19.1%,脱硝效率为95.5%时的氨逃逸浓度为2.0μL/L,局部氨逃逸最高浓度为2.5μL/L,达到了改造的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燃煤锅炉 NOx深度减排 氨逃逸 网格取样 喷氨调整 控制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