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巡检的风机叶片机械冲击疲劳感知
1
作者 刘艳贵 傅望安 +1 位作者 王海明 劳文欣 《信息技术》 2025年第3期186-191,共6页
风机通常安装在复杂地形场所,且风机叶片较高,导致人工巡检困难,难以及时发现风机故障。为此,提出基于无人机巡检的风机叶片机械冲击疲劳感知方法。根据力学平衡关系计算叶片试件平均应力和应力变动关系,获取比例函数,得到应力损伤和机... 风机通常安装在复杂地形场所,且风机叶片较高,导致人工巡检困难,难以及时发现风机故障。为此,提出基于无人机巡检的风机叶片机械冲击疲劳感知方法。根据力学平衡关系计算叶片试件平均应力和应力变动关系,获取比例函数,得到应力损伤和机械冲击疲劳性同比例线性阈值。建立无人机巡检线路数字模拟空间,计算巡航最大距离与航线长度间的差值,约束叶片定位误差。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与映射法,得到风机叶片机械冲击疲劳感知结果。实验数据证明,所提方法巡检效率高,且对风机叶片机械冲击疲劳感知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旋翼无人机 风机风轮叶片 机械冲击疲劳性 无人机巡检 应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精细模型的海上变电站时域疲劳分析
2
作者 刘恒 黄珊珊 +2 位作者 李俊龙 杨玉宝 李宇超 《中国海洋平台》 2025年第1期24-31,40,共9页
为准确估计导管架基础管状交叉节点处的疲劳寿命,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对某海上变电站进行疲劳损伤评估。借助Abaqus软件建立导管架基础各关键节点的局部精细模型。将各管节点的焊接处选作热点,考虑风浪流的联合作用。通过雨流计数法,结合Pa... 为准确估计导管架基础管状交叉节点处的疲劳寿命,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对某海上变电站进行疲劳损伤评估。借助Abaqus软件建立导管架基础各关键节点的局部精细模型。将各管节点的焊接处选作热点,考虑风浪流的联合作用。通过雨流计数法,结合Palmgren-Miner准则与S-N曲线法,对该结构的各关键节点进行准确的疲劳寿命分析。为验证局部精细模型的可靠性,使用SACS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变电站疲劳强度在设计寿命期内满足规范要求;局部精细模型的构建可较为准确地估计管状交叉节点处的疲劳寿命;随机波浪更能反映真实海况,体现波浪的随机平稳过程。分析结果可为后续研究及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变电站 导管架基础 时域疲劳评估 局部精细模型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於立峰 吴序芳 +1 位作者 许文杰 路清博 《上海节能》 2024年第4期708-712,共5页
随着世界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已导致能源危机日益严重,而太阳能作为地球来源最广泛的绿色、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快速发展,光伏并网在大力推进,相信不久的... 随着世界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已导致能源危机日益严重,而太阳能作为地球来源最广泛的绿色、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快速发展,光伏并网在大力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将得到极大的普及。但光伏系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将给电网造成极大的干扰。由于光伏发电系统中应用到大量的变换器、开关等元器件,给并网系统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谐波干扰,而传统并网控制策略有效阻尼区局限问题难以消除该干扰,为了解决此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模型以提高并网控制效果,提升光伏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并网系统 稳定性 新能源技术 控制策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爬坡特征量的海上风电短期分区功率预测
4
作者 时帅 张皓 +3 位作者 黄冬梅 李媛媛 米阳 杨晓东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8-268,共11页
考虑复杂海洋工况,提出一种考虑爬坡特征量的分区预测混合模型。首先,采用改进的bump事件检测技术对功率波动时段进行识别与划分;其次,综合考虑不同典型气象日的功率波动特征,对气象数据进行分类;最后,计及风电功率波动性的基础上提出... 考虑复杂海洋工况,提出一种考虑爬坡特征量的分区预测混合模型。首先,采用改进的bump事件检测技术对功率波动时段进行识别与划分;其次,综合考虑不同典型气象日的功率波动特征,对气象数据进行分类;最后,计及风电功率波动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预测模型,在功率非连续波动段采用一种LightGBM决策树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点预测组合模型,在功率连续波动时段采用随机森林(RF)与LSTM的区间预测组合模型,并获得较好的预测效果。最后,选取中国东部某海上风电场的数据进行改进模拟与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风电功率点预测与区间预测方法,考虑风电爬坡与气象日分类的分区混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坡特征量 风电爬坡事件 bump事件检测 气象日分类 组合模型 分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清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研究
5
作者 沈小飞 王咏雪 +3 位作者 陈利 路建林 陈军 陈德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9-112,119,共5页
以2021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乐清湾海域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乐清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8月(夏季)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量、丰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2... 以2021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乐清湾海域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乐清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8月(夏季)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量、丰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2月(冬季),2个季节群落结构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水母类和浮游幼虫2个类群;在空间分布上,乐清湾内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中湾、外湾海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外湾至内湾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总体呈降低趋势,中湾海域和外湾海域的空间差异则较小,这表明乐清湾华能玉环电厂和浙能乐清电厂这2个电厂温排水未对整个乐清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其影响可能主要集中在紧邻温排水口的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温排水 时空变化 乐清湾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史兆成 张鹤强 王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8期71-74,80,共5页
Vienna整流器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工业应用中。不平衡电网下Vienna整流器通过准比例谐振(quasi-proportional resonance,QPR)控制器可以在静止坐标系下跟踪参考电流实现零稳态误差控制。基于... Vienna整流器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工业应用中。不平衡电网下Vienna整流器通过准比例谐振(quasi-proportional resonance,QPR)控制器可以在静止坐标系下跟踪参考电流实现零稳态误差控制。基于QPR控制器的电流控制回路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其参数设计较为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简易的QPR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并验证系统稳定性。最后,在Vienna整流器实验平台上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不平衡电网 QPR控制器 准比例谐振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工质流动不稳定试验与理论计算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冬 聂超 +2 位作者 周科 何高祥 张西容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8,共9页
为研究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低负荷状态管内流动不稳定性,对20°倾角的倾斜光管内流动不稳定性进行研究,总结了典型沸腾起始点脉动、压力降型脉动和密度波型脉动的脉动特性,重点分析了低压力参数下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和上游可压缩... 为研究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低负荷状态管内流动不稳定性,对20°倾角的倾斜光管内流动不稳定性进行研究,总结了典型沸腾起始点脉动、压力降型脉动和密度波型脉动的脉动特性,重点分析了低压力参数下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和上游可压缩容积等参数对沸腾起始点脉动和密度波型脉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质量流速的增大能削弱管内流动脉动,提高受热管内工质的流动稳定性;入口过冷度和可压缩容积对脉动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规律较复杂。此外,建立了典型的一维单通道垂直上升管不稳定性计算回路,并计算其热流密度和质量流量变化。根据计算结果,垂直上升管进、出口流量随时间呈反相脉动,同时得到回路不稳定性的临界热流密度和临界质量流速。在机组低负荷运行工况下,受热管的热流密度远低于临界热流密度,质量流速远高于临界质量流速,才可保证受热管内工质流动的稳定性。倾斜管和垂直上升受热管管内工质的流动不稳定均可通过无量纲参数计算进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倾斜管 沸腾起始点脉动 压力降型脉动 密度波型脉动 流动不稳定性 无量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相控阵技术对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检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殷尊 孟永乐 +3 位作者 李佼佼 朱建华 许春茂 潘建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4,共5页
针对小口径接管座常规超声检测中的缺陷波识别难度大和内部缺陷易漏检的特点,在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检测中采用了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主要在超声相控阵检测角焊缝优势、相控阵探头选择、试块选择、聚焦法则设置、距离幅度曲线的制作、角... 针对小口径接管座常规超声检测中的缺陷波识别难度大和内部缺陷易漏检的特点,在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检测中采用了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主要在超声相控阵检测角焊缝优势、相控阵探头选择、试块选择、聚焦法则设置、距离幅度曲线的制作、角度增益补偿、声束覆盖模拟、缺陷图像数据分析以及工程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相控阵检测装置操作简单、灵活,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相控阵检测技术能够比较直观的显示缺陷的特性,为缺陷定性提供了技术依据,保证了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 角焊缝 超声相控阵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泄漏特性试验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向新 薛朝囡 +3 位作者 许朋江 郑卫东 晏鑫 李军 《热力透平》 2023年第2期87-94,109,共9页
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封严机理研究是其应用于透平机械动静间隙流动控制的基础。采用试验测量的方法研究了静止状态下不同压比(1.05~2)和密封间隙(0.6 mm、1.2 mm)的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的泄漏量。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求解三维... 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封严机理研究是其应用于透平机械动静间隙流动控制的基础。采用试验测量的方法研究了静止状态下不同压比(1.05~2)和密封间隙(0.6 mm、1.2 mm)的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的泄漏量。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和SST k-ω湍流模型的方法分析了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的泄漏流动特性,同时开展了不同转速(0、1500、3000、6000 r/min)对其泄漏特性影响的研究。在试验工况范围内,数值模拟得到的泄漏量与试验值吻合,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得到验证。研究表明: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的泄漏量随着压比的增大而增大,但泄漏量增加的趋势在减弱,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在大压比工况下具有良好的封严性能。密封泄漏系数随密封间隙增大而增加,最高增加了14%。在研究的转速工况范围内,转速对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泄漏量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工作可为蜂窝面单齿迷宫密封的性能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面 单齿迷宫密封 泄漏特性 试验测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南部海域重要经济物种体内重金属含量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军 雒贵 +3 位作者 叶茂盛 沈小飞 张荣保 宋伟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3期47-50,共4页
利用2019年3月在温州南部近岸海域采集的7种海洋经济物种,对其肌肉组织中3种重金属元素(Cu、Pb、Cd)的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SFI)、金属污染指数(MPI)和浓缩系数(BCF)对生物体重金属生态风险及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利用2019年3月在温州南部近岸海域采集的7种海洋经济物种,对其肌肉组织中3种重金属元素(Cu、Pb、Cd)的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SFI)、金属污染指数(MPI)和浓缩系数(BCF)对生物体重金属生态风险及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甲壳类体内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鱼类,所有物种体内重金属含量均呈现Cu>Pb>Cd;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表明,甲壳类中Pb和鱼类中Cd含量已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而Cu含量处于正常背景水平;金属污染指数显示,调查海域甲壳类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于鱼类;调查海域中甲壳类和鱼类中Pb和Cd的浓缩系数均小于103,未显现出生物积累危害,Cu浓缩系数均大于103,但它属于生命必需元素,对海洋生物体和人类消费者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甲壳类 重金属 含量 生态风险 污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浮体结构优化设计
11
作者 沈正华 王晓莹 +3 位作者 周昳鸣 郭晓辉 雷宇 陈昆伦 《能源工程》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漂浮式风电是深远海风能资源开发、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沿海海域情况,开展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浮体概念设计,探讨浮立柱数量、下浮体形状等对浮体整体受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拓扑优化算法进行浮体构型优化。结果表明,... 漂浮式风电是深远海风能资源开发、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沿海海域情况,开展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浮体概念设计,探讨浮立柱数量、下浮体形状等对浮体整体受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拓扑优化算法进行浮体构型优化。结果表明,三立柱半潜式浮体制造简单、稳定性强,采用环形旁通构型能够提升垂荡自然周期,避开波浪能量集中范围,降低浮体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电 浮立柱 拓扑优化 半潜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