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电厂脱硝机组空预器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商桐友 《南方农机》 2020年第4期237-237,共1页
空预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热交换装置,是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分析了火电厂脱硝机组空预器正常运行中容易出现的漏风量大、积灰堵塞、低温腐蚀等问题,并给出处理方法,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火电厂脱硝机组空预器 常见问题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炉膛燃烧和传热反问题在线测量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煤发热量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福国 郝卫东 +3 位作者 胡志宏 周新刚 姜波 冷成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8-15,5,共8页
国内电厂锅炉燃煤品质变化大,煤发热量的在线测量对于优化机组控制、提高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有重要作用。给出一个基于炉膛燃烧和传热反问题的煤质测量模型,在某1 000 MW超临界锅炉上实现了燃煤发热量的在线监测。化学燃烧计算确定了煤... 国内电厂锅炉燃煤品质变化大,煤发热量的在线测量对于优化机组控制、提高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有重要作用。给出一个基于炉膛燃烧和传热反问题的煤质测量模型,在某1 000 MW超临界锅炉上实现了燃煤发热量的在线监测。化学燃烧计算确定了煤的各种元素含量与炉膛出口烟气成分之间的联系;炉膛辐射传热量是煤质、燃煤量、过量空气系数以及热风温度等变量的函数,对于直流锅炉,辐射传热量还可根据受热面内的工质进、出口参数准确地计算;在炉膛燃烧和传热方程中,煤元素含量和发热量是测量模型的求解目标。该煤质测量模型在实际运行锅炉上投入运行,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表明,发热量扩展不确定度u95 1342.4 kJ/kg,与现场实际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直流锅炉 发热量测量 辐射换热 煤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机组锅炉低氮燃烧改造 被引量:22
3
作者 胡志宏 李德功 +2 位作者 邵红军 董信光 郝卫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134,共4页
为降低NO2排放浓度,通过更换低氮燃烧器,增加燃尽风喷嘴,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对一台600MW对冲燃烧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使NO2排放浓度由750~900mg/m3降低到350mg/m3以下,同时锅炉飞灰含碳量没有明显变化。改造后在燃尽风全关的... 为降低NO2排放浓度,通过更换低氮燃烧器,增加燃尽风喷嘴,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对一台600MW对冲燃烧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使NO2排放浓度由750~900mg/m3降低到350mg/m3以下,同时锅炉飞灰含碳量没有明显变化。改造后在燃尽风全关的情况下NO2排放浓度即可降低40%,且随燃尽风量增大NO2排放浓度继续降低。针对改造后过热器减温水量明显增加问题,提出了采用部分低温过执器置换为省煤器的方案.以降低减温水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燃烧 低氮燃烧器 锅炉改造 空气分级燃烧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炉膛受热面壁温监测预报系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福国 辛本权 +4 位作者 冷成岗 周新刚 吕贵存 胡志宏 姜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0,15,共6页
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壁温监测主要依靠布置在炉膛外的少量热电偶,炉内管壁温度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通过对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传热、炉膛热流量分布、蒸发管参数建模以及受热管内强制对流沸腾换热的模拟,实现了全炉... 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壁温监测主要依靠布置在炉膛外的少量热电偶,炉内管壁温度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通过对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传热、炉膛热流量分布、蒸发管参数建模以及受热管内强制对流沸腾换热的模拟,实现了全炉膛蒸发受热面管壁温度和燃煤发热量的在线测量。开发的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炉膛受热面壁温监测预报系统在一台1 000 MW应用成功。采用试验方法测试了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炉外壁温的测量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在-2.47%~+3.83%,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监测误差在-6.99%~+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 炉膛 壁温监测和预报 煤质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锅炉管用材料的缺陷和失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永宁 刘爽 魏玉忠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1,共6页
铁素体耐热钢和奥氏体不锈耐热钢制超(超)临界锅炉管在投入运行后,容易出现焊接接头裂纹、内壁氧化皮脱落等问题。对T91、T92钢管在运行中发生的过热爆管进行了组织性能分析,表明胀粗部位金相组织为细碎的白亮铁素体、碳化物和灰色... 铁素体耐热钢和奥氏体不锈耐热钢制超(超)临界锅炉管在投入运行后,容易出现焊接接头裂纹、内壁氧化皮脱落等问题。对T91、T92钢管在运行中发生的过热爆管进行了组织性能分析,表明胀粗部位金相组织为细碎的白亮铁素体、碳化物和灰色岛状组织;爆管的拉伸强度Rp0.2和硬度值与吹损管相比均显著下降,爆口尖端的维氏硬度最低值下降到162,而相邻胀粗未爆管的维氏硬度值为175~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锅炉管 铁素体耐热钢 奥氏体不锈耐热钢 焊接 裂纹 氧化皮 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受热面传热运行预测方法及在水煤比调整中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福国 董续海 吴祥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25,63,共6页
给出一个包含受热面结构参数的传热系数,对于超临界锅炉,由于工质侧的传热阻力可以忽略,该传热系数只和烟气侧的参数有关。并可以表示成锅炉燃煤量的函数,通过试验得到了传热系数和燃煤量的关系式。假设吸热量较少的附加受热面和主受热... 给出一个包含受热面结构参数的传热系数,对于超临界锅炉,由于工质侧的传热阻力可以忽略,该传热系数只和烟气侧的参数有关。并可以表示成锅炉燃煤量的函数,通过试验得到了传热系数和燃煤量的关系式。假设吸热量较少的附加受热面和主受热面串联,整台锅炉是一个受热面首位相接的热交换网络,利用受热面的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超临界直流锅炉静态传热模型,该模型较为接近锅炉设计热力计算模型,但它不需要复杂的受热面的信息,因而,具有便于应用的特点。在不同的煤量和水量下,利用该模型模拟了超临界直流锅炉受热面的换热,给出了水煤比的报警运行曲线,对运行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直流锅炉 传热 静态模型 运行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蒸汽阀材质更改可行性研究
7
作者 吴军 肖世荣 +2 位作者 李延群 王泳涛 杨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通过对9%~12%Cr耐热钢基本特点的分析认为,KT5917(12Cr铸钢)的Cr、W含量较KT5031A(9Cr-1Mo锻钢)高,所以KT5917(12Cr铸钢)的高温抗蠕变性能、抗氧化性能、抗腐蚀性能优于KT5031A(9Cr-1Mo锻钢)。但KT5917(12Cr铸钢)610℃许用应力小于KT50... 通过对9%~12%Cr耐热钢基本特点的分析认为,KT5917(12Cr铸钢)的Cr、W含量较KT5031A(9Cr-1Mo锻钢)高,所以KT5917(12Cr铸钢)的高温抗蠕变性能、抗氧化性能、抗腐蚀性能优于KT5031A(9Cr-1Mo锻钢)。但KT5917(12Cr铸钢)610℃许用应力小于KT5031A(9Cr-1Mo锻钢)的许用应力,使其阀体设计壁厚大于KT5031A(9Cr-1Mo锻钢)设计壁厚,铸造阀体还存在无损检测和焊接难度增大的问题,KT5917(12Cr铸钢)的实际使用性能要劣于KT5031A(9Cr-1Mo锻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主汽阀 调节阀 中压联合汽阀 耐热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故障研究
8
作者 李永华 郑伟 +1 位作者 杜承德 庞开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6,共4页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是我国洁净煤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针对邹县电厂1000MW锅炉,研究了投运后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为我国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锅炉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汽轮机TSI调整轴系定位法优化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庆国 孙登成 +1 位作者 李祥苓 李红利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5,共4页
通过对邹县电厂1000MW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TSI系统调整前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定位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优化方案,即根据调整TSI轴系转子的轴向位置与单个高压转子推力盘靠在工作面上的位置进行比较,并以此修正TSI轴向探... 通过对邹县电厂1000MW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TSI系统调整前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定位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优化方案,即根据调整TSI轴系转子的轴向位置与单个高压转子推力盘靠在工作面上的位置进行比较,并以此修正TSI轴向探头的调整值为热工调整轴系提供一个准确的转子轴向位置。该方案目的在于保证TSI系统测量探头的要求间隙值,确保TSI系统轴向位移、胀差所设定的报警值、跳机值的准确性。依此方案进行轴系TSI调整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000MW汽轮发电机组 TSI系统 轴系定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组旁路系统形式及容量的选择 被引量:13
10
作者 冯兴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5,共4页
介绍了旁路系统的功能及型式,并从机组的起动、运行方式分析了对旁路系统配置的要求。通过高、中压缸起动方式的起动时间、寿命损耗、旁路系统配置、初投资、运行费用等的对比,结合国内已投运机组的旁路系统型式及容量配置,提出了选择... 介绍了旁路系统的功能及型式,并从机组的起动、运行方式分析了对旁路系统配置的要求。通过高、中压缸起动方式的起动时间、寿命损耗、旁路系统配置、初投资、运行费用等的对比,结合国内已投运机组的旁路系统型式及容量配置,提出了选择机组旁路系统的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组 旁路系统 起动方式 旁路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水位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延宾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2-55,共4页
以华电邹县发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为例,介绍和分析了配有炉水循环泵内置式汽水分离器起动系统的锅炉水位控制策略。分离器储水罐水位控制与汽包水位控制有相似之处,但过程更为复杂。探讨了超超临界机组在热工控制上的技术... 以华电邹县发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为例,介绍和分析了配有炉水循环泵内置式汽水分离器起动系统的锅炉水位控制策略。分离器储水罐水位控制与汽包水位控制有相似之处,但过程更为复杂。探讨了超超临界机组在热工控制上的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000 MW机组 超超临界 直流锅炉 再循环泵 储水罐水位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350MW机组直流锅炉深度调峰能力试验 被引量:12
12
作者 董信光 孙健 +2 位作者 孔庆雨 张利孟 邓文俭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5-112,共8页
在某电厂超临界350 MW机组直流锅炉上进行深度调峰能力试验,为满足锅炉运行安全经济、环保排放合格等约束条件,经过对磨煤机投运方式、运行氧体积分数、配风方式等运行可控因素的调整优化,在锅炉未进行任何灵活性改造的情况下,机组最低... 在某电厂超临界350 MW机组直流锅炉上进行深度调峰能力试验,为满足锅炉运行安全经济、环保排放合格等约束条件,经过对磨煤机投运方式、运行氧体积分数、配风方式等运行可控因素的调整优化,在锅炉未进行任何灵活性改造的情况下,机组最低电负荷由50%降至40.3%额定负荷,深度调峰能力大幅度提高。锅炉在最低负荷下,投运B、D和E磨煤机,磨煤机出力平均分配,氧体积分数为5.0%,风煤比为2.4,燃烧器摆角为70%,分离器转数为35 Hz的运行方式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入口烟温可达到295℃左右,脱硝系统运行正常,环保排放参数合格,锅炉运行稳定,且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直流锅炉 深度调峰 氧体积分数 风煤比 SCR脱硝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城市中水的凝汽器冷却管选材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兴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6-58,共3页
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常用管材的使用情况,比较了铜管、不锈钢管及钛管的理化指标、机械性能,指出中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经验和分析认为,若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系统,凝汽器冷却管不能采用黄铜管;若中水氯离子含量不高... 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常用管材的使用情况,比较了铜管、不锈钢管及钛管的理化指标、机械性能,指出中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经验和分析认为,若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系统,凝汽器冷却管不能采用黄铜管;若中水氯离子含量不高,可有条件地采用TP316不锈钢管或BFe30-1-1管;若中水氯离子含量较高,可选用TP317管或钛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厂 循环冷却系统 中水 凝汽器 冷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超(超)临界压力锅炉选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祥苓 林西奎 +5 位作者 张文鹏 韩奎政 蒋建设 陈自雨 陈兆庆 王保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优化我国电源结构,并利于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增强机械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探讨了超临界压力锅炉的特点及国际上超临界技术的发展情况,根据我国国情提出1000MW级超临界压力锅炉受热面管型的选择应遵循既适宜变负荷运行且安全可... 为优化我国电源结构,并利于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增强机械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探讨了超临界压力锅炉的特点及国际上超临界技术的发展情况,根据我国国情提出1000MW级超临界压力锅炉受热面管型的选择应遵循既适宜变负荷运行且安全可靠经济,又便于安装检修的原则;锅炉受热面金属材料的选择应根据金属部件的工作环境及参数,选择可靠、经济的较高等级的金属材料;燃烧系统的选择应依据国内烟煤居多的现状选择安全经济环保的燃烧系统。对于蒸汽参数的选择应遵循在国际上既成熟可靠又先进经济的参数,以确保我国的电力装备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学地指出了蒸汽参数25.0MPa/600℃/610℃或25.0MPa/600℃/600℃的垂直内螺纹管管屏超临界压力锅炉才是切实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选型 垂直内螺纹管管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自动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仰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234,共2页
自动主汽门、调门作为汽轮机最重要的设备,其可靠性、严密性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汽轮机运行中发生跳机事故时,自动主汽门、调门一旦卡涩或严密性严重不合格,将会对汽轮发电机组造成毁灭性的损坏。重点对不同启动方式的汽轮机自... 自动主汽门、调门作为汽轮机最重要的设备,其可靠性、严密性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汽轮机运行中发生跳机事故时,自动主汽门、调门一旦卡涩或严密性严重不合格,将会对汽轮发电机组造成毁灭性的损坏。重点对不同启动方式的汽轮机自动主汽门、调门的严密性试验方法进行探讨,找出电厂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确保汽轮机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主汽门 调门 严密性试验 方法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锅炉制粉系统携带大颗粒煤粉问题分析及处理
16
作者 王新格 李洪涛 梁茂春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7-39,共3页
华电邹县发电厂超超临界1000MW机组锅炉制粉系统在运行中携带大颗粒煤粉,造成飞灰及大渣含碳量偏高。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磨煤机出口分离器内锥体下料口结构不合理。通过对分离器加装导风槽,制粉系统携带大颗粒煤粉现象完全消除,... 华电邹县发电厂超超临界1000MW机组锅炉制粉系统在运行中携带大颗粒煤粉,造成飞灰及大渣含碳量偏高。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磨煤机出口分离器内锥体下料口结构不合理。通过对分离器加装导风槽,制粉系统携带大颗粒煤粉现象完全消除,大渣含碳量由原来的5%~6%降至3.6%,飞灰可燃物由原来的2.2%降至1.2%,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000 MW机组 锅炉 制粉系统 磨煤机 分离器 煤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低压加热器水位测量与故障分析
17
作者 李存怀 杨磊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94,共1页
华电邹县发电厂四期超超临界2×1 000 MW机组汽轮机给水加热系统分别由轴封加热器和1、2、3号高压加热器(高加,A/B两列)以及5、6号(单列)、7A/7B、8A/8B低压加热器(低加)组成,其中7A/7B、8A/8B低加布置在汽轮机的2个凝汽器中... 华电邹县发电厂四期超超临界2×1 000 MW机组汽轮机给水加热系统分别由轴封加热器和1、2、3号高压加热器(高加,A/B两列)以及5、6号(单列)、7A/7B、8A/8B低压加热器(低加)组成,其中7A/7B、8A/8B低加布置在汽轮机的2个凝汽器中。低加疏水采用逐级串联疏水方式,最后一级疏水至凝汽器壳体两侧的疏水扩容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机组 低压加热器 超超临界 故障分析 水位测量 给水加热系统 疏水方式 邹县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W汽轮机凝汽器运行中半边隔离查漏经验
18
作者 贾仰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44,共3页
自2001年以来,邹县发电厂3号、4号机组凝汽器多次发生泄漏,为此在机组运行中成功地实施了凝汽器半边隔离查漏,为300 MW汽轮机凝汽器积累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隔离查漏操作方法。
关键词 300 MW汽轮机 凝汽器 半边隔离 查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内铜沉积物来源分析及对策
19
作者 宋雷 高云燕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5-387,共3页
汽轮机动、静叶片上附着的沉积物会影响汽轮机的运行效率。这些沉积物一般来自蒸汽所携带的杂质,其中铜沉积物来自于热力系统中铜合金的腐蚀产物。低压加热器换热管为铜管的机组若水汽品质控制不当其凝结水中会存在较多的氧和氨,这些氧... 汽轮机动、静叶片上附着的沉积物会影响汽轮机的运行效率。这些沉积物一般来自蒸汽所携带的杂质,其中铜沉积物来自于热力系统中铜合金的腐蚀产物。低压加热器换热管为铜管的机组若水汽品质控制不当其凝结水中会存在较多的氧和氨,这些氧和氨容易使低压加热器铜管发生腐蚀,给水中铜的腐蚀产物增多,这些铜的腐蚀产物被蒸汽带入汽轮机并沉积在高压叶片上。改善给水品质,避免或减轻给水中铜的腐蚀,可以减少汽轮机高压缸的铜沉积量,降低沉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叶片 沉积 低压加热器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