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角切圆锅炉温度场闭环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平 刘南南 +1 位作者 王真 赵倩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4,共7页
电站锅炉炉膛温度场与煤粉燃烧、工质吸热、NO_x生成及积灰结渣的形成等密切相关,易受到某些未知因素的影响而遭到破坏,进而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某电厂2号锅炉在300 MW、270 MW、240 MW 3个工况下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利用声波... 电站锅炉炉膛温度场与煤粉燃烧、工质吸热、NO_x生成及积灰结渣的形成等密切相关,易受到某些未知因素的影响而遭到破坏,进而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某电厂2号锅炉在300 MW、270 MW、240 MW 3个工况下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利用声波测温系统实时采集温度,并将数据处理结果以偏置信号的形式加在原有的信号上,通过控制二次风门开度的大小对温度场均衡性和NO_x排放浓度进行闭环控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锅炉温度场均衡性变好,NO_x排放浓度降低。该研究解决了温度场只能依据操作人员经验进行调整的不灵活性问题,提高了锅炉控制的智能化程度,对优化燃烧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温 DCS 闭环控制 温度场 二次风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1MoNiW1VNbN钢气体渗氮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万军 李肖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13-214,共2页
研究了一种对1Cr11Mo Ni W1VNb N钢进行气体渗氮的工艺方法,采用较高温度在奥氏体区渗氮,通过多次试验摸索出一种较好的工艺方法,并用显微镜、硬度计等对渗氮后试样的渗层深度、裂纹情况、表面硬度、阶梯硬度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了一种对1Cr11Mo Ni W1VNb N钢进行气体渗氮的工艺方法,采用较高温度在奥氏体区渗氮,通过多次试验摸索出一种较好的工艺方法,并用显微镜、硬度计等对渗氮后试样的渗层深度、裂纹情况、表面硬度、阶梯硬度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温度(625±5)℃渗氮、(640±5)℃退氮的三段渗氮方法,可以满足1Cr11Mo Ni W1VNb N钢渗层深度≥0.25 mm、表面维氏硬度739~840 HV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1MNiW1VNbN钢 气体渗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圆锅炉炉膛温度场均衡性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平 刘南南 +1 位作者 王真 赵倩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30,共7页
电站锅炉炉膛温度场的均衡性与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尤其是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火焰中心极易发生偏斜。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四角切圆的形成方式分析影响温度场均衡性的主要因素,从燃烧调整试验中总结出二次风门开度与炉膛温度的关... 电站锅炉炉膛温度场的均衡性与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尤其是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火焰中心极易发生偏斜。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四角切圆的形成方式分析影响温度场均衡性的主要因素,从燃烧调整试验中总结出二次风门开度与炉膛温度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稳定工况下的温度场均衡性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根据试验结论确定优化方案,利用遗传算法对二次风门开度变化量进行寻优,以期减小火焰中心位置的偏斜。结果证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精确度很高,泛化能力较强,经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温度场均衡性品质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温度场均衡性 声波测温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1MoNiWVNbN不锈钢氮化组织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万军 李肖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50-252,255,共4页
对1Cr11MoNiWVNbN不锈钢在600℃气体氮化过程中出现的黑色条纹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黑色条纹不是裂纹,而是一种异常组织。分析这种异常组织出现的原因是和γ'相的存在、碳原子远程迁移、硬度落差、腐蚀剂作用下的电化学作用、... 对1Cr11MoNiWVNbN不锈钢在600℃气体氮化过程中出现的黑色条纹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黑色条纹不是裂纹,而是一种异常组织。分析这种异常组织出现的原因是和γ'相的存在、碳原子远程迁移、硬度落差、腐蚀剂作用下的电化学作用、冷却介质等有密切联系;提出在625℃氮化、640℃退氮、在氮气保护气氛中冷却的气体氮化方法,获得了层深0.36~0.39mm,硬度798HV,脆性1级,无黑色条纹的渗层。并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氮化方法不产生黑色条纹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1MoNiWVNbN 气体氮化 黑色条纹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兵 张其龙 +1 位作者 王学同 周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28,33,共6页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工程应用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实施现状和难点,提出了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技术路线,介绍了目前燃煤电厂末端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分类、原理、研究及应用现状,以期为燃煤电厂选择废水零排放处理...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工程应用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实施现状和难点,提出了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技术路线,介绍了目前燃煤电厂末端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分类、原理、研究及应用现状,以期为燃煤电厂选择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循环水排污水 脱硫废水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新型汽封适用范围与改造效果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学栋 张学民 马保会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7-301,共5页
根据各种新型汽封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性,给出了其在汽轮机通流部分和轴端的适用位置,以及各部位可以选用的汽封型式。针对具体的汽轮机汽封改造方案,改进前、后选用相同部位测点和试验条件,进行机组性能试验,以机组热耗率、缸效率... 根据各种新型汽封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性,给出了其在汽轮机通流部分和轴端的适用位置,以及各部位可以选用的汽封型式。针对具体的汽轮机汽封改造方案,改进前、后选用相同部位测点和试验条件,进行机组性能试验,以机组热耗率、缸效率、监视段参数、轴封漏汽量等某个参数或几种参数的结合综合分析汽封改造的节能效果。超临界660MW汽轮机大修和汽封改造效果明显,高压缸效率提高2.7%~3.1%,中压缸效率提高1.6%~1.7%,热耗率约下降210k,J/(kW·h);汽封改造前、后,高中压缸问平衡盘漏汽量分别是主蒸汽流量的1.283%、0.8945%,漏汽率降低0.389%;实际中压缸效率由89.544%提高~1]91.27%,缸效率提高1.726%。汽封改造后,高压缸后轴封一段至中压缸排汽的漏汽量、经过轴加的凝水温升、轴封压力、汽轮机各监视段参数明显降低,汽轮机汽封改造的节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汽封改造 新型汽封 节能改造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弹性环氮化过程的防变形控制
7
作者 李万军 李肖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06-207,共2页
燃气轮机弹性环是一种薄壁件,在制造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本文介绍了一种弹性环氮化过程防变形装置及方法。利用该装置和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弹性环在氮化过程中的变形,极大地提高了合格率。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弹性环 氮化 防变形装置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汽温试验参数对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计算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学栋 王昭鑫 +1 位作者 马晓红 骆祥龙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4,共5页
针对亚临界330MW机组和超临界660MW机组,研究了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计算值与变汽温试验参数的关系。对于亚临界330MW机组,试验时主汽温和再热汽温的温差不同,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占主蒸汽流量的百分比从0.49%到2.42%,实际中压缸效率从... 针对亚临界330MW机组和超临界660MW机组,研究了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计算值与变汽温试验参数的关系。对于亚临界330MW机组,试验时主汽温和再热汽温的温差不同,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占主蒸汽流量的百分比从0.49%到2.42%,实际中压缸效率从89.89%到90.41%;对超临界660MW机组,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占主蒸汽流量的百分比从0.81%到1.53%,实际中压缸效率从88.79%到89.26%;随着轴封漏汽量增大,实际中压缸效率降低。亚临界330MW机组,由于试验时温差较小,不同的工况组合,实际中压缸效率和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变化较大;两种容量的机组,降低主汽温度工况和额定参数工况组合,得到的轴封漏汽量都偏差较大。通过计算轴封间隙通流能力,以及对比设计值和试验结果,确认变汽温工况试验时,主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度的试验温差应该达到15℃以上,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和实际中压缸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轴封漏汽 平衡盘汽封 变汽温试验 试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汽轮发电机组中压缸汽封螺栓的断裂原因分析
9
作者 李万军 李肖霞 +1 位作者 袁晨 李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77-180,共4页
某电厂660MW汽轮发电机组中压缸轴封漏汽严重,检修中发现中压缸前端下部端汽封体垂直结合面螺栓以及下部轴封漏汽盒处端部螺栓均发生断裂现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断口宏观形貌观察、金相组织检查、非金属夹杂物分析等手... 某电厂660MW汽轮发电机组中压缸轴封漏汽严重,检修中发现中压缸前端下部端汽封体垂直结合面螺栓以及下部轴封漏汽盒处端部螺栓均发生断裂现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断口宏观形貌观察、金相组织检查、非金属夹杂物分析等手段,分析了螺栓断裂的原因。排除螺栓产生腐蚀疲劳、应力腐蚀、高温脆化断裂、高温蠕变断裂的可能性。最终确定了螺栓断裂原因为疲劳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缸汽封螺栓 断裂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