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盐辅助热活化煤矸石及其活化PMS降解苯并[a]芘性能研究
1
作者 韩伟 宋永明 +5 位作者 刘琪 徐金陵 徐荣 李春全 殷帅军 孙志明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基于煤矸石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以及煤炭产业集聚区多环芳烃有机污染治理的迫切需要,以煤矸石(CG)为原料、氯化钙为活化剂,在绝氧煅烧条件下制备了煤矸石基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S)催化材料(CG/Ca)。系统研究了氯化钙用量和煅烧温度对苯并... 基于煤矸石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以及煤炭产业集聚区多环芳烃有机污染治理的迫切需要,以煤矸石(CG)为原料、氯化钙为活化剂,在绝氧煅烧条件下制备了煤矸石基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S)催化材料(CG/Ca)。系统研究了氯化钙用量和煅烧温度对苯并[a]芘降解的影响,同时对CG和CG/Ca样品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化学键变化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明晰了降解体系中的活性物种。结果表明,煤矸石与等量的氯化钙在750℃下煅烧90 min后,制备所得的CG/Ca可在30 min内完全去除苯并[a]芘,且其反应速率常数是煅烧煤矸石(CG/Ca-0)的约55倍。此外,CG中含有的硅铝骨架与氯化钙中的Ca^(2+)结合,生成含有Si—O—Ca键的钙铝榴石,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同时增大。CG/Ca在酸性和中性环境(pH=3~7)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且环境中Cl-和H2PO4-阴离子对苯并[a]芘降解的影响有限,说明CG/Ca材料良好的应用前景,体系中·OH、SO_(4)^(•-)、·O_(2)^(-)和^(1)O_(2)均对苯并[a]芘的降解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过硫酸盐活化 高级氧化技术 苯并[A]芘 氯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典型矿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
2
作者 何继 陈实 +1 位作者 张强 王惠敏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96-99,共4页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指标的定量评价对科学评估土地荒漠化及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不连沟矿区为研究区,综合对比多种植被指数与模型适用性,探究矿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指标的定量评价对科学评估土地荒漠化及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不连沟矿区为研究区,综合对比多种植被指数与模型适用性,探究矿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构建NDVI、DVI、MSAVI、DFI等多源植被指数,结合Landsat 8/OLI和Sentinel-2A遥感数据,对比像元二分模型、像元三分模型及经验模型的估算精度。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数据的DVI指数(R^(2)=0.7719)与Sentinel数据的NDVI指数(R^(2)=0.7204)与实测植被覆盖度相关性最佳;像元三分模型精度显著优于其他模型,其基于Sentinel数据的R^(2)达0.8366,均方根误差为0.6175。时序分析显示,2016—2021年矿区光合植被面积显著增加(裸土与非光合植被减少),植被恢复效果显著,但2021年后裸土面积略有回升。研究表明,NDVI-DFI像元三分模型能够有效区分光合植被、非光合植被及裸土,适用于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的高精度估算与动态监测,为矿区生态修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植被指数 像元三分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重构措施对不连沟矿区土壤理化特性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慧 边奇 +4 位作者 周迎春 崔瑞豪 马飞 王磊 王培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83,共10页
针对内蒙古不连沟矿区土壤结构差、养分贫瘠等问题,充分利用矿区当地常见的风化煤、牛粪有机肥和聚丙烯酸钾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后制成土壤改良剂,可以改良风沙土。通过室内盆栽实验可知,根据使用不同配比土壤改良剂的紫花苜蓿的生... 针对内蒙古不连沟矿区土壤结构差、养分贫瘠等问题,充分利用矿区当地常见的风化煤、牛粪有机肥和聚丙烯酸钾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后制成土壤改良剂,可以改良风沙土。通过室内盆栽实验可知,根据使用不同配比土壤改良剂的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表现出的差异,能够优选出适合不连沟矿区的土壤改良剂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配比的风化煤、牛粪有机肥和聚丙烯酸钾制成的土壤改良剂,在改良风沙土壤方面具有可行性,与纯风沙土(CK)相比,施用改良剂后的紫花苜蓿在株高、茎粗和生物量中,分别提高了1.40%~31.45%、14.46%~31.33%和40.74%~96.30%。不同配比的改良剂均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在配比为20 g/kg风化煤、7 g/kg牛粪有机肥及0.9 g/kg聚丙烯酸钾的条件下,土壤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沟矿区 风沙土 土壤重构 土壤理化特性 植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进展简介
4
作者 刘瑞平 陈华清 +1 位作者 彭婕 崔云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触发和产生了一系列矿山生态问题,矿山地质环境变化一旦超出了其容量,就会产生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水土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态平衡破坏、水系连通性阻断等矿山生态问题,危及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存环境的...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触发和产生了一系列矿山生态问题,矿山地质环境变化一旦超出了其容量,就会产生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水土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态平衡破坏、水系连通性阻断等矿山生态问题,危及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存环境的安全。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著名论断以来,我国的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国开展了26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工程项目和49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态修复技术。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一、矿山生态修复技术1.地质安全隐患消除技术:地质安全隐患包括了矿区及周边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对于矿山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优先开展地质安全隐患消除。地质安全隐患消除技术包括减载反压技术、抗滑支挡技术、锚杆锚索加固技术、注浆固体技术、排水导流方法、植被防护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丧失 示范工程项目 矿山生态修复 矿山环境治理 地质现象 矿山地质环境 植被防护 矿产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协同强化不连沟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伟 牛耀 +6 位作者 程上 李斌 王磊 刘文礼 卓启明 刘国杰 何静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9-217,共9页
不连沟煤泥为长焰煤,其灰分高、微细粒含量及高密度物含量均高,浮选分离难度大。为实现不连沟煤泥的有效分选,分别以十二烷(非极性药剂)、苯甲酸戊酯(酯类极性药剂)和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为捕收剂,... 不连沟煤泥为长焰煤,其灰分高、微细粒含量及高密度物含量均高,浮选分离难度大。为实现不连沟煤泥的有效分选,分别以十二烷(非极性药剂)、苯甲酸戊酯(酯类极性药剂)和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为捕收剂,探究了不同种类的药剂及复配药剂对不连沟煤泥的分选效果。通过接触角、FT-IR红外光谱、Zeta电位测定和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了药剂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以上述药剂为捕收剂时,十二烷捕收效果差,高药剂用量下苯甲酸戊酯展现出较好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DDAB捕收能力较好,但选择性差。以DDAB为基础分别与十二烷和苯甲酸戊酯复配使用,发现复配药剂作用下不连沟煤泥浮选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其中,DDAB与苯甲酸戊酯复配时,添加2%的DDAB获得的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达到83.63%,有效改善了不连沟煤泥的浮选效果。通过药剂作用机理发现,DDAB首先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煤泥表面,在增强煤泥表面疏水性的同时对煤泥表面亲水位点起到掩蔽作用,强化了后续药剂在煤表面的吸附能力,即对亲水性煤泥表面起到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长焰煤 复配 表面活性剂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人工植被分布识别与重建效果评价
6
作者 何继 崔瑞豪 +3 位作者 李虎民 王磊 马飞 王培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52,共11页
人工植被重建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人工植被重建效果是评价生态修复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矿土地复垦示范区为主要研究区,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并应用3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综... 人工植被重建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人工植被重建效果是评价生态修复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矿土地复垦示范区为主要研究区,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并应用3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综合地物光谱、纹理的差异提取人工植被。在此基础上,选取植被生物量指标,分析研究区坡顶人工植被生长状况,并评价其植被重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进行超参数调优能够有效提升模型分类精度,超参数调优后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82.11%,Kappa系数为0.77;使用随机森林模型获得的反演结果精度最高,其R^(2)为0.93,均方根误差为13.97。示范区坡顶的草本植被重建效果欠佳,有接近66.6%面积区域生物量等级处于0~50 g/m^(2)的范围;灌木重建效果较好,有接近61.4%面积区域生物量等级处于100~150 g/m^(2)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人工植被重建 矿区土地复垦 超参数调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电解电容五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主动阻尼控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前 陈鑫 +2 位作者 颜黎浩 史浩 韩鑫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106-113,共8页
无电解电容电机驱动系统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然而采用薄膜电容的电机驱动系统可能会出现直流母线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薄膜电容与网侧电感容易产生LC谐振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出现过电压现象,且现有的谐振抑制策略... 无电解电容电机驱动系统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然而采用薄膜电容的电机驱动系统可能会出现直流母线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薄膜电容与网侧电感容易产生LC谐振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出现过电压现象,且现有的谐振抑制策略广泛应用于三相电机,而对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电解电容谐振抑制策略应用较少。为此,针对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一种主动阻尼的谐振抑制策略。首先基于简化驱动电路的传递函数分析了系统的不稳定性和LC谐振并构建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其次介绍了主动阻尼电流具体的实现方式;最后将阻尼电流转化为电压指令构建反馈回路实现母线电压谐振抑制,并在仿真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电解电容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 LC谐振 主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矿山数据分类与编码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金陵 孙长春 +8 位作者 樊九林 王致兵 黄金 汪莹 刘婵 胡而已 张冬阳 陈帅领 张伟阔 《中国煤炭》 2023年第11期1-9,共9页
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关键,而数据分类与编码是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的基础。针对智能化矿山数据分类与编码,研究了适用于智能化矿山的数据分类与编码方法。阐述了智能化矿山数据分类和数据编码的方法,介绍了... 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关键,而数据分类与编码是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的基础。针对智能化矿山数据分类与编码,研究了适用于智能化矿山的数据分类与编码方法。阐述了智能化矿山数据分类和数据编码的方法,介绍了智能化矿山数据的分类,并以安全类主题域分组为例详细展示了各级数据分类与编码的结果。智能化矿山数据分类与编码方法的研究,为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矿山 数据融合共享 数据分类与编码 数据编码方法 IDEF0业务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航定位信息的掘进迎头图像快速拼接方法研究
9
作者 郝维 朱红达 +2 位作者 李瑞 刘鑫 李响 《激光杂志》 2025年第8期97-104,共8页
针对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大视差、监控相机位置动态变化及大视场快速拼接的特殊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定位信息的掘进迎头图像快速拼接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巷道坐标信息,通过像素计算的方式将掘进迎头场景划分为截割断面和地面,提升... 针对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大视差、监控相机位置动态变化及大视场快速拼接的特殊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定位信息的掘进迎头图像快速拼接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巷道坐标信息,通过像素计算的方式将掘进迎头场景划分为截割断面和地面,提升了画面分割的可靠性。随后利用掘进机导航定位信息,计算出相机与截割平面的空间距离,并采用平面诱导单应性模型,高效求解出截割断面的动态变换矩阵。最终结合DHW(Dual-Homography Warping)方法实现了掘进迎头图像的快速拼接。通过与SURF、SIFT和BRISK 3种经典拼接方法比较,该方法拼接耗时减少60%。井下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取完整的迎头拼接图像,实现了“透过”机身和截割头,观察铲板及周围地面情况,大幅提升远程操作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迎头 导航定位 图像拼接 画面分割 单应性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