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区施用生物炭和脱硫石膏提高盐碱土壤质量及向日葵产量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荣荣 王淑娟 +7 位作者 刘嘉 徐立珍 孙振涛 李彦 李二珍 温晓亮 杨晶 赵永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7,共10页
为了靶向消减根区土壤盐碱障碍和定向培育健康沃土,该研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沙土覆盖种植孔(S)、条施生物炭+沙土覆盖种植孔(B+S)、条施生物炭+脱硫石膏覆盖种植孔(B+G)3个处理,对比分析0~20 cm和>20~40 cm土层... 为了靶向消减根区土壤盐碱障碍和定向培育健康沃土,该研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沙土覆盖种植孔(S)、条施生物炭+沙土覆盖种植孔(B+S)、条施生物炭+脱硫石膏覆盖种植孔(B+G)3个处理,对比分析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质量及向日葵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根区施用生物炭和脱硫石膏改变了0~40 cm土壤水溶性离子组成,主要表现为增加Ca^(2+)含量而降低Na~+含量。与S处理相比,B+S和B+G处理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壤钠吸附比(sodium adsorption ratio,SAR)和>20~40 cm土层pH值,增大了土壤脱盐率(Ds);B+S和B+G处理还增加了0~40 cm土壤有机质(OM)、硝态氮(NO_(3)^(-)-N)、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和速效钾(AK)含量,为向日葵出苗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此外,B+S和B+G处理通过调理盐碱指标(SAR,D_s,Ca^(2+)和Mg~(2+))和肥力水平(AK,NO_(3)^(-)-N和OM)来提高土壤质量,二者基于全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SQI)比S处理分别增大了35.7%和88.5%。但相比之下,B+G处理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效果要优于B+S处理,因而获得了最高籽粒产量。可见,在根区条施生物炭和脱硫石膏覆盖种植孔相结合可提高盐碱地土壤质量和向日葵产量,为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石膏 条施 穴施 盐渍土 向日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茂盛 王磊 +5 位作者 牛子路 潘海珠 王锐 张力 刘嘉 徐立珍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为研究内蒙古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变异特征,确定土壤盐渍化类型,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0~100 cm土壤剖面进行盐渍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整体为碱性土,随着土层的加深碱性增强,下层11~100 cm土壤pH显著高于表... 为研究内蒙古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变异特征,确定土壤盐渍化类型,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0~100 cm土壤剖面进行盐渍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整体为碱性土,随着土层的加深碱性增强,下层11~100 cm土壤pH显著高于表层0~10 cm土壤pH(P<0.05),各层土壤pH均属于弱变异性,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土壤全盐质量比的变化趋势为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这一特征在土壤剖面上表现为表层全盐质量比高,而深层土壤全盐质量比低,呈现出典型的表聚型分布特征;土壤全盐质量比在上层0~40 cm为强变异性,在下层41~100 cm为中等变异性,在空间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变化出现差异。(2)研究区土壤盐分主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分别是SO_(4)^(2-)和Na^(+)+K^(+),土壤中Na^(+)+K^(+)质量比占阳离子质量比总和的6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阳离子(P<0.05),土壤中硫酸根离子质量比占阴离子质量比总和的90%,显著高于其他阴离子(P<0.05),盐离子质量比由高到低依次为SO_(4)^(2-)、Na^(+)+K^(+)、Ca^(2+)、Mg^(2+)、Cl^(-)、HCO_(3)^(-)、CO_(3)^(2-)。随着土层的加深,除CO_(3)^(2-)外,其他离子的质量比逐渐降低,这一变化趋势与全盐质量比的一致。(3)经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在研究区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中,SO_(4)^(2-)、Cl^(-)、Na^(+)+K^(+)发挥着主导作用,土壤中的盐分以硫酸盐类为主,pH和CO_(3)^(2-)主要影响土壤的碱度,表征土壤的碱性特征。经过深入研究,试验明确了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分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发现可为当地盐碱地的治理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土壤 盐渍化特征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内蒙古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田荣荣 张文超 +6 位作者 李烨 徐立珍 孙振涛 李彦 赵呈刚 赵永敢 王淑娟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6-748,共13页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较大,其燃烧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是煤电化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是工业和农业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该项技术将煤基固废跨界应用到农业行业...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较大,其燃烧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是煤电化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是工业和农业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该项技术将煤基固废跨界应用到农业行业,既可实现工业副产物生态利用的目的,又能服务于我国大面积的盐碱地改良,是一项真正的蓝天绿地工程.本文回顾了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技术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项技术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该项技术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化应用的相关工作进展.为了进一步优化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结合目前我国对盐碱地改良的迫切需求及脱硫石膏在工程化应用过程中突显的问题,提出了脱硫石膏减量增效的施用方式、合理的灌排措施及土地改良后的长期监管等建议,以期为大面积盐碱地快速长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副产物 生态利用 盐碱地改良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