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啤酒中生物胺及其形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谷凤霞 王婷 +3 位作者 李宪臻 王伟 郭萍 俞志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173,共6页
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检测啤酒中8种生物胺的方法,并研究了啤酒酿造原料、酿造过程及腐败菌的生物胺形成规律。样品经5%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后,经丹磺酰氯衍生,然后用HPLC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对8种生物胺具有良... 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检测啤酒中8种生物胺的方法,并研究了啤酒酿造原料、酿造过程及腐败菌的生物胺形成规律。样品经5%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后,经丹磺酰氯衍生,然后用HPLC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对8种生物胺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并具有线性范围广,精密度和重复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啤酒中生物胺的检测。运用该方法对啤酒酿造原料(麦芽和酒花)中生物胺进行检测,发现除β·苯乙胺外其他7种生物胺均有检出,其中色胺和腐胺含量最高。麦汁和发酵过程中主要含有色胺和腐胺,主要来源于原料麦芽。将2株啤酒腐败乳酸菌-乳酸短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BS49和类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buchneri)BS201接入到无菌啤酒中,分析其生物胺形成规律。这2株菌能在啤酒中生长繁殖,并且随着菌体生长啤酒中生物胺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接BS49号菌的啤酒中酪胺由0.2 mg/L增加到8 mg/L,接BS201号菌的啤酒中组胺由0.1 mg/L增加到6 mg/L,因此组胺和酪胺可作为判断啤酒在贮藏过程中是否污染乳酸菌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生物胺 啤酒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Saccharomyces FFCC2167凝集性的因素研究
2
作者 周广麒 高月华 傅雅超 《酿酒科技》 2009年第4期31-33,共3页
研究了酵母属S.FFCC2167的凝集性,以及温度、pH值和某些糖类对凝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49℃时,该菌的凝集性迅速减弱,64℃以上不可以完全恢复凝集性;虽然pH值低于3.0和高于6.5对其凝集性都有影响,但菌株对酸更敏感,pH值低于3.... 研究了酵母属S.FFCC2167的凝集性,以及温度、pH值和某些糖类对凝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49℃时,该菌的凝集性迅速减弱,64℃以上不可以完全恢复凝集性;虽然pH值低于3.0和高于6.5对其凝集性都有影响,但菌株对酸更敏感,pH值低于3.0时凝集性急剧降低,且恢复至pH3.5以后不能完全恢复;而糖类中葡萄糖、蔗糖对其几乎无影响,麦芽糖有极微弱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酿酒酵母 自凝集性 酒精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