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斜煤层覆岩运移规律及“上三带”高度计算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团结 高超 +1 位作者 赵继涛 黄尊英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为分析常村煤矿倾斜煤层覆岩运移规律及“上三带”高度,基于1501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采用理论经验公式对垮落带和导水裂隙带进行计算,利用UDEC数值模拟对采空区煤层顶板覆岩最大主应力分布、覆岩位移和垂向应力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并在工... 为分析常村煤矿倾斜煤层覆岩运移规律及“上三带”高度,基于1501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采用理论经验公式对垮落带和导水裂隙带进行计算,利用UDEC数值模拟对采空区煤层顶板覆岩最大主应力分布、覆岩位移和垂向应力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并在工作面设置11条测线,分析不同位置、不同高度覆岩下沉值,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上三带”高度。结果表明:经验公式计算1501综采工作面垮落带范围11.5~26.0 m,导水裂隙带范围42.4~77.0 m;随着工作面宽度的增加,应力集中程度也增加,覆岩位移呈不对称形态。最后在工作面合适位置设计探查钻孔对“上三带”进行探查,结果证实经验公式计算、数值模拟结论与钻探探查成果基本吻合,可以作为工作面安全回采的论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破坏 数值模拟 应力集中 “上三带”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顶板定向水力压裂技术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团结 高超 +1 位作者 王平 黄尊英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为解决主采煤层存在巨厚坚硬顶板,造成初次来压期间矿压显现严重,工作面局部支架压死的难题,对3104工作面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目标层位实施定向水力压裂措施,并对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矿压显现、支架工作阻力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分析和对比... 为解决主采煤层存在巨厚坚硬顶板,造成初次来压期间矿压显现严重,工作面局部支架压死的难题,对3104工作面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目标层位实施定向水力压裂措施,并对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矿压显现、支架工作阻力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分析和对比,确定其初次来压步距。观测结果表明:在开展顶板定向水力压裂措施后,3104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30.8 m,相比原始状态顶板,减少54.9%。实践证明:对于上覆厚层坚硬顶板,通过定向水力压裂措施对顶板进行压裂是有效可行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水力压裂 初次来压 垮落步距 巨厚坚硬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软岩定向预裂切顶自成巷技术
3
作者 郭团结 高超 +1 位作者 王平 黄尊英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为解决厚煤层软岩巷道沿空留巷巷道变形量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通过对工作面地质条件分析,采用类比法,确定预裂爆破采用双向聚能管,装药结构采用4-2-2-1-0方式,钻孔设计倾角15°,孔间距1 m,孔深9 m。通过矿压监测,在采用顶板... 为解决厚煤层软岩巷道沿空留巷巷道变形量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通过对工作面地质条件分析,采用类比法,确定预裂爆破采用双向聚能管,装药结构采用4-2-2-1-0方式,钻孔设计倾角15°,孔间距1 m,孔深9 m。通过矿压监测,在采用顶板定向预裂切顶等技术后,16011工作面周期来压平均压力减小1 490 kN,降低25.9%,沿空留巷段巷道成型较好,变形量较小,能够满足巷道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软岩 定向预裂 聚能爆破 矿压显现 自成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垮落裂隙充填注浆扩散规律研究
4
作者 郭团结 田军利 +2 位作者 刘艳 陈虎 江强强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136-142,共7页
为研究矸石充填浆体在煤矿采空区顶板垮落裂隙中的扩散规律,开展了相似模拟试验及Fluent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浆体扩散初期先以水平方向扩散为主,而中后期以在下部裂隙扩散为主,少部分浆体会向注浆口上部扩散。(2)在相同的注浆条... 为研究矸石充填浆体在煤矿采空区顶板垮落裂隙中的扩散规律,开展了相似模拟试验及Fluent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浆体扩散初期先以水平方向扩散为主,而中后期以在下部裂隙扩散为主,少部分浆体会向注浆口上部扩散。(2)在相同的注浆条件下,随着采空区垮落裂隙孔隙率的增加,矸石浆体的水平扩散距离减小,竖直方向矸石浆体扩散增大,矸石浆体的扩散速度也随之减小。(3)在孔隙率较小的垮落裂隙中,矸石浆体的扩散呈现出半放射状,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岩间裂隙增大,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浆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扩散加快,呈现出先往下部裂隙、再往远处裂隙扩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垮落裂隙 充填注浆 孔隙率 扩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软弱地层井巷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孟庆彬 韩立军 +3 位作者 韩德明 孙景武 梅凤清 冯伟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特殊的成岩环境和沉积过程,在西部矿区广泛分布着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极弱胶结地层,具有成岩时间晚、胶结差、强度低、易风化、遇水泥化崩解的特点,是一类特殊软岩;巷道围岩自稳能力差、自稳时间短,开挖后易出现大变...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特殊的成岩环境和沉积过程,在西部矿区广泛分布着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极弱胶结地层,具有成岩时间晚、胶结差、强度低、易风化、遇水泥化崩解的特点,是一类特殊软岩;巷道围岩自稳能力差、自稳时间短,开挖后易出现大变形、强底臌、冒顶等工程灾害,严重影响了矿井建设与安全高效生产。针对蒙东五间房矿区特殊的工程与地质条件,综合运用极软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矿压监测及工程实践等技术手段,提出了极软弱地层斜井井筒、开拓与回采巷道支护对策及施工措施,并成功指导工程实践,保证了斜井井筒与巷道的施工安全及围岩的稳定;基于回采巷道断面形状的优化分析与锚固平衡拱理论,提出了应用切圆拱形断面与双层锚固平衡拱结构,保证了回采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长期稳定及安全,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系统总结了极软弱地层井巷工程建设关键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极软弱地层中斜井井筒与巷道围岩稳定控制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软弱地层 井巷工程 断面形状与支护优化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层状顶板巷道玻璃钢-管缝锚杆的组合支护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团结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1-204,共4页
以典型金属、非金属锚杆管缝锚杆和玻璃钢锚杆为例,探讨适用于软弱层状顶板巷道的锚杆组合支护形式。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管缝锚杆和玻璃钢锚杆支护下软弱层状顶板变形破坏特征。结果显示,玻璃钢锚杆对软弱层状顶板具有更好的沉降控制... 以典型金属、非金属锚杆管缝锚杆和玻璃钢锚杆为例,探讨适用于软弱层状顶板巷道的锚杆组合支护形式。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管缝锚杆和玻璃钢锚杆支护下软弱层状顶板变形破坏特征。结果显示,玻璃钢锚杆对软弱层状顶板具有更好的沉降控制效果,而管缝锚杆抵抗岩层之间横向剪切力的能力更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2种锚杆的组合支护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能够显著提高软弱层状顶板锚杆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层状顶板 玻璃钢锚杆 管缝锚杆 组合支护 支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