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维财税优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产生合成谬误吗——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胡晓东
陈奕哲
胡子杰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文章以2008—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三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果。研究发现: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均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所得税优惠...
文章以2008—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三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果。研究发现: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均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所得税优惠的促进效果最强,财政补贴次之,流转税优惠效果最弱。进一步研究表明,两类及三类政策同时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互斥效应,形成合成谬误。拓展分析显示:流转税优惠与所得税优惠对智能化程度低、供应链集中度高或融资约束紧的企业,转型促进效果更好,流转税优惠对管理效率高的企业作用更明显;财政补贴对智能化转型程度高或融资约束低的企业赋能效果更显著。此外,多维政策组合则对智能化程度低或供应链集中度高的企业,其互斥效应更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区位优势,财税优惠政策在中部地区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大财税优惠力度,提高政策精准帮扶能力和长期可持续性,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将优惠政策涵盖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流程,增强政策之间的差异性,适度精简相关政策以优化协同式优惠,大力培育数字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财税优惠
合成谬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维财税优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产生合成谬误吗——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胡晓东
陈奕哲
胡子杰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
管理
学院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
出处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民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MZ061)
中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招标项目(项目编号:JDY25015)
+1 种基金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CSZ25007)
中南民族大学学术创新团队经费项目(项目编号:XTS24019)。
文摘
文章以2008—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三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果。研究发现: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均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所得税优惠的促进效果最强,财政补贴次之,流转税优惠效果最弱。进一步研究表明,两类及三类政策同时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互斥效应,形成合成谬误。拓展分析显示:流转税优惠与所得税优惠对智能化程度低、供应链集中度高或融资约束紧的企业,转型促进效果更好,流转税优惠对管理效率高的企业作用更明显;财政补贴对智能化转型程度高或融资约束低的企业赋能效果更显著。此外,多维政策组合则对智能化程度低或供应链集中度高的企业,其互斥效应更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区位优势,财税优惠政策在中部地区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大财税优惠力度,提高政策精准帮扶能力和长期可持续性,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将优惠政策涵盖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流程,增强政策之间的差异性,适度精简相关政策以优化协同式优惠,大力培育数字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财税优惠
合成谬误
分类号
F812.4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维财税优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产生合成谬误吗——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胡晓东
陈奕哲
胡子杰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