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面针与混伪品及近缘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新业 刘锋 +2 位作者 詹若挺 韩正洲 陈蔚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对两面针真伪鉴定的可行性,为两面针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两面针及其常见混伪品和同属近缘种(10种31份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软件处理和人工校对,采... 【目的】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对两面针真伪鉴定的可行性,为两面针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两面针及其常见混伪品和同属近缘种(10种31份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软件处理和人工校对,采用TaxonGap法比较rbcL、trnH-psbA和ITS2等3条序列的物种鉴定力大小;选择适用条形码在不同物种样品范围内进行分析,检查种内种间距离变化情况。【结果】ITS2和trnH-psbA两条序列对10个试验物种的鉴定效率均为100.0%,rbcL在实验物种范围内不存在最小种间遗传距离;ITS2序列在样品鉴定范围由12个物种33个数据扩大为33个物种132个数据时,鉴定成功率从100.0%下降至84.8%,种内变异大于种间变异的比例由71.4%上升至90.1%。【结论】ITS2和trnH-psbA序列可作为两面针真伪鉴定的标准条形码,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确定物种鉴定样品数及种内充分取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DNA条形码 rbcL、trnH-psbA、ITS2序列 鉴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俊仁 陈秀珍 +4 位作者 梁凌玲 张振山 邢建永 詹若挺 何瑞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目的:研究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年生岗梅种子实生苗的株高、株径、根长等参数,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级获得分级标准,以不同级别存活苗分布情况来评价3种质量分级方法。结果:确定以种苗参数K-聚类法进行质量分级,将岗梅种... 目的:研究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年生岗梅种子实生苗的株高、株径、根长等参数,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级获得分级标准,以不同级别存活苗分布情况来评价3种质量分级方法。结果:确定以种苗参数K-聚类法进行质量分级,将岗梅种苗分为三级,其中一级种苗株高≥59cm,根长≥22cm,株径≥6.96mm;二级种苗株高43~59cm,根长18~22cm,株径4.88~6.96mm;三级种苗株高15.5~43cm,根长10~18cm,株径2.18~4.88mm。结论:建立了适用于生产实践的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 种苗 分级标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鸡血藤药材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敏 韩正洲 +4 位作者 严萍 刘海婵 张洁 詹若挺 陈蔚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91-1496,共6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鸡血藤进行定性和真伪鉴别分析。方法: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获取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的近红外光谱图,运用近红外OPUS INDENT软件对相应的光谱图进行处理并建立定性鉴别模型。结果:建立的模型...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鸡血藤进行定性和真伪鉴别分析。方法: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获取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的近红外光谱图,运用近红外OPUS INDENT软件对相应的光谱图进行处理并建立定性鉴别模型。结果: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结论:近红外光漫反射光谱法能够实现对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的快速无损分析,为区分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鸡血藤 鉴别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华英 张跃飞 金若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OTC类解热镇痛药,肝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对APAP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使用miRNA芯片、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发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如循环miRNA和血清酶等,在临... 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OTC类解热镇痛药,肝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对APAP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使用miRNA芯片、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发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如循环miRNA和血清酶等,在临床和动物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经典生物标志物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联合评价有利于提高预测和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结合APAP肝毒性机制的研究,对近年来发现的APAP肝毒性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类描述,为临床应用APAP时出现肝毒性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供其他具有潜在肝毒性类药物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肝毒性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滇鸡血藤、大血藤等血藤类药材的psbA-trnH条形码分子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周红 马双姣 +2 位作者 陈贝贝 韩正洲 姚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中国药典收载的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及相关物种均有"血藤"之称,其各自的来源不同,功效主治不同,不能混用。为确保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本研究应用DNA条形码序列psbA-trnH对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及其混伪品... 目的:中国药典收载的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及相关物种均有"血藤"之称,其各自的来源不同,功效主治不同,不能混用。为确保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本研究应用DNA条形码序列psbA-trnH对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方法:通过对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psbA-trnH序列。所得序列经拼接后,用MEGA5.0和DNAMAN进行种内种间序列分析,构建NJ树,对psbA-trnH序列在血藤类药材中的鉴定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鸡血藤、大血藤和滇鸡血藤序列长度和GC含量各不相同,psbA-rrnH种内序列相似度高,均高于它们与混伪品间的序列相似性。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与其他非药典收载的血藤类药材的种间最小K2P距离分别为0.137、0.426和0.003,均大于其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14、0.004和0。在NJ树中,鸡血藤、大血藤均单独聚为一支,能明显的与其他混伪品区分开,滇鸡血藤与异形南五味子聚为一支。结论:psbA-trnH序列能准确鉴定鸡血藤、滇鸡血藤、大血藤药材及其混伪品,该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可作为传统鉴定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BA-TRNH 鸡血藤 大血藤 滇鸡血藤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合成七种氮杂糖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构效关系分析
6
作者 晏仁义 李琼娅 +1 位作者 徐冰 陈若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6-1219,1284,共5页
以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中分离得到的五个氮杂糖成分为底物,在其N上衍生合成,分析N上衍生基团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合成了N-甲基化、N,N-二甲基化、N-丁基化和N-氧化衍生物,体外测试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 以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中分离得到的五个氮杂糖成分为底物,在其N上衍生合成,分析N上衍生基团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合成了N-甲基化、N,N-二甲基化、N-丁基化和N-氧化衍生物,体外测试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证。初步药理结果显示,所有衍生物均未见增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N-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较大;化合物5属于N,N-二取代衍生物,仍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糖 白树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