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位滴定法检测植物源性堆肥物料有机碳含量及其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尹伶灵 张昊 +7 位作者 李慧 苌增爱 汤瑞发 路雅兰 王红梅 宋迪 杨志昆 汤文利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16-18,22,共4页
本研究建立了自动电位滴定法快速检测植物源性堆肥物料中的有机碳含量,并与农业行业标准(NY/T525-2021)中根据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用肉眼判定滴定终点的人工滴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滴定终点判定方面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建立了自动电位滴定法快速检测植物源性堆肥物料中的有机碳含量,并与农业行业标准(NY/T525-2021)中根据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用肉眼判定滴定终点的人工滴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滴定终点判定方面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准确性、精密度均在标准方法允许误差范围之内,且自动电位滴定仪具有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主观误差。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便于操作,适用于植物源性堆肥物料中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堆肥物料 有机碳 氧化还原 电位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阆中市耕地质量监测与对策研究
2
作者 夏楠 廖前超 +2 位作者 肖洪环 徐静 王波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22-26,共5页
南充市阆中市遵循10万亩耕地设立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原则,构建成由1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国家级2个、省级4个、县级6个)组成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广泛覆盖该市主要农作物种类、主要土壤类型及种植制度,形成了全面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基... 南充市阆中市遵循10万亩耕地设立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原则,构建成由1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国家级2个、省级4个、县级6个)组成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广泛覆盖该市主要农作物种类、主要土壤类型及种植制度,形成了全面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基于阆中市2020—2023年耕地质量监测点的数据,深入剖析了2023年度该市耕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pH等关键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耕层土壤养分指标分级变化趋势,并提出阆中市耕地质量提升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阆中市农业生产以及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监测点 质量提升 对策分析 四川省阆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测定香水样品中痕量甲醇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芸 李志全 何蔓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18,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建立了香水样品中痕量甲醇的分析方法。样品直接进样,通过选择不同色谱柱,调节柱箱升温程序,避免了香水样品中甲醇测定的假阳性现象。该方法对甲醇的绝对检出限为5ng,在50~500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建立了香水样品中痕量甲醇的分析方法。样品直接进样,通过选择不同色谱柱,调节柱箱升温程序,避免了香水样品中甲醇测定的假阳性现象。该方法对甲醇的绝对检出限为5ng,在50~500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5种香水样品进行分析及加标回收实验,高、中、低(4 000μg、2 750μg、400μg)3个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为98.8%~103%。该方法克服了国家标准方法中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局限性,具有分析快速、分离效果好、测定结果准确的特点,适合于香水类化妆品中痕量甲醇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香水 甲醇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长滨 夏唯一 +2 位作者 吴圣江 刘利玲 张琦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8-162,共5页
考察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甲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温度对黄曲霉毒素B(AFB_(1))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AFB_(1)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比分析玉米中AFB_(1)的检测方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的回收率、精密度... 考察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甲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温度对黄曲霉毒素B(AFB_(1))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AFB_(1)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比分析玉米中AFB_(1)的检测方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的回收率、精密度、检出限等,并总结2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50 W、甲醇体积分数65%、超声温度30℃的条件下,AFB_(1)的得率最高为2.73μg/kg。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AFB_(1)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为3.25%,最低检测限为0.024μg/kg;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FB_(1)平均回收率为97.17%,RSD为4.64%,最低检测限为0.030μg/kg。2种方法可为AFB_(1)的提取和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玉米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监测牡蛎养殖区中腹泻性贝毒 被引量:5
5
作者 宿志伟 赵峰 +5 位作者 刘远平 徐娜 周德庆 姚建华 李钰金 刘志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50,共7页
本研究根据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bent and toxin tracking,SPATT)原理,在牡蛎养殖区内,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对海水中常见的4种腹泻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 本研究根据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bent and toxin tracking,SPATT)原理,在牡蛎养殖区内,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对海水中常见的4种腹泻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X-1和Dinophysistoxin-2,DTX-2)、米氏螺环毒素(Gymnodimine toxins,GYM)进行吸附,对其吸附效率进行评价;建立了从海水中富集与检测4种常见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方法;在养殖区内,选取5个采样点,每隔7 d,同步采集海水与牡蛎样品,对牡蛎养殖区海水中和牡蛎体内的腹泻性贝类毒素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海水中与牡蛎体内毒素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HP20树脂对4种腹泻性毒素吸附回收率良好,OA为98.9%,DTX-1为103.3%,DTX-2为93.5%,GYM为76.6%。在整个监控期内,除DTX-2外,其他3种毒素均有检出,OA浓度为20.451–422.352μg/kg,DTX-1浓度为15.954–368.678μg/kg,GYM浓度为20.452–282.231μg/kg。在整个监控期内,海水样品中3种毒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同一分布特征,牡蛎体内毒素含量随着海水中毒素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且峰值出现延后现象。研究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对养殖区水环境进行时空监控,为海水中和海洋贝类体内毒素的监控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贝类毒素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性贝类毒素 牡蛎养殖区 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 高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鱼类及海鲜类调味品中的雪卡毒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嘉明 姚建华 +3 位作者 赵华锋 赵峰 李超 周德庆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110,共6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深海鱼及鱼酱中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P-CTX-2,P-CTX-3)的方法。用甲醇/正己烷(80/20)溶液对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P-CTX-2,P-CTX-3)进行提取,C18、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分...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深海鱼及鱼酱中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P-CTX-2,P-CTX-3)的方法。用甲醇/正己烷(80/20)溶液对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P-CTX-2,P-CTX-3)进行提取,C18、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选择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三种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P-CTX-2,P-CTX-3)在1.0-20μg/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虎鳗肌肉空白样品添加太平洋卡毒素的回收率均在70.1%-93.5%(狀=6),精密度(RSD)在2.9%-15.3%。鱼肉组织中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P-CTX-2,P-CTX-3)的检出限均为0.1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雪卡毒素 鱼肉组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酱中单氰胺检测衍生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华锋 王瑞莲 +1 位作者 周嘉明 孙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43,147,共3页
建立了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番茄酱中单氰胺的最佳衍生化条件;在衍生化试剂丹磺酰氯浓度为10mg/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缓冲体系的pH值为10.5时,衍生效果最佳,单氰胺最低检测浓度为0.00005mg/kg,衍生产物在48... 建立了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番茄酱中单氰胺的最佳衍生化条件;在衍生化试剂丹磺酰氯浓度为10mg/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缓冲体系的pH值为10.5时,衍生效果最佳,单氰胺最低检测浓度为0.00005mg/kg,衍生产物在48h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氰胺 柱前衍生 丹磺酰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在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62-65,共4页
基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现状,文章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的意识,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完善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健康发展,从而改善食品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检测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法与国标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翠 单宏 +3 位作者 李莉莉 朱秋明 孙娜 张瑞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引起人和动物患病。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验,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为明确实时荧光PCR法在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检测中的最低检出限以及在不同食品类型中的检出效率,...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引起人和动物患病。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验,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为明确实时荧光PCR法在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检测中的最低检出限以及在不同食品类型中的检出效率,对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最低检出浓度进行了摸索与验证,对人工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的豆粉、饼干、生菜、猪肉4种食品,在不同培养时间点取样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同时与国标法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检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时荧光PCR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点,可在快速检测中应用,但因其死菌可以产生假阳性问题,而国标法检测可以分离得到污染菌株用于后续研究,因此,建议对于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阳性的样品用国标方法复检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快速检验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常规成分检测应注意的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杨 魏双正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第10期33-34,共2页
饲料监测分析工作在确定饲料质量的优劣过程中尤为重要,通过进行饲料成分的监测,可以确定饲料的基本质量,可为企业完善配料配方提供数据,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市场监管提供依据。对饲料常规成分检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旨在为相... 饲料监测分析工作在确定饲料质量的优劣过程中尤为重要,通过进行饲料成分的监测,可以确定饲料的基本质量,可为企业完善配料配方提供数据,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市场监管提供依据。对饲料常规成分检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常规成分 检测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云智 徐莹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0期147-147,共1页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保护和改善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至关重要,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但是地下水监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控制,从而能够提高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程度,有效解决地下水污染问...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保护和改善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至关重要,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但是地下水监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控制,从而能够提高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程度,有效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监测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合成麝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刁子珊 陈卫东 +3 位作者 马慧 解晓敏 李赟 张晓寒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2-620,共9页
合成麝香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和生活用品中,在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准确测定环境中合成麝香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水体中合成麝香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液液微萃取法、索氏... 合成麝香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和生活用品中,在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准确测定环境中合成麝香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水体中合成麝香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液液微萃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和QuEChERS等)和仪器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新型荧光光谱法等),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麝香 水体 前处理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焰图像识别的材料单体燃烧性能测定
13
作者 赵成刚 施初阳 荣建忠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2-1516,共5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火焰图像识别技术的材料单体燃烧性能评定新方法。针对现有燃烧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如过程参量测定不足和测试规模影响,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测量单体燃烧试验中火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建材燃烧发热功率与火焰发光像素面...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火焰图像识别技术的材料单体燃烧性能评定新方法。针对现有燃烧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如过程参量测定不足和测试规模影响,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测量单体燃烧试验中火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建材燃烧发热功率与火焰发光像素面积之间的映射关系。试验中,使用基于树莓派和IMX477R摄像头模块的智能摄像系统,通过OpenCV和Python算法对火焰图像进行处理,实现了火焰像素数量的量化。通过FDS模拟不同燃烧功率的火焰,并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在相同观察角度下,火焰燃烧功率与白色像素数量之间存在接近线性的关系。此外,基于视觉分析的燃烧性能等级判定,以60 kW燃烧能量作为安全阈值,能够快速区分难燃和可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性能 热释放速率 火焰图像识别 单体燃烧试验 像素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土霉素和金霉素
14
作者 胡晓颖 孙凯 +1 位作者 朱娜 张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4-128,133,共6页
本研究旨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优化检测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土霉素和金霉素残留量。试样经Na_(2)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提取,HLB和MCX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酸铵溶液洗脱后上机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在2~200μg/L内具有良好的线... 本研究旨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优化检测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土霉素和金霉素残留量。试样经Na_(2)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提取,HLB和MCX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酸铵溶液洗脱后上机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在2~200μ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为20μg/kg;土霉素的空白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8%~95.5%,精密度(RSD)≤4.5%;金霉素的空白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1%~94.6%,RSD≤4.1%。综上,该方法适用于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土霉素和金霉素残留量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金霉素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大豆根瘤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硒积累的影响
15
作者 胡叶青 张杰 +4 位作者 何婷婷 张悦 李从虎 刘芸双 胡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58-63,共6页
从富硒大豆根瘤中筛选、鉴定出耐硒根瘤菌,分别采用硒酸钠、亚硒酸钠作为硒源,设定不同浓度梯度,研究根瘤菌的耐硒情况;并以中黄301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根瘤菌处理(Rb)、亚硒酸钠处理(Se)、根瘤菌与亚硒酸钠结... 从富硒大豆根瘤中筛选、鉴定出耐硒根瘤菌,分别采用硒酸钠、亚硒酸钠作为硒源,设定不同浓度梯度,研究根瘤菌的耐硒情况;并以中黄301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根瘤菌处理(Rb)、亚硒酸钠处理(Se)、根瘤菌与亚硒酸钠结合处理(Rb+Se),考察根瘤菌与硒元素结合处理对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生长发育、硒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亚硒酸钠处理对根瘤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CK相比,Rb+Se处理大豆株高、主根长、单株干重分别提高78.67%、82.98%、69.57%,根、茎、叶、子粒、根瘤的硒含量分别提高3.53、2.44、1.37、2.63、1.82倍,土壤硒含量提高2.10倍;与Rb处理相比,Rb+Se处理大豆株高、主根长、单株干重分别提高21.45%、32.31%、14.71%,根、茎、叶、子粒、根瘤的硒含量分别提高113.04%、173.33%、65.21%、160.70%、49.50%,土壤硒含量提高125.65%;与Se处理相比,Rb+Se处理大豆株高、主根长、单株干重分别提高45.13%、56.31%、50.00%,根、茎、叶、子粒、根瘤的硒含量分别提高30.14%、50.01%、27.96%、22.59%、18.19%,土壤硒含量提高19.23%。由此可见,根瘤菌与硒元素的结合处理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能够提高大豆各部位硒含量,同时对栽培土壤中硒积累也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 根瘤菌 耐硒 筛选 鉴定 大豆生长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饲料中的4种香味物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石 王钦钦 +4 位作者 胡深 肖志明 刘晓露 田静 樊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4-59,共6页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itector,GC-FID)同时测定饲料样品中香芹酚、百里香酚、丁香酚、肉桂醛等4种香味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确立了...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itector,GC-FID)同时测定饲料样品中香芹酚、百里香酚、丁香酚、肉桂醛等4种香味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确立了较优的检测方法。饲料样品先经去离子水润湿,加入乙醇超声提取2次,提取溶液合并后定容,得到的样品溶液使用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进行分离测定。基于该法对不同饲料样品进行测定,4种香味剂在15 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在1.0~50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定量限为20 mg/kg,平均回收率为75.9%~108.5%,RSD≤8.1%。通过对实际样品分析,并将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方法比较,发现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对饲料香味剂产品进行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香味物质 香芹酚 百里香酚 丁香酚 肉桂醛 同步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的尺度约束性及技术框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小梅 沙晋明 +2 位作者 李家兵 吴春山 史晓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788-6797,共10页
尺度约束是地表复杂系统的基本规律,环评尺度约束常隐存于主观经验或零存于环评导则中,环评尺度约束较少被明确关注。讨论了环境影响尺度约束、环评尺度约束和环评技术框架尺度约束。研究发现,环境影响的尺度约束性内在原因在于环境影... 尺度约束是地表复杂系统的基本规律,环评尺度约束常隐存于主观经验或零存于环评导则中,环评尺度约束较少被明确关注。讨论了环境影响尺度约束、环评尺度约束和环评技术框架尺度约束。研究发现,环境影响的尺度约束性内在原因在于环境影响主体、客体和影响内容存在等级结构;环评受空间、时间和分析三类尺度约束,空间尺度约束体现于空间范围和空间信息分辨率对环评影响,时间尺度约束体现于环评的时长和时频,分析尺度约束表现为环评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主观认知水平对评价的影响,三类尺度约束同时贯穿于环评过程,任何环评都可以在三类尺度空间中定位;环评技术框架的关键环节都受空间、时间和分析尺度约束,且以环境影响主体的空间、时间尺度为核心,具有一定弹性,一般空间或时间范围先放大再缩小、分辨率由粗到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尺度约束 技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对不同加工处理杨梅汁风味品质研究
18
作者 高恒锦 金国强 +3 位作者 王旭婷 张腾辉 陈昊东 韩冷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5,共6页
为探究不同加工处理对杨梅果汁风味特性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以及香气活力值(OAV)分析,比较分析热杀菌、超高压杀菌(HPP)及鲜榨杨梅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3个加工处理杨梅汁中共... 为探究不同加工处理对杨梅果汁风味特性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以及香气活力值(OAV)分析,比较分析热杀菌、超高压杀菌(HPP)及鲜榨杨梅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3个加工处理杨梅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组分49种,不同处理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从高到低依次为超高压杀菌>鲜榨=热杀菌处理。β-石竹烯是杨梅汁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组分,β-石竹烯、E-β-罗勒烯、E-2-壬烯醛和芳樟醇是杨梅汁中较重要的特征风味组分(OAV>50)。不同加工方法杨梅汁表现不同风味特性,可为开发高品质杨梅汁产品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汁 挥发性组分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GC-MS) 超高压杀菌 香气活力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双(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硅烷化-气质联用法同时分析花椒风味和营养成分
19
作者 王群娣 韩冷 +6 位作者 王旭婷 赵晨露 程玉娇 余波 邓明雪 张腾辉 李贵节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2-341,共10页
花椒是我国重要调味料之一,含有花椒酰胺、挥发油、脂肪酸和维生素等成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全面快速地分析检测花椒中主要的风味和营养物质,该研究以N,O-双(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N,O-bis(rimethylsilyl)trifluoroacetamide,BSTFA... 花椒是我国重要调味料之一,含有花椒酰胺、挥发油、脂肪酸和维生素等成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全面快速地分析检测花椒中主要的风味和营养物质,该研究以N,O-双(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N,O-bis(rimethylsilyl)trifluoroacetamide,BSTFA]为硅烷化试剂,开发柱前衍生化反应结合GC-MS联用测定方法,通过选择硅烷化反应产物特征离子等手段分析鉴定花椒成分,并采用感官评价、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究花椒感官属性与风味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干花椒、花椒油和花椒精油样品中,该方法共鉴定出五大类主要成分,包括花椒酰胺3种、挥发油17种、脂肪酸6种、维生素1种及可溶性糖3种。衍生后各物质分离效果良好,能够实现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3种样品中,花椒精油所含花椒酰胺最高,其羟基-β-山椒素含量为54.77μg/g;其芳樟醇含量为1388.13μg/g,也远高于其他样品。花椒精油的感官品评得分最高,干花椒和花椒油评分依次降低。最小二乘回归和相关性分析表明评分结果与关键风味物质定量结果基本相符。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和应用广的特点,可同时测定原样中挥发和不易挥发物质,从而大幅提高花椒及制品中主要风味和营养物质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硅烷衍生化 气质联用 花椒酰胺 挥发油 脂肪酸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蜜饯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长滨 王钊 +1 位作者 刘文静 吴圣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7-162,共6页
在弱酸性条件下,根据亚硫酸盐、乙酸铵和邻苯二甲醛3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异吲哚-1-磺酸盐荧光化合物,建立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蜜饯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通过试验优化可得在激发波长324 nm、发射波长390 nm条件下,pH为6.6的磷酸... 在弱酸性条件下,根据亚硫酸盐、乙酸铵和邻苯二甲醛3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异吲哚-1-磺酸盐荧光化合物,建立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蜜饯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通过试验优化可得在激发波长324 nm、发射波长390 nm条件下,pH为6.6的磷酸盐缓冲液、1.0 mmol/L邻苯二甲醛和5.0 mmol/L乙酸铵各添加2.0 mL情况下获得的荧光强度最强。优化条件下亚硫酸钠在0.2~1μg/mL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90.92x+89.163,相关系数R^(2)=0.9993,检测限为0.644 mg/kg。测定蜜枣、葡萄干、芒果干、蓝莓干、话梅5种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83%~4.59%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68%~102.71%之间。通过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蜜饯类产品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比较可知,荧光分光光度法稳定性更好,可用于蜜饯类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蜜饯 二氧化硫 亚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