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在兴 邱文英 +3 位作者 扶海 罗皓 曹敏 李玉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146-152,164,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甲型冠状病毒属,可引起血清阴性新生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死亡率较高。PEDV感染引起的猪流行性腹泻(PED)给欧洲和亚洲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地方性PED是一个重大问题,多种PEDV潜在输...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甲型冠状病毒属,可引起血清阴性新生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死亡率较高。PEDV感染引起的猪流行性腹泻(PED)给欧洲和亚洲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地方性PED是一个重大问题,多种PEDV潜在输入或变体的出现加剧了这一问题。为了解PEDV的流行与变异情况,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50个PEDV毒株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PEDV S1基因具有稳定突变点,同一地域主要流行毒株具有相对遗传稳定性,2020年后我国流行毒株多为G2c基因群。本研究为进一步监测和分析我国猪群腹泻的流行病学及研究PEDV的遗传变异规律提供参考,同时为PED的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1基因 生物信息学 遗传进化 蛋白结构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古静 党安坤 兰邹然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97,共3页
鸽I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I,PPMV-I),是由禽I型副黏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 I,APMV-I)流行于鸽群,并突变为适应鸽群的新城疫病毒,通过F基因分析,显示出是APMV-I的抗原变异株,因此命名为鸽I型副黏病毒(PPMV-I)。该病毒引起... 鸽I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I,PPMV-I),是由禽I型副黏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 I,APMV-I)流行于鸽群,并突变为适应鸽群的新城疫病毒,通过F基因分析,显示出是APMV-I的抗原变异株,因此命名为鸽I型副黏病毒(PPMV-I)。该病毒引起的鸽新城疫在鸽群传播迅速、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发病鸽以拉稀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对鸽危害大,对养鸽业影响严重。了解该病的致病机理、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为预防和控制该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黏病毒病 鸽群 新城疫病毒 基因分析 鸽新城疫 神经症状 致病机理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在MDBK细胞上的培养条件优化
3
作者 徐静 向军 +3 位作者 曾红梅 李敏 孔雪英 邢刚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22-25,共4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 HL-2株)敏感的细胞种类及其在相应细胞上的培养特性和培养条件。将IBRV HL-2病毒液接种不同传代细胞,结果表明MDBK细胞对IBRV HL-2株敏感,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对各种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 本试验旨在探索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 HL-2株)敏感的细胞种类及其在相应细胞上的培养特性和培养条件。将IBRV HL-2病毒液接种不同传代细胞,结果表明MDBK细胞对IBRV HL-2株敏感,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对各种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接种时间、接毒量、维持液血清含量、培养基种类均对收获的病毒液病毒含量有影响。通过优化,得出最佳培养条件如下:在细胞传代后24 h接种,弃掉营养液,加入含2%血清的MEM作为维持液,接入0.01感染复数(moi)的病毒液,接种后44±2h收获,所获得的病毒液病毒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 培养条件 接毒量 病毒含量 MDB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G3P[13]型A群猪轮状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一丹 向华 +4 位作者 张斌 向萌 任玉鹏 邱文英 付利芝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解引发四川某猪场腹泻疫情的猪轮状病毒(PoRV)基因组特征和遗传变异规律,采用RT-PCR分别扩增PoRV 11个基因节段,并克隆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研究病毒基因组特征、变异性及遗传进化规律。结果显示,SCMY-1株基因合型为G3-P[13]... 为了解引发四川某猪场腹泻疫情的猪轮状病毒(PoRV)基因组特征和遗传变异规律,采用RT-PCR分别扩增PoRV 11个基因节段,并克隆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研究病毒基因组特征、变异性及遗传进化规律。结果显示,SCMY-1株基因合型为G3-P[13]-I5-R1-C1-M1-A8-N1-T1-E1-H1,即G3P[13]型毒株。该毒株VP2、NSP2和NSP4基因与人源毒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与3株人源轮状病毒RVA/Human-wt/LKA/R1207/2009株、RVA/Human-wt/ZAF/UFS-NGS-MRC-DPRU2291/2009和RVA/Human/CU331-NR/08株单独聚为一小支,推测这可能增加SCMY-1株跨种传播到人的风险。此外,SCMY-1株VP4基因与美国3个猪源毒株同处一个小分支;VP7基因与RVA/Pig/China/LNCY/2016株遗传进化距离最近。上述结果提示,PoRV可能在国际和国内生猪贸易过程中被广泛传播。与NCBI上已登录毒株相比,SCMY-1株VP4、VP7蛋白氨基酸分别存在13个和2个独有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可能对VP4和VP7两个主要抗原毒力及抗原性产生影响。重组分析显示,SCMY-1株VP3基因由两个猪源亲本株重组而来,推测这可能增强病毒毒力和宿主适应性。研究结果丰富了PoRV基因组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资料,为PoRV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深入研究PoRV跨物种传播的分子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A群猪轮状病毒 基因组 遗传变异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支原体肺炎病变对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德燕 方鹏飞 +3 位作者 朱冬梅 邹智坤 严成 郭健宝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62,I0003,共4页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uline,MPS)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 hyopneumonic)引起的一种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慢性非生产性咳嗽。该病在我国常称为猪喘气病(或气喘病),国外常称...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uline,MPS)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 hyopneumonic)引起的一种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慢性非生产性咳嗽。该病在我国常称为猪喘气病(或气喘病),国外常称为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这种病在世界广泛流行,特别是集约化生产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支原体肺炎 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体重 病变 猪肺炎支原体 流行性肺炎 临床表现 猪喘气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X-6/2021株的分离鉴定及其S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燕 邱文英 +4 位作者 陈奕帆 李倩 汤笑语 罗文泽 胥燕芳 《养猪》 2022年第6期68-72,共5页
为了了解四川地区流行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生物学特征及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从四川某地采集了发病仔猪小肠,病料处理后在Vero细胞上进行盲传,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鉴定(IFA)验证,成功分离出1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命名为X-6/202... 为了了解四川地区流行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生物学特征及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从四川某地采集了发病仔猪小肠,病料处理后在Vero细胞上进行盲传,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鉴定(IFA)验证,成功分离出1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命名为X-6/2021株。对X-6/2021株S1基因进行RT-PCR扩增,获得的分离株S1序列与国内外PEDV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EDV-X-6/2021毒株与Ⅰ型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0.6%~93.2%,与Ⅱ型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7.6%~99.0%。试验成功地从四川省分离鉴定得到1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该地区PEDV防控及候选疫苗毒株的筛选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分离鉴定 S1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丁型冠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奕帆 邱文英 +3 位作者 张丽燕 孙继海 郝伟伟 严应海 《养猪》 202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2016年从某商品化猪场采集到6份疑为病毒性腹泻的腹泻仔猪小肠样本,利用RT-PCR对样品进行检测,检出1份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noravirus,PDCoV)阳性样品,使用ST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传代。通过细胞病变(CPE)、RT-PCR及S基因序列... 2016年从某商品化猪场采集到6份疑为病毒性腹泻的腹泻仔猪小肠样本,利用RT-PCR对样品进行检测,检出1份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noravirus,PDCoV)阳性样品,使用ST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传代。通过细胞病变(CPE)、RT-PCR及S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已成功分离到一株能在ST细胞上稳定增殖并能产生典型CPE的猪丁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CMS株。该毒株S基因长度为3480个核苷酸,与GenBank中登录23个参考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5.9%~98.5%,其中与2018年山东分离株SD-11-2018同源性最高,为98.5%。该毒株的成功分离为进一步开展PDCoV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和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丁型冠状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灭活剂对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灭活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龚文波 郝伟伟 +2 位作者 廖韦萍 余玉梅 方鹏飞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第10期21-23,共3页
本试验采用甲醛及β-丙内酯(BPL)对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07株进行不同时间的灭活处理,检验灭活效果,并将灭活后的病毒液乳化配苗,进行安全性和效力检验。结果表明:0.2%甲醛溶液37℃下作用16 h可将病毒液彻底灭活,血凝性降低;1∶2 000的β... 本试验采用甲醛及β-丙内酯(BPL)对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07株进行不同时间的灭活处理,检验灭活效果,并将灭活后的病毒液乳化配苗,进行安全性和效力检验。结果表明:0.2%甲醛溶液37℃下作用16 h可将病毒液彻底灭活,血凝性降低;1∶2 000的β-丙内酯2~8℃下作用16~48 h可将病毒液彻底灭活,并保持良好的血凝性;将两种方法灭活的病毒液乳化配苗,接种SPF鸡,安全性良好,无不良反应;效力检验:新城疫HI抗体分别为1∶2^(8.0)和1∶2^(7.7),用N07毒株攻毒,均能100%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Ⅶ型新城疫 甲醛 β-丙内酯 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支原体肺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龚文波 杜德燕 +3 位作者 邱文英 朱冬梅 邹智坤 郭建宝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第12期24-26,29,共4页
本试验以不同厂家生产的猪支原体肺炎疫苗接种健康仔猪,然后从增重情况、血清抗体效价、肺部病变评分及肺部病变减少率等多个方面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单一从某方... 本试验以不同厂家生产的猪支原体肺炎疫苗接种健康仔猪,然后从增重情况、血清抗体效价、肺部病变评分及肺部病变减少率等多个方面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单一从某方面评价免疫效果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如咳嗽指数与肺部评分就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支原体肺炎 商品化疫苗 免疫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猪伪狂犬病抗体监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文波 徐静 +3 位作者 郭建宝 邱文英 张丽燕 秦运杰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第11期25-27,29,共4页
本试验以伪狂犬病病毒(PRV)Bartha-k61制备灭活疫苗,接种PRV抗体阴性猪,然后用g B ELISA抗体检测法、中和抗体指数法和中和抗体法进行效果监测。结果显示:三种方法都能检测到疫苗接种后发生了免疫应答,但以中和指数值和中和抗体值来表... 本试验以伪狂犬病病毒(PRV)Bartha-k61制备灭活疫苗,接种PRV抗体阴性猪,然后用g B ELISA抗体检测法、中和抗体指数法和中和抗体法进行效果监测。结果显示:三种方法都能检测到疫苗接种后发生了免疫应答,但以中和指数值和中和抗体值来表示猪群免疫效果更为准确,g B ELISA抗体阳性率不能作为群体免疫效果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B ELISA 中和抗体 中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春贺词
11
作者 冯玉林 陈瑞爱 +19 位作者 薛廷伍 钟世强 龚秀斌 曾才友 张渊魁 邓晓彬 廖峰 秦德超 林欣 蒋凡 五江辉 田方 陈贵才 刘学彬 曲立峰 谢建勇 高继伟 周建群 白觉 满光明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2期I0002-I0008,共7页
诚祝《中国畜牧业》杂志在20202年越办越好!制约中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在“畜牧种源”和“无抗养殖”这两个方面。希望杂志社今后能够就此做出更多的工作,为我国的畜牧养殖业稳步、健康、持久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畜牧养殖业 畜牧业 无抗养殖 杂志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内卡病毒A VP1基因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12
作者 贺大芳 邱文英 +2 位作者 陈奕帆 邹瑶 王德 《养猪》 2020年第1期98-101,共4页
试验以猪塞内卡病毒A(SVA)VP1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P1。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后经1 mmol/L异丙基茁-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37益条件下诱导6 h,后经1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 试验以猪塞内卡病毒A(SVA)VP1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P1。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后经1 mmol/L异丙基茁-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37益条件下诱导6 h,后经1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结果:SVAVP1基因能在BL21(DE3)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6 kDa;表达的融合蛋白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以包涵体为主要存在形式。以上研究结果为后续SVAVP1蛋白的免疫原性的研究及塞内卡病毒病抗体ELISA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卡病毒 VP1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HP-SY2022株的分离鉴定
13
作者 李敏 向军 +4 位作者 孔雪英 徐静 曾红梅 龚文波 邢刚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特点,对沈阳一养殖场疑似感染PRV的组织病料进行PCR鉴定、病毒分离和纯化、gD和gE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分离株能在ST细胞中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且PCR显示...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特点,对沈阳一养殖场疑似感染PRV的组织病料进行PCR鉴定、病毒分离和纯化、gD和gE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分离株能在ST细胞中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且PCR显示为PRV阳性;通过gD、gE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与2011年后分离的PRV变异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氨基酸位点分析发现分离株与PRV变异株具有相同的变异模式。感染仔猪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且在试验期内仔猪全部发病(5/5),其中4头死亡(4/5)。本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PRV变异株,命名为HP-SY2022,为丰富我国PRV分子流行病学及后续的免疫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变异株 分离鉴定 遗传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腹泻防控
14
作者 李金海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第4期49-49,共1页
1基本情况某猪场存栏母猪约800头,有3个产房,每个产房60个产位。产房未做到全进全出,其清洗、消毒、空栏的时间偏短。该场近年都有母猪在产房发生腹泻,此次发病,后备母猪的比例偏大。
关键词 猪腹泻 防控 后备母猪 全进全出 产房 存栏 猪场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重组杆状病毒HP-VP60的构建及鉴定
15
作者 龚文波 田丽梅 +2 位作者 于作 古静 方鹏飞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第1期21-23,共3页
本研究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了表达兔出血症病毒LQ株VP60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HP-VP60,并对其表达产物的血凝效价及免疫原性等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杆状病毒的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制备RHDV亚单位疫苗。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60基因 重组杆状病毒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源捷申病毒的检测和遗传演化分析
16
作者 王丽瑄 周群 +5 位作者 付能胜 曹慧 何欣怡 方鹏飞 胡承哲 张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旨在调查四川地区藏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 PTV)的流行及分子特征和遗传演化。用RT-PCR法对2017—2018年采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14个藏猪场96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PCR检测结果表... 旨在调查四川地区藏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 PTV)的流行及分子特征和遗传演化。用RT-PCR法对2017—2018年采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14个藏猪场96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PCR检测结果表明,PTV核酸阳性率为20.8%(20/96,95%CI=13.2%~30.3%),14个规模藏猪场中PTV猪场阳性率为57.1%(8/14,95%CI=28.9%~82.3%),并从2份阳性样本中获得了2条近似全长的PTV全基因组序列,分别命名为SWU-E5-2018和SWU-ZG2-2018,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3.1%。通过VP1序列分析发现2条序列的血清型分别为3型和6型。通过基因重组分析发现SWU-E5-2018存在重组现象,重组区域位于衣壳蛋白基因P1的552—3 082 nt处。为了进一步研究2条PTV序列的演化过程,以贝叶斯进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SWU-E5-2018的分歧时间约为2010年,SWU-ZG2-2018的分歧时间约为2011年。本研究首次对藏猪源PTV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藏猪中存在一定程度的PTV感染,为深入研究藏猪源PTV遗传变异及其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捷申病毒 基因组 重组分析 分子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冠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7
作者 张梦薇 陈艳 +2 位作者 李妍 杨晓农 黄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47-1455,共9页
为了解成都市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猫星状病毒(FAstV)和猫肠道冠状病毒(FECoV)的分子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15份家养猫和34份社区流浪猫的肛门拭子,含228份临床发病猫样本和121份临床健康猫样本,采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病... 为了解成都市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猫星状病毒(FAstV)和猫肠道冠状病毒(FECoV)的分子流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15份家养猫和34份社区流浪猫的肛门拭子,含228份临床发病猫样本和121份临床健康猫样本,采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同时,根据动物年龄、生活状态和免疫情况等因素进行病原流行分析,并根据病毒基因片段序列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FPV、FAstV和FECoV的检出率分别为38.4%(134/349)、23.2%(81/349)和19.5%(68/349)。在混合感染方面,以FPV/FAstV(9.5%,33/349)、FAstV/FECoV(4.6%,16/349)和FPV/FECoV(4.3%,15/349)双重感染为主。基于部分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间FPV VP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1%~100%,发病猫毒株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T240136)和加拿大毒株(GenBank登录号:MF069445)遗传关系较近;另一支与中国的CPV毒株(GenBank登录号:KY937664)关系较近。样本间FAstV ORF1b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0.9%~99.7%,发病猫的毒株的两个分支中一支与葡萄牙毒株(GenBank登录号:KF374704)和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M017743)关系较近;另一分支与中国香港毒株(GenBank登录号:KF499111)关系紧密。样本间FECoV的N基因序列同源性范围为89.3%~100%,与美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FJ938059)、意大利毒株(GenBank登录号:GU017092/GU017107)和中国毒株(GenBank登录号:KT852997)关系密切。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区猫携带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猫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且病毒基因序列存在明显变异,增加了病原流行及带毒猫发病的风险,需积极地进行临床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 猫星状病毒(FAstV) 猫肠道冠状病毒(FECoV)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