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敦煌P.2133v《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之内容与思想
被引量:
2
1
作者
释大参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4期77-96,共20页
关键词
讲经文
观世音菩萨
《法华经》
观音信仰
敦煌
单行本
竺法护
南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康德历史哲学何以可能的再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凤娟
李恭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23-29,共7页
相对于康德的理论哲学和道德哲学,其历史哲学受到的关注是较少的。然而,历史仍然构成其哲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到自由之最终实现的时间演历,但也是其科学的形而上学建筑所遮蔽的那种动态的和辩证的思想要...
相对于康德的理论哲学和道德哲学,其历史哲学受到的关注是较少的。然而,历史仍然构成其哲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到自由之最终实现的时间演历,但也是其科学的形而上学建筑所遮蔽的那种动态的和辩证的思想要素。康德从其纯粹理性的通盘把握的视角出发,将历史把握为人类一切经验性行动的系统整体。这个整体既是时间上向前、向后不确定地延展的世界理念,又是按照合目的性秩序联结所有世代人的行动的自然理念。而如此这般被设想的一种普遍历史的理念,也揭示了人类理性自身在时间中发展完善的历程。理性既是建构历史哲学的理论主体,也被看作是在历史过程中自我成就的实践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历史哲学
理性
合目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礼俗的生死安顿与当代挑战
3
作者
尉迟淦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5期575-580,共6页
在社会变迁下,传统礼俗失去了安顿生死的实质意义,只剩下形式意义。为了重新证实它确有安顿生死的效果,深入传统礼俗本身,从善尽孝道开始,到传家任务的完成,表示它真的可以安顿人的生死。但仅指出它具有安顿生死的效用还不够,还需要进...
在社会变迁下,传统礼俗失去了安顿生死的实质意义,只剩下形式意义。为了重新证实它确有安顿生死的效果,深入传统礼俗本身,从善尽孝道开始,到传家任务的完成,表示它真的可以安顿人的生死。但仅指出它具有安顿生死的效用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面对当代的挑战,看它是否可以安然通过社会背景变迁、科学否认死后生命、性别价值不再父系、个人主义盛行的考验?如果可以,那么它就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否则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经过探讨的结果,发现它对孝道传家的强调就是一项超越时代限制的价值,只是这样的价值不再像过去那样定于一尊,而是个人安顿生死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礼俗
善尽孝道
传家任务
生死安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P.2133v《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之内容与思想
被引量:
2
1
作者
释大参
机构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4期77-96,共20页
关键词
讲经文
观世音菩萨
《法华经》
观音信仰
敦煌
单行本
竺法护
南北朝
分类号
B942 [哲学宗教—宗教学]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康德历史哲学何以可能的再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凤娟
李恭胜
机构
暨南
大学
哲学
研究所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23-2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堡学派的哲学思想及其现当代哲学意义研究"(17CZX041)
文摘
相对于康德的理论哲学和道德哲学,其历史哲学受到的关注是较少的。然而,历史仍然构成其哲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到自由之最终实现的时间演历,但也是其科学的形而上学建筑所遮蔽的那种动态的和辩证的思想要素。康德从其纯粹理性的通盘把握的视角出发,将历史把握为人类一切经验性行动的系统整体。这个整体既是时间上向前、向后不确定地延展的世界理念,又是按照合目的性秩序联结所有世代人的行动的自然理念。而如此这般被设想的一种普遍历史的理念,也揭示了人类理性自身在时间中发展完善的历程。理性既是建构历史哲学的理论主体,也被看作是在历史过程中自我成就的实践主体。
关键词
康德
历史哲学
理性
合目的性
Keywords
Kant
historyical philosophy
reason
purposiveness
分类号
K0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礼俗的生死安顿与当代挑战
3
作者
尉迟淦
机构
仁德医护管理专科学校生命关怀事业科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5期575-580,共6页
文摘
在社会变迁下,传统礼俗失去了安顿生死的实质意义,只剩下形式意义。为了重新证实它确有安顿生死的效果,深入传统礼俗本身,从善尽孝道开始,到传家任务的完成,表示它真的可以安顿人的生死。但仅指出它具有安顿生死的效用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面对当代的挑战,看它是否可以安然通过社会背景变迁、科学否认死后生命、性别价值不再父系、个人主义盛行的考验?如果可以,那么它就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否则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经过探讨的结果,发现它对孝道传家的强调就是一项超越时代限制的价值,只是这样的价值不再像过去那样定于一尊,而是个人安顿生死的选择之一。
关键词
传统礼俗
善尽孝道
传家任务
生死安顿
Keywords
Traditional Etiquette
Filial Piety
Family Heirloom Task
Settlement of Life and Death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敦煌P.2133v《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之内容与思想
释大参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康德历史哲学何以可能的再思考
刘凤娟
李恭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传统礼俗的生死安顿与当代挑战
尉迟淦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