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商务办公空间景观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中节能景观项目为例
1
作者 刘雅 《花卉》 2024年第14期40-42,共3页
城市中心区域、中央商务区(CBD)、以及交通导向型发展(TOD)综合体等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城市结构的关键要素,并塑造了高密度与高强度的传统商务景观空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办公模式逐步被取代,职场人士开始享受到更多样化... 城市中心区域、中央商务区(CBD)、以及交通导向型发展(TOD)综合体等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城市结构的关键要素,并塑造了高密度与高强度的传统商务景观空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办公模式逐步被取代,职场人士开始享受到更多样化和灵活的工作方式。传统商务办公景观空间已不足以满足职场人士的需求,而开放共享的空间营造、智能化互动体验以及文化传承的场景展现,已经成为当下商务办公空间景观设计的新趋势。以近期实践的项目为例,从规划结构、功能布局、环境设计等方面入手,将新的设计理念和营造手法融入设计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现代商务办公空间环境,为今后同类型景观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商务办公空间 景观设计 中节能项目 生态 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展园的设计营造与地域文化表达——以天津绿博会上海展园设计为例
2
作者 刘雅 《花卉》 2024年第12期58-60,共3页
园林绿化博览会的城市展园作为城市文化和生态理念的展示窗口,涉及多个方面的考量,包括主题生成和表达、空间处理、地域特色展示、体验参与设计等方面,通过探讨这些方面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并以天津绿博会上海展园为例,将理论与具体案例... 园林绿化博览会的城市展园作为城市文化和生态理念的展示窗口,涉及多个方面的考量,包括主题生成和表达、空间处理、地域特色展示、体验参与设计等方面,通过探讨这些方面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并以天津绿博会上海展园为例,将理论与具体案例有机结合,力求探索出具有参考意义的城市展园规划设计思路,同时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规划设计策略,为绿化园艺博览会的城市展园设计提供参考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展园 地域文化 设计营造 生态理念 天津绿博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街区的绿色修补策略研究——以上海雁荡路绿化特色街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袁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32-36,共5页
城市双修是转型发展时期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指导性理念。立足风景园林专业,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结合城市双修的精髓提出历史街区的"绿色修补"策略,并从多个维度探讨"绿色修补"对于高密度城市历... 城市双修是转型发展时期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指导性理念。立足风景园林专业,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结合城市双修的精髓提出历史街区的"绿色修补"策略,并从多个维度探讨"绿色修补"对于高密度城市历史街区提升发展的指导性作用。以上海雁荡路绿化特色街区景观提升项目为例,从重构绿化空间格局、塑造特色绿化景观、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建筑立面、复兴街区文化等多个层面探讨绿色修补的实际操作策略,希望以此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修补 历史街区 雁荡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再生游憩地“后修复”阶段管控体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聪惠 应博华 +1 位作者 冒宇飞 黎颖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120,共8页
将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和改造利用为游憩活动场地已成为当前实践的热点,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大多再生游憩场地上将存留部分未完全降解的垃圾和有害物质,在场地使用过程中需要建构和持续实施精细化管控。"后修复&qu... 将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和改造利用为游憩活动场地已成为当前实践的热点,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大多再生游憩场地上将存留部分未完全降解的垃圾和有害物质,在场地使用过程中需要建构和持续实施精细化管控。"后修复"阶段管控虽然短期投入强度不大,但能为活动人群提供健康安全的长期保障,却很难受到足够重视。鉴于此,文章基于垃圾填埋场再生游憩地的功能使用特征,对管控对象类型进行梳理和辨析,针对分时、分区和分目标管控体系的建构特征展开讨论,探讨了管控体系实施保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棕地 修复 游憩 管控 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的基础支持体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凌晨 冯婧婕 +2 位作者 周聪惠 怀玉菡 杨帆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基础支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合理程度将关系到整个修复规划和治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同时也往往是整个修复治理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文章通过借鉴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修复治理基础支持体系建构与运行特点,着重围绕基础支持体系中修复... 基础支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合理程度将关系到整个修复规划和治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同时也往往是整个修复治理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文章通过借鉴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修复治理基础支持体系建构与运行特点,着重围绕基础支持体系中修复责任分配、污染场地认定与评估及目标生成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城市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基础支持体系的建构和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染场地 修复治理 基础支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再生公园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策略体系建构与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聪惠 杨凌晨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0,共5页
再生公园是填埋场修复治理与再利用的重要选项。由于残留有害物质将长期存在于填埋场地,如何在确保环境安全前提下提供优质的游憩体验成为再生公园规划设计的一大挑战。鉴于此,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从环境、空间和设施3个方面入手,建... 再生公园是填埋场修复治理与再利用的重要选项。由于残留有害物质将长期存在于填埋场地,如何在确保环境安全前提下提供优质的游憩体验成为再生公园规划设计的一大挑战。鉴于此,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从环境、空间和设施3个方面入手,建立ESF适应性策略体系,并将之应用于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再生公园总体发展及入口服务区改造设计实践,以期为垃圾填埋场再生公园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垃圾填埋场 治理 修复 公园 规划设计 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康体产业为依托的郊野公园保护利用探究——以上海嘉宝片林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袁晶 陈维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18-122,共5页
郊野公园是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实现城市存量建设用地增效、拉动"乡村振兴"、推行"全民健身"的重要实践途径。从理论层面梳理了郊野公园与"全民健身""乡村振兴"三者间的关系,对当前上海郊野公... 郊野公园是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实现城市存量建设用地增效、拉动"乡村振兴"、推行"全民健身"的重要实践途径。从理论层面梳理了郊野公园与"全民健身""乡村振兴"三者间的关系,对当前上海郊野公园治理中的"嘉北模式"与"金山模式"展开了利弊解析,并对市场参与的乡村体育建设模式进行了解读,探寻出一条郊野公园发展的新路径。以上海嘉宝片林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政府引导调整用地结构、康体产业植入规划、郊野公园规划、拉动乡村振兴4个层面,解析了郊野公园"土地整治+"康体产业的治理新模式。希望通过实践探究为郊野公园的保护再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郊野公园 康体产业 嘉宝片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新城蓝绿空间系统规划方法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市永川科技生态城为例
8
作者 陈丹 杨凌晨 《园林》 2023年第12期49-57,共9页
低碳理念与蓝绿空间系统规划在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着统筹引领作用。通过梳理低碳新城规划策略和蓝绿空间系统规划方法的相关研究,探索和实践低碳新城蓝绿空间系统规划途径,以期为同类型新城建设提供可借鉴示范。从蓝绿空间整体格局构... 低碳理念与蓝绿空间系统规划在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着统筹引领作用。通过梳理低碳新城规划策略和蓝绿空间系统规划方法的相关研究,探索和实践低碳新城蓝绿空间系统规划途径,以期为同类型新城建设提供可借鉴示范。从蓝绿空间整体格局构建、景城共融多元功能、智慧生态促进绿色低碳和蓝绿空间协同发展4个角度探索低碳新城蓝绿空间规划方法。以重庆市永川科技生态城为例,对低碳新城蓝绿空间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实践:以生态筑底强调蓝绿空间的渗透和系统化、整体化的构建方式;在景城共融中纳入了山地眺望体系、城市风廊规划、公园和绿道系统规划以满足蓝绿空间多元功能的叠加效应和低碳需求;在智慧低碳城市建设中,从低碳目标策略和碳汇城市建设探索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最后,以海绵设施建设作为韧性提升体系推动低碳新城蓝绿空间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蓝绿空间 低碳 新城建设 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