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纺溶变技术及产品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蔡致远 桂亚夫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68,共3页
探讨色纺溶变技术产品的性能特点及生产技术要点。将水溶性维纶与其他纤维混纺、均匀分布于纱线服饰中,通过维纶的溶解消失来实现服饰色彩、结构的变异。主要过程包括可变元素选择、分布方法、控制变换等几个环节。除颜色深浅变化的基... 探讨色纺溶变技术产品的性能特点及生产技术要点。将水溶性维纶与其他纤维混纺、均匀分布于纱线服饰中,通过维纶的溶解消失来实现服饰色彩、结构的变异。主要过程包括可变元素选择、分布方法、控制变换等几个环节。除颜色深浅变化的基本类产品外,与花式纺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色纺溶变产品。指出色纺溶变技术的要点是合理选配维纶原料,采用色纺精密混和技术,水溶性维纶不能作为纱线服饰的主体骨架,织物后处理工艺应避免高温给湿,防止意外溶变等。最终生产出的色纺溶变技术产品性能可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 溶变技术 水溶性维纶 花式纱 混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纱生产中相关技术的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胡英杰 《现代纺织技术》 2014年第5期42-46,共5页
分析色纺纱生产的优势与特点,总结我国色纺纱20多年来的发展与产品开发情况,随着纺纱的技术进步。色纺纱生产从初期的麻灰纱向色彩多样化发展,使用原料也从单一的棉花向多种原料的混合纺纱迈进,运用各种新型纺纱技术与工艺开发出色彩丰... 分析色纺纱生产的优势与特点,总结我国色纺纱20多年来的发展与产品开发情况,随着纺纱的技术进步。色纺纱生产从初期的麻灰纱向色彩多样化发展,使用原料也从单一的棉花向多种原料的混合纺纱迈进,运用各种新型纺纱技术与工艺开发出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色纺纱线。根据我国20多年来生产色纺纱实践,文章最后阐述了纺好色纺纱要抓好原料优选、工艺优化、调色对色方法正确、现场管理精细化等关键技术,使色纺纱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品种发展 工艺优化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光羊毛/蚕丝纤维赛络纺混纺纱线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月玲 齐琳 +2 位作者 张海洋 王乐 张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共5页
研究丝光羊毛和蚕丝纤维混纺纱的工艺过程与工艺参数,将二者按50/50比例通过赛络纺混纺,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纺纱方案。将原料的长度统一被处理为棉型38 mm,所以参照棉纺工艺制定纺纱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并在细纱部分通过控制捻系数、喇叭... 研究丝光羊毛和蚕丝纤维混纺纱的工艺过程与工艺参数,将二者按50/50比例通过赛络纺混纺,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纺纱方案。将原料的长度统一被处理为棉型38 mm,所以参照棉纺工艺制定纺纱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并在细纱部分通过控制捻系数、喇叭口隔距、浮游区隔距块3个因素中的3个水平,根据正交试验表确定纺纱试验方案。纺制成功后,测试纱线的条干、毛羽、断裂强力3个性能,并通过正交试验中多指标综合平衡法对纱线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以推选出纺制该纱线的最优方案,试验结果为:在细纱捻系数460、喇叭口隔距6 mm、浮游区隔距块3.5 mm条件下,混纺纱的质量最优,该结果对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羊毛 蚕丝纤维 赛络纺 工艺参数 正交试验 性能测试 最优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纺织品中高支并线面料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子琪 方赵琦 +3 位作者 卿星 韩娟 黄亮 张雷 《天津纺织科技》 2013年第3期7-10,共4页
本文对一种家纺面料进行了创新实验,研究了纱线的合股结构与织物的性能关系,在经纱相同情况下,用多根高支合股不加捻的纱线和同支合股加捻的纱线以及同支单纱作纬纱进行织造后面料的研究和对比,继而探讨加捻与不加捻合股纱的利与弊以及... 本文对一种家纺面料进行了创新实验,研究了纱线的合股结构与织物的性能关系,在经纱相同情况下,用多根高支合股不加捻的纱线和同支合股加捻的纱线以及同支单纱作纬纱进行织造后面料的研究和对比,继而探讨加捻与不加捻合股纱的利与弊以及对家用纺织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线 股线 断裂强力 耐摩擦性 抗起毛起球性 透气性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