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管薪酬粘性、企业生命周期与创新投资——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爱萍 韩翔 胡展硕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90,共7页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成长期与成熟期高管薪酬粘性正向影响创新投资水平;衰退期高管薪酬粘性负向影响创新投资水平。研...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成长期与成熟期高管薪酬粘性正向影响创新投资水平;衰退期高管薪酬粘性负向影响创新投资水平。研究表明,高管薪酬粘性一定程度上是薪酬制定者容忍管理层失败的制度安排,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相应的应对高管薪酬粘性的措施,以达到较好的公司治理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奖劣”型高管薪酬粘性能更好地激励高管增加创新投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薪酬粘性 研发投入 企业创新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粉管动压和煤粉分配的热态条件下中速磨煤机入口风量标定试验方法
2
作者 许积庄 沈志刚 +4 位作者 沈娅芳 王洋 潘胜中 陈模 张钧玮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针对中速磨煤机输运介质特点及入口管路、空间等限制,冷态纯空气条件下的测试方法无法保证磨煤机入口风量标定测试及时性的问题,热态运行工况下,选取流场稳定的磨煤机出口管道,采用等截面网格法测试各粉管动压和煤粉分配特性,并用循环... 针对中速磨煤机输运介质特点及入口管路、空间等限制,冷态纯空气条件下的测试方法无法保证磨煤机入口风量标定测试及时性的问题,热态运行工况下,选取流场稳定的磨煤机出口管道,采用等截面网格法测试各粉管动压和煤粉分配特性,并用循环迭代法获取风粉混合物流速,最终以实测的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流量与煤量、设计密封风量的差值对磨煤机入口风量进行标定。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测原始数据基础上,采用上述方法获取的磨煤机入口流量更接近真实值,准确性较采用冷态纯空气条件下的计算结果提升约15百分点。该方法测试简单,实操性强,可有效提升中速磨煤机入口风量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对相似工业环境中含粉气流流量的测试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磨煤机 风粉混合物 一次风量 电站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砷中毒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燕 王乐乐 +3 位作者 李乐田 马云龙 刘晓敏 柳晨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6,共6页
以某燃煤电厂高温高砷(As)环境下在役蜂窝式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在中试试验台上对其脱硝效率、氨逃逸、活性、SO_2/SO_3转化率等脱硝性能进行了检测评估,并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孔容孔径... 以某燃煤电厂高温高砷(As)环境下在役蜂窝式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在中试试验台上对其脱硝效率、氨逃逸、活性、SO_2/SO_3转化率等脱硝性能进行了检测评估,并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孔容孔径分析、扫描电镜(SEM-ED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催化剂进行了理化特性表征。结果表明:该在役催化剂经过4 000 h的运行,其活性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已无法满足80%脱硝效率下氨逃逸小于3mL/L的设计要求;该在役催化剂未发生因高温(415℃)引起的催化剂晶态变化或烧结团聚等;SEM-EDS、XRF以及ICP-MS检测结果表明,该在役催化剂在运行过程中As在其表面和孔道内沉积,致使其微观比表面积和孔容急剧减小,造成部分微孔及介孔的堵塞,是其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催化剂 脱硝性能 砷中毒 活性劣化 理化分析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湿法烟气脱硫曝气过程中汞、砷再释放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雷嗣远 王中辉 +5 位作者 黄见勋 苏胜 王乐乐 谢建南 向军 马云龙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海水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排放的脱硫废水在曝气过程中,由于脱硫废水中存在部分还原性离子(SO_(3)^(2–)、Fe^(2+)、Mn^(2+)等),会将脱硫过程中捕集的汞、砷离子还原为气态汞和气态砷再次释放到大气中,降低湿法脱硫系统的汞、砷脱除效率。... 海水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排放的脱硫废水在曝气过程中,由于脱硫废水中存在部分还原性离子(SO_(3)^(2–)、Fe^(2+)、Mn^(2+)等),会将脱硫过程中捕集的汞、砷离子还原为气态汞和气态砷再次释放到大气中,降低湿法脱硫系统的汞、砷脱除效率。采用曝气反应器,通过模拟实际脱硫废水的曝气过程,重点考察了温度、Cl^(–)质量浓度、SO_(3)^(2–)浓度、SO_(4)^(2–)质量浓度及曝气流量对汞、砷再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曝气流量的增大,会加速汞、砷离子的还原,促进汞、砷的再释放;随着SO_(3)^(2–)浓度的提高,会显著抑制汞的再释放,但对砷的再释放影响较弱;汞、砷的再释放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l^(–)和SO_(4)^(2–)可与溶液中的汞离子形成性质稳定的络合物,也可与砷离子以更稳定的化合态相结合,从而有效抑制汞、砷的再释放,并且Cl^(–)的抑制作用比SO_(4)^(2–)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湿法烟气脱硫 脱硫废水 再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低温除尘器和海水脱硫可凝结颗粒物有机组分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晓敏 王乐乐 +8 位作者 黄见勋 黄荣廷 许积庄 孔凡海 谢建南 李津津 杨林军 张发捷 何川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3-269,共7页
可凝结颗粒物(CPM)排放可加重雾霾的形成,近期受到广泛关注。测试了2个煤种条件下,燃煤超低排放机组烟气系统沿程总CPM及有机CPM浓度,分析有机CPM中含量前10的有机组分占比。结果表明,针对煤种1和煤种2,烟囱入口处总CPM排放质量浓度分别... 可凝结颗粒物(CPM)排放可加重雾霾的形成,近期受到广泛关注。测试了2个煤种条件下,燃煤超低排放机组烟气系统沿程总CPM及有机CPM浓度,分析有机CPM中含量前10的有机组分占比。结果表明,针对煤种1和煤种2,烟囱入口处总CPM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4.2和5.6 mg/m3,超低排放污染控制设施对CPM的总脱除效率分别为97.21%和98.18%;低低温电除尘(LLTESP)、海水脱硫(SWFGD)、湿式电除尘(WESP)对有机CPM平均脱除效率分别为71.82%、56.36%和76.61%;低低温电除尘对有机CPM中酯类、烃类和其他有机组分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海水脱硫对烃类脱除效果更好,而湿式电除尘对酯类有机物去除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超低排放机组 可凝结颗粒物 有机组分 排放特征 低低温除尘器 海水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硝SCR装置喷氨优化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刘晓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3,共3页
一些火电厂的烟气脱硝系统因SCR装置喷氨量分布不合理,致使其出口NOx浓度分布偏差大,局部氨逃逸浓度过大。对此,以某台300MW机组SCR装置为例,通过喷氨量分布优化调整,使SCR装置出口NOx浓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由优化前的45%下降为10%,平... 一些火电厂的烟气脱硝系统因SCR装置喷氨量分布不合理,致使其出口NOx浓度分布偏差大,局部氨逃逸浓度过大。对此,以某台300MW机组SCR装置为例,通过喷氨量分布优化调整,使SCR装置出口NOx浓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由优化前的45%下降为10%,平均氨逃逸浓度由1.7μL/L下降为0.98μL/L,SCR系统的最大脱硝效率由80%提高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烟气脱硫 SCR装置 喷氨优化 氨逃逸浓度 脱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SO3迁移转化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晓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7-162,共6页
对某电厂300 MW机组在不同煤种、不同负荷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空气预热器、低低温电除尘器、海水脱硫以及湿式电除尘器等装置中SO3迁徙转化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低低温电除尘器对SO3的脱除效率可达65%;... 对某电厂300 MW机组在不同煤种、不同负荷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空气预热器、低低温电除尘器、海水脱硫以及湿式电除尘器等装置中SO3迁徙转化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低低温电除尘器对SO3的脱除效率可达65%;海水脱硫对SO3的脱除效率约为15%;湿式电除尘器对烟气中SO3脱除效率约为5%;烟气经过SCR脱硝装置后SO3明显增加,这是造成尾部烟气中SO3质量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经低低温电除尘器、海水脱硫装置以及湿式电除尘器对烟气中SO3的协同脱除,能实现最终SO3排放质量浓度低于2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SO3 迁移转化 协同脱除 脱硝系统 空气预热器 电除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火力发电厂皮带液压张紧系统故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翁春华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11期21-25,32,共6页
为了解决带式输送机自动液压张紧系统工作的不稳定性问题,首先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在用的皮带张紧系统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了液压张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势,探讨了电—液联合控制在皮带张紧应用上的本质联系;然后解析了液压张紧系统的缺... 为了解决带式输送机自动液压张紧系统工作的不稳定性问题,首先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在用的皮带张紧系统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了液压张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势,探讨了电—液联合控制在皮带张紧应用上的本质联系;然后解析了液压张紧系统的缺点,根据实际出现的不同故障,提出了具体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最后对液压自动张紧系统提出了综合改进对策。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故障处理方法和改进对策能够有效提高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火力发电厂 带式输送机 液压自动张紧系统 缺点分析 故障分析 改进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催化剂活性组分V对SO_(2)氧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尹子骏 苏胜 +5 位作者 钟毓秀 卿梦霞 黄见勋 汪一 胡松 向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2-340,共9页
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V_(2)O_(5)-TiO_(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V负载量对催化剂表面SO_(3)生成的影响,并通过N_(2)吸附、X射线衍射(XRD)、拉曼分析(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 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V_(2)O_(5)-TiO_(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V负载量对催化剂表面SO_(3)生成的影响,并通过N_(2)吸附、X射线衍射(XRD)、拉曼分析(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组分V负载量的增加,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V^(4+)和V^(3+)生成含量也随之增加,催化剂表面酸性增强,导致催化剂表面通过V=O键吸附的氧(Oα)增多;SO_(2)通入后会与催化剂表面的V=O发生反应,V^(5+)被还原为V^(4+)的同时能提供更多的表面吸附氧(Oα),使得SO_(2)被氧化为VOSO_(4),另一方面SO_(2)也会与催化剂表面[V^(5+)]—OH基团发生反应生成HSO_(4)^(-),同时V^(5+)被还原为V^(4+);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并不是直接提供O原子将SO_(2)氧化,而是与VOSO_(4)反应重新生成V=O,使得V^(4+)再次氧化为V^(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催化剂 V_(2)O_(5) SO_(2)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环保设备对可凝结颗粒物协同脱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发捷 何川 +7 位作者 谢建南 刘晓敏 许积庄 黄见勋 黄荣廷 杨林军 王乐乐 孔凡海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3-149,共7页
可凝结颗粒物(CPM)在燃煤机组烟气排放的总颗粒物中有较大占比。为分析燃煤电站环保设备对CPM的脱除效果,对某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现有低低温电除尘、海水脱硫和湿式电除尘环保设备进、出口的CPM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机组300 MW高负荷和... 可凝结颗粒物(CPM)在燃煤机组烟气排放的总颗粒物中有较大占比。为分析燃煤电站环保设备对CPM的脱除效果,对某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现有低低温电除尘、海水脱硫和湿式电除尘环保设备进、出口的CPM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机组300 MW高负荷和150 MW低负荷条件下,上述3个环保设备能够有效脱除CPM,总CPM整体脱除率分别为97.2%和97.6%,对应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5.58 mg/m^(3)和5.55 mg/m^(3);干式电除尘和湿式电除尘对无机CPM的脱除效率大于对有机CPM的脱除效率;海水脱硫整体对CPM脱除作用显著,但会将海水中大量存在的Cl-离子和Na+离子带入烟气中形成一部分新的CPM,下游的湿式电除尘则能够将这些新生成的CPM脱除,最终保证了CPM的低浓度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超低排放 可凝结颗粒物 协同脱除 环保设备 海水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W燃煤机组电除尘器内部极线裹灰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见勋 谢玉仙 +5 位作者 王乐乐 苏胜 尹子骏 王中辉 雷嗣远 向军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203,共7页
针对某电厂300 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条件下电除尘器极线出现的严重裹灰、板结现象,通过分析积灰样品烧失量、可溶性离子浓度、灰成分、粒径以及比电阻特性,结合锅炉超低排放运行特点,研究了电除尘器极线裹灰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针对某电厂300 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条件下电除尘器极线出现的严重裹灰、板结现象,通过分析积灰样品烧失量、可溶性离子浓度、灰成分、粒径以及比电阻特性,结合锅炉超低排放运行特点,研究了电除尘器极线裹灰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低低温电除尘器极线上裹灰样品的NH_(4)^(+)、SO_(4)^(2-)及灰样中SO_(3)含量均较高,证实了电除尘器极线裹灰的主要原因是SCR脱硝系统逃逸氨与烟气中SO_(3)反应生成硫酸氢铵,且由于低低温电除尘器工作温度较低,烟气中硫酸氢铵一旦形成后难以分解,造成电除尘器极线裹灰严重。同时由于除尘器入口烟气湿度过大,导致飞灰黏性增加,加剧了电除尘器极线裹灰与板结现象。硫酸氢铵使飞灰性质发生改变,飞灰粒度降低,同时硫酸氢铵的附着会影响电除尘器荷电,导致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下降,进一步加剧极线积灰现象。因此,为减少电除尘器裹灰、板结现象,必须有效控制电除尘器入口烟气含水率,同时严格控制脱硝系统氨逃逸及SO_(3)生成浓度等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超低排放 低低温电除尘器 极线裹灰 SO_(3) 硫酸氢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抽头电流互感器的使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海平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0,共2页
电流互感器(TA)在电力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次元件,在大网、大机组、大用户地方,元件保护越来越全面,灵活性越来越大,多抽头TA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嵩屿电厂2×300MW燃煤机组,采用发-变单元接线接入220kV系统,其中变压器差动保护,就... 电流互感器(TA)在电力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次元件,在大网、大机组、大用户地方,元件保护越来越全面,灵活性越来越大,多抽头TA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嵩屿电厂2×300MW燃煤机组,采用发-变单元接线接入220kV系统,其中变压器差动保护,就利用了多抽头TA,本文对调试时发现的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指导实际进行更改,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抽头电流互感器 短路试验 差动保护 负载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脱硝喷卤素协同脱汞效果评估
13
作者 黄见勋 尹子骏 +7 位作者 马云龙 苏胜 王乐乐 鲍强 张庆文 向军 雷嗣远 叶顺长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4-200,共7页
为进一步降低现有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实现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深度治理,选取现役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条件下HCl/HBr等卤素成分对现役SCR催化剂脱硝协同汞氧化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并设计卤素溶液喷... 为进一步降低现有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实现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深度治理,选取现役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条件下HCl/HBr等卤素成分对现役SCR催化剂脱硝协同汞氧化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并设计卤素溶液喷射系统,依据实验室研究结果,在现场脱硝过程中进行了不同浓度NH_(4)Cl/NH_(4)Br溶液喷射的工程应用与试验。结果表明:脱硝过程合理添加NH_(4)Cl或NH_(4)Br溶液均可有效提高现役SCR脱硝催化剂对单质汞氧化能力,HCl/HBr共同作用可以提高单一HCl在SCR催化剂表面对单质汞的氧化效果,进一步通过脱硝、下游脱硫、除尘等环保设施实现汞污染物的高效协同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烟气脱硝 催化剂汞氧化 卤素喷射 协同脱除 工程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管道及支吊架维护管理系统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黄见勋 李松 +3 位作者 王军民 江长水 安付立 董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介绍了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电站管道及支吊架维护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对管道及支吊架掌握状况、把握趋势、发现问题、有效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可为管道系统长期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 管道 支吊架 维护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W亚临界锅炉高温腐蚀与结焦结渣的防治方案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见勋 《广东电力》 2022年第12期118-125,共8页
以某电厂低氮改造后的300 MW亚临界、四角切圆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存在的水冷壁高温腐蚀与结焦结渣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技改方案。具体为:将第6、8、12层二次风的切圆直径由1580 mm降低到1200 mm... 以某电厂低氮改造后的300 MW亚临界、四角切圆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存在的水冷壁高温腐蚀与结焦结渣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技改方案。具体为:将第6、8、12层二次风的切圆直径由1580 mm降低到1200 mm;将第5、9、11层一次风的切圆直径由1580 mm降低到1200 mm,同时将浓侧反切角度由12°降低为6°;将第7层三次风切圆直径由1580 mm降低到1200 mm;封堵第6层二次风和第10层油枪风的向火侧贴壁风,仅保留背火侧贴壁风;将第7、14层三次风的煤粉比例由1∶2调至1∶1。技改前后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腐蚀与结焦结渣倾向严重的区域温度水平显著降低,还原性气氛明显减弱,发生高温腐蚀与结焦结渣的风险相应减弱;技改前后的试验结果表明,水冷壁相同区域的挂渣情况明显改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和试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技改方案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腐蚀 结焦结渣 技术改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00-16.7/538/538型汽轮机高压主汽阀壳内壁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珏玮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99,共3页
为了分析某电厂N300-16.7/535/538型汽轮机高压主汽阀内壁开裂原因,对主汽阀内壁进行了现场检验和应力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主汽阀材料的硬度符合规定,材料性能无明显劣化,开裂是因为在机组起停和负荷波动等变化过程中主汽阀因内外壁金... 为了分析某电厂N300-16.7/535/538型汽轮机高压主汽阀内壁开裂原因,对主汽阀内壁进行了现场检验和应力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主汽阀材料的硬度符合规定,材料性能无明显劣化,开裂是因为在机组起停和负荷波动等变化过程中主汽阀因内外壁金属温差产生了热应力,阀壳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热疲劳开裂并扩展。对此,建议在机组起停过程中,控制主汽阀温升率不大于2.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主汽阀 内壁裂纹 应力强度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体检漏法查找发电机定冷水系统内部漏氢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生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定冷水系统 漏氢 检漏法 冷却水系统 绝缘引水管 气体 定子铁芯 闭式循环系统 定子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