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某多金属伴生铁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凛 骆洪振 +3 位作者 徐健 杨含蓄 高春庆 王海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9-236,共8页
为尽可能综合回收国外某多金属伴生铁矿中的有用矿物,首先进行了原矿的矿石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主要可回收的目的矿物为磁铁矿,其次为铁闪锌矿、方铅矿和石榴石;原矿中磁铁矿主要呈较易回收的粗粒斑状嵌布,铁闪锌矿嵌布粒度较粗,主... 为尽可能综合回收国外某多金属伴生铁矿中的有用矿物,首先进行了原矿的矿石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主要可回收的目的矿物为磁铁矿,其次为铁闪锌矿、方铅矿和石榴石;原矿中磁铁矿主要呈较易回收的粗粒斑状嵌布,铁闪锌矿嵌布粒度较粗,主要被方铅矿交代,两者共生关系紧密,石榴石粒度较粗,主要呈不规则粒状及其集合体嵌布,其中包裹细粒磁铁矿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回收试验,最终确定了弱磁选铁-混合浮选铅锌-强磁+摇床+酸浸回收石榴石的选矿工艺,该工艺获得了含铁66.08%、铁回收率79.57%的铁精矿,含铅锌分别为20.69%和30.48%、铅锌回收率分别为79.68%和83.59%的铅锌混合精矿,石榴石品位为93.45%、回收率为21.54%的石榴石精矿,实现了矿石中有用矿物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伴生铁矿 工艺矿物学 选矿工艺 综合回收 石榴石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灰岩的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小刚 倪智伟 +2 位作者 朱君星 秦柯 唐恺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共13页
寒区岩体由于反复冻融导致的变形破坏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前沿课题。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裂隙倾角的裂隙灰岩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宏观破坏特征,并... 寒区岩体由于反复冻融导致的变形破坏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前沿课题。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裂隙倾角的裂隙灰岩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宏观破坏特征,并采用电镜分析破坏面的微观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后裂隙灰岩的破坏特征呈明显的脆性破坏,其峰值应力、弹性模量随裂隙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峰值应变随裂隙倾角、冻融循环次数呈正相关。宏观破坏模式主要以裂纹模式为主,片落模式为辅,破坏面与预制裂隙有关,多为张拉裂纹,与冻融循环无明显相关性。微观试验揭露了冻融循环对裂隙灰岩的损伤,微裂纹的平均长度、累计长度和平均宽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预制裂隙对破坏面的微观特征无明显影响。对于不同裂隙倾角的裂隙灰岩,预制裂隙影响了宏观破坏裂纹发育,而冻融加剧了内部微裂纹的扩展;裂隙倾角的增大抑制了冻融循环带来的损伤,提高了岩体耐久性。研究成果可为寒区矿山工程开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灰岩 裂隙倾角 冻融循环 单轴压缩 峰值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金属矿山火灾时期CO的演化仿真与应用实践——以刘楼矿为例
3
作者 赵旭 贾敏涛 +1 位作者 周伟 张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为明确刘楼矿井下无轨运输车辆发生火灾时的避灾路线,根据矿井火灾烟气扩散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DS火灾模拟软件获取运输巷柴油设备起火时的CO生成规律与数据,将其代入Ventsim通风系统三维仿真软件,开展起火10 min内及主扇风... 为明确刘楼矿井下无轨运输车辆发生火灾时的避灾路线,根据矿井火灾烟气扩散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DS火灾模拟软件获取运输巷柴油设备起火时的CO生成规律与数据,将其代入Ventsim通风系统三维仿真软件,开展起火10 min内及主扇风机反转后的CO扩散时间与空间多维度的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反风后6~10 min,约70 ppm的CO将进入2#主井石门区域,对2#主井区域人员撤离造成不利影响;增加-200 m 1#主井~2#主井联巷避灾风门后,反风试验实测结果达到预期效果。根据CO的时空演化仿真及现场实践,为矿山避灾路线的制定提出调整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多中段、多井筒生产的地下矿山优化通风系统、提高避灾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风试验 避灾路线 金属矿山 数值模拟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采场爆破尘毒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1
4
作者 金龙哲 郭敬中 +5 位作者 李刚 王天暘 刘建国 欧盛南 巩琦 王嘉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34,共15页
金属矿山爆破尘毒防控是加强企业环保意识与构建绿色矿山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系统研究金属矿山采场爆破尘毒污染问题与防控措施,从粉尘理化特性、水炮泥降尘、在线监测系统、云雾除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金属矿山爆破尘毒防控是加强企业环保意识与构建绿色矿山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系统研究金属矿山采场爆破尘毒污染问题与防控措施,从粉尘理化特性、水炮泥降尘、在线监测系统、云雾除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现阶段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为:金属矿山尘毒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受重视程度不够;尘毒防控机理不完善;尘毒防控技术手段贫乏;尘毒危害分级监管、接触限值、检测方法等标准落后;矿尘监测设备精度不高;尘毒防控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力度不足。据此指出加强水炮泥降尘、云雾除尘、尘毒在线监测等技术研究,是现阶段缓解金属矿山爆破尘毒污染的有效措施。同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有:①开展典型金属矿尘理化特性与其润湿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为物理化学方法降解尘毒提供基础数据及技术支撑;②多组份水炮泥降尘消毒机理及配方优化研究,从源头上减少尘毒产生量;③巷道云雾除尘机理与参数优化研究,净化污染风流中的尘毒,减少排向地面的空气污染物;④研制高精度、多点连续测量、耐污染、使用寿命长的粉尘浓度检测技术和在线浓度监测装备,研发适用于工矿潮湿、冲击等复杂环境的高精度粉尘监控体系,实现粉尘监控自动化、智能化;⑤开展标准顶层设计与发展规划,完善粉尘监管强制性标准体系,加快标准的整合精减和"立、改、废"工作,提高标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⑥注重一线作业人员实操技术培养,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在一线的适用性研究,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改善金属矿山的作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爆破尘毒 在线监测 多组份水炮泥 巷道云雾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固废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45
5
作者 于先坤 杨洪 华绍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冶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冶金固废,但由于处理技术落后,大量冶金固废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回收处理,而造成土壤、水重金属污染等环保问题。针对我国冶金行业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冶金固废的种类、来源以及资源化处理与综合回收利用现状,介... 冶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冶金固废,但由于处理技术落后,大量冶金固废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回收处理,而造成土壤、水重金属污染等环保问题。针对我国冶金行业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冶金固废的种类、来源以及资源化处理与综合回收利用现状,介绍了冶金渣在钢渣磁选除铁、钢渣返烧结、钢渣水泥、钢渣、矿渣、复合微粉、钢渣矿渣建材制品等方面的回收利用途径和优缺点,分析了高炉尘泥和炼钢尘泥的来源、特性及回收技术,并总结了国内各钢厂在冶金过程中钢渣处理和冶金尘泥回收方面的处理技术,指出了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冶金固废的资源化处理的发展趋势,如拓展到海洋生态保护、显热发电工程等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固废 资源化利用 利用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非金属矿业减碳路径与工程科技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运敏 张松波 +3 位作者 代碧波 赵福刚 王星 潘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的剧增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威胁,促进碳减排成为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自公布“双碳”战略目标后,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并大力开展降碳研究,尤其是矿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受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 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的剧增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威胁,促进碳减排成为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自公布“双碳”战略目标后,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并大力开展降碳研究,尤其是矿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受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日益趋紧的影响,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行业产量明显下降,但资源需求量与对外依存度仍在持续增长。我国有着巨大的碳减排空间,从结构控碳、技术减碳和管理降碳3个减碳路径出发,论述了我国金属非金属矿业的减碳关键共性技术与减碳重大工程技术与装备,并从减碳机制体制优化、节能减碳政策和提升减碳管理3个方向提出了节能减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非金属矿山 碳中和 碳达峰 节能降碳 减碳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属矿山采—装—运过程中粉尘职业危害防控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刚 李胜 +7 位作者 张伟军 徐宇 陈彦亭 谢文茜 赵振兴 李万涛 荣辉 刘建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4,共14页
在高温、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金属矿山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由粉尘引起的尘肺病在职业病病例中占比最大,为不断推进粉尘职业健康防护研究,保障金属矿山人员、生产与环境安全,概述了金属矿山尘源与扩散理论以及粉尘职业健康职... 在高温、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金属矿山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由粉尘引起的尘肺病在职业病病例中占比最大,为不断推进粉尘职业健康防护研究,保障金属矿山人员、生产与环境安全,概述了金属矿山尘源与扩散理论以及粉尘职业健康职业防护研究现状,基于安全工程系统性原理,分别从源头治理、过程控制以及个体防护3个维度分析了我国金属矿山采—装—运过程中粉尘职业危害防控技术进展。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认为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在于金属矿山粉尘控制理论体系尚未成熟,金属矿山粉尘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有待加强,不同粉尘治理技术交叉性、协同性研究与应用较薄弱,以及以现场人员舒适性为导向的个体呼吸防护设备研发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来可从完善金属矿山粉尘控制理论体系,开发适用于金属矿山产尘特性的智能化防尘监测预警技术,注重粉尘治理技术的交叉性、协同性研究与应用,以及研发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个体防护设备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粉尘治理 职业健康 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煤矿山职业健康防控技术研究现状、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运敏 李刚 +1 位作者 刘建国 金龙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共12页
矿业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采矿过程伴随众多职业危害因素,给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访谈交流等方法,并基于团队已有研究积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煤矿山职... 矿业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采矿过程伴随众多职业危害因素,给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访谈交流等方法,并基于团队已有研究积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煤矿山职业健康防控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表明:我国非煤矿山职业危害主要涉及粉尘、噪声、高温等7类因素,存在“点多、面广、源强”的显著特点,防治难度大;在7类职业危害因素中,粉尘危害最为突出,且爆破粉尘、强疏水性微细粉尘、井下喷浆粉尘与高寒、低气压、超大规模开采粉尘防治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非煤矿山职业健康防护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为健全非煤矿山职业危害监管体系、强化职业危害控制科技创新与实践、推行职业危害防控专业化社会服务、坚持职业危害个性化与综合防治、探索职业危害智能化防治技术,逐步形成以监管落实为驱动、科技创新为抓手、社会服务为目标的科学发展模式,切实提高非煤矿山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效果,保障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山 职业健康 尘肺病 粉尘防治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隧道掘进爆破分区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汪禹 张西良 +5 位作者 仪海豹 李龙福 崔正荣 杨海涛 吴林 王潮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50,共9页
某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均较复杂,采用原爆破设计施工方案(常规“两步”台阶法)常出现隧道断面超挖、冒顶等情况,严重制约了隧道工程建设,无法满足隧道工程建设目标,需对原设计方案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根据隧道断面规格、工程岩... 某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均较复杂,采用原爆破设计施工方案(常规“两步”台阶法)常出现隧道断面超挖、冒顶等情况,严重制约了隧道工程建设,无法满足隧道工程建设目标,需对原设计方案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根据隧道断面规格、工程岩性等条件,为控制隧道顶板暴露面积、防止顶板冒落及降低支护成本等,优选“CRD法”“三步台阶”及“两步台阶”作业法,开展隧道爆破分区掘进试验研究,并严格控制隧道顶板周边孔布置间距(400~450 mm)。为降低隧道爆破数码电子雷管使用量,隧道顶部周边孔采用导爆索与32 mm乳化炸药绑扎(胶布缠绕),各炮孔间通过导爆索传爆,取代传统光面爆破参数。现场施工结果表明:Ⅴ级围岩隧道采用“CRD法”施工,顶部超、欠挖量满足技术规范;Ⅳ级围岩隧道采用“三步台阶”施工,炮孔残留率达60%~72%;Ⅲ级围岩隧道采用“两步台阶”施工,炮孔残留率达84%~94%。优化传统光面爆破参数布置,利用导爆索实现顶部周边孔孔间传爆、孔内起爆,可总体降低数码电子雷管使用量,降低爆破成本约18.5%,该技术可为类似隧道工程及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爆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D法 台阶法施工 光面爆破 导爆索 数码电子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码电子雷管起爆特性的预裂爆破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龙福 汪禹 +2 位作者 江东平 仪海豹 詹思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58,共7页
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通过将矿体划分成矿房和矿柱,采取两步骤回采方式,即一步骤先回采矿柱并充填,待充填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二步骤矿房回采,在此种开采方式下,若矿岩条件比较差且钻爆参数不合理,不仅会导致矿房回采后采场边帮轮廓成... 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通过将矿体划分成矿房和矿柱,采取两步骤回采方式,即一步骤先回采矿柱并充填,待充填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二步骤矿房回采,在此种开采方式下,若矿岩条件比较差且钻爆参数不合理,不仅会导致矿房回采后采场边帮轮廓成形效果差、超欠挖现象严重以及矿石损失率与贫化率较大,而且爆破振动有害效应比较大,充填体损伤垮塌严重,恶化了采场作业条件,严重制约了矿山机械化、规模化开采。为解决此类问题,以某地下矿山为例,利用高精度数码电子雷管的起爆特性,开展了一步骤回采下向孔预裂爆破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①采用数码电子雷管预控界面爆破试验方案后,采场边帮预控界面清晰可见,半壁孔痕率能达到60%以上,超欠挖量也可以控制在20 cm以内,为二步骤矿房回采创造了有利条件;②爆破振动峰值大幅降低,爆区附近的充填体得到有效保护,垮塌现象大幅减少;③避免了裸露的导爆索在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冲击波对爆破作业人员产生危害,有效保护了爆破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④民爆物品消耗量降低了0.46元/m^(3),有效降低了爆破成本,经济效益显著。上述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矿山爆破 数码电子雷管 预裂爆破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属矿山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3
11
作者 李刚 吴将有 +1 位作者 金龙哲 郭敬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67,共14页
粉尘危害已经成为制约金属矿山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的突出问题,金属矿山除尘大多采用湿式除尘和袋式除尘技术,现有的除尘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但仍然存在阻力大、能耗高和应用效果不佳的不足,因而有必要对金属矿山粉尘防治... 粉尘危害已经成为制约金属矿山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的突出问题,金属矿山除尘大多采用湿式除尘和袋式除尘技术,现有的除尘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但仍然存在阻力大、能耗高和应用效果不佳的不足,因而有必要对金属矿山粉尘防治技术进行深入思考。为了进一步改善矿山作业环境,提高安全清洁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对国内外金属矿山粉尘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梳理,从通风排尘、密闭控尘、喷雾除尘、抑尘剂降尘、除尘器捕尘、幕帘隔尘等6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金属矿山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适用场所,同时指出了现阶段金属矿山粉尘防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金属矿山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我国金属矿山粉尘职业危害治理和防尘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应结合金属矿山粉尘分散度高、粒径小以及高湿、高浓度等特点,以高效率、低能耗、小型化、智能化为要求,采取集有效控尘、雾化凝集抑尘、过滤除尘等于一体的综合防尘控尘技术手段,实现金属矿山特殊环境空间微细粉尘有效通风控尘除尘技术和装备研发的突破,为未来金属矿山粉尘的科学防治提供思路,为实现科学采矿、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粉尘危害 粉尘防治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掘进巷道新型通风除尘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刚 王运敏 金龙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81,共5页
为了减少掘进巷道的粉尘危害,以某金属矿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经过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研究开发了1种适合掘进巷道的新型通风除尘系统。介绍了新型通风除尘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将该通风除尘系统应用于掘进巷道的粉尘治理,对该系统... 为了减少掘进巷道的粉尘危害,以某金属矿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经过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研究开发了1种适合掘进巷道的新型通风除尘系统。介绍了新型通风除尘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将该通风除尘系统应用于掘进巷道的粉尘治理,对该系统在掘进巷道的应用效果进行现场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通风除尘系统将压风筒布置在巷道中心位置的顶部,抽风筒布置在巷道两侧的呼吸带高度,使得掘进工作面的风流位置控制在1. 5 m之下,保障了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系统的湿式除尘风机对掘进巷道粉尘除尘效率达到了91%以上,彻底解决了掘进巷道粉尘污染问题。同时该系统能够实现按需通风除尘,净化后的风流可以循环利用,节能效果显著,在金属矿山掘进巷道生产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粉尘浓度 长压短抽 通风除尘 湿式除尘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深部矿井热环境调控研究近20 a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运敏 李刚 +3 位作者 徐宇 任甲泽 贾敏涛 周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随着矿井开采水平向深部转移,高地温热害成为资源安全开采面临的重要难题。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逐渐成为深部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耗能形式,影响着矿井生产运营成本和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概述了矿井通风传热理论发展脉络和矿井降温技术研... 随着矿井开采水平向深部转移,高地温热害成为资源安全开采面临的重要难题。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逐渐成为深部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耗能形式,影响着矿井生产运营成本和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概述了矿井通风传热理论发展脉络和矿井降温技术研究现状,剖析了目前常用的降温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深部矿井热环境调控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结果表明:机械制冷通风降温是目前主要的矿井热害治理方式,但存在成本高、维护困难、冷量利用率低、降温效果不理想等不足。为提高深部矿井热害治理效果,应秉持“节源开流”的新思路,在矿井开拓过程中实施主动降温措施,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联合降温。此外,可结合智能通风系统精准控温降低冷量消耗,采用循环通风降温技术提高冷量利用率,应用高性能降温防护服应对特殊高温场景。将传统矿井热害治理技术思路转变为地热资源利用理念,实现矿井热环境调控与地热资源开采协同,是高效解决深井降温和升级矿井能源结构体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热害 热害治理 巷道传热 机械制冷降温 主动式降温 智能通风系统 地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山金矿抽出式通风系统采空区漏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伟 扈守全 +3 位作者 汪林红 吴冷峻 贾敏涛 黄寿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4-178,共5页
阜山金矿61#矿脉井下作业采场与采空区贯通,漏风通道难以通过充填、密闭等措施加以控制,而抽出式通风系统主扇风机进风口侧均处于负压区,导致采空区漏风量大、系统有效风量利用率低。通过分析该矿山采空区漏风特点,从通风系统动态模型... 阜山金矿61#矿脉井下作业采场与采空区贯通,漏风通道难以通过充填、密闭等措施加以控制,而抽出式通风系统主扇风机进风口侧均处于负压区,导致采空区漏风量大、系统有效风量利用率低。通过分析该矿山采空区漏风特点,从通风系统动态模型建立、通风网络优化、风量风压调节控制等方面对井下采空区漏风控制进行研究,运用风机调频技术远程调控增设在进风侧通风设备的运行频率,改变采空区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差,实现控制61#矿脉采空区漏风方向及漏风量大小的目的,较好地解决了采空区漏风问题。研究表明:运用风压平衡以及远程集中控制技术可有效控制阜山金矿抽出式通风系统采空区漏风,保证井下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漏风 风流逆转 风压平衡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家营铁矿废石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洲 杨任新 +2 位作者 王炬 李俊宁 袁启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0,共5页
针对河北司家营铁矿废石堆存量大、铁品位低、嵌布粒度细、处理难度大的特点,提出采用预选—阶段磨矿—阶段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处理。结果表明:铁品位为18.79%的废石经永磁干式磁选机抛尾—中细粒高梯度湿式强磁选机抛尾,可以... 针对河北司家营铁矿废石堆存量大、铁品位低、嵌布粒度细、处理难度大的特点,提出采用预选—阶段磨矿—阶段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处理。结果表明:铁品位为18.79%的废石经永磁干式磁选机抛尾—中细粒高梯度湿式强磁选机抛尾,可以获得铁品位为29.25%、回收率为59.61%的预选精矿,预选精矿经两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可以获得铁品位为52.71%、回收率为48.50%的磁选混合精矿,磁选混合精矿以Na OH为p H调整剂、淀粉为抑制剂、Ca O为活化剂、MF为反浮选捕收剂,经1粗1精2扫反浮选,获得了铁品位为65.97%、作业回收率为89.21%、对原矿回收率为43.27%的合格精矿,可以为该类废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矿废石 预选 阶段磨矿阶段磁选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时间隔对爆破破岩的影响机制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西良 仪海豹 +4 位作者 韩寒 李二宝 汪禹 杨海涛 周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79,共7页
为优选适宜的微差延时间隔,指导生产爆破参数控制,采用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延时间隔对破岩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延时间隔与破岩量和振动速度的关系,并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表明:前后排起爆顺序不影... 为优选适宜的微差延时间隔,指导生产爆破参数控制,采用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延时间隔对破岩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延时间隔与破岩量和振动速度的关系,并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表明:前后排起爆顺序不影响最佳延时间隔,但影响最终破岩量大小;随着延时间隔的增大,爆破破岩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且延时10 ms时可以获得最大破岩量以及较大的振动速度;应综合考虑振动速度和破岩量两个指标,在建(构)筑物安全振动速度范围内,宜优先考虑爆破破岩量,以提高采场生产效率。现场应用后,爆破块度较为均匀,有效验证了优选参数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间隔 爆破破岩量 振动速度 数值分析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山铁矿露天采场改建尾矿库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嘉辰 寿震宇 +2 位作者 曾霄祥 曹其光 刘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5-178,共4页
以东山铁矿露天采场地质环境治理为背景,针对该采坑现状边坡及改造成尾矿库后终期边坡稳定性问题,通过矿山现状实测地形图及现场实地踏勘选取典型边坡剖面,利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LOPE/W模块,对露天采场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数... 以东山铁矿露天采场地质环境治理为背景,针对该采坑现状边坡及改造成尾矿库后终期边坡稳定性问题,通过矿山现状实测地形图及现场实地踏勘选取典型边坡剖面,利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LOPE/W模块,对露天采场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所选典型剖面的边坡最危险滑裂面的位置以及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边坡安全系数,通过对比采用各种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东山露天采场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为1.201,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拟定工况条件下采坑边坡大部分边坡剖面处于稳定状态,个别部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即总体安全稳定性有保障,但局部部位存在小规模崩塌、落石的可能性。总体而言,该露天采坑在改建成为尾矿库的过程中边坡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采场 尾矿库 边坡稳定性分析 Geo-stu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超高边坡灾变影响因素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18
作者 代永新 赵武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共9页
以2015年国家安监总局统计的125个露天矿山基本信息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露天矿山边坡现状与设计高度分布情况,将边坡高度500 m以上划分为超高边坡,未来超高边坡由现在的2%增加到14%。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相关建议,阐述了进... 以2015年国家安监总局统计的125个露天矿山基本信息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露天矿山边坡现状与设计高度分布情况,将边坡高度500 m以上划分为超高边坡,未来超高边坡由现在的2%增加到14%。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相关建议,阐述了进行超高边坡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超高边坡灾变机理、安全防控技术以及在线监测预警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高应力与卸荷作用、高应力与岩体变形破坏、渗透特性与渗流规律、物理模拟与数值仿真、爆破安全控制技术、大吨位深锚索加固技术、在线安全监测及智能预警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目前超高边坡灾变过程关键影响因素、防控技术以及监测预警技术现状,结合超高边坡工程特点,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并分析了超高边坡研究发展的趋势,指出了超高边坡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1)节理-水-应力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灾变机理及破坏模式;(2)超高边坡灾变机理大型物理模拟平台建设与数值仿真技术;(3)微损伤爆破超高边坡安全控制技术;(4)大吨位预应力深锚索加固超高边坡治理技术;(5)超高边坡滑坡在线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边坡 高应力 物理模拟 数值仿真 安全控制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地下采空区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同鹏 胡崴 +1 位作者 张欣 张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5,共4页
针对含采空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考虑不同跨度采空区及不同厚度边坡保安矿柱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利用FLAC^(3D)软件,分别模拟4种情况(包括20种情形)下的边坡稳定性。通过对比不同跨度采空区和不同厚度边坡保安... 针对含采空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考虑不同跨度采空区及不同厚度边坡保安矿柱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利用FLAC^(3D)软件,分别模拟4种情况(包括20种情形)下的边坡稳定性。通过对比不同跨度采空区和不同厚度边坡保安矿柱的边坡应力、塑性区和安全系数变化情况,分析地下采空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边坡保安矿柱厚度一定时,采空区跨度越大,边坡稳定性越差;在空区跨度一定时,边坡稳定性性受保安矿柱厚度和采空区与边坡潜在滑动面的相对位置共同影响,保安矿柱厚度变化时,采空区与边坡潜在滑动面的相对位置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边坡保安矿柱厚度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边坡 稳定性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初始荷载下爆破漏斗破坏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海涛 仪海豹 +3 位作者 王广成 张西良 周健 李二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0,共7页
深井矿山通常面临着高地应力开采环境,同时高地应力反作用于爆破破岩过程。为研究单向初始荷载对爆破漏斗破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初始荷载对爆生裂隙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侧向爆破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外加初始荷载对爆破裂... 深井矿山通常面临着高地应力开采环境,同时高地应力反作用于爆破破岩过程。为研究单向初始荷载对爆破漏斗破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初始荷载对爆生裂隙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侧向爆破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外加初始荷载对爆破裂隙范围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爆炸荷载大小和岩石力学参数,岩石裂隙区主要受控于拉伸应力与抗拉强度的关系;在裂隙区范围内,距离炮孔中心越近,外加荷载对裂隙的影响越小;在混凝土爆破模型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变形阶段范围内时,外加初始荷载对爆破效果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相比于无荷载状态,5 MPa和10 MPa下的炸药单耗分别增大了35.80%和90.12%,而外加荷载为10 MPa时的K50、K80值分别降低了1.65%和0.44%,说明初始荷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爆破大块率,有利于改善爆破块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对于深井开采爆破参数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荷载 爆破块度 侧向爆破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