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盆腔复发肿瘤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长江 黄金华 +3 位作者 范卫君 高飞 顾仰葵 张福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盆腔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8例盆腔复发肿瘤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患者的疗效。所有患者术前或术后给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方案根据原发肿...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盆腔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8例盆腔复发肿瘤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患者的疗效。所有患者术前或术后给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方案根据原发肿瘤的类型确定。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L+W+H)/3,单位为cm,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盆腔肿瘤内。结果全组8例患者8个病灶2个月后采用PET-CT评价,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NC)2例,进展(PD)1例,全组病例随访1年,死亡2例,其余6例存活,最长的生存时间15个月。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盆腔肿瘤复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放射性粒子 化疗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显像与MRI对鼻咽癌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卉 谢传淼 +3 位作者 李建鹏 刘学文 尹韶晗 耿志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79-2281,共3页
目的比较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简称骨显像)与脊柱MR检查对鼻咽癌脊柱转移瘤的检出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鼻咽癌伴有脊柱转移患者的骨显像和脊柱MR检查结果,以累及椎体个数为单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能力。结果随访证实4... 目的比较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简称骨显像)与脊柱MR检查对鼻咽癌脊柱转移瘤的检出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鼻咽癌伴有脊柱转移患者的骨显像和脊柱MR检查结果,以累及椎体个数为单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能力。结果随访证实47例患者共187个椎体有转移灶。骨显像检出153个(153/187,81.82%),脊柱MR检出182个椎体(182/187,97.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58,P=0.000)。结论脊柱MR比骨显像更能有效地检出鼻咽癌的脊柱骨转移灶,可作为早期诊断脊柱骨转移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磁共振成像 肿瘤转移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学文 黄子林 +7 位作者 谢传淼 莫运仙 尹韶晗 李立 蔡木炎 李卉 李建鹏 吴沛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及病理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胰腺SPT的螺旋CT征象,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实比例、钙化、临近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及病理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胰腺SPT的螺旋CT征象,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实比例、钙化、临近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并与手术结果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肿瘤发生于胰头部10例,体部7例,尾部6例,体尾部1例,大部分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有分叶,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2)肿瘤内部可见实性及囊性成分,实性部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进一步强化,与胰腺实质最大密度差出现在动脉期,囊性部分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呈低密度。3)囊性为主型6例,实性为主型8例,囊实相仿型10例。4)8例肿瘤内部可见钙化,其中一例呈蛋壳状钙化,6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胆总管、肝内胆管可见扩张。5)9例患者CT征象见恶性倾向,1例呈弥漫性生长,5例推压、包绕脾血管,2例与肠系膜血管粘连,1例肿瘤包绕右肾静脉,其余15例CT表现为良性,包膜完整,与周围器官、组织分界清楚,术中所见有一定差异。结论:胰腺SPT病理学特点明显,螺旋CT征象有一定特征,肿瘤呈囊实性两部分,血供较为丰富,呈逐渐强化改变,与大多数胰腺癌缺乏血供有较大差别,血浆CEA阴性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CT检查对胰腺SPT的术前诊断、良恶性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回输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黎建军 古模发 +3 位作者 刘立志 陈诗萍 张蓉 李永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观察评价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回输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放疗后随访发现肝或肺转移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研究1组10例行过继性CI... 目的:观察评价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回输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放疗后随访发现肝或肺转移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研究1组10例行过继性CIK细胞回输联合GP化疗;研究2组10例行单纯GP化疗。对照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10例,不给予抗肿瘤治疗而仅进行随访。观察其近远期疗效、血清EB病毒DNA PCR定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变化。结果:CIK+GP组有效率(90%)比单纯GP组(70%)好,但2组间无明显差异;而CIK+GP组和GP组均比对照组(10%)好,差异明显。CIK+GP组最和GP组治疗后血清EBV-DNA PCR定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CIK+GP组为明显,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患者外周血CD3+比例较健康志愿者显著低下,经CIK+GP治疗后CD3+比例较单纯GP化疗组有所提高;肝肺转移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CD4+/CD8+比例无明显差异,经CIK+GP生物化疗后其比例明显升高,而经GP化疗后明显降低,2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IK+GP组、GP组和对照组2年生存率(OS)分别为60.0%、40.0%和20.0%,生存曲线分析显示3组病例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IK细胞回输联合GP化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具有肯定的近远期疗效并可改善其预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改变CD3+及CD4+/CD8+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转移 肝肿瘤 肺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 吉西他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LBH基因促进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周期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启才 王颖峰 +5 位作者 杨春祥 李晓艳 彭燕 彭杰 李冰 李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利用合成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观察LBH(limb-budand heart)基因表达下调对16HBE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脂质体2000转染靶向LBH基因的siRNA到16HBE细胞,荧光定量RT-PCR检测siRNA转染后LB... 目的:利用合成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观察LBH(limb-budand heart)基因表达下调对16HBE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脂质体2000转染靶向LBH基因的siRNA到16HBE细胞,荧光定量RT-PCR检测siRNA转染后LBH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LBH基因沉默后16HBE细胞周期的改变,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LBH基因沉默后细胞周期素E1和E2表达水平。结果:50 nmol/L siRNA转染16HBE细胞48 h后,LBH基因的表达水平只有对照组的14%;siRNA转染16HBE细胞48 h,其G1期细胞百分率比对照组减少9.28%,而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14.08%;16HBE细胞在50nmol/L siRNA的转染后,细胞周期素E2的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2倍,而细胞周期素E1的表达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论:靶向于LBH基因的siRNA能有效沉默16HBE细胞中LBH基因的表达,LBH基因的表达下调促进了16HBE细胞周期G1/S期的进展;细胞周期素E2的表达上调参与了LBH沉默导致的细胞周期G1/S期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基因 LBH 16HBE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长江 黄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63-766,共4页
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合并门静脉癌栓。由于门静脉癌栓可导致肿瘤细胞在肝内播散和转移,并加重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从而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治疗的难点之一,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文就目前肝癌门静脉癌... 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合并门静脉癌栓。由于门静脉癌栓可导致肿瘤细胞在肝内播散和转移,并加重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从而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治疗的难点之一,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文就目前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 治疗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