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林文前 操隆辉 +2 位作者 钟忠键 温丽丽 白晓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315,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140例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年龄30~65岁,随即分为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Ⅰ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Ⅱ组),每组70例。Ⅰ组给予芬太尼(1.6~1.8mg)+托烷司琼5mg/100ml...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140例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年龄30~65岁,随即分为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Ⅰ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Ⅱ组),每组70例。Ⅰ组给予芬太尼(1.6~1.8mg)+托烷司琼5mg/100ml术后镇痛,Ⅱ组给予芬太尼(0.8~1.0mg)+氟比洛芬酯200mg+托烷司琼5mg/100ml术后镇痛。两组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1ml,锁定时间15min。采用Prine-Henry镇痛评分法(PHS)记录两组术后6h(T1)、12h(T2)、24h(T3)、48h(T4)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应用血栓弹性图描记仪测定术前(T0)、术后48h(T4)机体凝血功能,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Ⅱ组芬太尼的用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T1、T2时点Ⅱ组的PHS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无差异(P>0.05)。Ⅰ组恶心、嗜睡、头晕发生率显著大于Ⅱ组(P<0.05)。与T0比较,参数K在T4时两组均显著延长(P<0.05);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减少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用量,提高了镇痛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镇痛期间对凝血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术后镇痛 妇科手术 肿瘤/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娅 张晓实 +8 位作者 彭瑞清 张蓉 张念华 李志铭 刘继彦 马锦 程霞 苏义顺 曾益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总结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治疗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的资料,初步评价其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24例,其中肾癌5例,鼻咽癌4例,结直肠癌4例,黑色素瘤2例,非小细胞肺癌1例,食管癌1例,贲门癌1例,胸腺... 目的:总结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治疗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的资料,初步评价其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24例,其中肾癌5例,鼻咽癌4例,结直肠癌4例,黑色素瘤2例,非小细胞肺癌1例,食管癌1例,贲门癌1例,胸腺癌1例,十二指肠癌1例,甲状腺癌1例,胰腺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横纹肌肉瘤1例。rAdp53给药方案为1×1012VP/次,每周1次,4次为1疗程。给药途径包括瘤内注射、支气管内喷洒、腹腔内注射、动脉灌注和静脉滴注。联合化疗18例,联合放疗2例,联合同期放、化疗1例,联合腹部热疗和吉非替尼1例,联合免疫治疗1例,rAdp53单药治疗1例。结果:24例患者中因早期进展而停药1例,接受1疗程治疗20例,2疗程治疗2例,5疗程治疗1例。在可评价的21例中,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5例,进展(PD)11例,有效率23.8%(5/21),疾病控制率47.6%(10/21)。常见不良反应为自限性、I~II度注射部位疼痛、寒颤、发热和肌肉酸痛。III度发热2例,联合化疗者发生III~IV度骨髓抑制4例,骨痛加剧2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结论:晚期实体瘤患者可耐受rAdp53治疗,有必要进一步设计临床试验,确定rAdp53联合常规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腺病毒 基因治疗 肿瘤 化疗 副反应 疗效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双唑钠联合DDP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振宇 李凤岩 +3 位作者 童琴 廖志伟 管迅行 王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38-2040,共3页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DDP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T3~4N2~3M0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60Co或6~8MV的X线加速器进行常规放疗,鼻咽DT:70~78Gy,...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DDP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T3~4N2~3M0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60Co或6~8MV的X线加速器进行常规放疗,鼻咽DT:70~78Gy,颈部阳性淋巴结DT:60~68Gy,颈部预防照射DT:50~54Gy,每周5次,每次2Gy,并配合DDP20mg/m2每周单药化疗,其中研究组同期配合甘氨双唑钠800mg/m2放疗前1h静脉滴注,每周3次。结果治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个月,两组的有效率(CR+PR)均为100%,但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和研究组的肿瘤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3.33%和73.33%(χ2=4.32,P=0.038);两组的毒副反应相似。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DDP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肿瘤消退速度及消退率,其急性毒副反应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增敏剂 甘氨双唑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中脑胶质瘤的假性进展(附15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刚 牟永告 +4 位作者 魏大年 张湘衡 吴秋良 谢传淼 陈忠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09-412,共4页
目的分析胶质瘤患者假性进展(pseudoprogression,psPD)类型和特点、临床化疗结果。方法复习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化疗的93例胶质瘤患者病例,对psPD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参照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Response Evalu... 目的分析胶质瘤患者假性进展(pseudoprogression,psPD)类型和特点、临床化疗结果。方法复习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化疗的93例胶质瘤患者病例,对psPD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参照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RECIST),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实施评价,判定疗效。结果93例胶质瘤患者(手术未完全切除的WHO病理分级Ⅱ级及WHO病理分级III级以上),术后均给予放疗以及化疗。15例发生psPD(16.1%),其中10例psPD发生于放疗结束后3个月以内,5例psPD发生于放疗结束3个月以后。psPD患者中,9例是MGMT蛋白阳性表达者,6例是MG-MT阴性(即-或±)者。结论psPD是脑胶质瘤综合治疗过程中并不罕见的影像学现象。我们在遇到疑似psPD的患者时,对治疗方案是否更换要慎重,而密切的动态观察是最重要的鉴别psPD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假性进展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对Her-2/neu高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宁宁 刘冬耕 +1 位作者 滕小玉 姜文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治疗Her-2/neu高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21例Her-2/neu高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曲妥珠单抗2 mg/kg静脉滴注d1,d8,d15或者6 mg/kg静脉滴注d1,(首次...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治疗Her-2/neu高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21例Her-2/neu高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曲妥珠单抗2 mg/kg静脉滴注d1,d8,d15或者6 mg/kg静脉滴注d1,(首次加2 mg/kg),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推注d1、d8,每21 d重复一次。结果全组21例共完成56个周期(中位数2周期,范围1~6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4例,病情进展10例,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33.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5个月,1年生存率33%。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周围神经炎,部分患者有发热和轻度的心肌劳损。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Her-2/neu高表达的重度复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仍有一定疗效,且毒副作用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化学疗法 Her-2/neu高表达 曲妥珠单抗/治疗应用 长春瑞滨/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