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不同植入术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陈明远 夏良平 +4 位作者 陈直华 吴剑辉 刘巍巍 郭桂芳 谢汝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最佳的植入术式。[方法]对2002年至2004年植入输液港的9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颈外静脉切开置管术(简称切开组)或深静脉穿刺置泵管术(简称穿刺组)两组围手术期并...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最佳的植入术式。[方法]对2002年至2004年植入输液港的9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颈外静脉切开置管术(简称切开组)或深静脉穿刺置泵管术(简称穿刺组)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记录导管捕入深度和导管头位置,调查病人对输液港植入手术、护理和舒适程度等方面的满意度。所有病人随诊至取泵后或死亡时。[结果]切开组35例37泵,并发症主要为:输液不畅、输液疼痛各2例,导管堵塞、锁骨区皮肤疼痛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17.1%。穿刺组59例60泵,并发症为:颈部不适3例,血肿、伤口愈合延迟、败血症、导管堵塞、导管断裂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1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X光片显示7例导管头位于深静脉系统之外,切开组2例,穿刺组5例。病人对输液港的平均满意度为78分(68~86分),其中切开组:76分,穿刺组80分。[结论]虽然输液港颈外静脉切开植入术和深静脉穿刺植入术所引起的并发症类型不同,但均很安全,较少引起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术式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分析及KRAS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桂芳 夏良平 +4 位作者 徐瑞华 陈徐贤 汪芳 何文卓 姜文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7-643,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患者的生存因素及KRAS基因状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 【目的】探讨影响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患者的生存因素及KRAS基因状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检测45例石蜡标本KRAS基因,比较不同KRAS状态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时间(OS)的差异。【结果】初诊时有肿瘤相关症状者较无症状者OS短(34.0个月vs 43.5个月,P=0.03);初诊时临床分期高者OS短(Ⅱ、Ⅲ、Ⅳ的OS分别为88.5个月、51.0个月、22.5个月,P<0.01);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达到疾病控制者较疾病进展者OS长(43.5个月vs 28.0个月,P<0.01)。39例可检测标本的KRAS突变率为28.2%(11/39),野生型者的ORR、DCR均高于突变型者(ORR 42.9%vs 9.1%,P=0.049;DCR 71.4%vs 36.4%,P=0.046)。野生型的PFS较突变型长(5.0个月vs 2.5个月,P=0.02),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5个月vs 33.0个月,P=0.80),KRAS状态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42)。【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ACRC,疾病得到控制者预后好,KRAS野生型者ORR、DCR及PFS均优于突变型者,但两者的OS可能无显著差异,KRAS状态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化学疗法 KRAS 预后 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