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淋巴结转移对晚期喉鳞状细胞癌生存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欣睿 刘学奎 +5 位作者 李铨 刘志民 郭朱明 张诠 杨安奎 曾宗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索颈淋巴结转移对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990年1月-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312例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诊时临床有颈淋巴结转移者(cN+)141(45.2%)例,临床... 【目的】探索颈淋巴结转移对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990年1月-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312例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诊时临床有颈淋巴结转移者(cN+)141(45.2%)例,临床无颈淋巴结转移者(cN0)171(54.8%)例。颈淋巴结转移与否及N分期对生存率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初诊时141例cN+患者与171例cN0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3.7%和60.5%(P<0.001)。cN1~cN3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6%、33.6%、0%(P<0.001)。初诊时cN+患者占45.2%(141/312);经治疗后,141例初诊cN+患者病理颈淋巴结转移,30例(30/171,17.5%)cN0初诊患者病理颈淋巴结转移,最终54.8%(171/312)患者出现病理颈淋巴结转移。【结论】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差,且N分期越晚预后越差。应积极治疗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ora-A在喉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关中 陈福进 +3 位作者 陈艳峰 李秋梨 田慎之 孙传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了解基因Aurora-A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了解其作为预测喉癌预后的新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我科1995-1999年77例喉癌标本中Aurora-A的表达,随访3~136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1.93月,用统计软件SPSS11.0分析Auro... 【目的】了解基因Aurora-A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了解其作为预测喉癌预后的新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我科1995-1999年77例喉癌标本中Aurora-A的表达,随访3~136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1.93月,用统计软件SPSS11.0分析Aurora-A的表达与喉癌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临床分型、肿瘤分化程度等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urora-A在喉癌标本中的表达率为71.4%(55/77);在晚期的喉癌中表达率为87.9%(29/33),高于早期喉癌中表达率(59.1%,26/44),P=0.006。K-M法计算分析,Aurora-A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46月)与Aurora-A表达阴性者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85月)有明显差异,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切缘情况、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Aurora-A表达与喉鳞癌的预后有关,P値均小于0.05。【结论】Aurora-A在喉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表达,其表达与喉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鳞状细胞 基因 Aurora—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供体喉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浩 彭汉伟 +1 位作者 曾宗渊 伍国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喉移植供体喉的保存,探讨喉体不同组织结构对缺血和坏死的耐受情况。方法40只Wister大鼠,采用UW液灌注,低温保存供体鼠喉,分别通过病理光学及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学改变,比较喉不同组织结构的缺血、坏死变化。结果供体喉保存... 目的研究大鼠喉移植供体喉的保存,探讨喉体不同组织结构对缺血和坏死的耐受情况。方法40只Wister大鼠,采用UW液灌注,低温保存供体鼠喉,分别通过病理光学及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学改变,比较喉不同组织结构的缺血、坏死变化。结果供体喉保存60h后,病理HE染色才能镜检到喉体组织缺血改变,电镜24h即可发现组织细胞的缺血改变,鼠喉各组织结构缺血耐受时间不同,最先出现变化的是粘膜上皮,接着是喉内肌、小涎腺、血管内皮、神经纤维,最后改变的是软骨细胞。结论透射电镜检查能及时地反映喉体组织细胞缺血、坏死情况,UW氏液保存供体喉不宜超过2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移植 供体保存 电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腭鳞癌的疗效评价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志民 李铨 +5 位作者 刘学奎 张欣睿 李浩 杨安奎 郭朱眀 曾宗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分析硬腭鳞癌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64-2008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155例原发于硬腭的鳞癌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各因素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目的】分析硬腭鳞癌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64-2008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155例原发于硬腭的鳞癌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各因素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本组155例患者总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6.3%和26.3%。手术及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单纯手术治疗、手术+放疗、手术+化疗、手术+放疗+化疗)与非手术治疗组(单纯放疗、单纯化疗、放疗+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44.7%和24.3%(P=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切缘阳性和临床分期为晚期的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手术治疗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硬腭鳞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切缘情况和临床分期是影响硬腭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腭肿瘤 鳞癌 综合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