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原发性髓外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4
1
作者 向锦 刘大伟 +1 位作者 张玉 吴秋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髓外孤立性浆细胞瘤(EMP)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5例鼻咽EMP进行临床分析、病理检验、随访观察、EBERS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15例鼻咽EMP,男性患者9例,... 【目的】探讨鼻咽髓外孤立性浆细胞瘤(EMP)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5例鼻咽EMP进行临床分析、病理检验、随访观察、EBERS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15例鼻咽EMP,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男女比1.5∶1;中位年龄47岁。影像学资料显示鼻咽黏膜隆起、结节或肿块,未有其它骨组织病变;病理组织学形态呈现不同分化程度的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单克隆性,并表达B细胞及浆细胞抗原特性,EBERS原位杂交除1例阳性外,其余14例均阴性。【结论】EMP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肿瘤,它主要发生在头颈部,以上呼吸道尤其是鼻咽部多发,其确诊须综合影像学、实验室检验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呈单克隆性浆细胞特点;EMP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但约13%的病例可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须长期密切随访监测病情的发展;EB病毒在EM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 浆细胞瘤 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及与卵圆细胞增殖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向锦 吴秋良 +3 位作者 陈琼荣 匡亚玲 陈健智 赵国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KC-α和C-Jun的表达与卵圆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诱癌剂3-甲基-4-甲基氨偶氮苯(DAB)饲喂SD大鼠构建肝癌模型,分别用斑点杂交检测PKC-α mRNA及用Northen Blot检测C-Jun mRNA在肝癌发... 【目的】探讨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KC-α和C-Jun的表达与卵圆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诱癌剂3-甲基-4-甲基氨偶氮苯(DAB)饲喂SD大鼠构建肝癌模型,分别用斑点杂交检测PKC-α mRNA及用Northen Blot检测C-Jun mRNA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几个阶段(第4周、第8周、第14周、第17周、第24周)的表达,并用薄层色谱仪线性扫描进行半定量。【结果】在第4周,诱癌组肝脏汇管区出现少量卵圆细胞,同时诱癌组肝脏可检测到PKC-α和C-Jun mRNA的表达。更有意义的是,诱癌组PKC-α和C-Jun mRNA的表达强度及卵圆细胞的数量随着实验的进程从第8周开始急剧增加,持续经过第14周并在第17周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同时在第17周出现不典型增生的卵圆细胞及多灶性肝细胞癌和胆管上皮细胞癌。在第24周,诱癌组肝脏出现大片肝细胞癌和胆管上皮细胞癌,但几乎看不到正常和不典型增生的卵圆细胞,同时PKC-α和C-Jun mRNA的表达强度急剧减弱,因此,在整个诱癌过程中,PKC-α和C-Jun mRNA表达的变化曲线与卵圆细胞的增殖及恶性转化基本一致。【结论】在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中卵圆细胞可能是肝癌的始动细胞,PKC-α和C-Jun在卵圆细胞的增殖和恶性转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由此推测PKC-α和C-Jun的过表达是肝癌形成的前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卯圆细胞 PKC-Α C—Jun 干细胞/定向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小杏 陈杰伟 +4 位作者 李梅 曹云 侯景辉 吴秋良 罗容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多梳基因家族成员Bmi-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mi-1蛋白在12例正常卵巢、20例卵巢囊腺瘤、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124例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 【目的】探讨多梳基因家族成员Bmi-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mi-1蛋白在12例正常卵巢、20例卵巢囊腺瘤、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124例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分别有1/20(5.0%)的卵巢良性囊腺瘤、4/28(14.3%)的交界性肿瘤和49/124(39.5%)的卵巢癌出现Bmi-1蛋白过表达,而12例正常卵巢组织均未见Bmi-1过表达;而且Bmi-1蛋白过表达与本组卵巢癌的临床FIGO分期,pT分期,pN分期以及组织学Silverberg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04.0月:50.3月,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1表达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6)。【结论】Bmi-1蛋白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卵巢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BMI-1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检测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颖 石明 +5 位作者 张昌卿 胡业珠 叶永照 孙韻 邓玲 李锦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mRNA的检测在肝癌术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巢式PCR和TaqMan MGB探针法定量PCR技术,检测105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mRNA的检测在肝癌术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巢式PCR和TaqMan MGB探针法定量PCR技术,检测105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阳性率43.8%(46/105)高于健康对照10.0%(3/30),有显著性差异(P< 0.001)。术前血中AFP mRNA的表达与各项肿瘤侵袭性指标显著相关,包括肿瘤数目、大小、有无肉眼及镜下血管侵犯。AFP mRNA阴性患者1、2、3年生存率以及1、2、3年无瘤生存率均显著比AFP mRNA阳性患者术后高(两者均P=0.004)。多因素分析也指出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 mRNA是预测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 mRNA与肿瘤侵袭性相关,对于预测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MRNA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真核延伸因子1A2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黄燕 易纯 +5 位作者 李琳子 刘莉莉 陆世旬 周璇 谢国斌 云径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真核延伸因子1A2(eEF1A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04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组织芯片对其癌及癌旁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eEF1A2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 【目的】探讨真核延伸因子1A2(eEF1A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04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组织芯片对其癌及癌旁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eEF1A2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6.7%肝癌组织中eEF1A2高表达(eEF1A2++,eEF1A2+++),而仅13.5%的癌旁肝组织呈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eEF1A2的表达与乙肝病毒感染(P=0.030)和复发(P=0.012)相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eEF1A2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P=0.024)和无复发生存时间(P=0.023)较eEF1A2低表达患者更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eEF1A2表达为影响HCC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8)。【结论】HCC中eEF1A2蛋白表达增高,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和预后相关,eEF1A2可以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真核延伸因子1A2 预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随境 赖杰怡 +3 位作者 张丽红 李孜孜 张新科 陈杰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6-755,共10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4(USP4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SP44蛋白在161例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结果】在161例HCC患...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4(USP4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SP44蛋白在161例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结果】在161例HCC患者中,98例(60.9%)高表达USP44蛋白,Pearson's卡方检验结果显示USP44在HCC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χ^(2)=14.44,P<0.001)、肿瘤单灶及多灶性(χ2=8.04,P=0.005)显著相关;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低表达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59.6个月,显著低于高表达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185.0个月(Log-rankχ^(2)=20.77,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揭示USP44是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USP44蛋白高表达的HCC患者具有良好的生存期,检测其蛋白表达可作为筛选预后良好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44 肝细胞癌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