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塔连体超高层建筑结构连接方案比较
被引量:
14
1
作者
侯家健
李桢章
+2 位作者
韩小雷
谭平
谢毅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6期81-84,80,共5页
本文探讨了连体超高层建筑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两种结构方案。基于计算结果和现有阻尼器技术,指出柔性方案减震效果主要在于释放连体和塔楼之间水平约束,并指出柔性方案设计目前未解决好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动力弹塑性分析。综合比较各方案...
本文探讨了连体超高层建筑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两种结构方案。基于计算结果和现有阻尼器技术,指出柔性方案减震效果主要在于释放连体和塔楼之间水平约束,并指出柔性方案设计目前未解决好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动力弹塑性分析。综合比较各方案优缺点后,选择了刚性连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
高层建筑
阻尼器
柔性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层钢-混凝土组合门式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玉宏
金建敏
+6 位作者
韩小雷
谭平
陈学伟
沈朝勇
黄襄云
陈建秋
任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139,共6页
对一幢复杂高层钢-混凝土组合门式结构消能减震体系的1/30缩尺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深入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特征,通过比较验证了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结构整体空间作用显著,两座塔楼之间扭转反应较...
对一幢复杂高层钢-混凝土组合门式结构消能减震体系的1/30缩尺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深入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特征,通过比较验证了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结构整体空间作用显著,两座塔楼之间扭转反应较大。有、无阻尼器结构的各项反应基本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从平均意义上讲,阻尼器对整体结构的位移反应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结构高空连廊的位移和两座塔楼之间的扭转反应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阻尼器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高层建筑
门式结构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粘滞阻尼器在连体高层结构中的抗风减振效果
被引量:
8
3
作者
陈学伟
韩小雷
+1 位作者
毛贵牛
季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80,共7页
主要研究设置粘滞阻尼器的连体高层结构风振响应及风动力荷载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对结构内力、变形、加速度及能量耗散的控制效果。根据连体高层结构刚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得到风压系数时程数据。通过编制基于风洞试验的风荷载时程处理程序WI...
主要研究设置粘滞阻尼器的连体高层结构风振响应及风动力荷载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对结构内力、变形、加速度及能量耗散的控制效果。根据连体高层结构刚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得到风压系数时程数据。通过编制基于风洞试验的风荷载时程处理程序WINDHIST V2.0,可将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导入有限元程序进行风振时程分析。对连体高层结构进行多工况风振时程分析,结果显示:设置粘滞阻尼器能减小连体结构内力及变形,内力的控制效果优于变形的控制效果。连体结构顶部加速度是由脉动风的动力效应引起,粘滞阻尼器能有效地控制结构顶部楼层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动力荷载
风工程
时程分析
粘滞阻尼器
高层结构
风洞试验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陈学伟
韩小雷
王响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研究了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分析方法,包括总刚度矩阵形成、迭代计算方案、程序调控及通讯方案的研究。通过面向对象语言编制基于Internet的结构协同分析软件CSAS。该软件由主机结构计算程序、主机通讯程序、子机控制程序和子机通讯程序...
研究了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分析方法,包括总刚度矩阵形成、迭代计算方案、程序调控及通讯方案的研究。通过面向对象语言编制基于Internet的结构协同分析软件CSAS。该软件由主机结构计算程序、主机通讯程序、子机控制程序和子机通讯程序四个部分程序组成,通过联网通讯实现程序间实时信息传递。本文以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与6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为例,划分多个子结构,采用CSAS控制多部计算机联网协同计算,并与结构整体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弹塑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协同分析
联网计算
非线性有限元
静力弹塑性分析
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周期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选取
被引量:
12
5
作者
韩小雷
谢灿东
+2 位作者
季静
肖新瑜
罗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长周期结构在大震作用下进入弹塑性状态,结构刚度退化,周期延长,地震波对应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在长周期段的拟合程度对结构的安全性判断有较大影响。提出长周期反应谱拟合系数作为长周期结构在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地震波选取的依据,通过...
长周期结构在大震作用下进入弹塑性状态,结构刚度退化,周期延长,地震波对应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在长周期段的拟合程度对结构的安全性判断有较大影响。提出长周期反应谱拟合系数作为长周期结构在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地震波选取的依据,通过六千多条强震记录的统计分析,得到不同场地条件下适用于长周期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库,保证所选取地震波对应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在3~6s段统计意义上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长周期反应谱拟合系数
地震波库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段下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韩小雷
尤涛
季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91,105,共7页
针对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段尚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关于场地分类和地震动特征周期T_g的定义,从1 146次震级大于5级的真实强震中筛选出7 274条地震记录并进行分组。基于...
针对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段尚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关于场地分类和地震动特征周期T_g的定义,从1 146次震级大于5级的真实强震中筛选出7 274条地震记录并进行分组。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由地震动Fourier幅值谱、功率谱和设计反应谱的转换关系得到统计意义上的能量密度分布和加速度反应谱,研究了地震动在长周期段的能量密度分布和加速度反应谱衰减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对不同场地条件给出了设计反应谱长周期段合理的下降形式和斜率取值(周期延长至10 s),为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
长周期
随机振动
设计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模型对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韩小雷
陈学伟
+1 位作者
梁崇
唐剑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7,共7页
本文分别采用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对一个四层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在三维空间非线性分析程序Perform-3D中进行动力非线性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研究两种模型应用于钢框架整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计...
本文分别采用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对一个四层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在三维空间非线性分析程序Perform-3D中进行动力非线性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研究两种模型应用于钢框架整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计算精度。文中并讨论了纤维单元模型截面纤维的划分、塑性区长度的取值等问题。最后对采用组合梁的整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动力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模型的建模速度比塑性铰模型快,但塑性铰模型能模拟结构的倒塌时间。Perform-3D程序的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用于计算我国规范规定的7度和8度地震作用的多层钢框架结构,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而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单元模型
塑性铰单元模型
组合梁
振动台试验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塔连体超高层建筑结构连接方案比较
被引量:
14
1
作者
侯家健
李桢章
韩小雷
谭平
谢毅源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
广东省
建筑
设计
研究
院
广州
大学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6期81-84,80,共5页
基金
英联邦结构工程师学会青年研究者基金(YoungResearcherGrantofIStructE)资助
文摘
本文探讨了连体超高层建筑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两种结构方案。基于计算结果和现有阻尼器技术,指出柔性方案减震效果主要在于释放连体和塔楼之间水平约束,并指出柔性方案设计目前未解决好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动力弹塑性分析。综合比较各方案优缺点后,选择了刚性连接方案。
关键词
连体
高层建筑
阻尼器
柔性连接
Keywords
twin-towers
tall building
damper
flexible connection
分类号
TU9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层钢-混凝土组合门式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玉宏
金建敏
韩小雷
谭平
陈学伟
沈朝勇
黄襄云
陈建秋
任珉
机构
广州
大学
工程抗震
研究
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13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0815027)
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05-K1-39,2007-K5-06)
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62016,08C053)资助
文摘
对一幢复杂高层钢-混凝土组合门式结构消能减震体系的1/30缩尺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深入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特征,通过比较验证了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结构整体空间作用显著,两座塔楼之间扭转反应较大。有、无阻尼器结构的各项反应基本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从平均意义上讲,阻尼器对整体结构的位移反应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结构高空连廊的位移和两座塔楼之间的扭转反应控制效果较好。
关键词
粘滞阻尼器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高层建筑
门式结构
振动台试验
Keywords
viscous damper
steel-concrete hybrid buildings
high-rise building
portal-shape strucrue
shaking table test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315.8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粘滞阻尼器在连体高层结构中的抗风减振效果
被引量:
8
3
作者
陈学伟
韩小雷
毛贵牛
季静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
亚热带
建筑
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80,共7页
基金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基金(C708086z)
文摘
主要研究设置粘滞阻尼器的连体高层结构风振响应及风动力荷载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对结构内力、变形、加速度及能量耗散的控制效果。根据连体高层结构刚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得到风压系数时程数据。通过编制基于风洞试验的风荷载时程处理程序WINDHIST V2.0,可将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导入有限元程序进行风振时程分析。对连体高层结构进行多工况风振时程分析,结果显示:设置粘滞阻尼器能减小连体结构内力及变形,内力的控制效果优于变形的控制效果。连体结构顶部加速度是由脉动风的动力效应引起,粘滞阻尼器能有效地控制结构顶部楼层加速度。
关键词
结构
动力荷载
风工程
时程分析
粘滞阻尼器
高层结构
风洞试验
风致响应
Keywords
structures
dynamic loads
wind engineering
time-domain analysis
viscous damper
tall building wind tunnel test
wind-induced response
分类号
TU973.1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973.3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陈学伟
韩小雷
王响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
亚热带
建筑
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基金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课题(2011ZA05)资助项目
文摘
研究了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分析方法,包括总刚度矩阵形成、迭代计算方案、程序调控及通讯方案的研究。通过面向对象语言编制基于Internet的结构协同分析软件CSAS。该软件由主机结构计算程序、主机通讯程序、子机控制程序和子机通讯程序四个部分程序组成,通过联网通讯实现程序间实时信息传递。本文以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与6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为例,划分多个子结构,采用CSAS控制多部计算机联网协同计算,并与结构整体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弹塑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结构协同分析
联网计算
非线性有限元
静力弹塑性分析
框架剪力墙结构
Keywords
collaborative structure analysis
network calculation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static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分类号
O344.3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周期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选取
被引量:
12
5
作者
韩小雷
谢灿东
季静
肖新瑜
罗煜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
亚热带
建筑
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
设计
研究
院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8221)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14ZC16
2015ZA05)
文摘
长周期结构在大震作用下进入弹塑性状态,结构刚度退化,周期延长,地震波对应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在长周期段的拟合程度对结构的安全性判断有较大影响。提出长周期反应谱拟合系数作为长周期结构在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地震波选取的依据,通过六千多条强震记录的统计分析,得到不同场地条件下适用于长周期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库,保证所选取地震波对应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在3~6s段统计意义上相一致。
关键词
地震波
长周期反应谱拟合系数
地震波库
弹塑性时程分析
Keywords
seismic wave
fitting coefficient of long-period response spectrum
seismic wave library
elasto-p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分类号
TU972.4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段下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韩小雷
尤涛
季静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
亚热带
建筑
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91,10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8221)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14ZC16
+1 种基金
2015ZA05)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5020088)
文摘
针对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段尚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关于场地分类和地震动特征周期T_g的定义,从1 146次震级大于5级的真实强震中筛选出7 274条地震记录并进行分组。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由地震动Fourier幅值谱、功率谱和设计反应谱的转换关系得到统计意义上的能量密度分布和加速度反应谱,研究了地震动在长周期段的能量密度分布和加速度反应谱衰减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对不同场地条件给出了设计反应谱长周期段合理的下降形式和斜率取值(周期延长至10 s),为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应谱
长周期
随机振动
设计反应谱
Keywords
response spectrum
long period
random vibration
designed response spectrum
分类号
TU972.4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模型对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韩小雷
陈学伟
梁崇
唐剑秋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
亚热带
建筑
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7,共7页
基金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9ZA0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J04A12)
文摘
本文分别采用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对一个四层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在三维空间非线性分析程序Perform-3D中进行动力非线性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研究两种模型应用于钢框架整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计算精度。文中并讨论了纤维单元模型截面纤维的划分、塑性区长度的取值等问题。最后对采用组合梁的整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动力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模型的建模速度比塑性铰模型快,但塑性铰模型能模拟结构的倒塌时间。Perform-3D程序的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用于计算我国规范规定的7度和8度地震作用的多层钢框架结构,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而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关键词
纤维单元模型
塑性铰单元模型
组合梁
振动台试验
参数分析
Keywords
fiber model
plastic hinge model
composite beam
shaking table test
parameter analysis
分类号
P315.976 [天文地球—地震学]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塔连体超高层建筑结构连接方案比较
侯家健
李桢章
韩小雷
谭平
谢毅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层钢-混凝土组合门式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马玉宏
金建敏
韩小雷
谭平
陈学伟
沈朝勇
黄襄云
陈建秋
任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粘滞阻尼器在连体高层结构中的抗风减振效果
陈学伟
韩小雷
毛贵牛
季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陈学伟
韩小雷
王响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长周期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选取
韩小雷
谢灿东
季静
肖新瑜
罗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段下降规律研究
韩小雷
尤涛
季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模型对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拟的影响
韩小雷
陈学伟
梁崇
唐剑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