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卡替尼增强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HLX01对非GCB型DLBCL耐药细胞株的杀伤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申晗 高冠论 +3 位作者 许艳丽 张星 杜庆华 李庆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的:探索阿卡替尼(Aca)联合利妥昔单抗(RTX)生物类似药HLX01增强对耐RTX的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非GCB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杀伤效果的相关机制。方法:(1)采用RTX浓度梯度递增结合大剂量间断冲击的方法在体外构建耐RTX的人非... 目的:探索阿卡替尼(Aca)联合利妥昔单抗(RTX)生物类似药HLX01增强对耐RTX的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非GCB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杀伤效果的相关机制。方法:(1)采用RTX浓度梯度递增结合大剂量间断冲击的方法在体外构建耐RTX的人非GCB型DLBCL细胞株NU-DUL-1-R。流式细胞术检测RTX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作用下耐药株和亲本株的死亡率,并检测亲本株和耐药株的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CD20、CD55和CD59表达。(2)用浓度为2.5、5、10、20、40和80μmol/L的单药Aca分别处理NU-DUL-1-R细胞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再以20%新鲜正常人血清为补体来源,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肿瘤细胞后建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肿瘤细胞(效靶比为5∶1)体系,采用7-氨基放线菌素D(7-AAD)流式染色检测Aca联合RTX处理NU-DUL-1-R细胞后CDC及ADCC效应诱导的细胞死亡率,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1)RTX对耐药株的CDC及ADCC效应均减弱;与亲本株相比,耐药株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周期分布改变,G1期细胞数目增加,S期细胞数目减少(P<0.05),CD20表达下调(P<0.05),但CD55及CD59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2)Aca对NU-DUL-1-R细胞的IC50为12.51μmol/L;Aca与RTX联用组对NU-DUL-1-R细胞的CDC及ADCC作用均强于单药组(P<0.05)。Aca处理后Th17细胞比例降低,IL-17的分泌减少;与单用RTX组相比,Aca与RTX联用后Th17细胞比例和IL-17分泌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耐RTX的人非GCB型DLBCL细胞株NU-DUL-1-R较亲本株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周期分布改变,表面CD20抗原表达减少;Aca增强了RTX生物类似药HLX01对非GCB型DLBCL耐药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ca减少IL-17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生物类似药 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阿卡替尼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型的BTK和HDAC抑制剂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婕 魏婷 +3 位作者 许艳丽 玉斌 杨荧 李庆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14-1822,共9页
目的:探索两种新型的布鲁顿激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zanubrutinib)和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pracinostat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中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1)用浓度为0、2.5、5、10、20、40、80、160μmol/L的单... 目的:探索两种新型的布鲁顿激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zanubrutinib)和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pracinostat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中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1)用浓度为0、2.5、5、10、20、40、80、160μmol/L的单药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63、31.25、62.5、125、250、500、1 000、2 000nmol/L的单药pracinostat分别处理NU-DUL-1(ABC型人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和SU-DHL-6(GCB型人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CellTiter-Glo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2)用浓度为0、5、7.5、10、12.5、15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62、31.25、62.5、125、25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NU-DUL-1细胞和SU-DHL-6细胞48 h后,采用CellTiter-Glo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在SynergyFinder(https://synergyfinder. fimm. fi)网站选用零相互作用效价模型计算联合用药的协同指数。(3)浓度为0、20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20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NU-DUL-1细胞,浓度为0、20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SU-DHL-6细胞,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4)浓度为0、10、20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00、20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NU-DUL-1细胞,浓度为0、10、20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0、30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SUDHL-6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cleaved PARP1、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8和cleaved caspase-8的表达。结果:(1)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可在体外抑制NU-DUL-1细胞和SU-DHL-6细胞增殖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联用在NU-DUL-1细胞中协同指数为19.553(>10),在SU-DHL-6细胞中协同指数为19.392(>10),两药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3)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联合可增强细胞凋亡,联合组细胞凋亡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单药组显著增加(P<0.05)。(4)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联合增加NU-DUL-1和SU-DHL-6细胞中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和cleaved PARP1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组凋亡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和单药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联合可显著抑制NU-DUL-1和SU-DHL-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通过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和PARP1的剪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泽布替尼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 pracinostat 联合用药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UC5B-AS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小卫 周睿卿 王顺清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96-1802,共7页
研究LncRNA MUC5B-AS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LncRNA MUC5... 研究LncRNA MUC5B-AS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LncRNA MUC5B-AS1差异,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观察组患者的lncRNAs MUC5B-AS1表达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lncRNAs MUC5B-AS1表达情况的生存期以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影响因素。与对照组相比(3.67±1.01),观察组患者的lncRNAs MUC5B-AS1相对表达量(8.55±2.33)显著提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9.785,P=0.000);不同的原发病灶、疾病类型、肿瘤最大直径、国际预后指数(IPI)以及乳酸脱氢酶含量的lncRNAs MUC5B-AS1表达情况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s MUC5B-AS1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以及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低于lncRNAs MUC5B-AS1低表达组,MUC5B-AS1高表达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MUC5B-AS1低表达组患者;患者的原发病灶、疾病类型、肿瘤最大直径、国际预后指数(IPI)、lncRNAs MUC5B-AS1表达情况以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lncRNAs MUC5B-AS1表达情况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促进作用,其可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未来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长链非编码RNA 非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