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压烧结制备Ti_3SiC_2-SiC复合材料块体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汇果 倪东惠 +2 位作者 郑军君 潘国如 李元元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9-141,145,共4页
以钛粉、硅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通过无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SiC块体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制得的样品进行相分析,并运用扫描电镜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用差热分析仪测定反应温度。结果表明,Ti∶Si∶C=0.42∶0.23∶0.35时,可制得纯... 以钛粉、硅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通过无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SiC块体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制得的样品进行相分析,并运用扫描电镜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用差热分析仪测定反应温度。结果表明,Ti∶Si∶C=0.42∶0.23∶0.35时,可制得纯度较高的Ti3SiC2-SiC复合材料块体,只含有极少量的TiSi2杂质。Ti3SiC2晶粒无特定的生长方向,平均长度在10μm以下,厚度小于5μm。略高的Si含量有利于获得纯度较高的Ti3SiC2-SiC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SIC 复合材料 无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Ti-6Al-3Mo-1Zr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谭亚宁 李宁 +3 位作者 刘乐华 张卫文 杨超 王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6-1578,共13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一种具有细小组织的Ti-6Al-3Mo-1Zr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拉伸试验等研究了热压烧结温度对该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1000℃下制备的Ti-6Al-3Mo-1Zr合金具有细小组织和较...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一种具有细小组织的Ti-6Al-3Mo-1Zr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拉伸试验等研究了热压烧结温度对该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1000℃下制备的Ti-6Al-3Mo-1Zr合金具有细小组织和较优的力学性能,其原始β晶粒尺寸、α集束尺寸和α片层厚度分别为176μm、49μm和1.49μm,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895 MPa、823 MPa和12.7%,强化机制主要为固溶强化、Hall-Petch效应和α/β界面强化。由于Mo元素可降低钛合金的高温扩散系数,因此,Ti-6Al-3Mo-1Zr合金的原始β晶粒尺寸、α集束尺寸和α片层厚度均小于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Ti-6Al-4V合金,其室温及高温强度、加工硬化率和塑性均优于Ti-6Al-4V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钛合金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后AZ31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9
3
作者 刘英 陈维平 +2 位作者 张卫文 朱权利 赵海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0-53,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细晶镁合金的制备方法与性能 ,采用模角φ =12 0°的模具、以BC路径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试验研究 ,对挤压过程中各道次试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 ,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 ,晶粒得到不... 为了进一步探讨细晶镁合金的制备方法与性能 ,采用模角φ =12 0°的模具、以BC路径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试验研究 ,对挤压过程中各道次试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 ,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 ,晶粒得到不断细化 ,力学性能也发生显著的变化 ;当挤压 12道次时 ,总的等效应变量约为 8,晶粒得到显著细化 ,晶粒尺寸为 1~ 5μm ,但合金的抗拉强度变化不大 ,屈服强度则有所下降 ,约为 10 0MPa ,延伸率则提高到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通道转角挤压 镁合金 微观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路径等通道转角挤压镁合金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英 陈维平 +2 位作者 张大童 张卫文 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4,共5页
为了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时不同工艺路径对镁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采用模角φ =12 0°的模具 ,以A ,BA,BC,C四种工艺路径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 ,分析测试了室温下挤压试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结果表明 ,相比于A ,B... 为了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时不同工艺路径对镁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采用模角φ =12 0°的模具 ,以A ,BA,BC,C四种工艺路径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 ,分析测试了室温下挤压试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结果表明 ,相比于A ,BA,C路径挤压 ,BC 路径挤压容易实现较多的挤压道次和变形量 ;多道次挤压后 ,镁合金的晶粒得到显著细化 ,力学性能也显著改善 ,但不同路径的影响不同 .当挤压 12道次时 ,BC,BA 路径挤压试样的屈服强度显著下降 ,延伸率大幅度提高 ;A ,C路径挤压试样的屈服强度变化较小 ,延伸率的提高幅度也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通道转角挤压 工艺路径 镁合金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疲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英 李元元 +2 位作者 张卫文 康志新 陈维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0,共4页
对近年来有关镁合金疲劳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考察了材料性质、腐蚀介质、高温环境等多种因素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裂纹萌生及扩展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提高镁合金疲劳性能的方法——改善材料质量及表面强化处理或涂层处理,对镁合... 对近年来有关镁合金疲劳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考察了材料性质、腐蚀介质、高温环境等多种因素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裂纹萌生及扩展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提高镁合金疲劳性能的方法——改善材料质量及表面强化处理或涂层处理,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疲劳性能 表面强化 裂纹萌生 涂层处理 腐蚀介质 改善 研究进展 高温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挤压铸造Al-Cu-Mn支架的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明 赵海东 +2 位作者 张卫文 罗宗强 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满足大型支架“以铝代铁”的轻量化要求,设计了铝合金支架间接挤压铸造系统,完成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及工艺设计,并制作了相应的模具.采用Al-Cu-Mn合金材料,对支架进行了间接挤压铸造试制,分析了试制铸件缺陷形成的原因,并对T5热处理后... 为满足大型支架“以铝代铁”的轻量化要求,设计了铝合金支架间接挤压铸造系统,完成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及工艺设计,并制作了相应的模具.采用Al-Cu-Mn合金材料,对支架进行了间接挤压铸造试制,分析了试制铸件缺陷形成的原因,并对T5热处理后的支架进行了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缩短循环时间、减少脱模剂水分等工艺改进措施,可以消除间接挤压铸造件的气孔和夹渣缺陷,获得质量良好的铸件;支架铸件各部位的平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388 MPa和8.7%,且力学性能分布较均匀;铸件微观组织致密,晶粒细化,晶粒尺寸小于0.08 mm,说明了所设计的间接挤压铸造系统和所选用的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间接挤压铸造 AL-CU-MN合金 工艺设计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叠轧工艺对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詹美燕 李元元 +1 位作者 陈维平 陈宛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7,共6页
采用累积叠轧工艺对AZ31镁合金薄板进行剧塑性变形,研究了累积叠轧变形过程中镁合金板材的组织及性能演变。实验结果表明,累积叠轧可以有效细化AZ31镁合金板材的晶粒组织,显著改善室温延伸率,是制备大尺寸、高性能细晶镁合金板材的一种... 采用累积叠轧工艺对AZ31镁合金薄板进行剧塑性变形,研究了累积叠轧变形过程中镁合金板材的组织及性能演变。实验结果表明,累积叠轧可以有效细化AZ31镁合金板材的晶粒组织,显著改善室温延伸率,是制备大尺寸、高性能细晶镁合金板材的一种有效、经济而且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累积叠轧5道次后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均匀,晶粒尺寸为1-2μm左右,晶粒细化源于大的累积变形及表面剪切变形;室温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可达到349MPa和22.46%,可归因于晶粒细化对镁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改善。累积叠轧板材的道次间的加热使ARB组织粗化,减小了累积叠轧过程中晶粒持续细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叠轧 镁合金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烧剂和造孔剂对真空烧结SiC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尚俊玲 陈维平 +1 位作者 刘城 李元元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0-452,共3页
以粒度≤0.063mm的SiC为主要原料,分别加入30%(质量分数)的Al2O3-Y2O3与10%的Al2O3-高岭土复合助烧剂,并外加不同量(分别为12.8%、26.3%、30.0%和36.4%)的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制样后首先在空气炉中经过300℃2h或1100℃4h的预烧,... 以粒度≤0.063mm的SiC为主要原料,分别加入30%(质量分数)的Al2O3-Y2O3与10%的Al2O3-高岭土复合助烧剂,并外加不同量(分别为12.8%、26.3%、30.0%和36.4%)的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制样后首先在空气炉中经过300℃2h或1100℃4h的预烧,然后在真空炉中于1550℃4h真空烧结而制备成SiC多孔陶瓷,并研究了助烧剂种类以及造孔剂CMC外加量对SiC多孔陶瓷显微组织、显气孔率及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Al2O3-Y2O3作为助烧剂的SiC多孔陶瓷比Al2O3-高岭土作助烧剂的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显气孔率稍有减小;随着羧甲基纤维素钠量的增加,加入两种助烧剂的SiC多孔陶瓷均表现为显气孔率增加,抗折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多孔陶瓷 助烧剂 气孔率 抗折强度 真空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参数对7075/6009铝合金铸锭外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小平 张卫文 +2 位作者 罗宗强 赵海东 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34,共6页
采用双流浇注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了7075/6009梯度复合铝合金铸锭,分析了铸造工艺参数对铸锭外层合金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熔体温度、内导管插入结晶器深度及节流片孔径对铸锭外层合金厚度的影响显著;内熔体温度从680℃上升至780℃时,... 采用双流浇注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了7075/6009梯度复合铝合金铸锭,分析了铸造工艺参数对铸锭外层合金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熔体温度、内导管插入结晶器深度及节流片孔径对铸锭外层合金厚度的影响显著;内熔体温度从680℃上升至780℃时,外层合金厚度减小38.8%;内导管插入结晶器深度由0mm增大到15mm时,外层合金厚度增大37%;节流片孔径由1.6mm增大到1.8mm时,外层合金厚度减小了42.2%;外熔体温度及铸造速度对铸锭外层合金厚度的影响不明显.文中还分析了双流浇注半连续铸造过程中的液穴形成过程,并探讨了铸造工艺参数对液穴形成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浇注 半连续铸造 液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态ZE10镁合金的超塑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英 李元元 +2 位作者 陈维平 张文 罗宗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19,28,共4页
对挤压态ZE10镁合金在300~400℃及应变速率10-4~10-2s-1条件下进行了超塑性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晶粒约为5 μm的ZE10镁合金挤压材,在350℃及应变速率为4.80× 10-3s-1条件下即可获得330%的较大伸长率,在5.55×10-4s-1... 对挤压态ZE10镁合金在300~400℃及应变速率10-4~10-2s-1条件下进行了超塑性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晶粒约为5 μm的ZE10镁合金挤压材,在350℃及应变速率为4.80× 10-3s-1条件下即可获得330%的较大伸长率,在5.55×10-4s-1应变速率下,可获得364%的最大伸长率。在350℃以应变速率4.80×10-3s-1拉伸,在变形初始阶段伸长量为50%时,合金的晶粒尺寸为2.8μm,当试样拉伸至断裂时,晶粒尺寸为4.2μm。说明在变形过程中具有动态再结晶的发生,而且晶粒长大趋势较小。试样拉断时,断口具有典型的空洞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10镁合金 超塑性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