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3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水平的提高
1
作者 韩琼芳 卢谦和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36,共2页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水平的提高韩琼芳卢谦和(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我国轻工学科(系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建...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水平的提高韩琼芳卢谦和(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我国轻工学科(系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并向国内外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工程 实验室 学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造纸化学分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2
作者 李维英 杨浩 陈华志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管理中一项棘手而又无比重要的工作。有效地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证实验人员安全与仪器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主要的管理对象是人、设备和化学品。因此,做好实验人员、仪器设备... 实验室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管理中一项棘手而又无比重要的工作。有效地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证实验人员安全与仪器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主要的管理对象是人、设备和化学品。因此,做好实验人员、仪器设备和化学品的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实验安全制度对开展好实验室安全工作起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人员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 化学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3
作者 韩琼芳 何北海 卢谦和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4-55,共2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韩琼芳何北海卢谦和(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任务是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在制浆造纸工程学科的技术前沿领... 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韩琼芳何北海卢谦和(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任务是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在制浆造纸工程学科的技术前沿领域和重要应用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 设备 仪器 仪表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行业实验室实施LIMS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易贤辉 闫东波 +1 位作者 沈文浩 刘焕彬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4,共4页
简要介绍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主要功能、特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在各行业实验室的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造纸行业实施LIMS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三种具体LIMS实施方案。
关键词 造纸行业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 LIMS系统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造纸实验室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
5
作者 易贤辉 闫东波 刘焕彬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35,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造纸实验室自动测试系统 ,并对该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实验表明 ,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造纸实验室各种分析仪器的测试数据 ,实现数据记录、传输、分析、存储和查询的无纸化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造纸实验室自动测试系统 ,并对该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实验表明 ,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造纸实验室各种分析仪器的测试数据 ,实现数据记录、传输、分析、存储和查询的无纸化 ,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通信速度快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造纸实验室 自动测试系统 设计 配置 数据采集 分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图像的厂区尺度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以制浆造纸企业为例
6
作者 胡松 李继庚 +1 位作者 洪蒙纳 韩育林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1,158,共8页
本研究以制浆造纸企业为例,构建了一种融合了卫星图像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厂区尺度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首先通过卫星图像将制浆造纸企业分成原生纤维制浆企业、高定量纸张生产企业、低定量纸张生产企业和特种纸企业4类;然后采用Lasso算... 本研究以制浆造纸企业为例,构建了一种融合了卫星图像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厂区尺度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首先通过卫星图像将制浆造纸企业分成原生纤维制浆企业、高定量纸张生产企业、低定量纸张生产企业和特种纸企业4类;然后采用Lasso算法,将厂区面积与碳排放进行拟合,4种不同类型企业的R^(2)均在0.74以上。采用碳排放核算模型对全国重点排放单位名单中的112家造纸企业,进行了厂区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表明,112家造纸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之间温室气体排放差异较大,最小排放量为4.45万t CO_(2)eq,最大排放量达426.01万t CO_(2)eq,该方法也为厂区尺度的碳排放核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图像 机器学习 厂区尺度 温室气体排放 制浆造纸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梁湘瑶 何正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0,共9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与LMDI分解模型,对我国造纸工业进行隐含碳排放核算和主要影响因素贡献进行探究,为造纸工业全面制定绿色转型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远高于直接碳排放,研究期间,间接碳排放占比70%... 本研究通过构建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与LMDI分解模型,对我国造纸工业进行隐含碳排放核算和主要影响因素贡献进行探究,为造纸工业全面制定绿色转型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远高于直接碳排放,研究期间,间接碳排放占比70%以上且逐年上升,到2020年间接碳排放占比突破90%。造纸工业对能源供应行业碳排放的拉动量最高,对其他制造产品和废品废料业的碳排放拉动量不断增加。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对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起最大程度负向驱动作用,经济发展效应对造纸工业隐含碳排放起最大程度正向驱动作用,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效应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同时提出了政府要强化政策引导,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发展,重视国内造纸工业产业链中间投入的碳减排工作等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业 投入产出表 隐含碳 LMDI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催化臭氧处理造纸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马黎明 李友明 +1 位作者 雷利荣 陈威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2,共5页
用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后造纸废水,研究了pH值、活性炭加入量和活性炭回用次数对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以及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结果表明,pH值为7.98,活性炭加入量1g,臭氧化反应12min时,CODCr和色... 用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后造纸废水,研究了pH值、活性炭加入量和活性炭回用次数对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以及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结果表明,pH值为7.98,活性炭加入量1g,臭氧化反应12min时,CODCr和色度去除率达到40.2%和91.6%,比单独臭氧氧化处理分别提高了7.6%和7.0%,BOD5/CODCr比值由单独臭氧化过程的0.14提高到0.26,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回用两次的活性炭参与臭氧化反应12min,废水CODCr去除率为35.4%,去除效果较好。催化臭氧化反应前后活性炭的红外谱图表明其表面吸附有大量有机降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活性炭 臭氧氧化过程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浮选柱脱墨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广卫 朱小林 +2 位作者 刘焕彬 陈嘉翔 武书彬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4,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废纸脱墨的实验室浮选柱装置。利用这套系统初步考察了浮选柱用于浮选时的一些特点和性能,如不同的空气流量以及浆料流量下脱除胶黏物和灰分的能力。实验发现,即使在空气贮藏量较低、浮选柱气体流量0.4m3/h时,胶黏物去除... 介绍了一种用于废纸脱墨的实验室浮选柱装置。利用这套系统初步考察了浮选柱用于浮选时的一些特点和性能,如不同的空气流量以及浆料流量下脱除胶黏物和灰分的能力。实验发现,即使在空气贮藏量较低、浮选柱气体流量0.4m3/h时,胶黏物去除率也能够达到83.4%、灰分去除率在50%以上。实验证明这套浮选系统对胶黏物去除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胶黏物去除 空气贮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法深度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千钧 袁斌 +1 位作者 伍红 李志萍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9,共3页
采用Fenton法对造纸厂二级处理后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H2O2/Fe^2+、H2O2投加量、体系pH值等条件对CODcr,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化处理后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法,可使废水CODcr,和色度进一步下降。当体系pH值2—... 采用Fenton法对造纸厂二级处理后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H2O2/Fe^2+、H2O2投加量、体系pH值等条件对CODcr,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化处理后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法,可使废水CODcr,和色度进一步下降。当体系pH值2—3,H2O2/Fe^2+摩尔比为5:1,30%H2O2投加量为1mL/L时,出水CODcr可降低至50mg/L以下,色度去除率大于80%,可满足更为严格的造纸废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FENTON法 制浆造纸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马黎明 李友明 雷利荣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1,共4页
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后造纸废水,考察了不同温度、初始pH值、臭氧通入量、反应时间等条件下臭氧化过程对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化过程COD和色度的去除随着初始pH值、臭氧通入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随着温度的升... 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后造纸废水,考察了不同温度、初始pH值、臭氧通入量、反应时间等条件下臭氧化过程对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化过程COD和色度的去除随着初始pH值、臭氧通入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随着温度的升高,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25℃时去除效果最佳。当初始pH值为8.12,臭氧通入量514mg(400mL废水),在25℃时臭氧化反应10min,色度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6.3%和38.9%,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臭氧氧化过程 COD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种植桉木深度脱木素的研究 第二部分:实验室模拟EMCC制浆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加奎 黄干强 张曾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共6页
对人工种植的尾叶桉进行了深度脱木素蒸煮的研究。发现延伸改良连续蒸煮(EMCC) 比常规蒸煮(CK) 具有高的制浆选择性, 可以在保持浆料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纸浆的卡伯值。在EMCC中, 蒸煮温度、有效碱(EA) 分布和溶解有... 对人工种植的尾叶桉进行了深度脱木素蒸煮的研究。发现延伸改良连续蒸煮(EMCC) 比常规蒸煮(CK) 具有高的制浆选择性, 可以在保持浆料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纸浆的卡伯值。在EMCC中, 蒸煮温度、有效碱(EA) 分布和溶解有机物(OS) 浓度分布能够显著影响到制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种植桉 尾叶桉 EA分布 EMCC制浆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反应器处理造纸废水工程实践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广胜 雷利荣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58,共6页
介绍了内循环(IC)厌氧反应塔和外循环(EC)厌氧反应塔应用于废纸抄造高强瓦楞原纸废水处理的工程实践及生产运行情况。生产运行数据表明,EC厌氧反应塔的处理效果优于IC厌氧反应塔,Ca^(2+)浓度对IC厌氧反应塔运行效果有较大的影响,而对EC... 介绍了内循环(IC)厌氧反应塔和外循环(EC)厌氧反应塔应用于废纸抄造高强瓦楞原纸废水处理的工程实践及生产运行情况。生产运行数据表明,EC厌氧反应塔的处理效果优于IC厌氧反应塔,Ca^(2+)浓度对IC厌氧反应塔运行效果有较大的影响,而对EC厌氧反应塔影响较小;IC厌氧反应塔和EC厌氧反应塔可有效降解废纸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废水CODCr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1.2%~77.4%和72.3%~87.9%,沼气产率为0.43 m^3/kg CODCr和0.45 m^3/kg CODCr;废纸造纸废水经初沉池、预酸化池、IC厌氧反应塔/EC厌氧反应塔、好氧曝气池、絮凝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和高效纤维滤池工艺处理后达到国家《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一级标准,部分废水可回用到生产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造纸废水 IC厌氧反应塔 EC厌氧反应塔 循环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填料工程及新型填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沈静 宋湛谦 钱学仁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从高分子沉积膜的改性技术、水溶性聚合物的改性与处理技术、无机化合物的改性与处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造纸填料工程的研究现状;从天然矿物资源的矿物纤维填料、纤维状合成填料、淀粉基填料及绢云母等方面,介绍了新型填料的研究现状,并... 从高分子沉积膜的改性技术、水溶性聚合物的改性与处理技术、无机化合物的改性与处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造纸填料工程的研究现状;从天然矿物资源的矿物纤维填料、纤维状合成填料、淀粉基填料及绢云母等方面,介绍了新型填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工程 新型填料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环保新政策与造纸行业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4
15
作者 樊慧明 李嘉禾 郭鸣凤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8年第3期72-79,共8页
我国造纸业经历了近年来的飞速发展阶段,如今生产量和消费量在全球年排第一,2017年造纸和纸制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5203亿元,利润总额1028.6亿元,全行业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然而资源环境问题一直都是制约造纸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 我国造纸业经历了近年来的飞速发展阶段,如今生产量和消费量在全球年排第一,2017年造纸和纸制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5203亿元,利润总额1028.6亿元,全行业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然而资源环境问题一直都是制约造纸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工业行业治污提出了更严标准。一系列新政策的密集发布,使造纸行业面临着史上最为严峻的挑战与考验。环保政策已经成为影响市场行情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如何理解和落实造纸行业的环保新政策入手,认清行业现状,解读国家环保新政,提出企业行业需采取的应对措施,展望行业发展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政策 造纸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浮选脱墨设备的设计及其脱墨效果
16
作者 李荣刚 陈克复 +2 位作者 李擘 陈奇峰 李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72,共2页
开发了一种实验室用浮选脱墨设备(FXJ-35),并将其脱墨效果与其他两种实验室浮选装置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该浮选机脱墨效果较好,浮选损失较小,适合于实验室研究工作。
关键词 脱墨 实验室浮选设备 脱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型和工业型近红外光谱仪的木片材性预测建模对比研究
17
作者 梁龙 吕娜娜 +3 位作者 吴珽 邓拥军 沈葵忠 房桂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4,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采用工业型光谱仪和实验型光谱仪建立近红外模型用于快速预测木片材性的可行性,分析对比不同光谱仪的建模效果。针对不同材性指标分析特点,通过光谱信号校正和特征波长筛选算法优化模型预测性能,建立适宜的建模方法。结果表... 本研究探讨了采用工业型光谱仪和实验型光谱仪建立近红外模型用于快速预测木片材性的可行性,分析对比不同光谱仪的建模效果。针对不同材性指标分析特点,通过光谱信号校正和特征波长筛选算法优化模型预测性能,建立适宜的建模方法。结果表明,基于工业型光谱仪建立的近红外模型对木片水分、基本密度、纤维形态等物理性能指标表现出更高的预测精度,而化学组分含量的预测精度与实验型光谱仪无显著差异。工业型光谱仪木片理化材性近红外模型适用于制浆原料品质评价和工业过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木片 材性分析 制浆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浆浮选损失的生产调查及有关的实验室分析研究
18
作者 陈嘉翔 《黑龙江造纸》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介绍了废纸浆浮选损失在三个工厂中的调查情况 ,并着重在利用界面张力的变化对浮选损失的影响作了一些试验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一般的浮选条件以外 ,废纸浆中的表面活性剂和来自废纸的表面活性物质与浮选损失有着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 废纸浆 浮选损失 试验分析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物质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造纸断纸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19
作者 宋理敏 高贵军 何正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163,共9页
本课题面向断纸故障标记数据短缺而生产工况切换较多,故障诊断建模复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分别基于参数和特征的断纸故障迁移模型建模方法,通过分析定量设定值及其强相关变量的数据分布特征,对工业数据进行了基础工况划分,并以马氏距离... 本课题面向断纸故障标记数据短缺而生产工况切换较多,故障诊断建模复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分别基于参数和特征的断纸故障迁移模型建模方法,通过分析定量设定值及其强相关变量的数据分布特征,对工业数据进行了基础工况划分,并以马氏距离、多核最大均值差异等距离函数评估验证了工况划分的可靠性。在所划分的工况数据基础上,将依据有效断纸故障数据较多的工况建立的断纸故障模型迁移至数据缺失的工况中。结果表明,建立的故障诊断迁移模型在不同的工况迁移任务中分别达到了98.3%、94.6%、96.4%的诊断准确率,提高了模型的泛用性,促进其面向不同的造纸生产过程进行更广泛和更精确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断纸 故障诊断 方法研究 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编码的长流程造纸过程断纸故障识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国健 李继庚 +2 位作者 陈波 满奕 何正磊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0,141,共9页
断纸故障造成的非预期停机对生产效率影响较大,预测和识别断纸故障对造纸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堆栈自编码器(stacked autoencoder,SAE)和Softmax分类器的断纸故障分类和识别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的方... 断纸故障造成的非预期停机对生产效率影响较大,预测和识别断纸故障对造纸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堆栈自编码器(stacked autoencoder,SAE)和Softmax分类器的断纸故障分类和识别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关键过程变量,并采用聚类方法对断纸故障进行类型标记。建立并训练SAE模型以提取数据中的深度特征,并基于提取后的特征,可通过Softmax分类器识别断纸故障。以造纸厂历史数据进行验证,得到该模型的断纸故障分类准确率为96.2%,精准率为93.1%,召回率为91.9%,结果优于其他模型,说明基于SAE特征提取的分类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断纸故障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 特征提取 堆栈自编码器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