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亚基变异类型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显生 杨晓泉 +2 位作者 高文瑞 麻浩 唐传核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6-121,共6页
以6个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类型大豆品种制备的分离蛋白为材料,采用SDS—PAGE测定了蛋白亚基的含量以及采用质构仪测定了凝胶的质构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制备的分离蛋白在凝胶的硬度、粘性、内聚性、胶粘性、... 以6个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类型大豆品种制备的分离蛋白为材料,采用SDS—PAGE测定了蛋白亚基的含量以及采用质构仪测定了凝胶的质构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制备的分离蛋白在凝胶的硬度、粘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破裂强度等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凝胶弹性上无显著差异;桂阳紫金豆制备的分离蛋白凝胶具有最高的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值,而西峡小粒黄制备的分离蛋白凝胶具有最低的硬度、粘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值;大豆分离蛋白各亚基含量与凝胶各质构特性在相关程度和相关性质上也存在差异,尤以A3和B4亚基对分离蛋白质构特性影响较大;7S、11S组分含量和11S/7S比值与分离蛋白凝胶质构特性无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分离蛋白 蛋白亚基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11S和7S组分提取分离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春 王红玲 +3 位作者 崔竹梅 何小玲 王显生 麻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6,共6页
为确定提取分离大豆贮藏蛋白11S和7S两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方法,采用凯氏定氮和SDS-PAGE分析,从浸提液种类、提取液pH、浸提次数和温度、料液比、Tris-HCl浓度和还原剂种类等影响提取分离效果的因素着手,对Nagano法进一步优化。结果表... 为确定提取分离大豆贮藏蛋白11S和7S两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方法,采用凯氏定氮和SDS-PAGE分析,从浸提液种类、提取液pH、浸提次数和温度、料液比、Tris-HCl浓度和还原剂种类等影响提取分离效果的因素着手,对Nagano法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浸提液采用pH8.5、含0.01mol/L亚硫酸氢钠的0.03~0.06mol/L Tris-HCl缓冲液系统,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5,重复浸提两次;分离过程中,在pH6.4沉淀离心分离出11S组分、调pH5.5沉淀离心分离出中间产物后。再调pH至4.8沉淀离心分离出7S组分。优化后的方法与Nagano法相比,可显著提高11S和7S组分的得率、蛋白含量和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贮藏蛋白 11S和7S组分 Nagano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