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7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科学中的范畴数据类型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苏锦钿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8,39,共11页
范畴数据类型是指以范畴论为数学理论基础研究数据类型的描述、计算、语义和应用。早期的范畴数据类型研究以归纳数据类型为主,采用代数从归纳的角度研究有限数据类型的构造语义和递归性质。近年来,归纳数据类型的对偶概念——共归纳数... 范畴数据类型是指以范畴论为数学理论基础研究数据类型的描述、计算、语义和应用。早期的范畴数据类型研究以归纳数据类型为主,采用代数从归纳的角度研究有限数据类型的构造语义和递归性质。近年来,归纳数据类型的对偶概念——共归纳数据类型逐渐引起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他们采用共代数从观察的角度研究无限数据类型的行为语义和共递归性质。利用范畴论可以为数据类型研究提供统一的数学理论基础,并将代数和共代数中的各种重要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语法构造与动态行为、递归与共递归、同余与互模拟等。目前,范畴数据类型已经在程序语言、计算描述、理论证明器和并行计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对范畴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数学理论基础、逻辑基础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以引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中的范畴数据类型理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类型 范畴论 代数 共代数 逻辑演算 程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Z技术系统演进视角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体系架构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牧南 熊俊霞 +1 位作者 许治 苏锦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技术系统进化规则视角,结合软件技术自身发展的特点,分析了软件体系架构的技术进化路径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主流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产品的体系架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软件体系架构技术的进化规则和趋势,... 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技术系统进化规则视角,结合软件技术自身发展的特点,分析了软件体系架构的技术进化路径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主流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产品的体系架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软件体系架构技术的进化规则和趋势,以及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自身的发展和演化特点,综合运用当前主流的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模型对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的体系架构进行分析和改进设计,得到了一个跨平台、更灵活、复用度更高、更加松耦合、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实用参考价值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技术系统进化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计算机辅助创新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广播的计算机远程唤醒机制及其实现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波 齐德昱 +1 位作者 段丽艳 张艳青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37-238,247,共3页
通过远程唤醒使远程主机自动加电启动 ,进而利用远程控制软件可对远程主机进行有效控制。基于IP广播的计算机远程唤醒机制 ,采用WinSock实现了计算机的远程唤醒、远程关机和重新启动 。
关键词 远程唤醒 远程控制 远程唤醒数据帧 IP广播 WINS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钙化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微浸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奕昭 王金花 +3 位作者 谭婉嫦 蔡洪明 杨曦 李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伴有微钙化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微浸润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微钙化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54例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 目的:探讨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伴有微钙化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微浸润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微钙化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54例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性病变451例,DCIS(有/无微浸润)203例,使用CAD系统进行微钙化特征的提取和分类,比较14个特征参数在两组病变的差异,分析CAD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特征参数中线样分枝状钙化数、细颗粒状微钙化率、段样分布、种群密度在两组病变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癌及微浸润组的特征参数值较高;四个特征参数对判别两组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0.734、0.729和0.714,低于CAD系统综合检测法的判别效能(AUC=0.873),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7.3%、75.8%和85.1%。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微浸润的微钙化特征具有相对特异性,基于多特征分析的CAD系统对该类病变可达到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乳腺癌早期病变的诊断和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计算机辅助检测 微钙化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苹果着色面积的计算机视觉分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建 黎绍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3813-3814,3817,共3页
通过数码相机获取不同苹果等级的彩色图像,将图像平滑后利用R颜色分量进行最小错误阀值分割,再进行腐蚀去噪声和孔洞填充,并将RGB值转换成HSL值,最后用像素点变换法恢复苹果在二维投影图中真实的几何信息,重新计算像素点的面积,计算苹... 通过数码相机获取不同苹果等级的彩色图像,将图像平滑后利用R颜色分量进行最小错误阀值分割,再进行腐蚀去噪声和孔洞填充,并将RGB值转换成HSL值,最后用像素点变换法恢复苹果在二维投影图中真实的几何信息,重新计算像素点的面积,计算苹果的着色面积并进行分级。实验结果表明,机器识别苹果等级的准确率为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面积 像素点变换法 机器视觉 分级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6
作者 俞鹤伟 牟艳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1-5,共5页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创新型课程体系、营造多样化学科竞赛氛围、加强实践环节、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基本思路。华南理工大...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创新型课程体系、营造多样化学科竞赛氛围、加强实践环节、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基本思路。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探索实践表明,以特色课程体系为基础,以ACM竞教结合、强化实践环节为具体改革措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成功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计算机科学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网络计算机的视频播放器组件化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发贵 黄凯耀 张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4-27,共4页
为了实现网络计算机系列的信息设备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开发,需要构建模块性强、可重用性高、可扩展性强的视频播放器模型.文中根据网络计算机特有的客户端/服务器构架,在比较了各种不同的视频播放器模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和设计模式... 为了实现网络计算机系列的信息设备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开发,需要构建模块性强、可重用性高、可扩展性强的视频播放器模型.文中根据网络计算机特有的客户端/服务器构架,在比较了各种不同的视频播放器模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和设计模式的模型,同时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对各个组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设计,对涉及到的设计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了此组件化模型的特点,并给出了一个适应网络计算机系列的信息家电的视频播放器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计算机 流媒体 视频播放器 软件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饭煲内胆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冼进 冼允廷 庞冬梅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7期96-100,共5页
针对目前电饭煲生产企业的高度自动生产线,电饭煲内胆在生产过程中偶尔会存在一些瑕疵,人工检测无法理想地检出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检测系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先进电饭煲内胆缺陷检测系统,代替人工检测。该缺陷检测... 针对目前电饭煲生产企业的高度自动生产线,电饭煲内胆在生产过程中偶尔会存在一些瑕疵,人工检测无法理想地检出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检测系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先进电饭煲内胆缺陷检测系统,代替人工检测。该缺陷检测系统包含工业快速照相机、光源、镜头、支架和视觉检测软件,将采集电饭煲内胆有缺陷数字图像,通过图像标注、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训练,获取最佳检测模型,对实时生产线上的电饭煲内胆进行检测,并通过算法不断优化、迭代,找到最优方案。最后应用到具体企业生产线上,使用真实电饭煲内胆数据集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智能缺陷检测系统能有效代替人工检测电饭煲内胆有碰伤、刮花、麻点、堆油等缺陷,检测速度、检测准确率明显提高,且满足生产线对于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缺陷检测 电饭煲内胆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检测模型 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的研究
9
作者 肖南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0-73,共4页
作者在某钢厂采用四台TP801单板机和一台IBMPC机组成钢坯直接轧制在线补偿加热过程分布式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本文介绍该系统的结构、硬件、软件、应用和特点。
关键词 计算机 监控系统 轧制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计算机容错系统一致性断点释放算法的研究
10
作者 杨桦 钟建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8-143,共6页
针对国内目前的容错系统研究现状,选择多机系统中的特例-双机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以一致性断点为最基本的容错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获得断点释放算法,详细讨论了这种算法的基本策略及其改进方案.通过分析故障进程的影响,考察... 针对国内目前的容错系统研究现状,选择多机系统中的特例-双机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以一致性断点为最基本的容错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获得断点释放算法,详细讨论了这种算法的基本策略及其改进方案.通过分析故障进程的影响,考察了相关进程的发散效应的特点,根据相关进程之间的通信关系来获得断点的最小集合,并用模拟的方法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及性能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确能够有效地消除在断点保留过程中所形成的无效数据,释放存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系统 一致性断点 释放算法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计算浮点数据的高性能无损压缩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克晶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6-976,共11页
科学计算在科学界及工业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随之产生的科学数据也越来越多.因二级存储(如硬盘)的读写速度通常较慢,庞大的数据量除了占据存储空间之外,还影响着系统性能.文中通过系统研究浮点数据的特性,建立预测精度和压缩比... 科学计算在科学界及工业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随之产生的科学数据也越来越多.因二级存储(如硬盘)的读写速度通常较慢,庞大的数据量除了占据存储空间之外,还影响着系统性能.文中通过系统研究浮点数据的特性,建立预测精度和压缩比之间的关系的理论体系.通过利用科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种预测器以及高效熵编码方法,提出一种科学数据高性能无损压缩方法.该方法既不需要使用者有关于原始数据的先验知识,也不需要使用者自行设计预测器.通过与其他压缩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压缩比远高于其他方法,并同时具有恒定的海量压缩吞吐量.该方法已被应用于大规模颗粒动力学仿真系统的数据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计算 浮点数据 无损压缩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计算资源的联邦学习设备选择算法
12
作者 刘建勋 张幸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363,共10页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是一种新兴的分布式机器学习范式,其核心思想是用户设备以分布式的方式在本地训练模型,且无需上传原始数据,仅需将训练后的模型上传到服务器进行模型聚合。现有研究大多忽略了设备的计算资源会随着用户...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是一种新兴的分布式机器学习范式,其核心思想是用户设备以分布式的方式在本地训练模型,且无需上传原始数据,仅需将训练后的模型上传到服务器进行模型聚合。现有研究大多忽略了设备的计算资源会随着用户的使用模式而发生时序性变化,这会影响FL的训练进度。文中针对异构设备具有时变计算资源的特点,使用自回归模型对时变计算资源进行建模,并提出了一个设备选择算法。首先构造了长期训练时间约束下最小化每轮FL平均训练时间的优化问题,接着采用李雅普诺夫优化理论对其进行转化,最后求解得到设备选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基线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在基本保证模型质量的同时缩短FL的训练时间和设备的平均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设备选择 时变的计算资源 不平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嘉俊 刘波 +2 位作者 林伟伟 郑剑文 谢家晨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5,共10页
时间序列预测作为分析历史数据以预测未来趋势的关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然而,传统方法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法等在处理非线性模式、捕捉长期依赖性时存在局限。最近,基于Transformer的方法因其自注意力机制... 时间序列预测作为分析历史数据以预测未来趋势的关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然而,传统方法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法等在处理非线性模式、捕捉长期依赖性时存在局限。最近,基于Transformer的方法因其自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突破,也开始拓展至时间序列预测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果。因此,探究如何将Transformer高效运用于时间序列预测,成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关键。首先,介绍了时间序列的特性,阐述了时间序列预测的常见任务类别及评估指标。接着,深入解析Transformer的基本架构,并挑选了近年来在时间序列预测中广受关注的Transfo-rmer衍生模型,从模块及架构层面进行分类,并分别从问题解决、创新点及局限性3个维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时间序列预测Transformer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Transformer模型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rix Core的高性能多维FFT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璐 祝松祥 +2 位作者 田卿燕 林海山 郭逸劼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0,共11页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等领域。为了充分挖掘图形处理器(GPU)的计算能力并进一步提高FFT的计算效率,该文针对矩阵形式的Stockham FFT,提出了一种基于Matrix Core的高性能多维FFT计算方案。在计算优化方面,该方案利...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等领域。为了充分挖掘图形处理器(GPU)的计算能力并进一步提高FFT的计算效率,该文针对矩阵形式的Stockham FFT,提出了一种基于Matrix Core的高性能多维FFT计算方案。在计算优化方面,该方案利用Matrix Core加速FFT计算中的矩阵乘运算,同时通过编译器内部指令完成小粒度的矩阵乘加,使得Matrix Core支持更多尺寸的FFT计算。在内存优化方面,该方案使用2层迭代策略,以充分利用共享内存,减少与全局内存的数据交换;根据Matrix Core的矩阵数据在各个线程寄存器中的分布规律,直接在寄存器上完成FFT计算中大量存在的矩阵逐元素乘操作;通过对共享内存中的数据进行重排来缓解存储体冲突,并采用双缓冲策略缓解访存瓶颈。该文还提出了高效的矩阵转置策略,以加速多维FFT计算。在AMD MI250 GPU平台上将该方案与GPU上主流的高性能FFT计算库rocFFT和VkFFT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AMD MI250上的1维、2维和3维FFT平均计算效率均优于rocFFT和VkFFT,3维FFT的平均计算效率为rocFFT的1.5倍,为VkFFT的2.0倍,具有较好的性能提升;mcFFT的计算精度与rocFFT和VkFFT保持在相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Matrix Core 快速傅里叶变换 矩阵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编码和掩膜空间调制的图像补全算法
15
作者 冼进 徐小茹 +1 位作者 冼允廷 冼楚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图像补全是指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内容填充,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图像补全算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如果图像中的场景比较复杂且存在大面积的缺失区域时,现有算法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结构来捕捉图像... 图像补全是指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内容填充,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图像补全算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如果图像中的场景比较复杂且存在大面积的缺失区域时,现有算法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结构来捕捉图像的长距离依赖和高级语义信息,仍然较难生成高质量的完整图像。针对大范围缺失的图像补全问题,为扩大图像补全网络有限的感受野,有效地获取图像可见区域的全局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图像可见区域的有效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编码和掩膜空间调制的图像补全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混合编码网络对图像可见区域进行局部和全局信息的特征提取;然后采用掩膜空间调制模块,根据缺失面积的大小动态调整在生成缺失区域时的多样性;最后基于StyleGAN2的方法生成完整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大范围缺失的图像,可生成具有多样性的高质量图像,并且能应用在视觉显著性模型的数据增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补全 图像增强 混合编码 掩膜空间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视觉激光多模态融合的机器人导航方法
16
作者 毕盛 杨礼铭 +1 位作者 董敏 沈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9-1817,共9页
针对在移动机器人室内导航过程中,单一使用视觉语言导航算法无法充分利用语义中的方位和环境中的感知信息、无法导航至目标半米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语言视觉激光多模态融合的机器人导航方法.首先,在全局路径规划中,标记地图中的导航点,... 针对在移动机器人室内导航过程中,单一使用视觉语言导航算法无法充分利用语义中的方位和环境中的感知信息、无法导航至目标半米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语言视觉激光多模态融合的机器人导航方法.首先,在全局路径规划中,标记地图中的导航点,保留其位姿、图像、点云图和各点之间的拓扑信息,通过多模态融合网络得到各导航点与目标的匹配权值,结合dijkstra算法和方位优化算法,规划出全局路径导航点序列.然后,在局部路径规划中,将多线激光与单目相机进行联合标定,结合目标检测、点云聚类和坐标变换方法得到目标具体位姿,发布导航任务,完成局部路径的规划.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真实环境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导航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导航 多模态融合网络 方位优化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狭窄环境的机器人室内导航系统
17
作者 董敏 谭皓禹 毕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0-329,共10页
在机器人领域中,安全地通过狭窄环境是机器人自主可靠地执行导航任务的关键之一。对于多种误差源导致的机器人无法安全通过狭窄环境的问题,提出了面向狭窄环境的机器人室内导航系统。该系统在导航过程中根据地图中障碍物与全局路径的几... 在机器人领域中,安全地通过狭窄环境是机器人自主可靠地执行导航任务的关键之一。对于多种误差源导致的机器人无法安全通过狭窄环境的问题,提出了面向狭窄环境的机器人室内导航系统。该系统在导航过程中根据地图中障碍物与全局路径的几何关系标记狭窄环境,并生成合适通行位姿对;机器人出入被标记的狭窄环境时自动切换导航策略,以自适应环境;在狭窄环境导航策略中,全局成本地图膨胀化,以规划更安全的全局路径,机器人根据合适通行位姿分段规划全局路径,目的为提前调整位姿以减少在狭窄环境中的转向需求,并通过将最优控制问题转换为最小二乘问题的思想优化MPC路径跟踪方法,用于代替局部轨迹规划方法计算轨迹,防止局部轨迹碰撞误判导致导航失败。仿真及真实环境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机器人面对狭窄环境时的通过率,使机器人更加安全稳定地执行导航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系统 狭窄环境 自适应 合适通行位姿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目标物体导航方法
18
作者 毕盛 林华伟 董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10,共10页
目标物体导航是在未知的环境中根据视觉观察到达预期的目标物体。其中,如何从视觉观察中找到目标物体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目标物体导航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征融合模块融合包含导航环境整体信息、... 目标物体导航是在未知的环境中根据视觉观察到达预期的目标物体。其中,如何从视觉观察中找到目标物体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目标物体导航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征融合模块融合包含导航环境整体信息、局部信息的视觉特征和指代目标物体语义的文本特征,得到表征导航方向的方向特征和导航环境的环境特征,将视觉表示与导航方向相关联,从而指导导航动作的生成,约束代理朝目标物体方向导航,提高模型的导航成功率和效率。AI2-Thor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和基准模型对比,导航成功率SR提升11.7%、导航成功路径长度加权比率SPL提升0.093;和目前先进的方法对比,SR提升2.1%、SPL提升0.008。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物体导航 多特征融合 多头注意力机制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路径表示和预训练模型的软件漏洞检测方法
19
作者 陆璐 万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5,共10页
软件漏洞是导致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受损的关键薄弱环节,易于被攻击者利用来实施非法操控,从而导致数据泄露、系统崩溃甚至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如何精准、高效地检测软件漏洞已经成为计算机安全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现有的基于深度学... 软件漏洞是导致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受损的关键薄弱环节,易于被攻击者利用来实施非法操控,从而导致数据泄露、系统崩溃甚至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如何精准、高效地检测软件漏洞已经成为计算机安全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漏洞检测方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大多受限于单一代码表示,无法全面反映代码语义与结构信息间的互补性。鉴于此,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表示和预训练代码模型的漏洞检测方法(简称VDPPM),以有效提升代码语义解析能力和漏洞检测精度。该方法集成了从抽象语法树、控制流图和程序依赖图抽取的路径表示,并借助对比学习框架SimCSE优化后得到的SimCodeBERT模型来增强模型对漏洞特征的捕捉能力。实验中,首先从源代码中提取3种代码表示,并从这些表示中提取路径表示来构建语料库以训练Doc2vec模型,形成通用嵌入模型,将路径序列转化为向量表示。在此基础上,融入预训练的CodeBERT模型,将其在对比学习框架下进行训练,以更精准地捕捉代码深层次语义特征。最后,通过融合Doc2vec和SimCodeBERT模型生成的向量来构建高质量的代码表示以完成漏洞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多个公开的漏洞检测基准数据集中,VDPPM的性能优于目前的主流方法,在漏洞检测任务上的多个指标有显著提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漏洞 漏洞检测 路径表示 预训练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rix Core的小尺寸批量矩阵乘法设计与优化
20
作者 陆璐 赵容 +1 位作者 梁志宏 索思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8-58,共11页
通用矩阵乘法(GEMM)是线性代数中最重要的运算,来自不同科学领域的许多应用程序都将其关键部分转换为使用GEMM的形式。GEMM广泛应用于大模型、机器学习、科学计算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特别是半精度的批处理GEMM(即FP16)一直是许多深度学... 通用矩阵乘法(GEMM)是线性代数中最重要的运算,来自不同科学领域的许多应用程序都将其关键部分转换为使用GEMM的形式。GEMM广泛应用于大模型、机器学习、科学计算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特别是半精度的批处理GEMM(即FP16)一直是许多深度学习框架的核心操作。目前AMD GPU上半精度批处理GEMM的访存和计算利用率不足,急需优化。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半精度批处理GEMM(HGEMM)的图形处理器(GPU)优化方案。分块策略方面,根据输入矩阵块大小为线程分配相同的访存量和计算量,同时线程计算多个矩阵乘法,以提高计算单元的利用率。访存优化方面,以多读数据为代价,为每个线程分配相同访存量以便于编译器优化,保证访存和计算时间相互掩盖。对于矩阵尺寸小于16的极小尺寸批处理HGEMM,该文利用4×4×4的Matrix Core及其对应的分块方案,在提升访存性能的同时减少Matrix Core计算资源的浪费,并提供是否使用共享内存的选项来达到最高性能。在AMD GPU MI210平台上,将该方案与rocBLAS的2个算子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案在AMD GPU MI210上的平均性能为rocBLASHGEMMBatched的4.14倍,rocBLASGEMMExBatched的4.96倍;对于极小尺寸批处理HGEMM,平均性能为rocBLASHGEMMBatched的18.60倍,rocBLASGEMMExBatched的14.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Matrix Core 矩阵乘法 访存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