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豆秆热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龙君 马晓茜 胡志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2-407,共6页
以毛豆秆为实验原料,研究不同热解温度、物料粒径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毛豆秆热解产生的可燃气(CO、H2)生成特性和最终失重率的影响。实验发现,提高热解温度,可燃气的产量和最终失重率增大;高温热解时,毛豆秆粒径对热解的影响很小,最终... 以毛豆秆为实验原料,研究不同热解温度、物料粒径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毛豆秆热解产生的可燃气(CO、H2)生成特性和最终失重率的影响。实验发现,提高热解温度,可燃气的产量和最终失重率增大;高温热解时,毛豆秆粒径对热解的影响很小,最终失重率维持在约93%;金属氧化物Al2O3、Fe2O3、Ni2O3和CaO催化热解毛豆秆,可提高可燃气的产量,但会减小最终失重率,减小率最大可达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秆 热解温度 粒径 催化剂 可燃气 最终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圆燃煤锅炉掺烧印染污泥燃烧与NO_x排放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2
作者 殷立宝 徐齐胜 +3 位作者 胡志锋 马晓茜 陈昱萌 余昭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8-184,196,共8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四角切圆燃煤锅炉掺烧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含水率印染污泥时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印染污泥质量分数的提高,炉膛整体温度略有下降,而NOx排放体积分数先显著升高然后平稳上升,其转折点是... 采用Fluent软件对四角切圆燃煤锅炉掺烧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含水率印染污泥时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印染污泥质量分数的提高,炉膛整体温度略有下降,而NOx排放体积分数先显著升高然后平稳上升,其转折点是10%印染污泥质量分数;当含水率升高时,炉膛整体温度略有下降,40%含水率工况下的炉膛出口平均温度仅比10%含水率工况下低8.11K;炉膛NOx排放体积分数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升高;结合炉膛的燃烧情况和NOx排放体积分数,掺烧质量分数和含水率分别为10%和40%的印染污泥是可行的,二次风配比从上到下的比例为3∶1∶2∶4的方式是最佳配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特性 掺烧 印染污泥 污染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志锋 马晓茜 梁增英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即LCA)方法,以广州市生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为研究对象,对卫生填埋、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通过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对每种处理方式的各个子过程进行了生命周期...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即LCA)方法,以广州市生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为研究对象,对卫生填埋、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通过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对每种处理方式的各个子过程进行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及环境影响潜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卫生填埋、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方式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为5.24×10-2人当量、4.85×10-2人当量和1.68×10-2人当量,综合处理方式明显优于另两种方式。最后根据清单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对每种处理方式的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与褐煤混合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玉忠 马晓茜 +1 位作者 沈超青 蔡梓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共6页
该文通过造纸污泥和褐煤的混合燃烧的热重实验,得到TG和DTG曲线,分析不同混合比例以及不同升温速率(10、20及40 K/min)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并对燃烧动力学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燃烧条件下的活化能。研究发现褐煤的燃烧过... 该文通过造纸污泥和褐煤的混合燃烧的热重实验,得到TG和DTG曲线,分析不同混合比例以及不同升温速率(10、20及40 K/min)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并对燃烧动力学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燃烧条件下的活化能。研究发现褐煤的燃烧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失重峰,对应的工况为10 K/min升温速率,其最大失重速率为-7.6%,对应燃烧温度为403.3℃。污泥的燃烧过程分为挥发分和固定碳2个燃烧过程,分别出现在270-575℃和575-727℃之间,采用Coats-Redfern方程计算得到的活化能分别为82.47 kJ/mol和199.26 kJ/mol。污泥与褐煤混合燃烧时,混合试样的最大失重速率随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加。通过KAS等转化率及Coats-Redfern方程2种方法分析得出,污泥与褐煤混合燃烧时,污泥的加入可降低混合物着火所需的活化能,降低着火温度,改善燃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褐煤 热重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与稻草混烧动力学的热重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玉忠 马晓茜 +1 位作者 谢泽琼 蔡梓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7,共6页
采用综合热重分析法,对造纸污泥、稻草及其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造纸污泥的燃烧曲线存在3个明显失重峰,分别对应于水分的析出、不同挥发分的析出燃烧、少量固定碳及难燃有机物的燃烧;污泥的着火温度只比稻草... 采用综合热重分析法,对造纸污泥、稻草及其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造纸污泥的燃烧曲线存在3个明显失重峰,分别对应于水分的析出、不同挥发分的析出燃烧、少量固定碳及难燃有机物的燃烧;污泥的着火温度只比稻草高5.1℃;在污泥中加入稻草对着火特性影响不大,但能明显降低污泥的燃尽温度;污泥和稻草的活化能分别在97.0~203.7 kJ/mol和132.6~253.0 kJ/mol之间,且随转化率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混合物的平均活化能并非随着污泥比例的增加而单调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稻草 燃烧特性 活化能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液包气雾化喷嘴流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定平 陈博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6-471,共6页
基于CFD技术对一种新型液包气雾化喷嘴内部的气液两相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该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得到气相和液相入口压力对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试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气相和液相入口... 基于CFD技术对一种新型液包气雾化喷嘴内部的气液两相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该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得到气相和液相入口压力对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试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气相和液相入口压力在0.1~0.5 MPa变化时,喷嘴的出口湍流强度随气相和液相入口压力的提高而增大;提高气相入口压力有利于减小雾化粒径;提高液相入口压力有利于提高雾化粒径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液包气雾化喷嘴 流场特性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除氧器水位控制模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婕 许志斌 马晓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1,共5页
采用集中参数法,通过简化计算及现场仿真机运行数据,建立了核电机组除氧器水位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凝结水流量、高压缸抽汽流量等扰动仿真试验,将仿真试验结果与某核电站仿真机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核... 采用集中参数法,通过简化计算及现场仿真机运行数据,建立了核电机组除氧器水位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凝结水流量、高压缸抽汽流量等扰动仿真试验,将仿真试验结果与某核电站仿真机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核电站仿真机的仿真结果相符,且两者拟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除氧器 水位控制 模型 集中参数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生活垃圾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的生命周期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道曦 马晓茜 梁增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87,共5页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对广州市生活垃圾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出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潜值,同时与垃圾焚烧典型工艺的LCA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堆肥处理的环境影响负荷为0.023PET90,资源消耗系数为9.238m...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对广州市生活垃圾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出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潜值,同时与垃圾焚烧典型工艺的LCA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堆肥处理的环境影响负荷为0.023PET90,资源消耗系数为9.238mPET90。环境影响类型中光化学臭氧合成造成的影响最大,占环境总影响的43.8%。与焚烧处理方式相比,高温有氧静态堆肥的环境总影响较小,环境影响负荷相比于焚烧减少20.3%,在降低酸化的影响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有氧静态堆肥 生命周期分析 生活垃圾 资源消耗系数 环境影响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动力电池标准体系比较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庆文 刘桂才 +4 位作者 何军飞 马晓茜 杨茹 胡善超 吴婕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技术点,而我国在动力电池上的标准仍然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因此,动力电池标准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国内标准为研究对象,从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的实际生产应用出发,以每...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技术点,而我国在动力电池上的标准仍然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因此,动力电池标准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国内标准为研究对象,从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的实际生产应用出发,以每种类型电池的多种性能作为分类依据,提出了动力电池标准的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标准体系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法的船舶垃圾处理工艺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昱萌 马晓茜 +1 位作者 吴婕 陈新恩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102,共5页
基于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法,以广州港的船舶垃圾为例,对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建议的3种处理工艺(岸上处理、船上焚烧、综合处理)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根据系统边界图,确定3种处理工艺每一个流程所产生的输入与输出。通过环境影响... 基于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法,以广州港的船舶垃圾为例,对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建议的3种处理工艺(岸上处理、船上焚烧、综合处理)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根据系统边界图,确定3种处理工艺每一个流程所产生的输入与输出。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得到,就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这4种环境影响类型来说,环境影响潜值最大的工艺为船上焚烧,为0.129人当量,最小的工艺为岸上处理,为0.094人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垃圾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船上焚烧 岸上处理 综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茹 冯超 +3 位作者 张耀伟 马晓茜 吴婕 陈昱萌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一款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从制造、使用、报废3个阶段进行了全生命周期评价,得到加权平均后的资源耗竭系数为1.0169mPR90,总环境影响负荷为28.005人当量,与传统的燃油汽车比较,可节省资源28.9%、减...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一款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从制造、使用、报废3个阶段进行了全生命周期评价,得到加权平均后的资源耗竭系数为1.0169mPR90,总环境影响负荷为28.005人当量,与传统的燃油汽车比较,可节省资源28.9%、减少污染35.16%。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材料的使用对降低混合动力汽车制造过程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全生命周期评价 资源消耗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