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注射成型聚丙烯制品的湿热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斌 刘庆辉 瞿金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4,70,共8页
通过对动态注射成型聚丙烯制品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对其老化性能进行测试研究,探讨了聚丙烯制品的抗湿热老化机制.利用动态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聚丙烯制品,采用DSC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稳态注射和动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制品的性能特征,通过湿热... 通过对动态注射成型聚丙烯制品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对其老化性能进行测试研究,探讨了聚丙烯制品的抗湿热老化机制.利用动态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聚丙烯制品,采用DSC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稳态注射和动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制品的性能特征,通过湿热老化试验(90℃,湿度为95%),对比分析了稳态注射和动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制品老化期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白度仪测试了聚丙烯制品老化过程中的表面颜色变化,并采用FTIR分析了聚丙烯制品老化前后羰基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采用动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制品,力学性能保持率均有所提高,老化60 d后,其拉伸强度保持率为46%,冲击强度保持率为54.7%,制品的颜色保持率较稳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动态注射成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聚丙烯制品的抗湿热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注射成型 聚丙烯 湿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注射成型聚丙烯制品的热氧老化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斌 刘庆辉 瞿金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利用电磁动态注射机注射成型聚丙烯试样制品,并用热老化试验箱人工加速其试样的老化降解。对比分析了稳态注射和动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试样制品热氧老化期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聚丙烯试样制品老化前后羰基含量... 利用电磁动态注射机注射成型聚丙烯试样制品,并用热老化试验箱人工加速其试样的老化降解。对比分析了稳态注射和动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试样制品热氧老化期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聚丙烯试样制品老化前后羰基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注射成型技术,不但可以提高聚丙烯制品的力学性能,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制品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制品在热氧老化过程中,其力学性能保持率高于稳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制品。采用振频为8 Hz、振幅为0.10 mm的动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试样制品的抗热氧老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注射成型 聚丙烯 热氧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层状材料麦羟硅钠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戈明亮 席壮壮 梁国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4-760,共7页
二维层状材料硅酸盐是硅、氧与其他化学元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其以硅氧四面体为基本结构,根据不同的配合形成了各类的硅酸盐,其种类繁多、熔点高、比表面积大、抗蠕变性良好以及可插层,且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和化学... 二维层状材料硅酸盐是硅、氧与其他化学元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其以硅氧四面体为基本结构,根据不同的配合形成了各类的硅酸盐,其种类繁多、熔点高、比表面积大、抗蠕变性良好以及可插层,且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耐火材料、陶瓷、造纸、橡胶、塑料、医药、农药、纺织、化妆品、国防和环保等领域。麦羟硅钠石是一种水合硅钠石,它属于层状硅酸盐,结构式为Na_2Si_(14)O_(29)·n H_2O,作为一种新型的层状硅酸盐材料,相比于蒙脱石等其他层状硅酸盐,它的活性Si-OH位于层间的表面上,有利于其功能化改性,且显著提高了层间电荷密度,从而提高了其离子交换能力。麦羟硅钠石具有规整的层板结构和可调控的层间距,可以在层间引入不同功能的分子,作为组装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基础材料。麦羟硅钠石是纯硅体系,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单个片层较厚(1.12 nm),结构稳定性好,可以人工合成,通过控制合成工艺,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且价格低廉,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到目前为止,麦羟硅钠石的制备主要是通过水热法人工合成,硅源可以为硅藻土、水玻璃、沉淀白炭黑浆料(PPS)、SiO_2-NaOH-Na_2CO_3-H_2O体系、硅胶、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制备方法越来越简单,晶型也越来越完善。麦羟硅钠石的改性研究包括有机插层改性、酸化处理和无机改性。此外,由于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具有常规聚合物复合材料所没有的结构、形态,以及较常规聚合物复合材料更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气体液体阻隔性能等,麦羟硅钠石/聚合物复合材料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应用方面,麦羟硅钠石由于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量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作为吸附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等。因其层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麦羟硅钠石可以作为硅源合成沸石分子筛,其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和一定的耐酸性。麦羟硅钠石由于化学稳定性及较强的负载能力,可以有效负载催化材料,并使催化材料获得很好的分散效果,增强其催化性能。为反映当今国内外麦羟硅钠石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麦羟硅钠石的结构与性质、制备、改性以及应用等内容。但是目前对于麦羟硅钠石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将来麦羟硅钠石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其前景将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羟硅钠石 有机插层 酸化处理 无机改性 吸附 催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团聚体在流场中的分散过程及力链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麻向军 吴哲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69,76,共6页
颗粒团聚体在加工过程中的分散效果直接影响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为研究颗粒团聚体在流场中的分散机理及动态细节,考虑颗粒间范德华力的作用,采用自主开发的三维颗粒离散元程序DEMix3D对分形结构团聚体在简单剪切流场中的变形和分散过... 颗粒团聚体在加工过程中的分散效果直接影响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为研究颗粒团聚体在流场中的分散机理及动态细节,考虑颗粒间范德华力的作用,采用自主开发的三维颗粒离散元程序DEMix3D对分形结构团聚体在简单剪切流场中的变形和分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团聚体在分散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强弱力链交织形成了团聚体复杂的力链网络形态,强力链主要分布在力链网络内部,传递较大份额的流场作用力,弱力链传递小份额的流场作用力并充分分布在力链网络中;分散过程中团聚体力链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了颗粒的分散方式;当分散达到平衡状态时,碎片内的颗粒之间由于形成以强力链为主的紧密接触关系而不再分散.文中还根据碎片加权平均颗粒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流场强度对团聚体分散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团聚体 剥蚀 破碎 力链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挤出模具平衡流道的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麻向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T型挤出模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平缝型模具。为提高熔体出口流率沿模具宽度方向的均匀性,采用现有设计方法设计流道时,通常采用增加歧管半径或减小阻流区厚度的方法,前者使熔体停留时间增加,后者使挤出压力急剧增加,工程中还需要采用其他... T型挤出模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平缝型模具。为提高熔体出口流率沿模具宽度方向的均匀性,采用现有设计方法设计流道时,通常采用增加歧管半径或减小阻流区厚度的方法,前者使熔体停留时间增加,后者使挤出压力急剧增加,工程中还需要采用其他措施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此,文中提出采用厚度不同的两个阻流区,在满足熔体出口流率沿模具宽度方向均匀的条件下,利用流变学理论推导了两个阻流区的分界形状曲线;并将该方法与传统的T型模具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方法,通过对歧管半径和两个阻流区厚度及其分界形状曲线的设计,能够显著降低熔体的停留时间,而其挤出压力能够根据工艺需求进行调整,可用于指导T型模具流道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模具 熔体出口流率 歧管半径 阻流区厚度 分界形状曲线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模具变歧管半径流道的流变学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麻向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39,共6页
在分析T型模具中熔体在流道中的流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变歧管半径和不同厚度阻流区(两个)的流道结构,采用变歧管半径以减小熔体的停留时间,采用厚度不同的两个阻流区以降低挤出压力。在满足熔体沿流道宽度方向出口流率均匀的条件... 在分析T型模具中熔体在流道中的流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变歧管半径和不同厚度阻流区(两个)的流道结构,采用变歧管半径以减小熔体的停留时间,采用厚度不同的两个阻流区以降低挤出压力。在满足熔体沿流道宽度方向出口流率均匀的条件下,利用流变学理论推导了两个阻流区分界曲线的微分方程,并采用数值方法对其求解和拟合;然后进行了实例设计,并与歧管半径和阻流区厚度不变的流道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推导的分界曲线微分方程是可靠的,能够指导T型挤出模具的流道设计;采用变歧管半径和两个不同厚度阻流区的流道在满足熔体出口流率沿流道宽度方向均匀的条件下,既可以显著降低熔体在流道中的停留时间,又能够显著降低模具的挤出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模具 变歧管半径 流道结构 分界曲线 出口流率 停留时间 挤出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渣/P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彦洪 张叶青 +2 位作者 李向丽 瞿金平 何平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24,共4页
对几种中药渣(山芝麻,葫芦茶,三叉苦,广霍香)进行蒸汽爆破处理,以马来酸酐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MAPP)作为相容剂,与聚丙烯(PP)复合制备复合材料,实现几种中药渣废弃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分析了各药渣的主要成分,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药渣... 对几种中药渣(山芝麻,葫芦茶,三叉苦,广霍香)进行蒸汽爆破处理,以马来酸酐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MAPP)作为相容剂,与聚丙烯(PP)复合制备复合材料,实现几种中药渣废弃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分析了各药渣的主要成分,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药渣及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药渣可使纤维束解离出纤维细胞作为增强材料;药渣纤维的种类影响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选用木质化程度高、半纤维素含量低、杂细胞少的药渣有利于制备出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复合材料 蒸汽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和拉伸流场对动态硫化EPDM/PP的力学性能与结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承然 瞿金平 +1 位作者 贾仕奎 殷小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5,共5页
利用以拉伸流场为主的叶片挤出机(VE)和以剪切流场为主的双螺杆挤出机(TSE)分别制备了不同组分比的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热塑性弹性体。通过对2种流场作用下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晶熔融行为以及晶体形貌和晶体结构的对... 利用以拉伸流场为主的叶片挤出机(VE)和以剪切流场为主的双螺杆挤出机(TSE)分别制备了不同组分比的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热塑性弹性体。通过对2种流场作用下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晶熔融行为以及晶体形貌和晶体结构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拉伸流场对动态硫化EPDM/P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双螺杆挤出机相比,由于拉伸流场更好的分散混合效果,EPDM/PP热塑性弹性体中的PP相能在较低温度结晶,共混物中PP相的晶体尺寸更小,分布更均匀,EPDM相与PP相界面结合更好,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拉伸流场对EPDM/PP热塑性弹性体中PP相的晶格结构无影响,但对PP的结晶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挤出机 拉伸流场 三元乙丙橡胶 聚丙烯 动态硫化 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线测量复合材料中的颗粒填充含量
9
作者 游剑 邹伟健 +3 位作者 晋刚 雷玉 朱世超 宋卓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116,共6页
利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在稳定的温度和流速条件下挤出低密度聚乙烯(LDPE)/玻璃微珠(GB)复合材料,并使用超声波测量复合体系中玻璃微珠的填充含量,定义时域上的声衰减参量S1和频域上的特征向量M0,并分别使用线性回归(L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 利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在稳定的温度和流速条件下挤出低密度聚乙烯(LDPE)/玻璃微珠(GB)复合材料,并使用超声波测量复合体系中玻璃微珠的填充含量,定义时域上的声衰减参量S1和频域上的特征向量M0,并分别使用线性回归(L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方法建立S1和M0测量填充含量的定量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离线的灰分法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定义特征参数的两个模型的预测填充含量偏差最大不超过1.2%,最小仅为0.17%,都能满足在线实时测量的需求。其中频域方法相比时域方法预测准确性更高,与离线的灰分法测量精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在线测量 复合材料 填充含量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转子挤出机中UHMWPE熔体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10
作者 麻向军 王臻 +1 位作者 姚志强 曾义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1,共8页
偏心转子挤出机具有良好的正位移输送特性,能有效解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由于壁面滑移造成的加工困难的问题。为了揭示UHMWPE在偏心转子挤出机输送段的熔体流动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UHMWPE熔体壁面滑移的模... 偏心转子挤出机具有良好的正位移输送特性,能有效解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由于壁面滑移造成的加工困难的问题。为了揭示UHMWPE在偏心转子挤出机输送段的熔体流动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UHMWPE熔体壁面滑移的模型参数,利用ANSYS Polyflow软件对UHMWPE熔体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偏心转子挤出机中转子和定子啮合形成的容腔能够实现对UHMWPE熔体的正位移输送,容腔截面尺寸的变化在熔体中产生了拉伸流场;在每个容腔的入口和出口附近分别形成正压和负压,啮合间隙不为0时,造成容腔中熔体的逆流和漏流,使容腔出口处的平均流率低于理论流率。偏心转子挤出机加工UHMWPE时,容腔出口处熔体的瞬时流率和平均流率与转子转速成正比,流率脉动率保持不变;减小转子和定子间的啮合间隙,容腔出口处熔体的平均流率增加,流率脉动率减小,增强了偏心转子挤出机中熔体的正位移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偏心转子挤出机 壁面滑移 正位移输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阻流区厚度的T型模具流道设计方法
11
作者 麻向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1-796,共6页
热塑性塑料片材或流涎膜常用T型模具挤出成型,采用等歧管半径和等阻流区厚度的流道结构时,通常采用增加歧管半径或减小阻流区厚度的方法提高熔体出口流率沿流道宽度方向的均匀性,前者有利于降低挤出压力,但熔体停留时间显著增加,而后者... 热塑性塑料片材或流涎膜常用T型模具挤出成型,采用等歧管半径和等阻流区厚度的流道结构时,通常采用增加歧管半径或减小阻流区厚度的方法提高熔体出口流率沿流道宽度方向的均匀性,前者有利于降低挤出压力,但熔体停留时间显著增加,而后者有利于降低熔体停留时间,但挤出压力急剧增大。基于对流道中熔体流动的分析,采用沿流道宽度方向减小歧管半径的结构减小熔体停留时间,沿流道宽度方向增加阻流区厚度的结构降低挤出压力,在满足沿流道宽度方向熔体出口流率均匀的条件下,利用流变学理论推导了阻流区厚度沿流道宽度方向变化的微分方程,对该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并拟合可得到阻流区厚度。与等歧管半径和等阻流区厚度的流道相比,变歧管半径和变阻流区厚度的流道可以显著降低挤出压力和熔体停留时间。同时,通过对歧管尺寸和形状的设计,在不显著增加挤出压力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熔体停留时间,而通过阻流区长度和厚度的设计,在不增加熔体停留时间的情况下调整挤出压力以适应不同的成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阻流区厚度 变歧管半径 熔体出口流率 挤出压力 熔体停留时间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