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并联平台的动力学建模及主动振动控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泉 王瑞洲 +2 位作者 周丽平 谭珍珍 孙志峻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5-1031,1096-1097,共7页
针对柔性并联机器人的结构振动及控制问题,提出在并联机器人的柔性构件上附加多组成对的压电换能器进行振动测量和主动振动控制的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的3-PRR(P代表移动副,R代表转动副)柔性并联定位平台;其次,根据Ham... 针对柔性并联机器人的结构振动及控制问题,提出在并联机器人的柔性构件上附加多组成对的压电换能器进行振动测量和主动振动控制的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的3-PRR(P代表移动副,R代表转动副)柔性并联定位平台;其次,根据Hamilton方程和假设模态法,并考虑到每条支链中柔性杆终端的实际边界条件,分别建立了三条对称支链和移动平台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施加闭链约束方程,得到了3-PRR柔性并联平台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然后,为有效抑制振动,在柔性杆上安装多组成对的压电驱动器和传感器,从而使柔性杆具有智能结构的特性;最后,基于此模型,提出了采用PD反馈控制器和SRF应变率反馈(Strain rate feedback)控制器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方法来进行轨迹跟踪与振动抑制,并给出了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的稳定性证明。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多组压电换能器的混合控制方法可以使动平台在准确跟踪目标轨迹的同时,实现对柔性杆残余振动的快速抑制,进而提高定位平台的效率和精度,为后续的工程实验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柔性机器人 动力学模型 压电换能器 主动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优化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祝权 梁晓合 +1 位作者 林粤科 王念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97-101,共5页
介绍一种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设计,包括电机、减速器的选型,各关节部件基体及其他零件的设计。将设计好的机械结构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进而对模型结构进行优化。经优化,机器人结构在静力学、运动学... 介绍一种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设计,包括电机、减速器的选型,各关节部件基体及其他零件的设计。将设计好的机械结构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进而对模型结构进行优化。经优化,机器人结构在静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方面均符合设计要求。该设计结构简单稳固,各零部件加工及安装方便,且增加了机器人的可重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