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界一体化导向下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与治理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世福 练东鑫 吴婷婷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搭建“空间研判—挑战剖析—规划响应—治理创新”的跨界合作区一体化规划编制框架。通过剖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空间发展情况与琴澳融... 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搭建“空间研判—挑战剖析—规划响应—治理创新”的跨界合作区一体化规划编制框架。通过剖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空间发展情况与琴澳融合瓶颈,从空间布局、产业功能、综合交通、民生服务一体化方面提出规划响应路径,弥补琴澳一体化空间规划的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跨界治理机制创新,以规划编制实现功能和形态的空间一体化,通过治理创新增强琴澳协同、破除边界的发展阻力,最终实现一个共建共享的琴澳都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一体化发展 跨界合作区 区域规划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规划学科转型面临的挑战与跨学科重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世福 李欣建 +3 位作者 赵渺希 刘铮 孟梦 莫浙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回顾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指出其跨学科属性源于建筑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融合。随着中国城乡现代化的推进,规划学科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多学科交叉带来的规划“失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拓展导致的产... 回顾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指出其跨学科属性源于建筑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融合。随着中国城乡现代化的推进,规划学科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多学科交叉带来的规划“失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拓展导致的产学研“失联”、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引发的规划“失能”。在此基础上,对城乡规划学科的未来形态进行前瞻性展望,提出3种可能的重构形态:一是通过多学科深度融合形成的“升级版”学科,具备更强的综合应对能力;二是转向公众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普及型”学科,承担更好的社会教育功能;三是建立与中国式城乡现代化高度相关的“引领型”学科,成为助推国家战略和全球规划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讨论,力求为城乡规划学科的转型发展提供“内优外融”的跨学科重构路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学 学科内涵 内优外融 转型升级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都市主义的概念模型及中国式规划前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世福 刘联璧 刘铮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6,63,共10页
尽管“都市主义”作为思潮、概念和实践,广泛出现在城市规划领域,但始终缺少对其本身开展的系统性理论思辨。基于城市社会与规划设计相关领域的文献梳理与理论剖析,识别思想、行动与结果作为理解都市主义的关键视角,并结合城市理论、规... 尽管“都市主义”作为思潮、概念和实践,广泛出现在城市规划领域,但始终缺少对其本身开展的系统性理论思辨。基于城市社会与规划设计相关领域的文献梳理与理论剖析,识别思想、行动与结果作为理解都市主义的关键视角,并结合城市理论、规划理论与规划方法的耦合关系,探索性地构建都市主义的概念模型,并应用于解读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国的本土都市主义以清晰的顶层思想引领、积极的规划干预行动与显著的城市化结果为主要特征。虽然形成了相当丰富的规划方法经验积累,但是城市理论与规划理论的本土化水平明显不足。进一步前瞻中国新型城镇化趋势与要求,提出本土都市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式规划概念,即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思想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结果导向、以空间治理为行动路径,共同致力于在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中国规划理论和城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都市主义 中国式规划 城市理论 规划理论 规划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制度创新引领城市更新 被引量:64
4
作者 王世福 易智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47,83,共8页
城市更新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是一整套有关建成环境维育和再开发的制度体系。回顾城市更新的内涵发展与制度变迁历程,制度创新决定着城市更新的模式与质量,引领着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我国从快速城市化走向深度城市化,应对城市问... 城市更新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是一整套有关建成环境维育和再开发的制度体系。回顾城市更新的内涵发展与制度变迁历程,制度创新决定着城市更新的模式与质量,引领着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我国从快速城市化走向深度城市化,应对城市问题的复杂性,维护建成环境的持续高品质,保障城市再开发的公共性,提高城市更新的善治性,成为新时期城市更新的制度建设需求。当前中国城市更新模式存在"房地产化"的路径依赖、更新实施的系统性目标缺失、更新管理的协同性难以建立等制度困境,对此,本文提出了补齐短板、面向建成环境高品质维育的制度建立,强调善治、面向可持续再开发的制度完善等思考,并对未来城市更新的制度创新做了综合性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制度创新 建成环境 维育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