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双向交流”教学模式的探索———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教改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理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的单向注入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这种方式的出路在于改革。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的课程特点和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课程教学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大力度改革,探索一个适...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的单向注入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这种方式的出路在于改革。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的课程特点和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课程教学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大力度改革,探索一个适合硕士研究生特点的“双向交流”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交流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辩证法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善光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6-99,共4页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专业分会、山西省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体改委、太原师专等单位,不久前在太原联合召开全国第十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辩...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专业分会、山西省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体改委、太原师专等单位,不久前在太原联合召开全国第十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辩证法问题展开热烈的研讨。现把有关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 研讨会综述 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无形之手 文化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3
作者 中兴 振连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0-71,共2页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此,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于1994年7月下旬,...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此,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于1994年7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第一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 邓小平同志 研讨会 实事求 社会主义社会 先富后富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历史唯物主义 总框架 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及其伦理意义 被引量:38
4
作者 刘善仕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53-59,共7页
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及其伦理意义刘善仕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转型,可归结为这么两条主线:人伦传统的变革和精神生活的变革。随着家族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过渡,原来以血缘、姻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的人伦关系,逐步转向以业缘、趣缘为主的人伦关... 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及其伦理意义刘善仕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转型,可归结为这么两条主线:人伦传统的变革和精神生活的变革。随着家族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过渡,原来以血缘、姻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的人伦关系,逐步转向以业缘、趣缘为主的人伦关系,道德维系的基础由情义转变为功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人伦关系 社会价值 伦理意义 社区共同体 精神空间 价值体系 性伦理 公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国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确定”是指事物或过程本身的客观性 ,同时还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确定性是指事物或过程不具有“确定”那样的性质。 2 0世纪以来 ,科学知识凸显出不确定性。之所以如此 ,一是由于它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 。
关键词 确定性 不确定性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兼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董雪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2-44,共3页
在我国 ,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兼并的产生、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特别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的企业兼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这对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但企业兼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 在我国 ,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兼并的产生、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特别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的企业兼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这对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但企业兼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兼并 规范行为 措施 中国 发展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国革命史课的专题教学 被引量:1
7
作者 莫岳云 蔡学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专题教学是提高中国革命史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要搞好专题教学,必须合理设置教学专题,教学中必须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
关键词 中国革命史 专题教学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四川盐井买卖契约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洪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6-129,共4页
本论文根据档案资料对清代四川盐井买卖契约的种类 ,买卖契约成立的要件 ,买卖契约的主要内容 ,订立买卖契约的原因以及买卖契约的特点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买卖 契约 订立 要件 根据 成立 探析 四川 清代 盐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孔子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建新 《现代哲学》 1998年第1期70-73,84,共5页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也影响了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进程.正是因为孔子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1988年在巴黎召开了一次诺贝尔奖金得主的会议,会议宣言中讲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也影响了整个世界人类文明的进程.正是因为孔子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1988年在巴黎召开了一次诺贝尔奖金得主的会议,会议宣言中讲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返回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去找智慧”.尽管有人对这一传闻内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产但在世纪之交,东西方两大文化走向融合,尤其是西方世界纷纷将注意力聚焦于中国儒家文化,企图从中汲取走向新世纪的精神动力,这一事件本身足以证明世界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视和景仰.作为孔子的后人,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研讨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从中阐发孔子思想在下一世纪对人类的贡献与影响,以求为更好地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人类文明,培养一代跨世纪人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的理想人格 《论语》 教育理念 “内圣外王” 孔子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 启发式教学法 人类文明 《春秋》 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开发园区走向开发网区──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思路
10
作者 黄理稳 陈建新 朱慧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28,共2页
针对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组建广州高新技术园区的新思路;对其依据和条件进行论证,设计了广州高新技术网区的基本格局和运作机制。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园区 开发网区 广州 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益原则——人生价值取向的基点
11
作者 陈春花 张毅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效益原则是人生价值取向的基点,效益原则在内涵上包括着社会效益与个人利益的双重因素。人生价值取向只有与效益原则相结合,才能在终极意义上正确地指导人生实践,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一个值... 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效益原则是人生价值取向的基点,效益原则在内涵上包括着社会效益与个人利益的双重因素。人生价值取向只有与效益原则相结合,才能在终极意义上正确地指导人生实践,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希望能通过进一步的讨论,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价值取向 效益原则 人生实践 物质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和发展 发展商品经济 社会利益 商品社会 质的规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近代美学的综合创新特征
12
作者 唐孝祥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84-87,共4页
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亘古未有的思想大变动,文化大冲撞。肇始于鸦片战争的西学东渐潮流激起并加剧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和冲突。由西学东渐引发的别开生面的“古今中西之争”正是中国近代美学发生、发展的广阔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 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亘古未有的思想大变动,文化大冲撞。肇始于鸦片战争的西学东渐潮流激起并加剧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和冲突。由西学东渐引发的别开生面的“古今中西之争”正是中国近代美学发生、发展的广阔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近代美学既不能在西方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美学 王国维 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综合创新 美学研究 梁启超 蔡元培 美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团“一大”中国青年运动的里程碑
13
作者 陈善光 曾建昭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8,共2页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5月5日在广州召开,5月10日闭幕.大会的重要成果表明,她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里程碑.1920年8月间,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创建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此后,北京、广州、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成立...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5月5日在广州召开,5月10日闭幕.大会的重要成果表明,她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里程碑.1920年8月间,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创建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此后,北京、广州、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成立了相应的团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国的建团工作曾经一度中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党决定在全国恢复和整顿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并吸收优秀团员入党,以壮大党的队伍.同时,根据少共国际要求和我国青年的实际,党加强了对青年运动的领导.党中央派刚从苏俄回国的张椿年(张太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国青年运动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团组织 里程碑 张太雷 建团工作 马克思主义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人思维方式的综合趋向
14
作者 唐孝祥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0-82,共3页
当代人综合观念的建立,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当代人的交流、协作意识,带有综合属性的方法在当代人思维活动中广泛应用等等,充分表现出当代人思维方式的综合趋向。
关键词 当代人 人的思维方式 综合观念 类比方法 科学门类 其他学科 综合属性 系统论方法 当代科技 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文化与爱国主义”座谈会述要
15
作者 李振连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2-103,共2页
1995年9月19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在珠江电影制片公司联合举办了“群众文化与爱国主义”专题座谈会。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关键词 群众文化 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影视艺术 现代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 专题座谈会 精神文明建设 电影制片 述要 爱国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民间文化的沉迷与开掘——《罗雨林文博研究论集》评介
16
作者 唐孝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岭南民间文化 《罗雨林文博研究论集》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生的政治理论课应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17
作者 黄理稳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硕士生 政治理论课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读《罗雨林文博研究论集》
18
作者 唐孝祥 《南方建筑》 2002年第1期43-,共1页
罗雨林先生生于岭南,长于岭南,对岭南文化之情可谓至炽至热,至深至切.自20世纪60年代始对岭南文化研究,特别在岭南民间艺术和文化研究领域,更是辛勤耕耘,不断开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日前捧读他的新著<罗雨林文博... 罗雨林先生生于岭南,长于岭南,对岭南文化之情可谓至炽至热,至深至切.自20世纪60年代始对岭南文化研究,特别在岭南民间艺术和文化研究领域,更是辛勤耕耘,不断开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日前捧读他的新著<罗雨林文博研究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年,下文简称<论集>),收益良多而倍感欣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文博 文化热 地图出版社 民间文化 民间工艺美术 陈氏书院 文化认识 传统文化研究 建筑装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解放劳动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伯舫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10,共5页
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解放劳动力。劳动力具有三个属性:劳动力的自主能动性、价值创造性和个体性。在传统的体制下,劳动力的个性被否定,劳动力的地位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劳动力不能自由合理流动,挫伤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造... 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解放劳动力。劳动力具有三个属性:劳动力的自主能动性、价值创造性和个体性。在传统的体制下,劳动力的个性被否定,劳动力的地位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劳动力不能自由合理流动,挫伤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造成了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要使生产力解放,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体制,解放劳动力。为此,要解放思想,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改革现行的就业、人事、分配等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允许高素质脑力劳动者先富起来;要积极推进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素质 解放生产力 农业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 能动性 文化体制改革 生产力发展 积极推进 主体地位 社会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