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折流板除雾性能仿真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定平
张宇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140,150,共9页
针对除雾器数值研究中欧拉-拉格朗日法无法预测二次携带现象对除雾性能影响的问题,以折流板为研究对象,在欧拉-拉格朗日法的基础上耦合欧拉壁膜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除雾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比对,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结果一致...
针对除雾器数值研究中欧拉-拉格朗日法无法预测二次携带现象对除雾性能影响的问题,以折流板为研究对象,在欧拉-拉格朗日法的基础上耦合欧拉壁膜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除雾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比对,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结果一致;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在不同流速下仿真研究了叶片板间距和转折角度对除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角处的液膜分离是导致高流速下除雾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增大板间距和转折角度均会加剧二次携带,使临界速度下降;在低于临界速度下,除雾效率随板间距增大而减小,随转折角增大而增大;在高于临界速度下,除雾效率随板间距增大而减小,随转折角增大而减小。本模型板间距优化值取20 mm,转折角度取40°时,除雾效率可提升16.38%,压降降低9.74%。该结果对防止除雾器二次携带及提高除雾性能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板除雾器
除雾性能
二次携带
板间距
转折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折流板除雾性能仿真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定平
张宇骏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省能源高效低污染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140,15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6072)。
文摘
针对除雾器数值研究中欧拉-拉格朗日法无法预测二次携带现象对除雾性能影响的问题,以折流板为研究对象,在欧拉-拉格朗日法的基础上耦合欧拉壁膜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除雾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比对,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结果一致;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在不同流速下仿真研究了叶片板间距和转折角度对除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角处的液膜分离是导致高流速下除雾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增大板间距和转折角度均会加剧二次携带,使临界速度下降;在低于临界速度下,除雾效率随板间距增大而减小,随转折角增大而增大;在高于临界速度下,除雾效率随板间距增大而减小,随转折角增大而减小。本模型板间距优化值取20 mm,转折角度取40°时,除雾效率可提升16.38%,压降降低9.74%。该结果对防止除雾器二次携带及提高除雾性能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折流板除雾器
除雾性能
二次携带
板间距
转折角
数值模拟
Keywords
wave-plate demister
demister performance
re-entrainment
plate spacing
turning angl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折流板除雾性能仿真优化
刘定平
张宇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