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相纳米气泡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敏敏 刘孟君 +3 位作者 李娜 刘振平 陈洪林 水玲玲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24-36,41,共14页
纳米气泡是直径在1μm以下的气泡,已被证明可以在固液界面、体相中长期稳定存在。基于跨越气液界面的拉普拉斯压强定理,气泡无法保持热力学稳定,将在微秒的尺度上消失。然而,大量试验报道,体相纳米气泡可以长时间稳定存在。目前,关于纳... 纳米气泡是直径在1μm以下的气泡,已被证明可以在固液界面、体相中长期稳定存在。基于跨越气液界面的拉普拉斯压强定理,气泡无法保持热力学稳定,将在微秒的尺度上消失。然而,大量试验报道,体相纳米气泡可以长时间稳定存在。目前,关于纳米气泡的产生技术、表征手段和相关的稳定机制已被世界各国的课题组竞相报道。该综述对现有纳米气泡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体相纳米气泡的研究进行总结概述。首先,总结了体相纳米气泡产生和表征的主要方法;其次,介绍了体相纳米气泡的稳定机制;再次,概括了体相纳米气泡的试验应用情况;最后,对体相纳米气泡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相纳米气泡 产生方法 表征技术 稳定机制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驱动二氧化锰纳米马达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秋月 张亚茹 +4 位作者 李佳贤 时霄霄 缪玮珉 巫佳思 杜金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8,共6页
近年来,基于微纳米马达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其中,对微米尺度的马达研究占多数,而纳米马达的制备更具有挑战性。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尺寸可在纳米至微米尺度范围内精确调控的微纳米马达体系。首先合... 近年来,基于微纳米马达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其中,对微米尺度的马达研究占多数,而纳米马达的制备更具有挑战性。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尺寸可在纳米至微米尺度范围内精确调控的微纳米马达体系。首先合成了尺寸可控的SiO2纳米颗粒,采用Pickering乳液法制备微米尺寸的胶体囊,裸露的SiO2进一步催化高锰酸钾(KMnO4)还原生成二氧化锰(MnO2)/SiO2Janus纳米颗粒,MnO2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产生氧气,从而推动马达运动。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SiO2模板的尺寸,其在140nm(SS1)到630nm(SS5)内可控。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所形成的胶体囊表面SS1的分布情况,研究了石蜡与SS1质量比对SS1在胶体囊表面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二者质量比达到40∶1时,SS1能在石蜡表面实现单层分布,并且有一部分嵌入石蜡中。通过紫外(UV)、DLS、TEM等方法进行表征,证实了自驱动MnO2纳米马达的Janus结构。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并使用ImageJ、MATLAB等软件进行运动分析,发现SS5纳米马达在0.5%H2O2溶液中的均方位移比在超纯水中长,且扩散系数从超纯水中的0.56μm2/s增加到1.26μm2/s,增加了1.25倍,证实了自驱动MnO2纳米马达的有效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马达 自驱动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元对HCT-8细胞炎症和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3
作者 颜毛毛 徐笑非 +3 位作者 彭思敏 吴少辉 郝占西 魏远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0,81,共9页
由于对于不同益生元的功效差异所知甚少,不同益生元往往被当作类似物应用于食品添加及临床干预。通过鉴定市场上常见的6种益生元(蔗果三糖、2′-岩藻糖基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甘露糖、菊粉)在调节人体炎症免疫功能上的差异... 由于对于不同益生元的功效差异所知甚少,不同益生元往往被当作类似物应用于食品添加及临床干预。通过鉴定市场上常见的6种益生元(蔗果三糖、2′-岩藻糖基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甘露糖、菊粉)在调节人体炎症免疫功能上的差异,为益生元的精准化应用提供指导方向和实验依据。用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O157:H7,EHEC)刺激人肠上皮细胞系HCT-8细胞构建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检测6种益生元处理后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下游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情况以确定其对于细胞炎症的影响;从30名志愿者血液中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于体外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以构建免疫细胞成熟分化模型,在诱导分化的过程中分别加入6种益生元,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益生元处理后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比例以确定不同益生元对于免疫细胞成熟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6种益生元只有2′-岩藻糖基乳糖、低聚半乳糖及蔗果三糖抑制人肠上皮细胞炎症响应,其余无明显影响;2′-岩藻糖基乳糖、蔗果三糖及菊粉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促进成熟的志愿者比例分别为73.3%、57.1%、63.3%),而低聚半乳糖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抑制成熟的志愿者比例为73.3%)。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益生元在调节人体炎症免疫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益生元的添加需要根据人群身体情况特征精准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元 2′-岩藻糖基乳糖 蔗果三糖 细胞炎症 树突状细胞成熟 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