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苯在微纤复合硫掺杂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过程强化机理研究
1
作者 庄超君 鄢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21,共12页
碳纳米管(CNT)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剂。然而,由于团聚效应产生传质阻力,会影响CNT的吸附性能。微纤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有效克服了这一问题。文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 碳纳米管(CNT)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剂。然而,由于团聚效应产生传质阻力,会影响CNT的吸附性能。微纤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有效克服了这一问题。文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纸状烧结不锈钢纤维载体(PSSF)表面分别直接生长CNT和硫掺杂碳纳米管(SCNT),成功制备了具有梯度多孔结构的CNT/PSSF和SCNT/PSSF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技术(TG)、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系统表征。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SCNT/PSSF因其表面丰富的缺陷和酸碱官能团,展现出优异的动态吸附性能。此外,通过构建由颗粒CNT和SCNT/PSSF组成的结构化固定床,研究了微纤复合材料在二甲苯吸附过程中的传质增强机理。与纯5 cm CNT结构床相比,4 cm CNT+1 cm SCNT/PSSF床层的利用率(ΔZ)提高了8.1%。结构化固定床的吸附过程可以被Yoon-Nelson模型良好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 固定床吸附 硫掺杂碳纳米管 无效床层厚度 Yoon-Nel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公益教育对大学生公益行为意向影响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嘉 房俊东 陈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4-128,共5页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针对高校公益教育对学生公益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益教育通过对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的直接正向影响,进而间接正向影响个体公益行为意向。
关键词 公益教育 公益行为 意向计划 行为理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秸秆纤维微米化及其离子交联制备疏水纤维素膜的研究
3
作者 易泽德 沈娟莉 付时雨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经NaOH预处理、TEMPO氧化和机械处理,再经真空抽滤成膜并与Fe^(3+)交联,制备了具有疏水性的纤维素微细纤维(CMF)膜。通过FESEM、ATR-FT-IR、Zeta电位测试、XRD、拉伸测试、接触角和吸水率等表征,分析了CMF膜的结构和... 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经NaOH预处理、TEMPO氧化和机械处理,再经真空抽滤成膜并与Fe^(3+)交联,制备了具有疏水性的纤维素微细纤维(CMF)膜。通过FESEM、ATR-FT-IR、Zeta电位测试、XRD、拉伸测试、接触角和吸水率等表征,分析了CMF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CMF充分与Fe^(3+)交联,有效提高了CMF膜的疏水性。CMF膜的疏水性受离子交联时间和Fe^(3+)浓度的影响,其水接触角最高可达134.15°;该膜在水中浸泡24 h后吸水率为50%,明显低于未交联CMF膜(210%)。Fe^(3+)交联的CMF膜还具有良好的湿拉伸力,达37.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微细纤维 Fe^(3+)离子交联 疏水改性 接触角 拉伸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
作者 李静 张希 +2 位作者 沈斌 李金环 段诗雨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为解决航空领域现存在的热控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本文以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炭黑(CB)、碳纳米管(CNTs)和镍(Ni)为导电填料,并且添加一系列助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基PTC材料,并对其进行阻-温性能测试和自控温性... 为解决航空领域现存在的热控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本文以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炭黑(CB)、碳纳米管(CNTs)和镍(Ni)为导电填料,并且添加一系列助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基PTC材料,并对其进行阻-温性能测试和自控温性能测试,验证了复合材料的PTC效应及温控能力;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交链-膨胀结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当CB/CNTs/Ni混合填充量为16 wt%时,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较低,为19.95Ω·cm,PTC强度较高,为4.73,并且在经过300次冷热循环后,仍表现出较好的升温能力和控温能力。TG分析可以看出CB/Ni/CNTs的加入提高了硅橡胶的耐热性能;通过SEM分析可以看出,极大长径比的CNTs具有一定抑制CB团聚的作用;通过XRD分析可以得出导电填料在硅橡胶基质中分散较为均匀的结论。基于微观结构的分析,对内部导电网络通道和结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影响PTC效应的因素分析模型,为解决航空领域的热控系统减重问题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温复合材料 硅橡胶 正温度系数 交链-膨胀结构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蓄冷材料及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汤磊 曾德森 +2 位作者 凌子夜 张正国 方晓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22-4339,共18页
相变蓄冷技术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时伴随着的吸热或放热过程对能量进行储存和应用,起到控制温度、降低能耗和转移用能负荷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相变温度在25℃以下的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的筛选依据,介绍了相变蓄冷材料在食品医... 相变蓄冷技术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时伴随着的吸热或放热过程对能量进行储存和应用,起到控制温度、降低能耗和转移用能负荷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相变温度在25℃以下的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的筛选依据,介绍了相变蓄冷材料在食品医疗冷链物流、建筑节能控温与数据中心应急冷却、人体热管理和医疗保健的相变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从调节相变蓄冷材料相变温度、过冷度、热导率和循环稳定性等方面总结了材料热物性的调控策略,分析了不同调控策略存在的优缺点,指出相变蓄冷系统可通过增强蓄冷系统热导率和强化传热结构来改善普通材料传热性能差的问题。最后从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到系统设计优化和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对相变蓄冷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冷材料 相变蓄冷系统 复合相变材料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热界面材料导热增强及定形改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蔡楚玥 方晓明 +1 位作者 凌子夜 张正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907-4917,共11页
将相变时伴随潜热的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特别是潜热值较大的固-液PCM引入热界面材料(TIM)领域,有望获得兼具储热和导热双功能的新型热界面材料——相变热界面材料(phase change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PCTIM)。然... 将相变时伴随潜热的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特别是潜热值较大的固-液PCM引入热界面材料(TIM)领域,有望获得兼具储热和导热双功能的新型热界面材料——相变热界面材料(phase change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PCTIM)。然而,鉴于固-液相变材料的热导率普遍较低且存在液相流动泄漏问题,使得增强热传导并同时提升固-液相变材料的定形性成为研制高性能相变热界面材料(PCTIM)的关键。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在提升相变热界面材料热导率以及改善其定形性方面的策略及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前强化PCTIM导热的手段主要有添加高导热填料、促使填料有序结构化以及使用低熔点金属等。在改善定形性方面,已运用的策略主要包括使用柔性载体负载固-液PCM以在保证一定柔性的基础上克服其液相泄漏问题,使用固-固PCM来取代固-液PCM来彻底避免液相泄漏问题的出现,以及将固-液PCM封装在微米级或纳米级胶囊内,旨在牺牲借助液相PCM增加柔性的功能,而且通过提高PCTIM的潜热值来提升其抗热流冲击性能。文章指出,当前已研制的PCTIM热导率还较低,储热和导热这两个特性对其散热性能的协同影响机制缺乏深入了解。今后,需要探索研制高性能PCTIM的新策略,以期获得定形性好、热导率高、界面热阻小且潜热值大的PCTIM,从而满足5G通信等高热流密度芯片的散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材料 界面 复合材料 热传导 相变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阵列增强石蜡/硅橡胶复合相变垫片的散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蔡楚玥 方晓明 +1 位作者 张正国 凌子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74-2884,共11页
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散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界面材料作为散热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面临着提高热导率以及减小传热热阻的挑战。将垂直碳纳米管阵列(VACNTs)和固-液相变材料石蜡(PA)与硅橡胶(SR)复合,研制了一种新型VACNTs/PA/SR复... 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散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界面材料作为散热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面临着提高热导率以及减小传热热阻的挑战。将垂直碳纳米管阵列(VACNTs)和固-液相变材料石蜡(PA)与硅橡胶(SR)复合,研制了一种新型VACNTs/PA/SR复合相变垫片。研究表明,通过磁场校准方法可以使表面改性的镀镍多壁CNTs在SR中实现垂直定向排列,所得VACNTs/SR垫片较CNTs随机排列的垫片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并确定VACNTs/SR垫片中CNTs的适宜含量为6%(质量),对应垫片的热导率可达0.71 W/(m·K)。对于固定CNTs含量为6%(质量)但PA含量不同的一系列VACNTs/PA/SR相变垫片,PA的添加量不大于12.5%(质量)时,相变垫片克服了液态PA的泄漏问题;相变垫片在PA发生固-液相变后表现出硬度显著下降,热阻减少可达55.14%,并具备优异的热可靠性。将最佳VACNTs/SR垫片样品及最佳VACNTs/PA/SR相变垫片样品进行散热性能对比发现,与使用VACNTs/SR垫片的情况相比,使用VACNTs/PA/SR相变垫片时的模拟芯片不仅在温度上升阶段的升温速率更小,而且当芯片温度达到平衡后对应的平衡温度也更低,降低了3.5℃,显示出更好的散热性能。VACNTs/PA/SR相变垫片优良的特性和散热性能使其在电子设备散热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相变 热阻 热界面材料 传热 电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板剂合成束状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其催化剂的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甘海波 叶枫 +5 位作者 吕义辉 樊栓狮 郎雪梅 王燕鸿 姚晔 李刚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98,共7页
甲烷无氧芳构化(MDA)是甲烷直接转化和利用的重要途径,高性能催化剂的制备是MDA研究的重点。在无模板剂的含氟合成液中,通过添加晶种成功合成出了一种束状多级孔ZSM-5分子筛,然后基于该分子筛采用浸渍法制得Mo/HZSM-5-H催化剂,并对其在... 甲烷无氧芳构化(MDA)是甲烷直接转化和利用的重要途径,高性能催化剂的制备是MDA研究的重点。在无模板剂的含氟合成液中,通过添加晶种成功合成出了一种束状多级孔ZSM-5分子筛,然后基于该分子筛采用浸渍法制得Mo/HZSM-5-H催化剂,并对其在MDA中的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Mo/HZSM-5-H的介孔孔容为0.09 cm^(3)/g,其总酸量达到176.03μmol/g,且Brönsted酸量和Lewis酸量之比为0.822,表明Mo/HZSM-5-H具有明显的介孔特征和较为理想的酸位分布。Mo/HZSM-5-H的甲烷转化率最高为14%,苯产率最高为6.8%,反应过程中无甲苯和二甲苯生成。与常规的微孔Mo/HZSM-5-C和球形多级孔Mo/HZSM-5-S相比,Mo/HZSM-5-H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非常狭窄的芳烃产物分布,在高效制备苯这一重要大宗化学品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转化 无模板法 多级孔道ZSM-5 束状分子筛 甲烷无氧芳构化 催化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叶刺葵果实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及其催化合成生物基印刷染料的研究
9
作者 刘静雯 彭洋洋 +2 位作者 付时雨 刘明 刘浩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5,共9页
本研究从软叶刺葵果实中提取出粗过氧化物酶,通过丙酮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超滤等方法对其进行纯化,得到分子质量为39670的电泳纯级过氧化物酶(PRP),对愈创木酚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值5、温度60℃。通过测试不同金属离子、有机溶剂以及表... 本研究从软叶刺葵果实中提取出粗过氧化物酶,通过丙酮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超滤等方法对其进行纯化,得到分子质量为39670的电泳纯级过氧化物酶(PRP),对愈创木酚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值5、温度60℃。通过测试不同金属离子、有机溶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对PR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g/L的Span-80在常温、pH值5、添加Mn2+或乙醇条件下可提高PRP的酶活性。以愈创木酚、3,3′-二甲氧基联苯胺和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PRP的米氏常数分别为1.053、5.563和2.316 mmol/L。PRP催化邻苯二酚和儿茶素、愈创木酚、3,3′-二甲氧基联苯胺分别得到黑色、橙红色和棕红色的染料,用纤维素衍生物调制后可用于丝网印刷,其中黑色水性墨在A4纸上的印刷密度达到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软叶刺葵果实 催化 生物基印刷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相似性和特征规范化的注意力模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启亮 汪益民 田联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71,共10页
近年来,注意力机制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现有的注意力机制大多只能在通道或空间维度上实现特征融合,这极大限制了其在通道和空间维度上变化的灵活性,导致无法充分利用特征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 近年来,注意力机制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现有的注意力机制大多只能在通道或空间维度上实现特征融合,这极大限制了其在通道和空间维度上变化的灵活性,导致无法充分利用特征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相似性和特征规范化的、可同时利用特征图各维度信息的卷积神经网络注意力模块FSNAM。该模块由特征相似性模块(FSM)和特征规范化模块(FNM)两部分组成,FSM利用输入特征图的通道特征信息和局部空间特征信息生成一个二维的特征相似性权重图;FNM利用输入特征图的全局空间特征信息生成一个三维的特征规范化权重图;两个模块生成的权重图融合在一起,生成一个三维的注意力权重图,以此实现通道特征信息和空间特征信息的融合。为证明FSNAM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消融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分类任务方面,FSNAM模块对分类网络在CIFAR数据集上的性能提升明显优于其他主流注意力模块;在目标检测任务方面,使用FSNAM模块的目标检测网络对VOC数据集中的小目标和中等大小目标的检测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9和1.2个百分点;在语义分割任务方面,使用FSNAM模块可以提高HRNet模型的性能,在SBD数据集上模型的平均像素准确率提高了0.5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计算机视觉 特征相似性 特征规范化 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动作识别的双流自适应注意力图卷积网络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启亮 向照夷 +1 位作者 田联房 余陆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29,共10页
人体动作识别因在公共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图卷积网络在融合多尺度节点的邻域特征时,通常采用各阶邻接矩阵直接相加的方法,各项重要性一致,难以聚焦于重要特征,不利于最优节点关系的建立,同... 人体动作识别因在公共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图卷积网络在融合多尺度节点的邻域特征时,通常采用各阶邻接矩阵直接相加的方法,各项重要性一致,难以聚焦于重要特征,不利于最优节点关系的建立,同时采用对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求平均的双流融合方法,忽略了潜在数据的分布差异,融合效果欠佳。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双流自适应注意力图卷积网络,用于对人体动作进行识别。首先,设计了能自适应平衡权重的多阶邻接矩阵,使模型聚焦于更加重要的邻域;然后,设计了多尺度的时空自注意力模块及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双流融合网络,利用双流预测结果的数据分布来决定融合系数,提高融合效果。该算法在NTU RGB+D的跨主体和跨视角两个子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92.3%和97.5%,在Kinetics-Skeleton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达39.8%,均高于已有算法,表明了文中算法对于人体动作识别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图卷积网络 邻接矩阵 注意力 双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涂料的导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静 李雪 +1 位作者 刘业明 吴少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134,共7页
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为保证其正常工作,需要解决其散热问题.散热涂料是解决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的良好方法,文中制备了一种以丙烯酸-氨基树脂体系为基体、碳纤维为主要导热填料的复合型散热涂料,用单因素... 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为保证其正常工作,需要解决其散热问题.散热涂料是解决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的良好方法,文中制备了一种以丙烯酸-氨基树脂体系为基体、碳纤维为主要导热填料的复合型散热涂料,用单因素方法确定了碳纤维含量对涂层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涂层的散热效果及导热系数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碳纤维质量分数为12.3%时其散热效果最佳.此时,该涂料的综合性能良好,涂层附着力达到1级,硬度达到H级,导热系数为1.61 W/(m·K).通过SEM观测了涂层的表面结构并测量其导热系数,探究了涂层的导热机理,发现:碳纤维的加入使得涂层形成了一种有利于热量快速传导的热"通道",并存在最佳添加量,超过最佳添加量会因为碳纤维的堆积现象和碳纤维的各向异性而导致散热效果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涂料 碳纤维 热通道 散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手扶电梯视频监控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联房 吴啟超 +3 位作者 杜启亮 黄理广 李淼 张大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26-2031,共6页
为解决传统视频监控方法易受环境影响、不能实时准确监控运动目标行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手扶电梯(简称扶梯)视频监控方法。提取可变形组件模型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检测乘客人脸;利用核相关滤波跟踪人脸目标,使用匈牙利算... 为解决传统视频监控方法易受环境影响、不能实时准确监控运动目标行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手扶电梯(简称扶梯)视频监控方法。提取可变形组件模型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检测乘客人脸;利用核相关滤波跟踪人脸目标,使用匈牙利算法更新目标的检测强度,修正人脸检测结果;基于人脸目标进行行为监控。基于16段扶梯视频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速度达到30帧/秒,人脸检测准确率为96.6%,行为监控准确率为95.1%,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乘客人脸,监控乘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视频监控 可变形组件模型 人脸检测 核相关滤波 匈牙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和油酸协同降低淀粉消化速率的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小维 宋晶晶 +2 位作者 黄强 扶雄 张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21,共6页
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油酸和米淀粉为原料,基于一级动力学的体外消化模型,对淀粉、淀粉+EGCG(EGCG占20%)、淀粉+油酸(油酸占20%)、淀粉+EGCG+油酸(EGCG、油酸各占20%) 4种样品的体外消化特性进... 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油酸和米淀粉为原料,基于一级动力学的体外消化模型,对淀粉、淀粉+EGCG(EGCG占20%)、淀粉+油酸(油酸占20%)、淀粉+EGCG+油酸(EGCG、油酸各占20%) 4种样品的体外消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淀粉消化速率及程度,通过对EGCG与淀粉、油酸的结合能力以及热力学性能的测定,探究三元共混物相互作用与淀粉消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消化120 min后,米淀粉+EGCG+油酸样品中淀粉消化速率及程度最低(0. 041 min^(-1),42. 5%),与米淀粉对照样相比,其消化速率降低了50%,消化程度降低了32%.蒸煮条件下,EGCG、油酸可能分别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米淀粉结合,产生协同抑制米淀粉消化速率及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油酸 淀粉 体外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 In- Sn- Sb四元合金界面材料的热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静 陈旭阳 +2 位作者 雷汝白 张定 樊春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46,共8页
合金界面材料凭借优异的接触热阻消除率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用以提高材料接触面之间的热传导性能.文中通过在Bi-In-Sn三元合金中添加微量膨胀金属粒子Sb并于700℃下在管式炉中熔融,制备了一种新的Bi-In-Sn-Sb四元合金.该合金有较低的... 合金界面材料凭借优异的接触热阻消除率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用以提高材料接触面之间的热传导性能.文中通过在Bi-In-Sn三元合金中添加微量膨胀金属粒子Sb并于700℃下在管式炉中熔融,制备了一种新的Bi-In-Sn-Sb四元合金.该合金有较低的熔点(约61℃)、较高的导热系数(约23.8 W/(m·K))和极低的接触热阻(约12.3 mm^2·K/W),其对陶瓷基板间界面热阻的消除率可达95.9%,能够极大促进基板之间的热传导.分析其原因,在于Bi-In-Sn-Sb四元合金在相变后体积膨胀率高达88.6%(80℃时),能够有效减少界面之间的空气带隙残留量,改善接触面质量.因此,这种相变膨胀Bi-In-Sn-Sb四元合金最可能成为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材料 Bi-In-Sn-Sb四元合金 相变 接触热阻 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嵌入式设备的扶梯客流量实时统计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启亮 向照夷 田联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70,共11页
针对传统客流量统计算法检测精度与速度难以平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嵌入式设备的扶梯客流量实时统计方法。首先,提出无失真缩放方法,以保持测试图像与训练样本的信息一致性,避免影响检测模型性能;此外,将YOLOv4-tiny检测模型通过降... 针对传统客流量统计算法检测精度与速度难以平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嵌入式设备的扶梯客流量实时统计方法。首先,提出无失真缩放方法,以保持测试图像与训练样本的信息一致性,避免影响检测模型性能;此外,将YOLOv4-tiny检测模型通过降维模块、分组卷积进行优化,进而提出YOLOv4-tiny-fast网络,其在保证乘客检测准确率无损失的情况下大幅减少参数量,提高推理速度;最后,提出了一种结合自定义优化矩阵及遮挡处理的匹配算法,以较少的计算量解决了乘客跟踪问题。以实际环境中手扶电梯出入口视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嵌入式设备平台,所提算法的客流量统计平均准确率达到96.66%,且平均检测速度达到25 f/s,优于已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流量统计 嵌入式设备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的低居里点PTC材料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静 韩淑镁 +1 位作者 李文君 段诗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87,共8页
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s)在自控温加热中有很多应用,但现有针对CPC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区域,鲜见常低温段的报道。文中提出了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体制备低居里温度点PTC材料的方法,并讨论了控温材料和导电填... 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s)在自控温加热中有很多应用,但现有针对CPC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区域,鲜见常低温段的报道。文中提出了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体制备低居里温度点PTC材料的方法,并讨论了控温材料和导电填料配比对材料居里温度的影响。在水性丙烯酸树脂与有机酸晶体的共聚物中加入Ni粉,得到了居里温度点接近有机酸晶体熔点、初始电阻低的PTC材料;通过调节Ni粉的比例,材料的居里温度点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结果表明:当Ni的质量分数为30%时,材料的初始电阻率可达1.96Ω·cm,PTC强度超过6;加热试验后,材料的热容量和电性能经热循环未发生明显变化,具有很强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材料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控温加热 低居里温度点 PTC效应 PTC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vlad神经网络的室内机器人全局重定位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承隆 邱志成 +3 位作者 杜启亮 田联房 林斌 李淼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5-182,共8页
针对已知地图的室内机器人全局重定位、绑架恢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Netvlad卷积神经网络的室内机器人全局重定位方法,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的障碍物信息引导机器人到达空旷区域,粗定位阶段,使用栅格地图最短连通域距离作为正样本判据,... 针对已知地图的室内机器人全局重定位、绑架恢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Netvlad卷积神经网络的室内机器人全局重定位方法,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的障碍物信息引导机器人到达空旷区域,粗定位阶段,使用栅格地图最短连通域距离作为正样本判据,并对Netvlad引入残差网络,通过图像检索得到机器人的粗略位置及角度信息。使用粗定位阶段得到的位置和角度信息作为自适应蒙特卡罗定位的初始值来估计机器人的精确位姿。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定位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使机器人从绑架问题中快速恢复准确位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自适应蒙特卡洛 卷积特征 重定位 绑架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石蜡@二氧化硅纳米胶囊和碳纤维的相变热界面材料及其散热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驰 张正国 +1 位作者 凌子夜 方晓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95-1804,共10页
含有相变材料的热界面材料(即相变热界面材料)可借助相变材料的吸热来直接缓解高热通量对芯片造成的冲击。将相变胶囊与导热填料复配引入聚合物基料有望获得可靠性好的相变热界面材料。将石蜡@二氧化硅纳米胶囊与碳纤维复配,制备了一系... 含有相变材料的热界面材料(即相变热界面材料)可借助相变材料的吸热来直接缓解高热通量对芯片造成的冲击。将相变胶囊与导热填料复配引入聚合物基料有望获得可靠性好的相变热界面材料。将石蜡@二氧化硅纳米胶囊与碳纤维复配,制备了一系列含不同质量分数碳纤维和纳米相变胶囊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相变热界面材料样品,测定了它们的相变特性、热导率和硬度,并将它们分别用于模拟芯片散热来评价其应用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含量的增大致使相变热界面材料样品的热导率和硬度上升,而纳米相变胶囊含量的上升带来相变热界面材料的熔化焓上升及硬度下降,从而都对相变热界面材料的散热性能产生影响。石蜡@二氧化硅纳米胶囊和碳纤维的协同作用致使在所有制备的样品中纳米胶囊含量34%(质量)和碳纤维含量9%(质量)的相变热界面材料取得了最佳散热性能。此外,该相变热界面材料还具有优异的热可靠性,因而具备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热界面材料 纳米胶囊 碳纤维 聚二甲基硅氧烷 芯片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双分数阶光流模型的运动目标分割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斌 田联房 +1 位作者 杜启亮 余陆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84,共8页
针对当前光流算法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不能进行弱纹理区域的运动目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双分数阶光流(ADFOVOF)模型.该模型在双分数阶光流(DFOVOF)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图像信噪比计算DFOVOF模型中数据项的分数阶微分掩模的阶次及尺... 针对当前光流算法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不能进行弱纹理区域的运动目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双分数阶光流(ADFOVOF)模型.该模型在双分数阶光流(DFOVOF)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图像信噪比计算DFOVOF模型中数据项的分数阶微分掩模的阶次及尺寸;应用以光流向量为特征的超像素调整DFOVOF模型中平滑项的分数阶微分掩模的形状.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不足或者光照变化剧烈的场景下,文中算法能够精确估计光流场,获得清晰的运动目标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序列分析 变分光流模型 分数阶微分掩模 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