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化反胶团漆酶及其在修复土壤DDT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月春 付蓉 +1 位作者 莫测辉 易筱筠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610,共5页
采用吸附法将反胶团漆酶吸附在表面改性后的硅藻土上,制备固定化反胶团漆酶。探讨了反胶团漆酶固定化的影响因素及其部分酶学特性,并对其在修复土壤DDT污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反胶团漆酶固定化的最佳温度是35℃,载体硅藻土的改性剂Twe... 采用吸附法将反胶团漆酶吸附在表面改性后的硅藻土上,制备固定化反胶团漆酶。探讨了反胶团漆酶固定化的影响因素及其部分酶学特性,并对其在修复土壤DDT污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反胶团漆酶固定化的最佳温度是35℃,载体硅藻土的改性剂Tween-80的加入量为硅藻土质量的15%。固定化反胶团漆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最适作用pH为3.5~5.0;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反胶团漆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都显著提高。采用游离漆酶和固定化反胶团漆酶修复DDT污染土壤,游离漆酶处理中DDT总量(DDTs)的降解率为50.53%,而固定化反胶团漆酶处理中DDTs的降解率高达69.17%。固定化反胶团漆酶处理较游离漆酶处理的DDTs降解率提高了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团漆酶 固定化 稳定性 D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类型与污染浓度对漆酶修复DDT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月春 付蓉 +1 位作者 莫测辉 易筱筠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1-614,共4页
具有难降解、高残留特征的DDT至今在土壤中仍有残留,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本文采用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土壤和3个污染水平对漆酶修复DDT污染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中DDT各组分及总量(DDTs)的... 具有难降解、高残留特征的DDT至今在土壤中仍有残留,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本文采用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土壤和3个污染水平对漆酶修复DDT污染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中DDT各组分及总量(DDTs)的降解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为水稻土>菜园土>赤红壤,对照处理土壤中DDTs的降解率仅为20%左右,加酶处理土壤中则高达50%~65%。对于不同污染水平的DDT污染土壤,土壤中DDT各组分及DDTs的降解率均随着污染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多数在不同污染水平之间差异显著。对照处理对不同污染水平土壤中DDTs的降解率仅为15%左右,而加酶处理则高达43.60%~5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修复 土壤类型 漆酶 DDT 污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DDT污染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月春 付蓉 +1 位作者 莫测辉 易筱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该文从投加量、分次投加和灭菌等方面,研究了漆酶不同施用方法对其修复土壤DDT污染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DDT各组分(P,P’-DDE除外)及DDT总量(DDTs)的降解率均随着漆酶投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投加量为每克土加酶6U时DDTs... 该文从投加量、分次投加和灭菌等方面,研究了漆酶不同施用方法对其修复土壤DDT污染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DDT各组分(P,P’-DDE除外)及DDT总量(DDTs)的降解率均随着漆酶投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投加量为每克土加酶6U时DDTs的降解率达到50.63%;漆酶两次投加对土壤中DDT各组分及总量的降解率均显著高于一次投加,DDTs的降解率提高11.4%;漆酶处理对于非灭菌土壤和灭菌土壤中DDT总量的降解率几乎相当,但各组分则有显著差异,其中P,P’-DDE、O,P’-DDT和P,P’-DDD在非灭菌土壤中的降解率低于灭菌土壤,而P,P’-DDT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DDT污染修复 漆酶 不同投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