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萘系与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恒昌 房满满 +2 位作者 陈春泉 林东 文梓芸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69,共4页
选用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萘系减水剂(FDN)和聚羧酸系减水剂(3350C),对其掺加后的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的流变性能、强度性能和干缩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有聚羧酸系减水剂水泥净浆的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比掺有萘系减水剂明显降... 选用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萘系减水剂(FDN)和聚羧酸系减水剂(3350C),对其掺加后的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的流变性能、强度性能和干缩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有聚羧酸系减水剂水泥净浆的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比掺有萘系减水剂明显降低;在相同流动度的情况下,掺有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砂浆各龄期强度比萘系减水剂有明显提高;掺有聚羧酸系减水剂砂浆干缩率比萘系减水剂明显下降。用扫描电镜对掺有减水剂后生成的水化产物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上述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系减水剂 萘系减水剂 流变性能 强度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陶瓷抛光废料制备MgO-SiO_2-Al_2O_3系多孔陶瓷过滤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启坚 吴清仁 +3 位作者 谢代义 杨媛 邱广林 唐健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46-1252,共7页
以建筑陶瓷抛光废料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了MgO-SiO2-Al2O3系多孔陶瓷过滤材料,探讨了工艺参数,特别是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配方组成为抛光废料50%、煅烧氧化铝22%、烧滑石... 以建筑陶瓷抛光废料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了MgO-SiO2-Al2O3系多孔陶瓷过滤材料,探讨了工艺参数,特别是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配方组成为抛光废料50%、煅烧氧化铝22%、烧滑石28%和工艺参数为球磨时间25min、成型压力70MPa、烧成温度1250℃、保温时间20min的工艺条件下,可获得以堇青石和少量刚玉为主晶相的MgO-SiO2-Al2O3系多孔陶瓷过滤材料,其气孔率、断裂模数、吸水率和体积密度分别为70.06%、6.85MPa、85.25%和0.72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陶瓷抛光废料 多孔陶瓷过滤材料 气孔率 断裂模数 体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材料组成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范志宏 黎鹏平 +1 位作者 苏达根 王胜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89,94,共6页
利用电化学阻抗法和压汞法等研究了外渗氯盐条件下胶凝材料组成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胶凝材料中粉煤灰或矿渣含量的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电阻率和钢筋电荷转移电阻先增加后减少,钢筋腐蚀速率则先减少后增加;... 利用电化学阻抗法和压汞法等研究了外渗氯盐条件下胶凝材料组成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胶凝材料中粉煤灰或矿渣含量的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电阻率和钢筋电荷转移电阻先增加后减少,钢筋腐蚀速率则先减少后增加;氯离子临界浓度随钢筋周围溶解氧含量的提高及Ca(OH)2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后提高了混凝土的致密性,增大了电荷转移电阻,提高了钝化膜的稳定性,同时会降低混凝土内的Ca(OH)2含量,引起氯离子临界浓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胶凝材料 耐久性 外渗氯离子 钢筋腐蚀速率 氯离子 临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与牙釉质组织的生物矿化及磷酸钙材料仿生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昶 王迎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2-888,共7页
骨和牙釉是典型的有机基质介导生成的生物矿化材料,其中的矿物相都属于以磷灰石为主的钙磷酸盐系统,但有机基质的不同使得晶体尺寸、形貌及排列方式迥异.本文综述了有关骨和牙釉组织的生物矿化研究,重点探讨对这些天然生物矿化组织的分... 骨和牙釉是典型的有机基质介导生成的生物矿化材料,其中的矿物相都属于以磷灰石为主的钙磷酸盐系统,但有机基质的不同使得晶体尺寸、形貌及排列方式迥异.本文综述了有关骨和牙釉组织的生物矿化研究,重点探讨对这些天然生物矿化组织的分级结构、基质蛋白的自组装及调控矿化机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磷酸钙材料的仿生合成以期应用于硬组织的缺损修复或再生医学也是目前的重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 生物矿化 仿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再生修复材料的仿生制备及生物分子调控矿化
5
作者 王迎军 陈晓峰 +2 位作者 杨春蓉 邓春林 赵娜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9-104,共6页
采用冷冻干燥和纳米合成技术,仿生制备出BG-COL-HYA-PS骨修复材料,并利用体外仿生矿化实验、生物组装技术、动物体内植入实验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扫描电镜(SEM)、能谱微区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材料分别在模拟体液、培养... 采用冷冻干燥和纳米合成技术,仿生制备出BG-COL-HYA-PS骨修复材料,并利用体外仿生矿化实验、生物组装技术、动物体内植入实验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扫描电镜(SEM)、能谱微区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材料分别在模拟体液、培养液中以及体内的生物矿化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等生物分子作为天然细胞外基质,在调控矿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所制备的材料可促进骨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修复 生物玻璃 仿生制备 生物矿化 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铋作为磷酸钙骨水泥的显影剂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淑娥 叶建东 周子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9-223,228,共6页
以部分结晶磷酸钙-磷酸氢钙体系骨水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添加磷酸铋作为显影剂对磷酸钙骨水泥的显影性能、凝结时间、流变性、可注射性能、抗压强度、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磷酸铋能显著增强磷酸钙骨水泥的显影性能,当... 以部分结晶磷酸钙-磷酸氢钙体系骨水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添加磷酸铋作为显影剂对磷酸钙骨水泥的显影性能、凝结时间、流变性、可注射性能、抗压强度、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磷酸铋能显著增强磷酸钙骨水泥的显影性能,当添加磷酸铋达到9%以上时,骨水泥获得了明显的显影效果。添加磷酸铋使磷酸钙骨水泥粘度下降,可注射性显著提高,抗压强度增大,凝结时间延长。但磷酸铋加入量大于12%时会使材料强度下降,综合考虑,加入9%左右的磷酸铋较为合适。磷酸铋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磷酸钙骨水泥显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显影剂 磷酸铋 可注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结构磷酸钙骨水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方聪 叶建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37,共5页
采用可溶粒子造孔法结合冷等静压成型技术,模拟扁骨的结构,制备了一种新型层状结构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了支架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材料由致密层和... 采用可溶粒子造孔法结合冷等静压成型技术,模拟扁骨的结构,制备了一种新型层状结构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了支架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材料由致密层和多孔层构成,具有与扁骨类似的结构。其中致密层起到了增强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支架的强度。支架多孔层的孔隙率(77.26±1.99)%,孔隙直径在100~400μm,决定于可溶盐晶粒的大小;致密层的孔隙率(20.78±0.56)%,主要是磷酸钙骨水泥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组织工程支架 层状 多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宁成云 王玉强 +3 位作者 郑华德 谭帼馨 邓春林 刘绪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将纯钛浸入HF酸水溶液,在钛基体表面原位构建高度有序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探讨阳极氧化电压、电解液浓度和电解液温度等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尺寸和形貌的影响。通过SEM、XRD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结构特征进...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将纯钛浸入HF酸水溶液,在钛基体表面原位构建高度有序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探讨阳极氧化电压、电解液浓度和电解液温度等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尺寸和形貌的影响。通过SEM、XRD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阳极氧化电压、电解液浓度和温度都将影响TiO2纳米管阵列的尺寸和形貌,在阳极氧化电压为20V,HF电解液浓度为0.5%t条件下,可制备出结构规整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阵列 电化学阳极氧化 浓度 电解液温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高温重构及稳定钢渣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海晋 余其俊 +3 位作者 韦江雄 宫晨琛 李建新 钟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2-576,共5页
钢渣中掺加粉煤灰高温重构,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方案,考察了掺加量、试验温度及冷却方式对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可以稳定钢渣品质;f-CaO吸收完全;没有方镁石析出;钢渣的28d活性指数达84%。试验最佳参数为:粉煤灰掺... 钢渣中掺加粉煤灰高温重构,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方案,考察了掺加量、试验温度及冷却方式对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粉煤灰可以稳定钢渣品质;f-CaO吸收完全;没有方镁石析出;钢渣的28d活性指数达84%。试验最佳参数为:粉煤灰掺量15%;温度1300℃;热闷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粉煤灰 品质稳定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集料品质对C80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建军 殷素红 +3 位作者 王恒昌 文梓芸 林永权 李伟中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8-61,共4页
河砂质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比较大的一个因素。研究了不同细度模数、不同含泥量的河砂对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C8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拉强度、收缩性能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的细度模数从2.9下降至2.3,含泥量从1%增至... 河砂质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比较大的一个因素。研究了不同细度模数、不同含泥量的河砂对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C8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拉强度、收缩性能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的细度模数从2.9下降至2.3,含泥量从1%增至4%,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明显下降,混凝土抵抗收缩和开裂的能力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下降,但含泥量增加对混凝土早期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建议用于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的C80高性能混凝土,砂细度模数宜在2.6~2.9之间,含泥量不宜大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细度模数 含泥量 C80高性能混凝土 工作性能 劈裂抗拉强度 早期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抛光砖粉制备蒸压硅酸盐制品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功勋 苏达根 赵一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4-127,133,共5页
利用陶瓷抛光砖粉制备蒸压硅酸盐制品,并与采用粉煤灰的制品进行对比.通过IR、XRD、SEM以及EDS等方法研究制品的水热特性、水化产物组成和形貌,并测试其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陶瓷抛光砖粉在蒸压条件下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在相同配比条件下... 利用陶瓷抛光砖粉制备蒸压硅酸盐制品,并与采用粉煤灰的制品进行对比.通过IR、XRD、SEM以及EDS等方法研究制品的水热特性、水化产物组成和形貌,并测试其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陶瓷抛光砖粉在蒸压条件下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在相同配比条件下,抛光砖粉中参与反应的活性SiO2远比粉煤灰多,可生成较低Ca/Si值的水化产物,其蒸压制品强度高于粉煤灰制品;当石灰与抛光砖粉的质量比为1∶3时,所得的蒸压制品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砖粉 粉煤灰 蒸压制品 火山灰活性 水化产物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成和温度对重构钢渣结构及早期水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海晋 余其俊 +2 位作者 韦江雄 李建新 钟根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9-405,共7页
在转炉钢渣中添加电炉渣和粉煤灰,通过重新加热来模拟炉外高温重构过程,运用岩相、XRD、强度试验及水化热测定等手段,研究了重构钢渣的组成、结构及其胶凝性能.结果显示:随着粉煤灰的增加,重构钢渣中硅酸盐矿物减少,而随着电炉渣的增多... 在转炉钢渣中添加电炉渣和粉煤灰,通过重新加热来模拟炉外高温重构过程,运用岩相、XRD、强度试验及水化热测定等手段,研究了重构钢渣的组成、结构及其胶凝性能.结果显示:随着粉煤灰的增加,重构钢渣中硅酸盐矿物减少,而随着电炉渣的增多;其硅酸盐矿物增多;温度升高,低碱度重构钢渣硅酸盐矿物晶体尺寸增大,高碱度重构钢渣Alite矿增多,且矿物结构完整,游离氧化钙大幅减少.其中GB40-1350重构钢渣样品的3d水化热相比于原钢渣增加1.9倍,GBF15-1350重构钢渣样品替代30%水泥熟料后的水泥净浆28d抗压强度达到纯水泥净浆强度的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重构钢渣 水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大孔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其纤维增强 被引量:12
13
作者 董浩 叶建东 +1 位作者 王秀鹏 杨娟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7-1010,共4页
采用粒子溶出造孔法,用棒状谷氨酸钠晶体作为造孔粒子,制备磷酸钙骨水泥多孔支架,研究了造孔粒子含量和多孔支架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并加入甲壳素纤维来改善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可达(79.8±2.3)%,孔隙直径10... 采用粒子溶出造孔法,用棒状谷氨酸钠晶体作为造孔粒子,制备磷酸钙骨水泥多孔支架,研究了造孔粒子含量和多孔支架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并加入甲壳素纤维来改善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可达(79.8±2.3)%,孔隙直径100~600μm;复合纤维后支架的强度提高了3~4倍,断裂应变显著提高,可作为非承重部位骨缺损修复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组织工程支架 纤维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宁成云 王玉强 +4 位作者 郑华德 谭帼馨 陈晓峰 马强 刘绪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5-778,共4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表面构建出TiO2纳米管阵列,然后将材料完全浸没在硝酸铜溶液中制备出Cu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技术对材料结构...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表面构建出TiO2纳米管阵列,然后将材料完全浸没在硝酸铜溶液中制备出Cu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技术对材料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表面均匀分布TiO2纳米管状阵列,管径50~90nm,管长约250nm;Cu元素在TiO2纳米管中部分取代TiO2晶格中的Ti元素以Cu2+形式存在,形成Cu-O;同时,Cu的掺杂使TiO2纳米管阵列的激发波长扩展到可见光的范围内,有助于提高TiO2纳米管阵列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 CU掺杂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抛光砖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功勋 苏达根 钟小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4-66,共3页
研究利用陶瓷抛光砖粉作混凝土掺合料,并将之与粉煤灰对比,测试了抛光砖粉对混凝土强度、工作性、抗氯离子渗透以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以及EDS等测试方法研究其水化产物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抛光砖粉可增强混凝土抗氯离... 研究利用陶瓷抛光砖粉作混凝土掺合料,并将之与粉煤灰对比,测试了抛光砖粉对混凝土强度、工作性、抗氯离子渗透以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以及EDS等测试方法研究其水化产物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抛光砖粉可增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及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提高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但会使流动性变差。与掺等量粉煤灰混凝土相比,掺抛光砖粉混凝土强度较高,且早期强度表现尤为明显。复掺抛光砖粉与粉煤灰,混凝土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砖粉 掺合料 粉煤灰 硫酸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生物玻璃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林 陈晓峰 +1 位作者 赵娜如 郭常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0-284,共5页
选用58S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原料,利用预先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孔隙率高,贯通性好,孔径可控的生物玻璃多孔支架.并通过排水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和表征了多孔支... 选用58S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原料,利用预先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孔隙率高,贯通性好,孔径可控的生物玻璃多孔支架.并通过排水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和表征了多孔支架的显气孔率、晶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浸料一次所得支架的显气孔率为93%左右,浸料二次下降为80%左右;在SBF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最初形成的颗粒状钙磷化合物逐渐矿化生成叶片状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表明该材料恒温37℃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有机泡沫浸渍法 多孔支架 碳酸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固定化壳聚糖膜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丽 王迎军 +3 位作者 任力 葛坚 高前应 陈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25-1528,1532,共5页
用碳二亚胺将明胶固定于壳聚糖膜表面,以改善壳聚糖的细胞相容性。采用MTT法评价膜材料对L929细胞的毒性。将壳聚糖膜(CS)、明胶固定化壳聚糖膜(CS-GEL)与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考察材料的细胞粘... 用碳二亚胺将明胶固定于壳聚糖膜表面,以改善壳聚糖的细胞相容性。采用MTT法评价膜材料对L929细胞的毒性。将壳聚糖膜(CS)、明胶固定化壳聚糖膜(CS-GEL)与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考察材料的细胞粘附率、材料对细胞活性与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和凋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GEL具有良好的细胞粘附性,HCEC在CS-GEL上的生长和增殖情况优于CS,与CS相比,CS-GEL上HCEC的G1期比例下降,S期和G2期增加。明胶的引入缩短了细胞在膜表面的适应时间,使其尽快进入正常的细胞周期;同时表面固定的明胶可抑制细胞凋亡。因此,明胶固定化壳聚糖膜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较好的角膜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增殖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中S/Al和外渗硫酸盐对氯离子临界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黎鹏平 苏达根 +1 位作者 王胜年 范志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84,共5页
采用线性极化法、压汞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外渗氯盐条件下水泥中S/Al摩尔比及外渗硫酸盐对氯离子临界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离子临界浓度随水泥中S/Al摩尔比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少,而氯离子的结合量随S/Al摩尔比的提高而降... 采用线性极化法、压汞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外渗氯盐条件下水泥中S/Al摩尔比及外渗硫酸盐对氯离子临界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离子临界浓度随水泥中S/Al摩尔比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少,而氯离子的结合量随S/Al摩尔比的提高而降低,氯离子临界浓度达最大值时的S/Al摩尔比随水泥中Al2O3含量的提高而降低;在SO24-和Cl-浓度与华南地区海水相近的复合渗透液中,氯离子临界浓度随水泥中S/Al摩尔比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少,且临界浓度低于NaCl溶液浸泡试件;复合渗透液中的SO42-渗透进砂浆使砂浆结构变致密,但过量后会引起体积膨胀,使氯离子临界浓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SO3/Al2O3摩尔比 外渗氯离子 氯离子临界浓度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复合多孔支架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娟娟 孟永春 +3 位作者 陈晓峰 李玉莉 罗小刚 林才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6-20,25,共6页
目的研究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为胶原基复合支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纳米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为添加相,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4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基复合多孔组织工... 目的研究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为胶原基复合支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纳米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为添加相,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4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基复合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结果(1)溶液中胶原纤维的聚集状态,制备出具有直径约为400~600nm的粗胶原纤维束支架材料,这种粗胶原纤维束对改善胶原基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强度和减慢其降解速度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胶原与生物活性玻璃质量比为40∶60时,具有最高的抗压强度(1.5469±0.0995)MPa。(2)利用FTIR和Raman等技术综合分析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对胶原蛋白的二级结构的影响,当复合材料中胶原含量小于20%时,胶原蛋白二级结构破坏严重。结论当胶原与生物活性玻璃质量比为40∶60时,所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最好的抗压性能和降解性能,为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生物活性玻璃 支架 力学性能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沥青与石料及水泥胶砂界面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达根 何娟 张京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5,124,共5页
把硅烷偶联剂A的水溶液喷涂于石料及水泥胶砂表面,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强度检验及黏附性实验等方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乳化沥青、普通沥青与石料及水泥胶砂界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硅烷偶联剂A处理后的花岗岩、砂粉和水泥净浆粉末... 把硅烷偶联剂A的水溶液喷涂于石料及水泥胶砂表面,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强度检验及黏附性实验等方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乳化沥青、普通沥青与石料及水泥胶砂界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硅烷偶联剂A处理后的花岗岩、砂粉和水泥净浆粉末的红外图谱均存在明显的CH2吸收带,在表面形成了一层偶联层,此偶联层增强了它们和乳化沥青、普通沥青之间的黏接;将0.6%硅烷偶联剂A水溶液涂覆到水泥胶砂界面,再以乳化沥青和普通沥青连接试件,其28天抗折强度及28天抗拉强度可分别提高20%和60%;花岗岩石料浸泡硅烷偶联剂A水溶液后与乳化沥青的裹覆面积、与普通沥青的黏附级数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乳化沥青 硅烷偶联剂 界面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