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建洪 唐倩 +3 位作者 田词 梁焕友 陈晓 吴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9-632,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度,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法,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散布。【结果】材料的细胞毒性...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度,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法,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散布。【结果】材料的细胞毒性分级在0~1之间,骨髓基质细胞可紧密附着于材料表面,黏附生长,并有突起向材料的连通微孔内伸展。【结论】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无毒性作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复合材料 骨髓基质细胞 浸提液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鞠银燕 陈晓峰 王迎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58S及77S;通过熔融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45S5,分别向上述3种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造孔剂,通过一定的烧结工艺制成具有不同组成的生物活性多孔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结合DTA,...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58S及77S;通过熔融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45S5,分别向上述3种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造孔剂,通过一定的烧结工艺制成具有不同组成的生物活性多孔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结合DTA,SEM及FTIR等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手段分析比较了各种多孔材料的显微结构、表面形貌、抗折强度及生物活性。研究表明:58S和45S5混合制备的多孔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生物矿化特性的生物材料,可用于制备骨缺损填充材料和骨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材料 溶胶-凝胶法 制备方法 多孔材料 显微结构 表面形貌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细胞粘附肽仿生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卢玲 王迎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7,共4页
RGD(Arg-Gly-Asp)短肽序列是一种细胞粘附肽,能被细胞膜上的整合素识别,参与细胞与基质间的粘附。为改善合成生物材料缺乏细胞识别信号的缺点,可将含 RGD 序列肽经本体或表面修饰引入材料,使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综述了采用含 RGD... RGD(Arg-Gly-Asp)短肽序列是一种细胞粘附肽,能被细胞膜上的整合素识别,参与细胞与基质间的粘附。为改善合成生物材料缺乏细胞识别信号的缺点,可将含 RGD 序列肽经本体或表面修饰引入材料,使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综述了采用含 RGD 肽对各种合成生物材料进行仿生修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 生物材料 研究进展 RGD肽 短肽 细胞亲和性 整合素 RGD序列 仿生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表面不同官能团自组装材料的生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鹤 王迎军 +1 位作者 吴刚 何显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40,共4页
设计了一种特定的化学模型系统,将带有不同官能团(烷基、羧基、羟基、氨基)的硫醇分子自组装在金片表面,研究不同官能团分子对蛋白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两种不同蛋白质牛血清蛋白(BS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带有疏... 设计了一种特定的化学模型系统,将带有不同官能团(烷基、羧基、羟基、氨基)的硫醇分子自组装在金片表面,研究不同官能团分子对蛋白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两种不同蛋白质牛血清蛋白(BS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带有疏水性官能团的烷基硫醇自组装膜对蛋白吸附量大于其他3种硫醇自组装膜,即亲疏水性是决定材料表面吸附蛋白的主要因素。另外,材料表面电荷性质也影响蛋白吸附,当表面官能团为带正电基团如氨基,则它对牛血清这类带负电的蛋白的吸附就大于带有羧基、羟基等这类带负电基团的分子,而后者对于正电蛋白的吸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层 亲疏水性 ZETA电位 蛋白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多孔材料显微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晓峰 王迎军 +4 位作者 赵娜如 郑裕东 叶建东 张晓凯 张梅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10,共7页
本文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 ,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用于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块状生物活性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 (invitro)结合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FT... 本文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 ,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用于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块状生物活性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 (invitro)结合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FTIR)技术对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的材料结构、晶相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 ,经 80 0℃和 110 0℃烧结 5min的两种材料均有硅磷酸钙Ca5(PO4 ) 2 SiO4 微晶相析出。烧结温度越高 ,析出微晶相的体积比例越大 ,材料的生物活性则越低。在模拟生理溶液中碳酸羟基磷灰石 (HCA)只在烧结体中的玻璃颗粒表面形成 ,而在其硅磷酸钙Ca5(PO4 ) 2 SiO4 微晶相表面未发现HCA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生物活性玻璃 生理溶液 碳酸羟基磷灰石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分析 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用PEGDA水凝胶材料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 被引量:6
6
作者 谭帼馨 王迎军 +3 位作者 宁成云 陈荣 尹兆益 田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5,共3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材料表面在非反应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并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进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红外谱图证明PEGDA/HEMA共聚物水凝胶...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材料表面在非反应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并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进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红外谱图证明PEGDA/HEMA共聚物水凝胶上接枝了酰胺基团,材料的亲水性提高,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材料表面形成含氧基团,氮原子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水凝胶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G/PHBV复合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动物植入实验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凯 陈晓峰 +2 位作者 刘玮 于胜吉 张梅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聚羟基烷酸脂(BG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并对植入动物体内的BG PHBV和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烷酸脂(HA PHBV)两种材料的成骨情况进行了SEM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与HA PHBV...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聚羟基烷酸脂(BG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并对植入动物体内的BG PHBV和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烷酸脂(HA PHBV)两种材料的成骨情况进行了SEM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与HA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相对照,BG PHBV植入后,新生骨形成时间早,骨修复完成时间早,降解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生物玻璃/聚羟基烷酸脂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的制备与生物矿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晓峰 郭常亮 +1 位作者 赵娜如 谢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7-1032,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和湿法研磨工艺制备了粒径分布在1μm以下的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采用XRD、FTIR、SEM测试方法对研磨前后粉体在模拟生理溶液(SBF)中的生物矿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SBF中两种粉体表面都生成了碳酸羟基磷... 通过溶胶-凝胶和湿法研磨工艺制备了粒径分布在1μm以下的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采用XRD、FTIR、SEM测试方法对研磨前后粉体在模拟生理溶液(SBF)中的生物矿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SBF中两种粉体表面都生成了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并且经湿法研磨后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的生物矿化速度显著提高.通过对不同浸泡时间SBF溶液的pH值测定可知,在同样反应时间情况下,超细粉体浸泡液的pH值低于研磨前颗粒.浸泡液的ICP测试也表明研磨前后玻璃样品的离子溶出规律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生物活性玻璃 湿法研磨 模拟人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的纳米结构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晓峰 李玉莉 赵娜如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7-251,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低温合成法制备了CaO-P2O5-SiO2系统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材料。利用SEM、BET及XRD等方法对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的微观结构及其组成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同目前已临床应用的45S5生物活性玻璃进... 利用溶胶-凝胶低温合成法制备了CaO-P2O5-SiO2系统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材料。利用SEM、BET及XRD等方法对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的微观结构及其组成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同目前已临床应用的45S5生物活性玻璃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是由纳米级微球构成,其高比表面积是由其纳米微球之间的孔隙所致。这种高比表面积对于提高材料的表面吸附能力及生物矿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等大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建立了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纳米孔隙尺寸近似计算模型,并对其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比表面积 纳米结构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型壳聚糖-明胶/溶胶凝胶生物玻璃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矿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营刚 王迎军 +2 位作者 卢玲 陈晓峰 吴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1,22,共5页
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出用于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的壳聚糖-明胶/溶胶凝胶生物玻璃(CS-Gel/SGBG)仿生型复合多孔支架,并进行了孔隙率的测定和显微形貌的观察;探讨了各组分不同用量对CS-Gel/SGBG复合支架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复合支架在模拟生理... 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出用于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的壳聚糖-明胶/溶胶凝胶生物玻璃(CS-Gel/SGBG)仿生型复合多孔支架,并进行了孔隙率的测定和显微形貌的观察;探讨了各组分不同用量对CS-Gel/SGBG复合支架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复合支架在模拟生理体液中的仿生矿化性能。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各组分的不同用量,可以制备出三维连通的复合多孔支架,且孔隙率达到90%以上;在模拟生理体液中浸泡后发现CS-Gel/SGBG支架表面有大量结晶态类骨碳酸羟基磷灰石生成,表明复合支架有良好的生物矿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壳聚糖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生物矿化 碳酸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生物玻璃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林 陈晓峰 +1 位作者 赵娜如 郭常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0-284,共5页
选用58S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原料,利用预先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孔隙率高,贯通性好,孔径可控的生物玻璃多孔支架.并通过排水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和表征了多孔支... 选用58S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原料,利用预先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孔隙率高,贯通性好,孔径可控的生物玻璃多孔支架.并通过排水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和表征了多孔支架的显气孔率、晶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浸料一次所得支架的显气孔率为93%左右,浸料二次下降为80%左右;在SBF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最初形成的颗粒状钙磷化合物逐渐矿化生成叶片状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表明该材料恒温37℃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有机泡沫浸渍法 多孔支架 碳酸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制备及其体外矿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玉莉 陈晓峰 +1 位作者 王迎军 赵娜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7-62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CaO-P_2O_5-SiO_2系统生物活性玻璃纤维.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SEM、FTIR等测试手段考察了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微观形貌和显微结构;采用生物材料的体外实验方法以及XRD、SEM、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生物活性玻璃纤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CaO-P_2O_5-SiO_2系统生物活性玻璃纤维.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SEM、FTIR等测试手段考察了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微观形貌和显微结构;采用生物材料的体外实验方法以及XRD、SEM、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在模拟生理体液(SBF)中浸泡后的表面反应产物的形成机理、结晶程度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这种生物活性玻璃纤维是一种不连续的短纤维,具有较好的纤维形态和较高的生物活性,在短时间内即可在模拟生理体液(SBF)中形成茸毛状A类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纤维 溶胶-凝胶 生物矿化 模拟生理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支架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鞠银燕 陈晓峰 王迎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6,42,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制备了CaO-P2O5-SiO2系统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并通过一定的造孔工艺将其制备成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多孔材料。采用体外模拟实验方法及DTA、SEM及FTIR等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手段分析研究了造孔剂种类、添加...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制备了CaO-P2O5-SiO2系统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并通过一定的造孔工艺将其制备成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多孔材料。采用体外模拟实验方法及DTA、SEM及FTIR等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手段分析研究了造孔剂种类、添加量对多孔材料的显微结构、表面形貌、抗折强度以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生物活性玻璃 组织工程支架 碳酸羟基磷灰石 模拟生理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的硬脂酸表面修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常亮 陈晓峰 +2 位作者 赵娜如 谢林 李玉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为了扩展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在复合材料骨修复支架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使用硬脂酸对生物玻璃超细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并采用TG/DSC、XPS、FTIR和表面接触角测定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玻璃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和分析。结... 为了扩展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在复合材料骨修复支架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使用硬脂酸对生物玻璃超细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并采用TG/DSC、XPS、FTIR和表面接触角测定等技术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玻璃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硬脂酸通过化学键形式结合在生物活性玻璃表面,修饰层质量百分数约为4.5%,修饰层厚度约为3-4nm;而且改性后的生物玻璃超细粉体疏水性显著提高,在有机溶剂及壳聚糖基相中的分散性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生物活性玻璃 表面改性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膜固定生物活性短肽RGDS的研究
15
作者 赵晓飞 王迎军 +3 位作者 卢玲 任力 陈晓峰 葛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9-1374,共6页
为改善壳聚糖对细胞的特异性吸附,采用水溶性碳二亚胺将生物活性短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固定到壳聚糖膜的表面,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固定多肽前后的壳聚糖膜表面,发现反应后壳聚糖膜表面氮元素含量增大,Nls和Cls曲... 为改善壳聚糖对细胞的特异性吸附,采用水溶性碳二亚胺将生物活性短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固定到壳聚糖膜的表面,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固定多肽前后的壳聚糖膜表面,发现反应后壳聚糖膜表面氮元素含量增大,Nls和Cls曲线拟合谱中酰胺键增多,表明RGDS短肽已固定到壳聚糖膜的表面;人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表明,固定RGDS后壳聚糖膜的细胞黏附率有了明显提高,固定RGDS后的壳聚糖膜在角膜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有更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RGDS XPS 细胞黏附率 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TCP双相陶瓷的生物矿化研究
16
作者 郑华德 王迎军 +1 位作者 陈晓峰 邓春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2-877,共6页
采用新型动态体外模拟系统对HA/TCP双相陶瓷进行了体外生物矿化性能研究,通过SEM、EDAX、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并分析了模拟体液流速以及钙磷离子补充在矿化过程中对样品表面磷灰石晶体生长影响。研究发现,较低的模拟体液流速下样品表面... 采用新型动态体外模拟系统对HA/TCP双相陶瓷进行了体外生物矿化性能研究,通过SEM、EDAX、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并分析了模拟体液流速以及钙磷离子补充在矿化过程中对样品表面磷灰石晶体生长影响。研究发现,较低的模拟体液流速下样品表面形成针片状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晶体,而在较高的流速下,晶片交错生长,形成网状结构,将样品表面完全覆盖。同时,模拟体液Ca2+的及时补充也有助于矿化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磷酸钙陶瓷 生物矿化 模拟生理溶液 体外研究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玻璃显色机理及其体外矿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劲 陈晓峰 +3 位作者 赵娜如 孟永春 苗国厚 李玉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在利用熔融法制备生物玻璃过程中,由于熔融条件及原料纯度的改变而使玻璃显示不同颜色,如淡红色、淡蓝色与无色。为了探讨生物玻璃的显色机理,进而控制制备工艺,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显色生物玻璃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光... 在利用熔融法制备生物玻璃过程中,由于熔融条件及原料纯度的改变而使玻璃显示不同颜色,如淡红色、淡蓝色与无色。为了探讨生物玻璃的显色机理,进而控制制备工艺,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显色生物玻璃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光曲线。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确定造成生物玻璃显色的杂质元素为镍、铁和硫,并探讨了生物玻璃的显色机理。通过体外实验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以及比较了不同显色生物玻璃的矿化性能,来反映其生物活性的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呈淡红色和无色生物玻璃的体外矿化性能略高于淡蓝色生物玻璃。本文研究结果可用于生物玻璃的标准化制备工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玻璃 显色机理 生物矿化 过渡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法生物玻璃与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的矿化特性研究
18
作者 涂杰 王迎军 陈晓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熔融法生物玻璃45S5与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58S及77S的体外生物矿化性能,对它们表现出来的生物矿化性能差异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生物玻璃中... 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熔融法生物玻璃45S5与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58S及77S的体外生物矿化性能,对它们表现出来的生物矿化性能差异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生物玻璃中,58S具有最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在37℃的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浸泡反应8h即能在表面矿化形成结晶度较好的碳酸羟基磷灰石(H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玻璃 生物矿化性能 碳酸羟基磷灰石(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谭凯元 陈晓峰 王迎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146,149,共4页
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以DTAC为表面活性剂、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油相形成的微乳液模板,诱导Ca(NO3)2和(NH4)2HPO4在其形成的微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物经混合陈化后即可生成片状和长柱状等多种微观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HA)... 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以DTAC为表面活性剂、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油相形成的微乳液模板,诱导Ca(NO3)2和(NH4)2HPO4在其形成的微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物经混合陈化后即可生成片状和长柱状等多种微观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HA)。将所得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分别用FTIR、XRD和TEM等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对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反应物浓度条件下所得HA的微观形貌分别进行了分析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模板 微乳液 羟基磷灰石 纳米微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向军 陈晓峰 +2 位作者 王迎军 赵娜如 杨春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5-297,共3页
利用改性生物玻璃粉体和胶原、透明质酸钠、磷酸丝氨酸等天然生物分子复合制备仿生型三维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利用体外模拟实验结合SEM、FTIR、XRD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显微结构、生物矿化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 利用改性生物玻璃粉体和胶原、透明质酸钠、磷酸丝氨酸等天然生物分子复合制备仿生型三维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利用体外模拟实验结合SEM、FTIR、XRD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显微结构、生物矿化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在模拟生理溶液(SBF)中反应24h即可在支架表面形成碳酸羟基磷灰石(H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多孔支架 生物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