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热固相化学法合成脂肪酸相变材料及其表征(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柴卉 曾令可 +3 位作者 王慧 刘平安 程小苏 税安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41,共5页
利用低热固相化学反应法,一步制备出表面包覆SiO2的十六酸相变储能微纳米粒子。表面包覆SiO2的十六酸微粒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十六酸表面成功包覆了SiO2层,包覆后的颗粒呈球状,粒径大约为200nm,... 利用低热固相化学反应法,一步制备出表面包覆SiO2的十六酸相变储能微纳米粒子。表面包覆SiO2的十六酸微粒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十六酸表面成功包覆了SiO2层,包覆后的颗粒呈球状,粒径大约为200nm,相转变温度为51.9℃,相变过程中的焓值为131.03 J/g,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可用于太阳能利用等方面的储能蓄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脂肪酸 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娜 魏坤 +5 位作者 陈晓峰 李像 郭武生 舒丽君 吴远 曾晓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6,25,共6页
利用共混法合成了聚乙二醇-介孔二氧化硅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采用XRD、N2吸附-脱附、SEM、TEM、红外光谱(FTIR)、DSC-TG等对聚乙二醇-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介孔二氧化硅仍保持了原来的介孔结构,可以均匀... 利用共混法合成了聚乙二醇-介孔二氧化硅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采用XRD、N2吸附-脱附、SEM、TEM、红外光谱(FTIR)、DSC-TG等对聚乙二醇-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介孔二氧化硅仍保持了原来的介孔结构,可以均匀地分散到介孔二氧化硅的基质中。PEG是靠氢键吸附在纳米HMS颗粒表面,两者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比较好的耐温性能,HMS提高了聚合物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法 聚乙二醇 介孔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散剂在制备α-Al2O3悬浮浆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彤 叶建东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2-295,共4页
为了制备稳定悬浮的高固含量α-Al_2O_3浆料以制备氧化铝陶瓷,采用1.5μm的α-Al_2O_3微粉为原料,氧化改性淀粉为结合剂,分别采用超分散剂HC323(磺酸盐、丙烯酸、丙烯酸酯和磷酸组成的四元共聚物)以及传统分散剂HC101(聚乙二醇1000)和HC... 为了制备稳定悬浮的高固含量α-Al_2O_3浆料以制备氧化铝陶瓷,采用1.5μm的α-Al_2O_3微粉为原料,氧化改性淀粉为结合剂,分别采用超分散剂HC323(磺酸盐、丙烯酸、丙烯酸酯和磷酸组成的四元共聚物)以及传统分散剂HC101(聚乙二醇1000)和HC202(主成分为六偏磷酸钠)制备固相体积分数50%的α-Al_2O_3浆料,并采用凝胶注模成型为氧化铝坯体,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HC323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和2.5%)、球磨时间(2、4、6、8、10、12和14 h)、pH对浆料的流变性和氧化铝坯体经1 650℃烧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HC323作为一种四元共聚物的超分散剂,在α-Al_2O_3分散体系中可使浆料呈现较好的悬浮稳定性,当其加入量为1.5%(w)时,浆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最佳;同时该分散剂的作用发挥受浆料体系中p H变化的影响,其适用的p H为9.5~10。2)球磨时间对加入分散剂HC323的α-Al_2O_3浆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球磨时间8 h时,表观黏度最小,坯体的表观相对密度为2.39 g·cm^(-3),孔隙率为2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散剂HC323 α-Al2O3浆料 氧化铝陶瓷 双电层 表观黏度 球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CH热分解法制备α-Al2O3超细粉末
4
作者 饶焰高 饶平根 +3 位作者 薛佳祥 李伟信 吕明 吴建青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2-787,共6页
以NH4Al(SO4)2与NH4H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前驱物碳酸铝铵(AACH),并煅烧得到超细α-Al2O3粉末。研究了pH值、滴加速度及醇水混合溶剂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并对前驱物AACH的高温相变过程和α-Al2O3籽晶对θ-Al2O3→α-Al... 以NH4Al(SO4)2与NH4H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前驱物碳酸铝铵(AACH),并煅烧得到超细α-Al2O3粉末。研究了pH值、滴加速度及醇水混合溶剂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并对前驱物AACH的高温相变过程和α-Al2O3籽晶对θ-Al2O3→α-Al2O3相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XRD、TEM和BET等对粉体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醇水混合溶剂中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9-10,将硫酸铝铵溶液以〈18 mL/min的速度滴入碳酸氢铵溶液,可合成颗粒细小、粒度分布均匀且分散性优异的AACH前驱物。不含籽晶的AACH煅烧时α相完全转化温度为1150℃,获得α-Al2O3粒径约为100 nm,而α-Al2O3籽晶的加入可将完全转变温度降至1050℃,获得的α-Al2O3粒径约为7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铝铵 醇水溶剂 α-Al2O3籽晶 相变 超细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