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建洪 唐倩 +3 位作者 田词 梁焕友 陈晓 吴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9-632,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度,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法,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散布。【结果】材料的细胞毒性...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度,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法,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散布。【结果】材料的细胞毒性分级在0~1之间,骨髓基质细胞可紧密附着于材料表面,黏附生长,并有突起向材料的连通微孔内伸展。【结论】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无毒性作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复合材料 骨髓基质细胞 浸提液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鞠银燕 陈晓峰 王迎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58S及77S;通过熔融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45S5,分别向上述3种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造孔剂,通过一定的烧结工艺制成具有不同组成的生物活性多孔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结合DTA,...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58S及77S;通过熔融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45S5,分别向上述3种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造孔剂,通过一定的烧结工艺制成具有不同组成的生物活性多孔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结合DTA,SEM及FTIR等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手段分析比较了各种多孔材料的显微结构、表面形貌、抗折强度及生物活性。研究表明:58S和45S5混合制备的多孔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生物矿化特性的生物材料,可用于制备骨缺损填充材料和骨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材料 溶胶-凝胶法 制备方法 多孔材料 显微结构 表面形貌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多孔材料显微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晓峰 王迎军 +4 位作者 赵娜如 郑裕东 叶建东 张晓凯 张梅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10,共7页
本文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 ,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用于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块状生物活性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 (invitro)结合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FT... 本文利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CaO P2 O5 SiO2 系统生物活性玻璃 ,并以其为原料制备了用于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块状生物活性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 (invitro)结合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FTIR)技术对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的材料结构、晶相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 ,经 80 0℃和 110 0℃烧结 5min的两种材料均有硅磷酸钙Ca5(PO4 ) 2 SiO4 微晶相析出。烧结温度越高 ,析出微晶相的体积比例越大 ,材料的生物活性则越低。在模拟生理溶液中碳酸羟基磷灰石 (HCA)只在烧结体中的玻璃颗粒表面形成 ,而在其硅磷酸钙Ca5(PO4 ) 2 SiO4 微晶相表面未发现HCA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生物活性玻璃 生理溶液 碳酸羟基磷灰石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分析 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型壳聚糖-明胶/溶胶凝胶生物玻璃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矿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营刚 王迎军 +2 位作者 卢玲 陈晓峰 吴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1,22,共5页
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出用于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的壳聚糖-明胶/溶胶凝胶生物玻璃(CS-Gel/SGBG)仿生型复合多孔支架,并进行了孔隙率的测定和显微形貌的观察;探讨了各组分不同用量对CS-Gel/SGBG复合支架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复合支架在模拟生理... 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出用于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的壳聚糖-明胶/溶胶凝胶生物玻璃(CS-Gel/SGBG)仿生型复合多孔支架,并进行了孔隙率的测定和显微形貌的观察;探讨了各组分不同用量对CS-Gel/SGBG复合支架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复合支架在模拟生理体液中的仿生矿化性能。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各组分的不同用量,可以制备出三维连通的复合多孔支架,且孔隙率达到90%以上;在模拟生理体液中浸泡后发现CS-Gel/SGBG支架表面有大量结晶态类骨碳酸羟基磷灰石生成,表明复合支架有良好的生物矿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壳聚糖 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生物矿化 碳酸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生物玻璃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谢林 陈晓峰 +1 位作者 赵娜如 郭常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0-284,共5页
选用58S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原料,利用预先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孔隙率高,贯通性好,孔径可控的生物玻璃多孔支架.并通过排水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和表征了多孔支... 选用58S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原料,利用预先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孔隙率高,贯通性好,孔径可控的生物玻璃多孔支架.并通过排水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和表征了多孔支架的显气孔率、晶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浸料一次所得支架的显气孔率为93%左右,浸料二次下降为80%左右;在SBF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最初形成的颗粒状钙磷化合物逐渐矿化生成叶片状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表明该材料恒温37℃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有机泡沫浸渍法 多孔支架 碳酸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用PEGDA水凝胶材料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 被引量:6
6
作者 谭帼馨 王迎军 +3 位作者 宁成云 陈荣 尹兆益 田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5,共3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材料表面在非反应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并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进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红外谱图证明PEGDA/HEMA共聚物水凝胶...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材料表面在非反应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并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进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红外谱图证明PEGDA/HEMA共聚物水凝胶上接枝了酰胺基团,材料的亲水性提高,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材料表面形成含氧基团,氮原子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水凝胶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G/PHBV复合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动物植入实验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凯 陈晓峰 +2 位作者 刘玮 于胜吉 张梅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聚羟基烷酸脂(BG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并对植入动物体内的BG PHBV和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烷酸脂(HA PHBV)两种材料的成骨情况进行了SEM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与HA PHBV...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生物玻璃 聚羟基烷酸脂(BG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并对植入动物体内的BG PHBV和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烷酸脂(HA PHBV)两种材料的成骨情况进行了SEM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与HA PHBV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相对照,BG PHBV植入后,新生骨形成时间早,骨修复完成时间早,降解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生物玻璃/聚羟基烷酸脂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支架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鞠银燕 陈晓峰 王迎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6,42,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制备了CaO-P2O5-SiO2系统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并通过一定的造孔工艺将其制备成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多孔材料。采用体外模拟实验方法及DTA、SEM及FTIR等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手段分析研究了造孔剂种类、添加...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制备了CaO-P2O5-SiO2系统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并通过一定的造孔工艺将其制备成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多孔材料。采用体外模拟实验方法及DTA、SEM及FTIR等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手段分析研究了造孔剂种类、添加量对多孔材料的显微结构、表面形貌、抗折强度以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生物活性玻璃 组织工程支架 碳酸羟基磷灰石 模拟生理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TCP双相陶瓷的生物矿化研究
9
作者 郑华德 王迎军 +1 位作者 陈晓峰 邓春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2-877,共6页
采用新型动态体外模拟系统对HA/TCP双相陶瓷进行了体外生物矿化性能研究,通过SEM、EDAX、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并分析了模拟体液流速以及钙磷离子补充在矿化过程中对样品表面磷灰石晶体生长影响。研究发现,较低的模拟体液流速下样品表面... 采用新型动态体外模拟系统对HA/TCP双相陶瓷进行了体外生物矿化性能研究,通过SEM、EDAX、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并分析了模拟体液流速以及钙磷离子补充在矿化过程中对样品表面磷灰石晶体生长影响。研究发现,较低的模拟体液流速下样品表面形成针片状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晶体,而在较高的流速下,晶片交错生长,形成网状结构,将样品表面完全覆盖。同时,模拟体液Ca2+的及时补充也有助于矿化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磷酸钙陶瓷 生物矿化 模拟生理溶液 体外研究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膜固定生物活性短肽RGDS的研究
10
作者 赵晓飞 王迎军 +3 位作者 卢玲 任力 陈晓峰 葛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9-1374,共6页
为改善壳聚糖对细胞的特异性吸附,采用水溶性碳二亚胺将生物活性短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固定到壳聚糖膜的表面,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固定多肽前后的壳聚糖膜表面,发现反应后壳聚糖膜表面氮元素含量增大,Nls和Cls曲... 为改善壳聚糖对细胞的特异性吸附,采用水溶性碳二亚胺将生物活性短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固定到壳聚糖膜的表面,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固定多肽前后的壳聚糖膜表面,发现反应后壳聚糖膜表面氮元素含量增大,Nls和Cls曲线拟合谱中酰胺键增多,表明RGDS短肽已固定到壳聚糖膜的表面;人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表明,固定RGDS后壳聚糖膜的细胞黏附率有了明显提高,固定RGDS后的壳聚糖膜在角膜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有更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RGDS XPS 细胞黏附率 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法生物玻璃与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的矿化特性研究
11
作者 涂杰 王迎军 陈晓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熔融法生物玻璃45S5与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58S及77S的体外生物矿化性能,对它们表现出来的生物矿化性能差异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生物玻璃中... 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熔融法生物玻璃45S5与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58S及77S的体外生物矿化性能,对它们表现出来的生物矿化性能差异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生物玻璃中,58S具有最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在37℃的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浸泡反应8h即能在表面矿化形成结晶度较好的碳酸羟基磷灰石(H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玻璃 生物矿化性能 碳酸羟基磷灰石(H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谭凯元 陈晓峰 王迎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146,149,共4页
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以DTAC为表面活性剂、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油相形成的微乳液模板,诱导Ca(NO3)2和(NH4)2HPO4在其形成的微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物经混合陈化后即可生成片状和长柱状等多种微观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HA)... 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以DTAC为表面活性剂、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油相形成的微乳液模板,诱导Ca(NO3)2和(NH4)2HPO4在其形成的微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物经混合陈化后即可生成片状和长柱状等多种微观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纳米微晶(HA)。将所得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分别用FTIR、XRD和TEM等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对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反应物浓度条件下所得HA的微观形貌分别进行了分析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模板 微乳液 羟基磷灰石 纳米微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法制备含铈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膜层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勇 王迎军 +3 位作者 宁成云 南开辉 尹诗衡 憨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2,160,共4页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含有乙酸钙、β-甘油磷酸钠、硝酸铈的电解液中在纯钛金属表面原位生成了多孔含Ce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用XRD、SEM、EDS、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粗糙多孔,...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含有乙酸钙、β-甘油磷酸钠、硝酸铈的电解液中在纯钛金属表面原位生成了多孔含Ce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用XRD、SEM、EDS、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粗糙多孔,厚度为15~25μm,与钛基体之间无明显界面;膜层表面主要物相为含Ce的羟基磷灰石;细胞培养结果表明膜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法 涂层 含铈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科微晶玻璃的腐蚀机理及溶胶-凝胶防腐蚀涂层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晓峰 王迎军 +2 位作者 赵娜如 AnusaviceK.J. ClarkA.E.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3-560,共8页
利用体外试验方法以及SEM/EDAX、ICP、FTIR等分析技术,对氟硅碱钙石(fluorcanasite,K_2Na_4Ca_5Si_(12)O_(30)F_4)齿科微晶玻璃的腐蚀机理,以及溶胶-凝胶Al_2O_3,、TiO_2及ZrO_2涂层改善微晶玻璃抗侵蚀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 利用体外试验方法以及SEM/EDAX、ICP、FTIR等分析技术,对氟硅碱钙石(fluorcanasite,K_2Na_4Ca_5Si_(12)O_(30)F_4)齿科微晶玻璃的腐蚀机理,以及溶胶-凝胶Al_2O_3,、TiO_2及ZrO_2涂层改善微晶玻璃抗侵蚀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口腔溶液对该齿科微晶玻璃的侵蚀源于溶液中的H_3O^+离子与微晶玻璃表面的Na^+及K^+发生迅速的离子交换,从而形成结构疏松的表面富SiO_2层。其Si-O网络进而被H_2O分子所断开,使SiO_2以可溶性硅胶形式溶解于溶液中。此反应导致大量的表面结构缺陷,从而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浸泡25天后微晶玻璃表面最终的反应产物是一层低结晶度的颗粒状碳酸羟基磷灰石Ca_(10)(PO_4)_6(2OH^-,CO_3^(2-)),溶胶-凝胶Al_2O_3涂层具有显著的改善齿科微晶玻璃抗唾液腐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微晶玻璃 人工唾液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对钛基种植体仿生矿化性能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华德 王迎军 +1 位作者 南开辉 陈晓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采用微弧氧化工艺在钛基体表面形成陶瓷涂层,通过SEM、XRD和FT-IR研究并分析了聚丙烯酸钠在矿化过程中对晶体生长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与未添加有机分子相比,聚丙烯酸钠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仿生矿化层中低结晶度碳酸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尺寸,... 采用微弧氧化工艺在钛基体表面形成陶瓷涂层,通过SEM、XRD和FT-IR研究并分析了聚丙烯酸钠在矿化过程中对晶体生长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与未添加有机分子相比,聚丙烯酸钠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仿生矿化层中低结晶度碳酸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尺寸,同时改变了晶体的几何形态并增加了矿化层的致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调控 仿生矿化 微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群峰 原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3,共5页
多肽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材料,按照交联方式的不同,多肽水凝胶可分为化学交联的水凝胶和物理水凝胶,本文中按此分类对多肽水凝胶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和简要评述,同时阐述了多肽水凝胶具有智能水... 多肽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材料,按照交联方式的不同,多肽水凝胶可分为化学交联的水凝胶和物理水凝胶,本文中按此分类对多肽水凝胶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和简要评述,同时阐述了多肽水凝胶具有智能水凝胶的特点,并进一步对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水凝胶 生物材料 自组装 智能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改性条件对PEGDA/HEMA凝胶亲水性及表面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帼馨 陈荣 +4 位作者 宁成云 郑华德 田冶 阮雄杰 廖景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采用氩等离子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共聚物凝胶进行表面改性,对膜材料进行了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并讨论了等离子处理时间及功率对凝胶亲水性及表面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处理后凝胶表面... 采用氩等离子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共聚物凝胶进行表面改性,对膜材料进行了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并讨论了等离子处理时间及功率对凝胶亲水性及表面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处理后凝胶表面引入了含氧极性基团,氧的含量从未处理的23%增加到26%,使材料亲水性得到改善;由于引入极性基团,材料的表面能随等离子处理时间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加,从未处理前的45.9 mJ/m2增加到72.5 mJ/m2,极性力分量γPs随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和时间的变化规律与表面能γs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光电子能谱分析 亲水性 表面能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PEGDA基凝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帼馨 王迎军 +3 位作者 张姝江 陈荣 宁成云 刘旭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2-406,共5页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经氩等离子体处理后,其亲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表面自由能由45.9 m J/m2增加到70.3 m J/m2;体外实验结果证明,BMSc在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培养24 h后出现明显细胞核,168 h细胞融合成片,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有利于细胞在水凝胶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水凝胶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细胞黏附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向军 陈晓峰 +2 位作者 王迎军 赵娜如 杨春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5-297,共3页
利用改性生物玻璃粉体和胶原、透明质酸钠、磷酸丝氨酸等天然生物分子复合制备仿生型三维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利用体外模拟实验结合SEM、FTIR、XRD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显微结构、生物矿化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 利用改性生物玻璃粉体和胶原、透明质酸钠、磷酸丝氨酸等天然生物分子复合制备仿生型三维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利用体外模拟实验结合SEM、FTIR、XRD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显微结构、生物矿化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在模拟生理溶液(SBF)中反应24h即可在支架表面形成碳酸羟基磷灰石(H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多孔支架 生物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烷酸酯薄膜的亲水性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玲 王迎军 +1 位作者 郑裕东 吴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分别采用氧等离子体方法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方法对新型生物高分子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薄膜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其亲水性和细胞亲和性。采用XPS考察了改性前后薄膜表面的组成、元素化学状态,用SEM观察了表面形貌变化,并... 分别采用氧等离子体方法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方法对新型生物高分子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薄膜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其亲水性和细胞亲和性。采用XPS考察了改性前后薄膜表面的组成、元素化学状态,用SEM观察了表面形貌变化,并考察了犬骨髓基质细胞在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和水解改性后PHBV薄膜表面的氧含量分别增加了5.3%和2.5%,水接触角分别减小了36°和 16.7°,表明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增强。在氧等离子体处理后分别有1.5%和3.5%的C-O和C-C发生断裂, 生成亲水的羧基,而在碱性溶液中则发生酯键的水解。改性后的PHBV薄膜更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尤以采用氧等离子体处理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表面改性修饰以及制备细胞亲和性好的PHBV三维支架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V 氧等离子体 水解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