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熔融法生物玻璃45S5与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58S及77S的体外生物矿化性能,对它们表现出来的生物矿化性能差异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生物玻璃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熔融法生物玻璃45S5与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58S及77S的体外生物矿化性能,对它们表现出来的生物矿化性能差异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生物玻璃中,58S具有最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在37℃的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浸泡反应8h即能在表面矿化形成结晶度较好的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展开更多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经氩等离子体处理后,其亲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表面自由能由45.9 m J/m2增加到70.3 m J/m2;体外实验结果证明,BMSc在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培养24 h后出现明显细胞核,168 h细胞融合成片,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有利于细胞在水凝胶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熔融法生物玻璃45S5与溶胶-凝胶法生物玻璃58S及77S的体外生物矿化性能,对它们表现出来的生物矿化性能差异进行初步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生物玻璃中,58S具有最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在37℃的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浸泡反应8h即能在表面矿化形成结晶度较好的碳酸羟基磷灰石(HCA)。
文摘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经氩等离子体处理后,其亲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表面自由能由45.9 m J/m2增加到70.3 m J/m2;体外实验结果证明,BMSc在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培养24 h后出现明显细胞核,168 h细胞融合成片,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有利于细胞在水凝胶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