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铝瓷的显微结构与断裂韧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苏雪筠 刘粤惠 陈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制备并收集一系列不同显微结构的99-Al2O3瓷试样,研究晶粒尺寸及其它显微结构参数与断裂韧性K1c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晶粒平均直径d>15μm时,K1c随d的减小而升高,当d<5μm时,K1c随d的减小而迅速... 制备并收集一系列不同显微结构的99-Al2O3瓷试样,研究晶粒尺寸及其它显微结构参数与断裂韧性K1c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晶粒平均直径d>15μm时,K1c随d的减小而升高,当d<5μm时,K1c随d的减小而迅速降低.(2)气孔的数量、分布、形貌及晶界相也影响着材料的K1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显微结构 断裂 韧性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矿棉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与密度及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清仁 曾令可 +1 位作者 刘振群 奚同庚 《陶瓷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用稳态法研究岩矿棉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与密度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对于化学组成确定的岩矿棉隔热材料,在一个大气压及确定的温度下,在80—100kg/m3的密度范围将出现导热系数最小值:其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 用稳态法研究岩矿棉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与密度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对于化学组成确定的岩矿棉隔热材料,在一个大气压及确定的温度下,在80—100kg/m3的密度范围将出现导热系数最小值:其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增大;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提高其热经济性的途径,这为陶瓷窑炉保温结构的热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岩矿棉 节能 陶瓷窑炉 温度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坯体烧成过程中红外热图像库管理系统 被引量:7
3
作者 曾令可 张功元 《红外技术》 CSCD 1994年第4期19-24,共6页
应用HR—2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实时测量陶瓷坯体烧成过程中的热图像,并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热图像库管理系统,可对热图像进行有关的温度分布曲线、多点温度测量、区域平均温度测量、多幅图像显示比较、模拟三维图像显示、图像直... 应用HR—2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实时测量陶瓷坯体烧成过程中的热图像,并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热图像库管理系统,可对热图像进行有关的温度分布曲线、多点温度测量、区域平均温度测量、多幅图像显示比较、模拟三维图像显示、图像直方图和等温区域显示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陶瓷坯体 热图像库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釉砖导热系数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清仁 吴建青 +1 位作者 骆健庭 颜约俊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1-57,共7页
陶瓷材料在焙烧时,其内部基本上以传导传热为主。本文采用闪光法测试研究了彩釉砖在烧成过程中导热系数(λ)与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至773K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符合抛物线关系,而在773K至烧成温度(1433K)的温度... 陶瓷材料在焙烧时,其内部基本上以传导传热为主。本文采用闪光法测试研究了彩釉砖在烧成过程中导热系数(λ)与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至773K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符合抛物线关系,而在773K至烧成温度(1433K)的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符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釉砖 导热系数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转速与球磨产品颗粒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卫东 黄永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6-21,共6页
本文在实验室及工业生产的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固定转速及多种规律的变速球磨含瘠性料较多的釉面砖坯、釉料与含软质料较多的彩釉砖坯料,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固定转速从理论转速比1为界,≥1及<1的球磨和不同规律的... 本文在实验室及工业生产的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固定转速及多种规律的变速球磨含瘠性料较多的釉面砖坯、釉料与含软质料较多的彩釉砖坯料,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固定转速从理论转速比1为界,≥1及<1的球磨和不同规律的变速球磨等与球磨产品颗粒分布的关系及其特点,为寻求提高球磨产品颗粒分布质量的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球速 颗粒分布 陶瓷 厚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材料热物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曾令可 吴清仁 +1 位作者 李霞 钟珊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7-59,64,共4页
根据陶瓷材料热物性的数据的特性,利用汉字foxbase和basic语言,研究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本系统除了具有输入、查询、打印等较强的数据管理能力外,还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关键词 热物性 数据库管理 性能 陶瓷材料 热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_2O_3—ZrO_2系超细粉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森凤 陈少贞 陈楷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6,共3页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ZrOCl_2·8H_2O和Yb_2O_3作为起始原料,按事先确定的组成配成水溶液,与氨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ZrO_2·XH_2O和Yb(OH)_3混合胶体。然后对湿凝胶用蒸馏水反复漂洗,经无水乙醇脱水处理、烘干,在700℃煅烧1...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ZrOCl_2·8H_2O和Yb_2O_3作为起始原料,按事先确定的组成配成水溶液,与氨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ZrO_2·XH_2O和Yb(OH)_3混合胶体。然后对湿凝胶用蒸馏水反复漂洗,经无水乙醇脱水处理、烘干,在700℃煅烧1小时,获得颗粒尺寸为0.02μm的Yb_2O_3—ZrO_2超细粉。所得粉末不仅颗粒尺寸小、分布狭窄,而且不含硬团聚体,为制备高强度、高韧性Yb—TZP材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 氧化锆 氧化镱 相变 增韧 特种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机的装填、启动与电耗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雄飞 招振华 +2 位作者 周曦亚 肖树明 刘卫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2,共5页
为寻求降低球磨机的启动电流峰值、减小装机容量、提高球磨效率的新途径,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及工业生产检测、分析,结果得出:适当地增加料球水的装填量,能有效地降低启动电流峰值,而采用缓慢启动的操作方法,可显著地降低启动电流峰值,... 为寻求降低球磨机的启动电流峰值、减小装机容量、提高球磨效率的新途径,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及工业生产检测、分析,结果得出:适当地增加料球水的装填量,能有效地降低启动电流峰值,而采用缓慢启动的操作方法,可显著地降低启动电流峰值,减小球磨机现行装机容量的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填量 启动电流峰值 球磨机 陶瓷 耗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进展 被引量:54
9
作者 郑岳华 侯小妹 杨兆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24,共5页
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人体硬组织修复材料,在植入界面后它具生物降解性,置入体内能逐步参与代谢以至最终与人体骨结合成一体。本文在综合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性质、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特性 制备 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_2粉体 被引量:31
10
作者 胡晓力 尹虹 胡晓洪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34,共5页
本文以工业钛白粉生产的中间产物——钛液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级TiO2微粉。用正交实验研究水和尿素加入量对偏钛酸一次颗粒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可以制备出纳米级二氧化钛微粉。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均匀沉淀 沉淀法 纳米材料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酸盐微晶玻璃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伟民 陈楷 +1 位作者 邓再德 英廷照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9-42,共4页
本文介绍了氟硅酸盐微晶玻璃的结构和性能。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氟硅酸盐 结构 性能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曦亚 邓再德 英廷照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44,共4页
陶瓷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技术新材料;有陶瓷—陶瓷和金属—陶瓷两大类。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陶瓷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和制备原则。本文还详尽地介绍了陶瓷复合材料的种类和制备技术,并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陶瓷 复合材料 制备 增韧 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酸盐微晶玻璃的热膨胀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伟民 英廷照 +1 位作者 陈扬枝 陈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1-274,共4页
氟硅酸盐微晶玻璃的热膨胀性能主要取决于微晶玻璃的晶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透辉石结晶相的含量增加使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降低,与此相反碱镁闪石结晶相的含量增加却使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增加.K2O-MgO-SiO2-CaF2系统氟硅酸盐微晶... 氟硅酸盐微晶玻璃的热膨胀性能主要取决于微晶玻璃的晶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透辉石结晶相的含量增加使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降低,与此相反碱镁闪石结晶相的含量增加却使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增加.K2O-MgO-SiO2-CaF2系统氟硅酸盐微晶玻璃的最小热膨胀系数为:78.4×10-7(20~300℃);最大热膨胀系数为:85.6×107(20~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膨胀系数 微晶玻璃 氟硅酸盐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水泥熟料矿物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达根 杨东生 黄其秀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8-22,共5页
稀土元素氧化物于0.2~2.0×10-4的微量范围内可改善水泥生料的易烧性,降低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增加阿利特含量。在该微量范围内,随着稀土含量增加,其作用相应增强;但超过2.0×10-4后,即使稀土元素氧... 稀土元素氧化物于0.2~2.0×10-4的微量范围内可改善水泥生料的易烧性,降低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增加阿利特含量。在该微量范围内,随着稀土含量增加,其作用相应增强;但超过2.0×10-4后,即使稀土元素氧化物含量增至1.0×10-3,其作用增幅亦不大。煅烧温度于1300℃以下,稀土的作用甚弱,而于1350℃至1400℃时其作用较显著。不同种类的稀土元素对水泥熟料矿物形成的作用有差别,镧系元素的作用优于非镧系元素的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富集于熟料中间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熟料 稀土族 矿物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辉石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晓洪 张庆今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36,共3页
作为锂最主要来源的工业矿石——锂辉石在陶瓷、冶金、搪瓷、特种玻璃、化工等方面的应用迅速发展并日益扩大,本文着重介绍了锂辉石在陶瓷工业的应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涉及到。阐明在制品中添加锂辉石,能降低烧成温度,提高机械强度,... 作为锂最主要来源的工业矿石——锂辉石在陶瓷、冶金、搪瓷、特种玻璃、化工等方面的应用迅速发展并日益扩大,本文着重介绍了锂辉石在陶瓷工业的应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涉及到。阐明在制品中添加锂辉石,能降低烧成温度,提高机械强度,抗热振性以及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陶瓷工业 应用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令可 张功元 吴卫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介绍红外热像仪在陶瓷坯体烧成过程中温度场分布的动态测试,陶瓷坯体在烧成过程中变形与温度变动的关系,陶瓷坯体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以及窑炉设备监控及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各种应用。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陶瓷工业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须、片晶、颗粒增韧陶瓷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勇 陈森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0-72,69,共4页
讨论了用晶须、颗粒或片晶增韧陶瓷在断裂韧性和强度上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通过裂纹尖端后部中裂纹桥接工艺(如摩擦桥接和拔出)的增韧机制。
关键词 晶须增强陶瓷 片晶增强陶瓷 颗粒增强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州素天目瓷及其部分原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晓力 陈楷 尹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通过外貌观察和物性测试并借助于X射线物相分析、扫描电镜、能谱、穆斯堡尔谱及热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吉州素天目瓷所使用的部分原料、其加工工艺、烧成温度和气氛以及胎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古陶瓷 吉州窑 素天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技术无损检测机理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令可 吴卫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根据有限元理论,应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进行无损检测的研究,并对检测的机理进行模拟和仿真,定义了最大表面温差△T,最佳理论检测时间top,最佳理论检测灵敏度A等新的物理量,并以陶瓷坯体为例,探讨了影响陶瓷红外热成像无损... 根据有限元理论,应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进行无损检测的研究,并对检测的机理进行模拟和仿真,定义了最大表面温差△T,最佳理论检测时间top,最佳理论检测灵敏度A等新的物理量,并以陶瓷坯体为例,探讨了影响陶瓷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精度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接成像 测温 计算机仿真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陶瓷的极化运动学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凌志远 刘付德 +1 位作者 熊茂仁 陈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铁电陶瓷中两种机电耦合效应的相互关系及机理是一个引入注目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经典的固有偶极子取向极化模型出发,考虑固有偶极子取向时的弛豫现象,提出了在恒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学模型,由此得到了在一定条件下铁电陶瓷中两种机电耦... 铁电陶瓷中两种机电耦合效应的相互关系及机理是一个引入注目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经典的固有偶极子取向极化模型出发,考虑固有偶极子取向时的弛豫现象,提出了在恒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学模型,由此得到了在一定条件下铁电陶瓷中两种机电耦合效应的关系、起因和作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陶瓷 固有偶极子 机电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