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就业趋向看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银娣 赵泓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5,共4页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创办于2004年,在"大出版"趋势下,积极探索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优势教育资源,明确专业定位,树立专业特色;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宽口径...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创办于2004年,在"大出版"趋势下,积极探索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优势教育资源,明确专业定位,树立专业特色;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跨媒体人才;与其他学科融合,积极探索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 跨媒体人才培养 就业趋向 华南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研究述评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泓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41,共4页
学术图书具有内容论述系统、观点成熟和可信度较高等特点,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一个学科的专著是否丰富还往往标志着该学科的发展是否成熟,而一个学科专著数量的变化过程也常常反映了该学科研究的兴衰历程。"[1]改革... 学术图书具有内容论述系统、观点成熟和可信度较高等特点,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一个学科的专著是否丰富还往往标志着该学科的发展是否成熟,而一个学科专著数量的变化过程也常常反映了该学科研究的兴衰历程。"[1]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迅速,图书出版也趋于繁荣,对该领域图书出版的研究近年也受到了重视。通过系统研究,可以促进如何进一步发挥新闻传播研究社会功能的思考,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优化出书结构,更好地服务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学术图书 出版研究 述评 新闻传播研究 学术价值 图书出版 系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鉴·转型·共生:跨文化视角下的网络文学国际传播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桂萍 梁朝露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3,共5页
借由互联网东风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学,至今已走过二十余载,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取得可观成绩的同时,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技术壁垒和语言文化差异等多重挑战依然阻碍着网络文学的出海进程。通过探讨跨文化传播与网络文学的内在契合,... 借由互联网东风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学,至今已走过二十余载,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取得可观成绩的同时,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技术壁垒和语言文化差异等多重挑战依然阻碍着网络文学的出海进程。通过探讨跨文化传播与网络文学的内在契合,从内容、技术和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网络文学国际传播遇到的困境,进而从文化互鉴、文化转型和文化共生3个方面提出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网络文学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学位论文出版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泓 俞萍航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58,共4页
自研究生学位论文电子文库建立以来,硕、博士论文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陆续面世。其中优秀的学位论文(主要是博士论文)大多又以图书纸质版形式正规出版。由于论文在转化成图书出版过程中,经过了出版机构的评审和筛选,以及作者和编辑... 自研究生学位论文电子文库建立以来,硕、博士论文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陆续面世。其中优秀的学位论文(主要是博士论文)大多又以图书纸质版形式正规出版。由于论文在转化成图书出版过程中,经过了出版机构的评审和筛选,以及作者和编辑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出版 学位论文 新闻传播学 图书出版过程 电子出版物 述评 博士论文 出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移民视角下闽粤客方言在印尼的传播
5
作者 单韵鸣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5,共13页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华人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印尼华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以闽、粤、客方言为主。为了全面探究华人移民在印尼对汉语方言的传播,本文综合使用文献和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了华人移民在印尼的流布,从人际和群...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华人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印尼华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以闽、粤、客方言为主。为了全面探究华人移民在印尼对汉语方言的传播,本文综合使用文献和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了华人移民在印尼的流布,从人际和群体语言、组织语言、公共语言和跨文化语言多个维度描写闽、粤、客方言在印尼的传播。研究发现:(1)汉语方言在多个场域都是华人仅次于印尼语的交际语,在家庭域和华人家庭聚会上更超越印尼语,显示出最大的活力;(2)汉语方言也有向印尼本地人传播的迹象;(3)闽南话和客家话保留较好的代际传播链条,粤语的代际传播出现危机,汉语方言活力强弱差异导致方言转用的出现;(4)汉语方言在印尼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其传播动力主要依赖于华人对祖籍地的情感依恋;(5)汉语方言承担了印尼华人身份认同、祖籍地情感纽带、华语学习催化剂、交际工具、华族文化印记等多种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华人 移民 汉语方言 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5.0的大学出版社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 被引量:8
6
作者 段淳林 李倩文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51-54,共4页
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为主,是我国出版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制背景下的大学出版社逐渐意识到塑造出版社品牌形象、提升无形资产在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必要性。网络语境中“一对多”的品牌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 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为主,是我国出版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制背景下的大学出版社逐渐意识到塑造出版社品牌形象、提升无形资产在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必要性。网络语境中“一对多”的品牌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到达率,这就为受众狭小的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塑造提出了难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针对目标受众进行品牌传播,怎样加强与目标受众的信息对接与管理,是大学出版社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形象塑造 大学出版社 传播方式 目标受众 移动互联网 学术著作 大学教材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传播重构新闻生产方式:协作、策展与迭代 被引量:13
7
作者 苏宏元 舒培钰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2,共5页
网络传播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的线性传播模式,新闻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协作(新闻生产主体多元化)、策展(新闻资源的"整合"和"增值")和迭代(新闻的"无限"更续和延展)。但网... 网络传播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的线性传播模式,新闻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协作(新闻生产主体多元化)、策展(新闻资源的"整合"和"增值")和迭代(新闻的"无限"更续和延展)。但网络用户的大规模参与以及把关人的缺失也导致了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新闻生产方式 协作 策展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2.0对新闻、文化传播与流通产业的影响--与天涯社区总编辑胡彬聊天记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幸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0-132,共3页
关键词 WEB2.0 总编辑 流通产业 文化传播 胡彬 社区 中国互联网 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实训的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2,113,共4页
当前很多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提出了"厚基础,强技能,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办学思想,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无疑是新闻传播专业的立身之本。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 当前很多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提出了"厚基础,强技能,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办学思想,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无疑是新闻传播专业的立身之本。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新闻与传播学发展的"实验-实训-实习"阶梯式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归纳了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新闻高热度传播路径及“竞争性真相”的呈现——基于30例反转新闻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QCA)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梅 王佳楠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8,共6页
在赫克托·麦克唐纳所谓的“后真相时代”,基于情感等多种主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立场,极大程度上取代了对新闻真实应有的理性判断,成为受众在接受新闻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新闻的输出和接受,因基于互联网不断创新的传播技术,一改往日... 在赫克托·麦克唐纳所谓的“后真相时代”,基于情感等多种主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立场,极大程度上取代了对新闻真实应有的理性判断,成为受众在接受新闻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新闻的输出和接受,因基于互联网不断创新的传播技术,一改往日必定有“唯一真相”的传播逻辑,呈现“竞争性真相”态势,使固有的新闻专业主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以国内外2019-2022年30例典型反转新闻为研究对象,确定了信源、首发渠道、事件属性、情感、事件发生地、标签化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建构,探寻反转新闻高热度传播的内在机制和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新闻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QCA) “竞争性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的科普期刊的发展路向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蔚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7-59,共3页
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环境下,科技期刊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现有科技期刊4926种,其中学术类2000多种,技术类2000多种,科普类400多种。尽管三类期刊面向的受众市场不同,赢利模式和市场化程度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总... 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环境下,科技期刊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现有科技期刊4926种,其中学术类2000多种,技术类2000多种,科普类400多种。尽管三类期刊面向的受众市场不同,赢利模式和市场化程度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科技期刊大多依托于研究院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期刊 传播学 路向 视域 文化体制改革 体制机制改革 科技期刊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新闻与网络热词传播的共生性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赖寄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2-66,共5页
自媒体新闻与网络热词在传播中体现出互生互利的共生性,其共生性缘于自媒体新闻和网络热词二者所具有的传播属性的相似性和传播功能的互补性。一方面,随着自媒体新闻的兴盛,网络热词层出不穷;而另一方面,网络热词的极大丰富,又给自媒体... 自媒体新闻与网络热词在传播中体现出互生互利的共生性,其共生性缘于自媒体新闻和网络热词二者所具有的传播属性的相似性和传播功能的互补性。一方面,随着自媒体新闻的兴盛,网络热词层出不穷;而另一方面,网络热词的极大丰富,又给自媒体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闻话题,自媒体新闻与网络热词二者的相互作用使彼此的传播力均有所增强。但是当下自媒体新闻中网络热词的运用存在盲目跟风、过度滥用、消极颓废、粗俗低级等负面现象,不利于自媒体新闻和网络热词的互生互利,也不利于健康和谐的传播语境和传播环境的构建。认识与掌握自媒体新闻与网络热词传播的共生性特点及其应用方法,将有助于自媒体新闻和网络热词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也有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自媒体传播语境和传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新闻 网络热词 共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与深度探析:美国传播学旗舰学刊论文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60,共5页
选取美国传播学三种旗舰学刊作为考察的对象,通过对所选期刊原创性论文的抽样分析,追踪美国传播学近年的研究焦点和走向。美国传播学研究议题不仅涉猎广泛,而且探讨深入;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量化研究为主的倾向,但即便在以量化或质化为... 选取美国传播学三种旗舰学刊作为考察的对象,通过对所选期刊原创性论文的抽样分析,追踪美国传播学近年的研究焦点和走向。美国传播学研究议题不仅涉猎广泛,而且探讨深入;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量化研究为主的倾向,但即便在以量化或质化为主的研究方式框架内,也注重多种具体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理论上创新的成分较少,大部分着力于评论、再审视或检验某一学说,或修正原有的观点,或就某一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从不同侧面推动美国传播学理论的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传播学 学术期刊 研究议题 研究方法 传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传播格局下青年群体的网络视频新闻消费探析
14
作者 高辉 李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2,共3页
这是一个互联网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新时代。发展带来变化,媒介环境早已从单一走向多元,新的传播格局已然形成。作为当前互联网的最大使用人群,青年群体视频新闻的消费特点于视频新闻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 视频新闻 青年群体 消费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脑广告传播实践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基于青年亚文化视阈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庆园 梁影霞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7,112,共6页
在主流价值体系中,洗脑广告多被视为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存在,与其屡获营销成功的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在青年亚文化主流化转向背景下,传统精英视角和单一的营销效果分析的局限日渐凸显。本文探讨洗脑广告在普通青年群体中的流行,以及广... 在主流价值体系中,洗脑广告多被视为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存在,与其屡获营销成功的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在青年亚文化主流化转向背景下,传统精英视角和单一的营销效果分析的局限日渐凸显。本文探讨洗脑广告在普通青年群体中的流行,以及广告营销中被凸显的“沙雕”文化背后的价值体系和行为逻辑。研究发现,现实情境与普通青年的主体性需求是洗脑广告传播实践的重要驱动因素。主流文化起框架性作用,以资本为手段,“框现”青年亚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框限”了其发展的更多可能,需要在新的社会情境中正视传统视角与青年亚文化转向之间的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脑广告 普通青年 青年亚文化 广告“沙雕”化 情境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译版图书的国际传播现状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银娣 陈琪丹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1-68,共8页
对外出版的英译版图书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构建多元文明交流的国际传播图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英译版图书走出去已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需要从走出去的各个环节找到突破口,从追求数量的规模增长走向评估质量的效果优先。... 对外出版的英译版图书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构建多元文明交流的国际传播图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英译版图书走出去已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需要从走出去的各个环节找到突破口,从追求数量的规模增长走向评估质量的效果优先。以中国英译版图书为研究对象,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平台、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方面描绘中国英译版图书的国际传播图景,提出打造“内容为王”的精品图书、搭建外向型图书平台、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和评价体系、围绕重点外译工程推动出版融合发展等优化路径,助力推动中国英译版图书实现走进去的传播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出版 英译版图书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社会传播学中的应用研究和前景展望 被引量:24
17
作者 吴小坤 赵甜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4-193,共10页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传播学的发展。文中在梳理国内外NLP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社会传播学领域内假新闻检测、常识推理、自动化新闻理解和生...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传播学的发展。文中在梳理国内外NLP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社会传播学领域内假新闻检测、常识推理、自动化新闻理解和生成、新闻评论管理、情感计算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并提供了常用的研究数据集,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改进思路。此外,通过调研传播学中最具实证性的社会心理学派,探讨了NLP技术与传播学理论深度结合的可能性,并提炼出4个有前景的应用研究方向,即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亲密关系的判断、基于社会判断理论的情感分析、公众议程生成的分析,为智能化传播分析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中文信息处理 社会传播 新闻传播 传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数据驱动到AI知识库生成:认知计算广告研究范式的变革
18
作者 段淳林 魏方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0,177,共8页
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背景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都在经历从第四范式向第五范式的演进,计算广告同步进入“AI知识库生成”的认知计算广告研究范式阶段。这一范式以认知科学为基础,融合计算主义、神经网络、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背景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都在经历从第四范式向第五范式的演进,计算广告同步进入“AI知识库生成”的认知计算广告研究范式阶段。这一范式以认知科学为基础,融合计算主义、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学科的研究逻辑,通过大模型与AI知识库的模型化协同,实现计算广告研究的智能创新。以DIKW层次模型作为前期理论依托,通过构建认知计算广告研究范式模型(TKLI模型)发现:文本层、知识库层、大模型层和智能层的分层架构既有利于理解大模型和AI知识库在认知计算广告研究中的协作逻辑,也体现了全新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计算广告 研究范式 大模型 AI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广告从业者伦理感知的扎根理论研究
19
作者 佘世红 袁湘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149,共10页
互联网广告发展到“计算广告”这一颠覆式创新阶段,数据、算法改变了广告的运作方式和体系,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的伦理问题。从业者是计算广告的实践主体,也是伦理责任主体。研究聚焦在从业者对于计算广告的伦理感知,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访... 互联网广告发展到“计算广告”这一颠覆式创新阶段,数据、算法改变了广告的运作方式和体系,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的伦理问题。从业者是计算广告的实践主体,也是伦理责任主体。研究聚焦在从业者对于计算广告的伦理感知,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了解从业者对于计算广告伦理问题的认识、自我的定位、场域中各种伦理关系的把握,然后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最终分析出从业者的伦理感知关键概念。在计算广告实践中,从业者主要从存在性感知、危害性感知、责任主体感知、治理困境感知、改善效能感知、治理路径感知等6个维度形成广告伦理感知,他们重点关注影响自身职业和行业发展的问题,感受到了目前因经济利益优先而难以摆脱的治理困境,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获益方承担伦理责任,但是他们由于自我效能不足而无法改变现状,偏向于他律的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广告 广告从业者 扎根理论 伦理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女性形象变迁与社会认知重构
20
作者 黄桂萍 梁朝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12,共4页
自1997年李红执导的《回到凤凰桥》敲开了中国女性题材纪录片的大门以来,该领域不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重塑女性形象、探索女性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作了积极尝试。不同于西方女性纪录片的诞生背景,中国女性题材纪录片... 自1997年李红执导的《回到凤凰桥》敲开了中国女性题材纪录片的大门以来,该领域不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重塑女性形象、探索女性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作了积极尝试。不同于西方女性纪录片的诞生背景,中国女性题材纪录片是在中国内地独特的性别语境以及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通过自我实践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过程中,纪录片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展现出鲜明的特点。现以女性形象与社会性别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基于社会性别视角,致力于挖掘中国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女性形象在各个领域的更多可能性。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女性形象的变迁,并分析女性题材纪录片在重构社会认知、构建和谐两性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视角 纪录片 女性形象 两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